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昭(957-1014),北宋抗辽名将杨业长子,原名延郎,多次阻止了辽军的进攻,保卫了宋朝领土的完整和人民生命安全。
英雄少年抗辽先锋
杨延昭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太原,当时太原是北汉王朝的都城。那时候,他父亲杨业二十七岁,在北汉居官已有六七年,杨延昭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等他父亲杨业归宋时,杨延昭已经二十二岁了。幼年时期的杨延昭沉默寡言,由于受军旅生活的影响,他很喜欢战阵的事,时常和同伴们在一起摆列阵式,做打仗的游戏。杨业认为他很像自己,对他十分钟爱,每次出外征战,都要带着延昭随行,让他熟习并且参加实际的战斗,刻意地锻炼和培养他带兵打仗的胆量和本领。
北汉时代,杨业以建雄军节度使驻防代州(今山西代县),担任代北边军统帅的时间很长。太平兴国四年(979)八月归宋后,他又被任命为三交(今太原市北)驻泊兵马都部署(前线司令官),兼知代州,统领屯戍的禁军和代州厢军(地方军),防守雁门、恒山一线。就这样,时间又过了八年。
在这期间,杨延昭一直跟随在父亲左右,和其他将校分任防守任务。他当时经常同辽军作战,由于他勇敢善战,威名传遍辽军,辽兵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十分惧怕。
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宋军北伐。在朔州之战中,杨业奉命攻打应、朔二州,杨延昭担任先锋,在朔州城下和辽兵展开了激战。在战斗中,乱箭射中杨延昭的右臂,几乎伤到骨头,但他不仅没有后退,反而拼杀得更加勇猛,终于迫使强悍的辽国骑兵惊慌溃逃。
雍熙三年(986)七月,杨业在掩护宋朝军民撤退时与辽军激战,不幸受伤被俘,后他终因不肯投降绝食而死。八月,杨延昭离开了山西前线,回到郑州守丧。淳化四年(993),宋太宗为防止江淮浙陕的灾民起义,于这年八月,分别派出八个使者巡视灾区,镇抚灾民。杨延昭受任为淮南都巡检使,出巡淮南东西两路各州。在圆满完成任务后,改知定远军。定远军也称永静军,它控制着自河北入山东的通道,是沧州和德州之间的重要军事据点。
咸平二年(999)七月,契丹国主及萧太后驻兵幽州,积极准备南侵宋朝。宋真宗闻报,任命宿将傅潜为镇(今河北正定)、定(今河北定县)、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统兵八万,出屯定州(今河北定县)。杨延昭也在这时自定远军改调保州沿边都巡检使,负责警备保州(今保定市东北)、广信(今徐水西)、安肃(今徐水县)三州军。从此,他走上了抗辽的前沿阵地,开始了他的抗辽生涯。
杨延昭受命刚到任所,就遇上辽军大举南侵。他派副手同巡检杨嗣屯保州,魏能屯梁门(今河北徐水县),自己亲赴最前沿的遂城(今河北徐水西北),去迎战辽军的先锋部队。这年九月初,萧太后及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二十万大军,越过易水,攻破遂城西北的宋军前沿据点狼山,然后集中全部兵力进攻遂城。杨延昭急忙写信请求派兵前来增援,可是河北大帅傅潜怯懦无能,不敢发兵出战,遂城被辽军围困。当时只有不到三千人的士兵守卫这小城,辽军势众,攻打甚急,加上萧太后亲临城下督战,城内军民人心惶惶,情势十分危急。杨延昭从容自若,发动城内全体丁壮登城,日夜巡逻防守,指挥部队一次又一次地打退辽军的进攻。