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9800000016

第16章 思辨篇——上帝能够被证明出来吗(6)

所以,后来的班固将老子的《道德经》说成是一种“君人南面之术”。意思是说,《道德经》里的这些东西,都是那些大阴谋家、大野心家用于夺取天下的权术。确实,老子的《道德经》里面的确暗含着一种被班固称之为“君人南面之术”的东西。南宋的大哲学家朱熹更是直接把老子说成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老子心最毒”,正是朱熹对老子的评价。近代学人张舜徽先生也说,整本《道德经》,“不外一个装字”。你即使强,也要装不强,这叫谦虚;你不弱,也要装弱,这就策略;你在前面,也要装在后面,这叫做手腕。只不过,阴谋家的“装”叫“韬晦”,老百姓的“装”叫“装蒜”,统治者的装叫“礼贤下士”。但他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即都是“装孙子”。总之一句话,你只有“装孙子”,才能不成为“孙子”。

正因如此,老子的无为、守雌、贵柔、知足,不仅弱势群体受用,权势人物也是欢迎得很。因为谁都有处于弱势的可能,即便贵为天子,也未必总是强势,或一定就是强势。这个时候,就用得着老子的哲学了。这叫“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哲学的诡辩

人是有思想,能思考的动物,除了追求物质满足,还享受着纯粹思维带来的快乐。人探索宇宙的奥秘,寻找永恒不变的公式定理是出于对宇宙和谐的信仰,但思维的矛盾悖论又不断打破这种信仰。信仰和理性的矛盾,也许会像幽灵一样永远跟随着人类。

一、说谎者悖论

公元前6世纪,克利特人哲学家艾皮米尼地斯说:“所有克利特人都说谎,他们中间的一个诗人这么说。”这就是这个著名悖论的来源。

《圣经》里曾经提道:“有克利特人中的一个先知说:‘克利特人常说谎话,乃是恶兽,又馋又懒。’”可见这个悖论很出名。

人们会问:艾皮米尼地斯有没有说谎?

这就是著名的说慌者悖论。在中国古代《墨经》中,也有一句十分相似的话:“以言为尽悖,悖,说在其言。”意思是:以为所有的话都是错的,这是错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句话。

这个悖论最简单的形式是:“我在说谎。”如果他在说谎,那么“我在说谎”就是一个谎,因此他说的是实话;但是如果这是实话,他又在说谎。矛盾不可避免。

还有一个例子。有个虔诚的教徒,他在演说中口口声声说上帝是无所不能的,什么事都做得到。一位过路人问了一句话:“上帝能创造一块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吗?”

这一悖论作这类变化是无穷的。例如,罗素曾经说,他相信哲学家乔治·摩尔平生只有一次撒谎,就是当某人问他:是否他总是说真话时,摩尔想了一会儿,就说:“不是。”

罗素曾经认真地思考过这个悖论,并试图找到解决的办法。他在《我的哲学的发展》第七章《数学原理》里说道:“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无论哪一个学派的逻辑学家,从他们所公认的前提中似乎都可以推出一些矛盾来。这表明有些东西是有毛病的,但是指不出纠正的方法是什么。”

他说:谎言者悖论最简单地勾画出了他发现的那个矛盾:“那个说谎的人说,‘不论我说什么都是假的。’事实上,这就是他所说的一句话,但是这句话是指他所说的话的总体。只是把这句话包括在那个总体之中的时候才产生一个悖论。”

罗素试图用命题分层的办法来解决:“第一级命题我们可以说就是不涉及命题总体的那些命题;第二级命题就是涉及第一级命题的总体的那些命题;其余仿此,以至无穷。”但是这一方法并没有取得成效。

《数学原理》尝试整个纯粹的数学是在纯逻辑的前提下推导出来的,并且使用逻辑术语说明概念,回避自然语言的歧意。但是他在书的序言里称:“发表一本包含那么许多未曾解决的争论的书。”可见,从数学基础的逻辑上彻底地解决这个悖论并不容易。

