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军
郑军,男,汉族,天津人,1969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卢湾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本科,攻读心理学和教育学。1997年10月开始发表作品。迄今累计出版图书十三部,文章三百余篇,总计约三百万字。
(一)
灯光在营业台前聚拢成一个明亮的空间,把两个人和一只密封箱包裹在里面。在彭海的注视下,销售员从密封箱里拿出一个皮圈似的小东西。
“这就是您要的东西。喏,扣在左臂上端,再把衣袖拉下来,没人会看见。这个遥感器放在衣服的胸前部位。可以根据你的要求,做成衣扣状或标牌、徽章等式样。两者之间由无线方式连接。总之没什么复杂的,越是高级的设计越是傻瓜化的。”销售员一边介绍一边演示。
彭海用双手小心地捧过那个皮圈,发现它实际上不是皮制的,而是一种极似皮革的东西。他里外看了看,送给销售员一束疑惑的眼神。
“这东西就能测谎?看上去连电子线路都没有。”彭海的技术知识很贫乏,但他知道,作为顾客,挑剔一翻是自己的权利。他也不怕被当成傻瓜。
“这里面是膜状芯片,可以弯曲的。喏,您要不要亲自试试。”销售员很随便地说。
“试……你说测谎?”
“对,不过您不用紧张,是您来测我。”销售员很是理解地微微一笑。
得到彭海的同意后,销售员把“皮圈”箍在彭海的右臂上,紧贴着皮肤。又将传感器送到他手里。
“您可以问我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或者说,很容易判断是否说谎的问题。”
彭海不是个机灵人,但这样的问题还不算难想。
“请问您是男性吗?”
“哈,不是。”长着浅须的销售员笑了笑。彭海的右臂上感到一下尖锐的剌痛,那是提示电极在起作用。虽然事先就知道要挨这么一下,但彭海还是吓了一跳,手里的传感器差点扔出去。
“我的天,不能用其他的方法告诉我答案吗?”
“声光讯号都可以用,但您很难使用它们。用光讯号,无论显示器放在什么地方,您看到答案,对方也看得到。用声讯号也会引起人们的怀疑。在日常生活环境里,只有用电剌激来告诉您答案才不至于引起别人的怀疑。”
彭海想不起再应该问什么。咬了咬牙,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能不能降一降价。”他指着包装盒上那只写着三千块钱的价签。
“先生,测谎器是有价的,您得到的结果却可能是无价的。看您把它用在什么地方了。如果是商业谈判,您用三千元就可以取得优势地位,多便宜呀。即使您不用它来测验谈判对手,相信没什么特殊目的,您也是不会光顾敝店的。”
是啊,来买测谎仪的人,谁没有点特殊目的呢。最近一段时间,一个令他苦恼的问题像毒蛇一样啮咬着他的心,如果只用三千元就能赶走这条蛇,还是值得的。
最后,彭海咬咬牙拿出信用卡。
(二)
冷战过去了,人人都欢呼将会得到和平红利,只苦了一些以冷战为生的专家们。这其中就有“间谍发达国家”的间谍技术开发部门。没了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他们倾尽自己的才智设计出的东西就失去了市场。天无绝人之路,一些设计人员便开始将间谍技术卖给民营企业,甚至出得起钱的个人。一时间,密写药水摆满街头,间谍相机挂进商店,窃听装备更是卖得红红火火。甚至有人公开撰文,称间谍技术的公开化,将打破政府对这一技术的垄断,提高民众得知事情真相的能力。乃伟大的社会进步云云。
