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风险投资者所关心的管理者最基本的素质是正直与诚实,他们会十分注意观察、分析,管理阶层的诚信程度。他们都希望与正直可信的企业家合作。如果风险投资者认为企业家的诚信度不够,那么企业家便没有可能获得风险投资者的支持。风险投资者有关管理的问题是与其背景资料直接相关的,他们提问的目的在于了解管理阶层是否胜任其工作。
(2)独特性。风险投资者只会投资那些具有独特性的公司,他们会反复提问:“你的公司与其他公司有什么不同?你公司有何特点?为什么一切都会成功?”如果你想融资成功,就应随时做好准备向对方准确地描述公司的独特性,并说明形成独特性的原因。
(3)计划与回报。风险投资者会千方百计评估计划的可靠性,他首先关心的是管理阶层是否能实现这些计划,假定能实现,他又能获得多少投资回报。你的计划的结果必须能打动投资者的心。
(4)资本撤回。风险投资者关心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怎样撤出资金,无论投资的最后结局如何,风险投资者都会十分关心这个问题。每个风险投资者的既定目标都是要把已增值的原投资变为可周转的银行现金。
●在祖国的沃土中成长
俞博士是第一个在哈佛大学获得设计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1963年他出生在浙江金华东余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乡的溪水和草滩让这个农民的儿子从小对土地有着独特的感情。1980年,饱受命运折磨的俞博士考上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临行前母亲包了一包家乡的泥土给他。这包家乡的土俞博士从家乡带到了北京,又从北京带到了美国,正是家乡的沃土为俞博士的成长提供了最丰富的养料。
1996年的最后一天,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担任美国某集团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师和项目负责人的俞博士,突然对妻子宣布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我决定回国!”开始妻子以为自己听错了。因为获得博士学位后的俞博士已经拿到绿卡正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这是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前程。而俞博士却说,我的追求是在中国大地上设计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这个理想只有回到祖国才能实现。
1997年初,俞博士放弃了国外百倍于国内的优厚薪金举家回国。他回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筹建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同时他又在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成立了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当时国内在城市景观设计方面几乎还是空白。
在广州中山市有一个废弃的造船厂,俞博士回国后做的第一个项目,是受当地政府的委托,把这个废弃的造船厂改造成歧江公园。说起拿到这个项目还有一段曲折的经历:当时俞博士是在一个城市自然情况分析研讨活动中,与中山市的领导有了接触。知道要把这个废弃的船厂改造成公园已经有了初步方案,但是中山市的领导不太满意。俞博士在后来的招标中提出最好保留造船厂的原味。比如可以在船厂厂棚的基本构架不动的前提下,设计一些茶桌、凳子,利用现有的设施改造成一个有船厂味道的茶社。
俞博士的方案一提出,立刻遭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反对。因为按当时国内流行的设计做法,大兴土木、山水“搬家”似乎才能体现景观设计的水平,俞博士这种保留多于改造的做法,让不少人觉得太反传统了。最后还是中山市的市长、规划局长等站出来支持,俞博士的设计方案才被认可。
正如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负责宣传的王小姐所说,俞博士是一个“在设计现场见到茅草多的地方就能扑进去的人”,他对土地和自然的热爱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他回国创业的最大贡献,也可以说是给国内带回了一种先进的城市景观设计理念。
2002年,美国景观设计学会年会在美国硅谷举行,来自各国的4000多名业内专家和人士参加。会上颁发了年度全球景观设计的多项大奖,由俞博士领衔设计的中山市歧江公园项目,与其它四个项目一起荣获其中的最高奖项——荣誉设计奖。
至今,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已经完成了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软件园、北京奥林匹克花园等国内100多个项目的景观设计。俞博士也成了中关村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佼佼者。
点评——