接下来他指出,在一切逻辑的悖论里都有一种“反身的自指”,就是说,“它包含讲那个总体的某种东西,而这种东西又是总体中的一分子”。这一观点比较容易理解,如果这个悖论是克利特人以外的什么人说的,悖论就会自动消除。但是在集合论里,问题并不这么简单。

二、芝诺悖论

大约公元前5世纪,芝诺生活在古代希腊的埃利亚城邦,是埃利亚学派的著名哲学家巴门尼德的学生和朋友。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中记叙了芝诺和巴门尼德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去雅典的一次访问。其中说:“巴门尼德年事已高,约65岁;头发很白,但仪表堂堂。那时芝诺约40岁,身材魁梧而美观,人家说他已变成巴门尼德所钟爱的了(暗指二人是同性恋)。”按照后来希腊著作家们的意见,这次访问乃是柏拉图的虚构。然而柏拉图在书中记述的芝诺的观点,却被普遍认为是相当准确的。

作为巴门尼德的学生,芝诺将巴门尼德的“存在论”贯彻到了可感领域。也许,后人针对巴门尼德将可感事物视为“非存在”的观点进行了诘难。而芝诺为了维护老师的观点,最终用真理取消了意见,把存在的原则运用于可感事物,得出了可感事物也是“不变的一”的结论。

但是,他不像他的老师那样企图从正面去证明存在是“一”不是“多”,是“静”不是“动”,而是用归谬法从反面去证明。正如他所说:“如果事物是多数的,将要比是‘一’的假设得出更可笑的结果。”据说,他曾用归谬法法巧妙地构想出了一些关于运动的论点。这些论点,就是所谓“芝诺悖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五个:

1.“两分法”的悖论

“两分法”的悖论是芝诺否认事物运动的第一个悖论。他说,运动着的事物在达到目的地之前,先要完成全程的1/2;在达到1/2处之前,又要完成它的1/2。如此分割,乃至无穷,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芝诺这个悖论暗示运动的路程是无限可分的。无穷是不可穷尽的过程,运动是永远不可能开始的。也就是说,运动是不可能的。

2.“阿基里和乌龟赛跑”的悖论

“阿基里和乌龟赛跑”的悖论是芝诺否认事物运动的第二个悖论。“阿基里”是古希腊奥运会上的长跑冠军。但芝诺却得出了他永远追不上乌龟的结论。他说,设想阿基里和乌龟赛跑的时候,乌龟先爬一段路程;当阿基里跑完这段路程的时候,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路程;当阿基里跑完这一段时,乌龟又再向前爬一段;一追一爬,以至无穷,阿基里永远也赶不上乌龟。这个悖论说明:运动中的事物没有快慢之分。

3.“飞矢不动”的悖论

“飞矢不动”的悖论是芝诺否认事物运动的第三个悖论。他指出,被射出去的飞箭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飞箭都占据一个位置,因此是静止不动的。也就是说,它停驻在这段路程的各个不同的位置上,而不是从一个位置飞至另外一个位置。

4.“运动场”悖论

“运动场”悖论是芝诺否认事物运动的第四个悖论。芝诺说:假设跑道上有两排物体,大小相同且数目相同,一排从终点排到中间点,另一排从中间点排到起点。它们以相同的速度沿相反方向作运动。如下图所示:

AAAA AAAA

BBBB→BBBB→

←CCCC←CCCC

AAAA为一排静止物体,而BBBB和CCCC分别代表以相同速度作相反方向运动的物体。于是当第一个B到达最末一个C的同时,第一个C也达到了最末一个B。这时第一个C已经经过了所有的B,而第一个B只经过了所有的A中的一半。因为经过每个物体的时间是相等的,所以一半时间和整个时间相等。由此,芝诺得出结论: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