这其中,遥感式测谎仪的面世成了“民用间谍工具市场”的一大发展。一般顾客,甚至普通零售商们都不知道这东西是哪位聪明人发明的,因为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使间谍技术流向民间合法化,一切交易还都要偷偷摸摸进行。反正大家承认它的出现是测谎技术史上的一次革命。以前的测谎仪使用时,必须将被测人绑在各种传感线路中间,并且要求被测人必须回答问题。这样的技术只能在审讯室里使用。而普通人则需要在复杂的社会活动场合了解别人是否说谎。传感测谎仪则不同,只要把传感器别在胸前,再在胳膊上贴好分析器和应答器,你就可以深入任何人的内心世界。传感器可以捕捉对方细微的生理信息,供测谎仪分析。应答器通过电击指示答案:一下电击是虚假,两下是真实,三下是情况不明。就这么简单。当然,前提是使用者必须设计好问题。对真和假的背后意味着什么也必须有判断能力,所以还不是什么智商的人都能用顺手。但即使是这样,用过它的人们也已经眼界大开,几乎没有人不成瘾的。彭海回到家里,一边做饭,一边构思着问题:你最近为什么回来得很晚?不行,不能直接用是或否回答。你认不认识一个叫顾强的男人?太露骨了吧,她要是干脆不回答呢?你还爱不爱我?这问题怎么能问出口……
正在这时,门锁转动的声音响起,他的妻子,也是他的“审查对象”阿玲拎着公文包回到家里。进门后便把自己往沙发上一扔,一脸疲惫的神情。彭海连忙沏好咖啡,端过去放在茶几上。嘴唇动了几动,最终也没开口,反而显得鬼鬼祟祟的。好在阿玲也没在意。
饭菜端到桌子上。两个人默默地吃着饭,咀嚼声在寂静的屋子里可怕地响着。
“最近单位里忙,回来得晚了些。”阿玲先开了口。
“没什么,不过是做做饭。”
“彭海呀,这几个月你们的工资怎么开得那么少呀?”
“公司里效益降下来了,不比以前……”
没等他说完,阿玲重重地把饭碗往桌子上一蹾。眼圈很快便红了,接着,一滴泪水滚了出来。
“这又是怎么了?”彭海手里的筷子悬在空中,不知是应该继续吃下去,还是扔下筷子哄一哄对方才对。
“她们都说,结婚久了丈夫自然就学会了说谎,我一直不信,可你……呜呜——”
彭海愣了,然后他仔细回忆刚才说过的那寥寥几句话。为了买测谎仪,他确实多留了私房钱,这解释怎么了,平时阿玲也不清楚自己公司里的生意情况啊。
突然,他仿佛明白了什么,瞪大眼睛仔细查看阿玲胸前的那一排扣子。距离远看不清楚。他很想冲过去仔细检查一下哪一只扣子是传感器,但双腿却被无形的力量捆在椅子上。
(三)
桌子上摆着没吃完的饭。彭海躺在沙发上,无神地望着天花板。门开着,冷空气已经将室内的暖气稀释了许多,但彭海却不觉得冷,或者说他已经有些麻木了。
正在这时,彭海的手机响了。他懒洋洋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接通了。手机里那个声音很熟悉。
“彭海先生,我是千里眼民用间谍公司的销售员。这次是用户回访,请问先生对您购买的遥感式测谎仪是否满意?使用起来有什么不方便的吗?”
彭海怒从心头起,冲着手机大声喊着:
“什么测谎仪,简直是种卑鄙无耻的发明。谁都有说谎的权利,偏偏被它剥夺了!”
销售员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先生,如果没猜错的话,正好也有人用了本公司的产品对您进行测谎,是吗?”
“你怎么知道?”
“您的观点是正确的。”销售员没回答后面这个问题,而是顺着彭海刚才怒火中烧的话往下说。
“您应该保护自己的隐私权不被他人的测谎仪破坏。在这一点上我们公司是能帮助您的。本公司另生产有微波干扰器,如果您觉得您可能要面对一台传感式测谎仪,您可能用这种微波干扰器进行干扰。价格……”
⊙文学短评
《说谎的权利》是一个有关现代科技的便利和荒诞的故事,其深层的内涵关系到现代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与科技伦理的问题。小说之中,“遥感式测谎仪”是冷战时代间谍技术民间化的产物,当它被广泛用在人与人之间,甚至夫妻之间时,其中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小说讲述一对夫妻之间由“审查对象”颠倒为“审查者”的故事,其间“测谎者”被“测谎”的伦理悖论也被突显了出来。“测谎”是为了某种事物的真相,然而当真相无处不在时,“说谎”便成为了某种弥足珍贵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