俞博士既是一位知识渊博的知识分子,又是一位踏实肯干的创业者,他的工作一直是脚踏实地、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不急于一时。处变不惊也是创业者素质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每一个成长中的企业,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打击,只有从这些经历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
●相关知识链接
知识产权是创业者的命根
创业企业一般都是伴随着创新而产生的,这种创新可能是一种新产品,也可能是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创新也正是创业企业产生超常规利润的源泉,只有建立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才能保证企业的创新成果不被他人剽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应该包括至少五个方面:
1.专利申请。专利申请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一个产品往往可以申请多项专利。怎样申请专利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有效的保护,需要经过仔细的研究和反复的推敲。
2.版权保护。很多产品往往够不上申请专利的标准,但是它却是企业投入了成本自行设计的,这就需要用到版权保护。
3.商标注册。商标是区别不同生产者或经营者所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的标记。
4.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创新是由人完成的,从事创新的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规范好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可以有效预防知识产权纠纷以及不正当竞争行为。
5.外部的防范措施。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执行力度有限,而且证据的取得是知识产权诉讼的一大难点,所以采取一些事前的预防措施往往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25章 创业高手的秘诀
●一流企业的成功之道
1971年,谭先生与人合伙凑了1万加元,在蒙特利尔买下一个欠债17万加元的铸造厂。谭先生原先是学习电气工程的,并不懂得精密铸造技术,买下工厂后,他一点一滴认真学习,每道工序都亲自动手。短短几个月内,他就掌握了全部加工过程,2年后工厂起死回生,4年后还清了所有欠债,而且使工厂资产发展到120万加元。
1983年,他在美国开办了第二个精密铸造厂,然后又于1986年在蒙特利尔买下第三个精密铸造厂。在加拿大,华人办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企业,生意又如此成功,谭先生当属首屈一指。
但是,美国和加拿大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不景气,企业发展也曾遇到不少新问题和困难。谭先生领导企业摆脱困境的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1)要冷静分析企业的处境,然后再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
(2)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增加流动资金的保有量。在银行不给贷款的情况下,保证流动资金的方法是尽可能卖掉存货,减少固定资产的投资。
(4)尽可能增加订单,保本经营,即使是几元的订单也来者不拒。
(5)从感情上凝聚全体员工,大家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进入20世纪90年代,谭先生及早在产品结构上作了调整,把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缩小到最低限度,产品已从冷战时期90%的军工产品比例,下降到目前的75%。近几年企业效益稳定增长,谭先生也成为魁北克省和全加拿大的优秀企业家之一。
点评——
谭先生从重重困境中走出来,是依靠其不断的学习和冷静的分析。他对自己的处境有客观的认识,能够积极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一点一滴的积累,靠全体员工的努力共渡难关。在他的努力下,创建了加拿大首屈一指的华人先进企业。可见,创业者成功的因素不在地点,而在于是否有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毅力。
相关知识链接
华人创办的企业十分具有竞争力。目前,在中国大陆以外生活的华人和华侨的数量达到5000万人左右,他们恪守着祖先留下的经验教训,其行动准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依赖家族,服务于家族,依靠家族。
(2)建立人际关系网,奉行交友之道以维系这种关系。
(3)设法结交那些可能对自己的前途产生影响的实力人物。
(4)儒教式家长的姿态便可得到部下的忠诚和效劳。
●从小作坊到大企业
1976年4月,26岁的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和21岁的史蒂夫·乔布斯从大学中途退学,创建了苹果计算机公司。