5.“谷粒声响”的悖论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还记录了芝诺的“谷粒声响”的悖论:一斗谷子掉在地上会发出声响,但是,一粒谷子掉在地上却不会发出响声。一斗谷子是由众多谷子组成,如果组成它的每一粒谷子都没有响声,它何以会发出响声?这个论证意在说明:整体的性质不是组成它的部分,存在不是众多事物,或者说,众多事物不存在。所以说,存在不可能是多。

德国哲学家尼采在《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里有一章《可疑的悖论》,称芝诺的悖论为“否定感官的悖论”。尽管阿基里斯在赛跑中追上起步领先的乌龟完全合乎事实,但为什么“不合逻辑”?因为芝诺运用了“无限”这个概念,这是一种逻辑上的假设,而现实世界里是不可能有无限者存在的,这就出现了假设与现实的矛盾。

尼采说道:在这两个悖论里,“无限”被利用来作为化解现实的硝酸。如果无限是决不可能成为完善的,静止决不可能变为运动,那么,真相是箭完全没有飞动,它完全没有移位,没有脱离静止状态,时间并没有流逝。换句话讲,在这个所谓的、终究只是冒牌的现实中,既没有时间、空间,也没有运动。最后,连箭本身也是一个虚像,因为它来自多样性,来自由感官唤起的多个幻象。下面是尼采的分析:

假定箭拥有一种存在,那么,它就是不动的、非时间的、非造而有的、固定的、永恒的。这是一个荒谬的观念!

假定运动是真正的实在,那么,就不存在静止。因而,箭没有位置、没有空间。又是一个荒谬的观点!

假定时间是实在的,那么,它就不可能被无限地分割。箭飞行所需要的时间必定由一个有限数目的瞬间组成,其中每个瞬间都必定是一个原子。仍然是一个荒谬的观念!

由此,尼采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一切观念,只要其经验所与的、汲自这个直观世界的内容被当做“永恒真理”,就会陷入矛盾。如果有绝对运动,就不会有空间;如果有绝对空间,就不会有运动;如果有绝对存在,就不会有多样性;如果有绝对的多样性,就不会有统一性。

事实上,这四个悖论中提到有限性和无限性的关系问题,今天都已经得到了完美的解决,这就是极限理论的诞生。牛顿在研究运动学时,初创微积分,但由于没有巩固的理论基础,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二次数学危机”。19世纪初,法国科学家以柯西为首建立了极限理论,后来又经过德国数学家维尔斯特拉斯进一步的严格化,使极限理论成为微积分的坚实基础,运动问题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可以想见,在微积分和极限理论发明或被接受以前,人们很难解释上述运动悖论。感官不同于思维,当希腊人用概念来判决现实的时候,如果逻辑与现实发生矛盾,芝诺指责感官为“欺骗”。当思维找不到合理解释的时候,直观的形式、象征或比喻都无济于事。尼采的分析虽然详细、精辟,但他无法把它们综合起来。

虽然芝诺时代已经过去2400多年了,但是围绕芝诺的争论还没有休止。不论怎样,人们无须担心芝诺的名字会从哲学史和数学史上一笔勾销。正如美国数学史家E.T.贝尔所说,芝诺毕竟曾:“以非数学的语言,记录下了最早同连续性和无限性格斗的人们所遭遇到的困难。”芝诺的功绩在于把动和静的关系、无限和有限的关系、连续和离散的关系惹人注意地摆了出来,并进行了辩证的考察。

芝诺在哲学上被亚里士多德誉为辩证法的发明人。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中指出,“芝诺主要是客观地辩证地考察了运动”,并称芝诺是“辩证法的创始人”。

三、人连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据说,赫拉克利特有一个学生,名叫克拉底鲁。他是古希腊最早的诡辩派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提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克拉底鲁却把这种观点推向极端,认为人甚至“人连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他认为,一切都变化不居,瞬息即逝。因此,对任何事物都不能作出判断,都无法说出它是什么。

曾经有人指着克罗底河问他:“这是克罗底河吗?”他却回答说:“不,我无法说它是什么,因为当我说的时候它就变了。”

又有人问克拉底鲁:“河流是如此,是否其他事物也这样呢?”

