有点混乱了,今天就说说神、人、魔三族吧。
话说,在天地开辟之初,创世神先是创造了神魔两族,这两族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强大力量,而且只要正常成长起来,不出意外所有神魔都能成为高级剑士以上的强者,这和人类有很大的区别,有些有天赋神魔从一出身就有高级剑士的基础,加上后天的修炼,大多都能突破神级的桎梏。
神魔两族强者的分化很粗劣,神族中以神王最为强大,这是创世神精心创造而出的神明,能量通天,从宇宙诞生以来一直只能有一个神王,而比神王低一级的主神,也是威力非凡,相当于仙界的大罗金仙,有移山填海之威,然后一次是真神,神,神级一下的皆为普通人,不能列入强者的行列。
魔族,如同神族一样,唯一一个一脉单传的最强者魔皇,然后依次是,魔王,大魔,魔。
当创世神创造出这神魔两族后,却始终不甚满意,神魔两族虽然都很强大,潜力也似乎不小,神族高贵,拥有强大的智慧,擅长生产和锻造;而魔族则凶残,四肢发达头脑却有所劝缺,但是始终不能达到创世神的满意,因为他们不论怎么修炼始终不能达到与创世神等同的高度,于是创世神又制造了人族和魔兽等一系列动物,人族看似是三族中最为渺小的种族,如果不经过修炼永远都比不上最低级的魔兽,在三族中,人类具有三族所有的能力,但是却始终与其他两族相差很多,但是人类却有两种种其他两族不具备的潜质,一就是创造,人类可以创造很多神魔两族不成具备的工具,当然这是在后来随着人类的发展而逐渐显现出来的,另一种就是繁殖能力超强。
创世神在创造出神人魔三族后,就从上消失了,开始的时候,神魔两族并没有把人族放在眼中,因为人族的渺小,即使成年人也不能与神魔两族的小孩相比,但是因为人族是创世神所创造出来的种族,所以一开始神魔两族虽然看不起人族,但也并没有因此把人族消灭。
后来人族的两大潜质彻底发挥出来了,人族的繁殖能力是三族之最,只要愿意,一个女人一年时间就可以生出一个婴儿,短短不到万年时间,人类就遍布了整片,人口比神魔两族加起来的百倍还要多,并且人族具备生产能力,所有的土地都几乎成了他们的耕地,随后人类又创造出了魔导炮,神器等一些超强的武器,威力直接威胁神魔两族的统治地位,这终于导致了神魔两族的恐慌,于是就法神了一场神人魔三族的混战。
人族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但是实力毕竟不能和强大的神魔两族相比,神魔两族分别从南北两边包抄剿灭人族,一时掀起了腥风血雨,就在人类快要挡不住神魔两族的攻击的时候,创世神终于出现了,但是神魔两族像是下定了决心要将人族剿灭一样,这时创世神就像一个父亲,而神人魔三族就像他的三个孩子一样,帮谁都不行,最后,创世神没有办法,只有将分成三块,一块神之,一块魔之,还有一块就是人类生存的魔武,虽然创世神将分成了三块,但是这分的并不均匀,魔之和神之还好,两块的面积相差无几,但是分给人类的土地,却只有原本的的百分之一,创世神在三块之间设下强大的结界,将三族彻底分离开来,由此解决了人族灭绝的危机。
解决了三族混战,创世神就在次消失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魔武虽小,但是神魔两族却发神经的对此很是垂涎,两族虽然被创世神分开,但是却从来没有放弃入侵魔武的打算。
百万年后,在强大的封印也会出现松动,创世神的封印也在这个时候显出了漏洞,在强大的神王和魔皇的攻击下,创世神封印终于出现了裂口,由此神魔两族在场踏足人类的领土,爆发了第二次大战。
但是这个时候,经过百万年时间的发展,人类变得更加强大,加上魔兽为了扞卫自己的领土,纷纷出力抵抗神魔两族,但是即使这样,人类的力量还是不能与两族相比,在大战爆发百年后,人族和魔兽的强者几乎都纷纷陨落,魔武似乎已经成了神魔两族的盘中餐。
人族羸弱,神魔两族的矛盾在这个时候却激发了,两族谁也不想放弃唾手可得的魔武,平分大家也都不心甘,于是神魔两族的大战爆发了,为了争夺魔武,双方不余余力的出手,大战之激烈,比两族联手对付人族都还要强,就连神王和魔皇都亲自出手了,但是神魔两族本来就是半斤八两,谁也来喝不了谁,神王和魔皇的大战也是以亮白俱伤告终。
双方大战百年,神魔两族高手陨落的陨落,重伤的重伤,大多数主神都被迫沉睡,而人族在神魔两族大战的夹缝中居然坚韧的生存了下来,并且又培养出一匹强者,开始反击神魔两族,这个时候,神魔两族以为两族的大战已经搞得疲困不堪,连神王和魔皇都受伤沉睡了,那里有力气来因对人族的反攻,因此第二次三族大战因此告终,虽然神魔两族都被迫退会了自己的,但是神圣教廷和黑暗教廷这两个当初由背叛人类的人组建起来的势力却保存了下来,因为有神魔两方的帮助,神圣教廷和黑暗教廷的强者不少,而且人类也需要修养声息,所以就暂停了对两方教廷的剿灭,一直延存至今。
第二次神魔入侵大战就发生在万年以前,但是人类为了警示后人,把人类发展的历程编成了书本《通史》,这每个入学的孩子都必修的一门课程,后面经过加工,还编入了许多的一些史事,因此对于神魔两族与人族的恩怨,在大路上一直不是秘密,只要不是从来没有接触过外界的人都能知道一点,当初陶逸初临异世的时候,上官玉清就曾今送给他了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