第二年夏天,沃兹尼亚克开始设计苹果II型计算机。这一回,他的目标是要把个人计算机变成具有专业水平的实用设备,他的技术创新是苹果II型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麦克纳不愧为营销高手,他为苹果计算机公司设计出了著名的苹果商标。这个缺一块的苹果,比完整的苹果更能抓住人们的视线,记忆更深刻。而且,麦克纳还建议放弃传统微型计算机以金属为外壳的模式,将苹果II型安装在米色塑料外壳中,既降低了造价,又使产品更有现代味道。这无疑是一个出色的促销计划。
苹果II型是第一台具有彩色显示功能的计算机,它还可以直接同家用彩电接口,节省了顾客购买彩色显示器的额外开支。1977年6月,苹果II型刚刚上市,就使苹果计算机公司的产值突破了100万美元。靠着苹果II型机的强大冲击力,苹果计算机公司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计算机公司。到1978年底,全国已有300多家苹果计算机代理商。
拥有更大存储空间、更简便的启动系统以及打印机的苹果II型加强机在1979年掀起了更大的购买热潮。这一年底,公司的销售额比去年增加了400%,平均每天销售出100台计算机。在1980年5月推出的“苹果FORTRAN”语言,使苹果计算机公司除了在硬件上拥有领先地位外,又增强了在软件方面的实力。
1980年12月,苹果计算机公司走上了公营股份制道路。1981年,公司把用于研制开发的经费扩大了3倍,达到2100万美元,突破点从耗资大、风险高的系统革新转移到软件和硬盘这类投资少、见效快的中局部革新上。公司连续上市了40余种实用软件程序库,并推出了存储能力远远超过软盘的硬盘系统。
为了与强大的IBM公司争夺个人计算机市场,1983年苹果计算机公司推出了“利萨”计算机。“利萨”计算机引入了鼠标器,它可以使用户根据显示屏上的图像提示,自由选取自己需要的功能,摆脱了对键盘指令不熟悉的心理障碍,增强操作信心。
1983年4月,乔布斯请来了前百事可乐公司总裁斯卡利出任苹果计算机公司总裁,希望利用其丰富的营销经验来拯救形势不妙的苹果计算机公司。斯卡利针对“利萨”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大规模改进,首次引入3.5英寸软盘取代5.25英寸软盘以提高信息存取速度,增加联网能力。
经过一系列改革后,苹果计算机公司在1984年推出了“利萨”改进型计算机“麦金托什”。斯卡利在全美推出了一项前所未有的促销行动,在“尝一尝才知道苹果的滋味”的口号下,苹果计算机公司允许顾客把“麦金托什”带回家试用24小时,再决定是否购买。这项活动一推出,就有20万人踊跃参与。“麦金托什”上市100天,售出7万台。在此后的6个月中,苹果计算机公司又对"麦金托什"作了进一步的功能扩充,包括双软驱动器、硬盘驱动器、激光打印机,等等。
虽然“麦金托什” 使用简便,但系统软件与风靡市场的IBM公司计算机不兼容。到1988年底,能与IBM系统兼容的“麦金托什”销售量突破100万台大关,其产值占公司总产值的70%。苹果计算机公司靠“麦金托什”迎来了新的增长。
1993年,乔布斯关闭NeXT的硬件部分,斯卡利离开苹果公司。1995年《玩具总动员》一举成名,并进入股市。1998年苹果公司的iMac机型成为美国最畅销的个人电脑?。1999年苹果公司推出iBook、G4和iMacDV。2001年5月苹果公司推出新款iBook,并宣布苹果产品要成为数字化生活的核心。2001年10月苹果公司推出第一款Mp3播放器(iPod)。2004年12月,苹果电脑公司展示了新型的iMacoch G5计算机,它不但拥有高性能的G5处理器,并且将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装入厚度仅为5厘米(2英寸)的空间中,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上最薄的台式机。
苹果电脑公司始终没有停止技术创新的脚步,公司采取的营销策略也在不断革新,也正因此,它从创立到现在一直走在同行业的前列。
点评——
不懈地进行技术创新和有力的营销策略,是每个想要成功的企业都必须遵循的原则与实施道路。技术与营销是贯穿苹果计算机公司发展始终的主基调,公司的技术人员与营销人员,如同两位小提琴手,在市场这个指挥家的指挥棒下,奏出了精彩的发展乐章,苹果计算机公司也才能从小作坊发展为大企业,
相关知识链接
创业营销是指创业企业家凭借创业精神、创业团队、创业计划和创新成果,获取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资源的过程,它实际上是一种崭新的创业模式。今天,对于大多数年轻的创业者来说,既缺乏资金和社会关系,又缺乏商业经验,所拥有的只是创业激情和某种新产品的原始构思或某种新技术的初步设想。要获得成功,除了勇气、勤奋和毅力外,还必须依赖于有效的创业营销来获得创业所需的各种资源。
创业营销之所以变得如此重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竞争更加激烈,在每个市场上都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对手,而且很难找到空隙市场;其次,消费者更成熟,对新产品的要求很高,不再容忍厂家犯任何大的错误,因此,开发畅销的新产品越来越难;第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的复杂性大大增加了,而同时技术进步和变化的速度也在加快,导致新产品的推出速度加快、生命周期缩短,如果新创意、新技术不能很快推向市场并迅速获得市场认可,就会胎死腹中;最后,将一个创意开发为成熟的技术并将新产品成功推向市场,需要的资金大大增加了,即使是一个小产品,也需要上百万元的先期投资。
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创业企业,技术、管理和投资的起点要高,行动要快,只有迅速将新产品推向市场,占据有利地位,才有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