这样一直坚持到十月间,适值北方来了一股寒潮,气温骤然下降。杨延昭急中生智,于是乘着夜间,发动全城壮丁浇城,水从城上浇下去,沿着城墙流到城外。由于城小,到了天明,一座小小的遂城已变成一座晶莹明澈的冰城了。辽兵此时不要说爬城攻城,就连走到城边也是非常困难,因此不免手忙脚乱起来。萧太后无计可施,又分兵去攻梁门。梁门也在魏能的坚守下,攻打不下。于是辽军不得不放弃遂城、梁门,向南去攻泰州(今河北满城)。杨延昭乘势领兵开城出击,辽兵丢盔弃甲,大败而逃,宋军获得全胜。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遂城之捷。杨延昭从此威震边庭,以功升任莫州(今河北任邱县)刺史,杨嗣、魏能也分别升任保州和郑州刺史。
之后,杨延昭会合泰州守将在廉良村成功地夹击了辽军。杨延昭、杨嗣横击阵中,辽军死伤数千人,撤离泰州东走,又掠宁边军(今河北蠡县)、祁州(今河北安固县),直逼中山(今定州)。当时傅潜统兵八万,屯驻中山,他不但自己怯战还压制部下抗击辽兵的请求,关闭城门以避敌军,辽军前锋因而得以长驱南下石门,东出河间地区。宋军损兵折将,河北震动,宋真宗于是不得不于十二月下诏亲征。这时杨延昭、杨嗣、魏能等正在尾追辽军南下作战,而傅潜仍逗留不出,致使辽军东渡黄河,攻下德州、济南,以至骑兵到达澶渊一带。直到这时,傅潜怯战的劣行才被真宗耳闻,于是大怒,立召傅潜赴冀州,由高琼接替他的职务,高琼把傅潜押缚至大名,群臣纷纷要求将其斩首来谢罪。真宗赦傅潜死罪,把他流放到房州(今湖北房县)。同时召杨延昭、杨嗣至大名,询问防边大计。杨延昭对答如流,真宗很是满意,认为他有其父之风范,在诸王面前大加称赞。由于杨延昭作战有功,真宗厚赏了他,然后让他回到任所,以防备辽军渡过黄河进入河南。
咸平三年(1000)冬,不甘心遂城之败的萧太后,派出轻骑兵数千人掩袭杨延昭,攻打遂城西五十里的羊山。杨延昭采用诱敌深入、合围聚歼的战法,事先把精锐部队埋伏在羊山的西面,然后又亲自带领少数骑兵从北面向契丹兵挑战,且战且退,把敌军吸引到合围地点。宋军伏兵突起,将措手不及的辽军杀得落花流水,使得辽军一个名王也在战斗中丧生。杨延昭以功升任莫州团练使,当地居民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改羊山为杨山。
咸平六年(1003)正月,萧太后又集结大军于幽州,准备再次大举南侵。宋真宗得到消息,于是命令杨延昭、魏能、田敏、张凝等四将各领兵五千人,分屯于保州、遂城、北平砦(今河北定县)、泰州(今河北满城),以作为抵挡辽军进犯的前锋。一个多月后,杨延昭接替宁边军(今河北蠡县)都部署孙全照的职务,统领八千名骑兵屯蠡县,作为河间地区的前沿。并且,宋真宗还特别下了一道命令:杨延昭自为一军,直接听命朝廷,不受河北大帅的指挥。由此可见宋真宗对杨延昭的倚重。
力反议和抱恨以终
景德元年(1004),辽国萧太后和皇帝耶律隆绪趁秋高马肥,领了三十万大军,分两路大举南下。此时,宋朝宰相正是主战派领袖寇准,他全面主持抗辽事宜,命令河北、山西、山东各州县,动员居民实行坚壁清野,以疲辽军。同时派遣杨延昭等宋将分率所部精骑,深入敌境进行牵制作战。杨延昭率部深入房山地区,直逼幽州,迫使幽州辽军不敢南下增援。宋将折惟昌渡过黄河,东出苛岚,于偏关、五寨间杀死辽军数万人,乘胜进入朔州,使得进入山西的辽军被迫全部撤退。西路辽军遭到失利后,萧太后和萧达兰所率辽军,企图绕过宋军防御坚强的州府,东出河间,以便相机渡过黄河,进入德州。这年十一月,辽国骑兵抵达黄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阳县)城下。