克拉底鲁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从哲学的观点看,这是毫无疑问的。世界上的所有事物正是这样永不停息地变动着。”这时,有人指着克拉底鲁坐着的椅子问他:“你坐着的是什么?”

“是椅子。”“不对!”提问者反驳说,“按照你的理论,你的话还没说完,它已经变得不是椅子了。”

克拉底鲁无言以对。后来,他怕再出洋相,不管任何人问他什么问题,他都不作回答,而只是不断摇动大拇指。

克拉底鲁的意思是说,你问的问题我不回答出来,因为就像指头的摇动一样,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我们无法加以认识,我们更不能把它说出来,因为在说出时它已不存在了。后来,有人把克拉底鲁称为“只动手指头的哲学家”。

从上面这位“只动手指头的哲学家”可以看出:从辩证到诡辩,其实仅有一步之遥。辩证法虽然主张运动变化的绝对性,但同时又强调静止的相对性和变化的规律性。所以,赫拉克利特在提出“一切皆流,无物永驻”的著名命题以后,又提出了“逻各斯”的学说。其实,在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中,本来就有两个本原:一个是外在的,另外一个是内在的。外在的本原是物质形态的火。它生成万物,万物又复归于它。内在的本原则是火的本性所要求的运动节奏和秩序。外在的本原虽然不断运动,但它却听从“逻各斯”的指挥,按照一定形式有序地运动着。

但是,到了克拉底鲁这里,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不见了,剩下的仅仅是世界万物永无休止、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当这种绝对性被贯彻到底的时候,悖谬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正如克拉底鲁所说:“我们连一次踏进河里都不可能。”因为根本不存在“河”,也不存在“我”,只有不停的“变”。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一刻也不停,我们既不能言说它们,也不能思考他们,顶多只能用手指指一指它们。因为当我们想说一说它们时,它们就已经变化了。

其实,运动和静止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运动,就没有静止。反之亦然。如果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无休止地发生着变化,我们就不会知道什么是“运动”了。而实际上,当我们使用“运动”“变化”这样的词语的时候,就已经承认了“静止”和“不变”的存在。

比如,我们说:“一个苹果从青的变成红的了。”不错,按照克拉底鲁的理解,这个苹果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相对稳定地谈论这个变化着的“苹果”。而且,当我们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承认有一个称之为“苹果”的东西,本身是不变化的。它永远都作为运动的载体而存在,保持着自身的同一性。所以,我们可以说苹果从青的变成了红的,但绝对不能说从苹果变成了香蕉。

世界本身是什么情况?这是科学研究的事情。比如我们上面谈到的那个苹果,如果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它确实在不停地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克拉底鲁是没有错的。但是,绝对的运动变化,和我们相对静止、相对稳定地去谈论它,本来就是两件事情。下面这个故事也许更能形象地说明这一点。

四、濠梁之辩

所谓的“濠梁之辩”,是发生在庄子和惠施之间的一场辩论。因这场辩论发生于濠梁之上,所以哲学史上也称做“濠梁之辩”。

同类推荐
  • 哲学、科学与信仰

    哲学、科学与信仰

    本书是一部翻译著作,作者为黎巴嫩著名伊斯兰学者纳迪姆·艾勒·基斯尔。本书深入浅出地对古希腊哲学进行了解析,廓清了阿拉伯哲学的渊源,并把穆斯林哲学家与现代西方哲学家进行了饶有兴趣的比较。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书稿分为“历史背景”“论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源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六部分,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写作背景、重点内容、主要观点、重要影响及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脉络,通过专家层面的特色解读,把专业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理论作品,把深奥的理论诠释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普及读物,有效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以经典体现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庄子》寓言的文化阐释