宋真宗和大臣闻知辽军已经逼近都城北门,都不禁惊慌失措。妥协派大臣王钦若请求真宗迁都金陵(今南京市),陈尧叟主张避敌成都,真宗犹豫不决。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对真宗说:“为陛下策划迁都的人,罪当斩首。如果您御驾亲征,敌人自当遁走,万万不能置宗庙社稷不顾而远逃外地。”他坚决请求真宗进驻澶州。真宗被迫接受寇准的主张,于十一月二十六日来到澶州南城。寇准再次坚决请求真宗过河,登上北门城楼。当皇帝伞盖出现在城楼时,士兵们都踊跃欢呼,兴奋不已,士气大振。真宗把抗辽军事完全付托给寇准主持。辽军骑兵数千人攻城,寇准命将迎击,斩杀敌军过半。两军相持十多天,宋将张环又用床子弩将亲自督阵的辽国统军元帅萧达兰射死,使辽军士气再次受挫。
萧太后看到宋军实力强大,不能取胜,又怕归路被切断,不得不请求讲和罢兵。寇准提出和议、献出幽州的前提是契丹向宋朝称臣,杨延昭也支持寇准。然而,一味苟安的宋真宗在王钦若等奸人的怂恿下,竟没能采纳寇准和杨延昭这一具有远见的建议。反而在胜利之后,不惜同辽国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根据这一盟约,宋朝每年要给契丹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契丹称宋为兄;两国以白沟河、雁门山为界,不相侵扰。
辽军在还兵途中再次洗劫了所过城镇,并掠夺数十万居民北去。杨延昭对于辽军的残暴行为,很是气愤,为了实现自己的正确主张,不顾朝廷“勿追契丹”的命令,单独率领所部骑兵一万人追赶敌军到达契丹边界,大破敌军,不仅杀死众多辽兵,还夺回了不少人马和物资。
“澶渊之盟”后,杨延昭以功升任莫州防御使。景德二年(1005),又以莫州防御使出知保州,兼缘边都巡检使。五月,又受命为高阳关路副都部署。此时,朝廷也发生很大变化,昏庸的宋真宗畏忌寇准刚直,功高望重,在奸人王钦若及其同党的挑拨诬陷下,把寇准贬出朝廷,而改用投降派王钦若为宰相。这样一来,杨延昭收复燕云、消灭契丹的宿愿就更无法实现了。王钦若等一伙人根本不考虑整顿边防,收复失地,而整天怂恿宋真宗封禅泰山,郊祀汾阳(后土祠),兴造道观等。在这一期间,契丹国内也发生了变化,萧太后和他的主要助手大丞相韩昌(韩德让)在盟成之后不久于同一年病死,辽国也由强盛走向衰落。第二年,契丹与高丽国发生战争,国内也出现争夺皇权的斗争。这正是宋朝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可是王钦若等一伙投降派根本不以国事为念,不但不想作战,还一再压制爱国将领杨延昭等人反击外来侵犯的主张。景德三年(1006),杨延昭出知保州兼缘边都巡检使时,王钦若等以朝廷名义命令杨延昭:他的任务只是镇压“群盗”(即人民),不是对付契丹;其活动地区仅限于保州,巡边的事要由副将去做。不仅如此,王钦若还派去了一些监军对杨延昭进行监视,同时对他的行动也加以控制。
从澶渊之盟以后的九年间,杨延昭虽然为河北边防最高指挥官,但由于北宋朝廷的一味苟安,他那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一直都未能得到实现。大中祥符七年(1014)正月,这位威震敌国的北宋名将,满怀忧愤地死在高阳关路副都部署任所上,时年57岁。当他的棺木运送南下的时候,河北人民都悲痛得流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