    《庄子》寓言的文化阐释

    本书对《庄子》寓言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探讨,着重论述了思维文化、学术文化、文学艺术、农工商贾文化、科学技术、养生文化等诸多方面。
  •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本书主要以《墨子》为基础,以浅显的道理,朴实的语言,去阐述墨子话语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对于现代人生活有着重大的启示,学习墨子那种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学习墨子那种兴万民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精神。对我们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大有裨益!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
  •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发现置身于一个有不同的伦理、哲学、宗教和文化信仰的多元性的世界。多元论既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也不是把当代西方社会同其他社会分离开来的现象,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是如此。
热门推荐
  • 遥远心事

    遥远心事

    一个女生纯纯暗恋,情绪随他改变。我就这样看着你,以一个什么都不算的身份,这样摸得着你,碰的着你,却无法表达。怕你知道,又怕你不知道,最怕你知道,却装作不知道。一个被暗恋的男生,放荡不羁却有些不为人知的伤痛,我装作不知道,不想伤害你,却总是不经意的伤害你。一场青春,谁又能全身而退,淡淡的忧伤。
  • 别怕,我家孩子也是爷爷奶奶带

    别怕,我家孩子也是爷爷奶奶带

    智慧妈妈育儿经验谈系列三部,这个系列从过来人的角度,为正在迷茫的年轻爸妈们指点迷津,理清思路,提出建议。别人的经验可能不是最好的教育,但是你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思路。
  • 爱在心中发酵

    爱在心中发酵

    我一直以为,城里孩子与乡里孩子的生活轨迹应该是两条永远也不会相交的“平行线”,永远也不会有相汇的那一天。直到班上组织了“手拉手,心连心”活动后,我才明白,城里孩子与乡里孩子的命运其实是两条“相交线”,总有一天是会汇聚在一点上的。这样,在这次活动中我遇到了我的一条相交线。我们班为了帮扶昆明附近国家级贫困县寻甸的塘子中学,于是联合其他两个班开展了这次“手拉手,心连心”活动。
  • 徐兮兮的那些事情

    徐兮兮的那些事情

    大二女学生徐兮兮得知自己的朋友都脱单后,回忆起了自己的高中校园时代。
  • 奇异人生我们的故事

    奇异人生我们的故事

    时隔五年,Max和克里斯再次回到俄勒冈州,这个名为阿卡迪亚湾的熟悉小镇,再次见到儿时伙伴Chloe,三人重聚在一起,短短的一周时间的经历,奇异人生已经拉开序幕.
  • 快穿之反派boss总追我

    快穿之反派boss总追我

    芜卿长相美艳,是个绝顶大美女,可却偏偏意外死亡,死去的芜卿在地府遇到了时空穿梭兽瑞七,在瑞七的帮助下芜卿决定通过穿梭异界帮助那些死后怨气强大的鬼魂完成逆袭,积累信仰值增强灵魂之力,以求在地府谋得一官半职,脱离轮回之苦!可是,她好好的做任务,哪里得罪这些世界的反派了?为啥这些反派都追着她跑啊! 新书《我被权臣看上了》欢迎大家打卡!!!
  • 将门有将

    将门有将

    乱世飞白虎,栖于将门下。本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将军之子,在一场战火之后突然醒悟,和平的代价是军事的付出,从此金刀快马,以死人之志,护佑生人之家园!还有更多剧情,接连展开。新人写手……绝不注水……有人看就更……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悬疑故事合集

    悬疑故事合集

    各种悬疑故事。不定时更新,一次更新一个故事。作者脑袋有限,有灵感时在更新。
  • 哎呦,我的狼王殿下

    哎呦,我的狼王殿下

    一次山崩,她从未来世界的金牌兽医,变成了妖皇的祭品,又莫名其妙被一群狼拐了!不不,她要冷静,她要淡定,她必须逃离这个不属于她的危险世界,但那位长得像宠物的狼王同志,您今天吃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