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郑袖对魏美人说,“妹妹,你真漂亮,难怪大王那么喜欢你,但美中不足的是你的鼻子,真叫人惋惜呀。”魏美人不知何意,慌乱用手摸摸鼻子。郑袖接着说,“妹妹呀,我帮你想个法子吧。以后你再看见大王,应该用什么东西将鼻子遮住,不要让大王看见,这样大王就会更喜欢你了。”魏美人对郑袖的指教感激不尽。
此后,魏美人每次拜见楚怀王,总是用一束鲜花遮住鼻子,时间久了,楚怀王对魏美人的做法觉得非常奇怪;郑袖欲言又止,激起了楚王的好奇心,最后郑袖故意羞羞答答地说:“大王不要生气,是魏美人不识抬举,大王对她如此宠爱,她却说大王身上有股臭味,她讨厌闻到。”楚怀王一听,火冒三丈,立即下令把魏美人的鼻子割掉。果然,郑袖从此独占专宠。
以郑袖的聪明和心肠之狠,确实赢得了一时的胜利。但是后宫的美女是无尽的,聪明人也是无穷的。她不可能永远同宫女战斗下去,而且别人也不可能都像魏美人那样轻易中奸计。最终的结果会是郑袖比魏美人更惨。
■ 职场活用 ■
嫉妒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情绪,它存在于人的意识里,一般人们并不会主动觉察到。嫉妒是一种自我防御,因为不如人,却又接受不了自己弱于他人的感受,于是对他人进行贬低,目的不是为了伤害他人,而是为了让自己处在劣势中还能快乐。你在各方面都有优势,也要让别人在你身边还能自在自如,所以正确的态度是宽容。宽容的心会把嫉妒变为真正的欣赏和友情,对嫉妒的敌意只会给自己树敌!我们举一个现实的例子:
姗姗今年27岁,在一家外企工作,领导都很喜欢她,可是女同事却总是恶语相向。很长一段时间了,只是因为姗姗自己喜欢这份工作,所以一直坚持到现在。她平时比较喜欢安静,可在其他女同事眼里就变成了高傲。姗姗感叹说:现在对“女人多即是非多”这句话终于有了深刻理解。
在职场中,在作出别人嫉妒我这种判断前,先要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在人际关系里有这样的感觉,这些感觉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你是否真的能分清。感觉是个很奇怪的东西,你的心理活动只有你才感觉得到,不然你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心理学有个名词叫做透射性认同,是说人们会无意识把自己的内心活动透射到对方,以为是对方的,进而使自己的人际关系有所改变。这些改变和持续性透射作用,最终让别人真的出现针对你的情绪。
■ 管理活用 ■
管理者如何合理地配置下属,让他们既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又能够保持互不嫉妒的关系,这是每一个管理者都在思考的问题。我们不妨从下面这个寓言故事中获得一些启示。
避雷针与风向标
无论是雷霆万钧,还是剑雨风刀,直指云空的避雷针,总是岿然不动,勇敢地化解危险,使高大的建筑物免遭雷击。风向标却不同,它时南时北,忽东忽西。风一天调几次,它的身子就跟着转动几次。哪怕是一丝微风,它也灵敏地做出反应,毫无懈怠之意。
于是,避雷针受到赞美立场坚定;风向标受到鄙夷随风转移。小燕子把这一评语告诉了它俩。风向标坦然地说:“让别人评头论足吧,舌头长在人家嘴里。我只有一个信念,实事求是地向人们传递信息。如果我违心地把北风说成南风,把东风说成西风,那我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避雷针高声地表示赞同:“说得好哇,兄弟!你我分工本来就不同嘛,为何要用我的标准去衡量你?离开动机和效果去评价行动,常常会把一个美好的形象歪曲。”
管理者可以给每个员工灌输这样的企业观念:每个人的工作分工不一样,所以,不要看轻自己的工作。“避雷针”的坚定与果敢固然值得大家赞赏,而“风向标”正是因为它的“见风使舵”才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或许会在工作中遇到同样的困惑,明明自己的工作给别人带来了方便,却遭到了别人的敌视。这时,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如果你的工作确实是有利于别人的,并且自己对工作也很负责,那么,就不要太介意别人的看法,或者把别人的敌视当做一种促使自己进步的动力,这样,不仅自己会工作得更好,也是一种对敌视者最好的回击。相信自己,坚定信念,你必然是最出色的一员。
25. 智者多谋
原文
同智相谋。
译文
同等智慧的人,必定会在谋略上互相较量。
名家注解
【张商英注】刘备、曹操,翟让、李密是也。
■ 解读 ■
才智同样卓绝的人,双方一定会先是一比高下,进而互相残杀。各朝各代,智者火拼的悲剧实在是太多了。注中提到的数人,只不过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几个罢了。
■ 处世活用 ■
智慧是一个人骄傲的资本。当一个智者遇到另外一个智者,其首次爆发出来的碰撞绝对是恶性的。英雄惜英雄是在英雄互相了解的前提下产生的。当英雄不识英雄的时候,其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可以选择竞争,但是要将这样的竞争控制在理性的范围之内。如果突破规矩,那么将是两败俱伤。
镏铢必较
《宋稗类钞》中载有这样一件事:宋朝有个名叫苏掖的人,官至州县监察。他家中十分有钱,但却非常吝啬,常常在置办田地或房产时,不肯付足对方应得的钱。有时候,为了少付一分钱,他会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他还趁别人困窘危急之时,压低对方急于出售的房产、地产及其他物品的价格,从而牟取暴利。有一次,他准备买下一户破产人家的别墅。他竭力压低房价,为此与对方争执不休。他儿子在旁边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发话道:“父亲,您还是多给人家一点钱吧!说不定将来哪一天,我们儿孙辈会出于无奈而卖掉这座别墅,希望那时也有人给个好价钱。”苏掖听儿子这么一说,又吃惊、又羞愧,从此开始有所醒悟了。
范西屏与施襄夏
清代乾隆年间出现了两位绝代的围棋大师——范西屏和施襄夏。他们本是同乡,年龄又相仿,未出名前,两人就常在一起下棋。后来他们相继成为国手,便分道扬镳,各奔前程,相聚便不多了。
据《国弈初刊·序》引胡敬夫的话,范、施雍正末、乾隆初曾在京师对弈十局,可惜这十局棋的记录现已无处找寻。以后,乾隆四年时,范、施二人受当湖(又名平湖)张永年邀请,前往授弈。张永年请二位名手对局以为示范,范、施二人就此下了著名的“当湖十局”。原本十三局,现存十一局,“当湖十局”下得惊心动魄,是范西屏、施襄夏一生中最精妙的杰作,也是我国古代对局中登峰造极之局。同代棋手对其评价很高。
二人虽然是竞争对手,但是从来没有进行过你死我活的争斗。“当湖十局”虽然不分胜负,但是二人并没有就此较真。相反,他俩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朋友关系。正是他们的善意相争,推动了乾隆年间围棋的发展。后来韩国的围棋天王曹薰铉与徐奉洙、中国的聂卫平与马晓春之竞争都推动了各自国家围棋的发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竞争对手之所以成为你的竞争对手,肯定有你无可替代的优势,如果把这种优势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一股力量,何乐而不为?利弊的权衡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考虑得失不仅仅只是眼前,还要考虑到以后的生存和发展才是最明智的选择。留三分余地给别人,就是留三分余地给自己。
生活当中如果同智相谋不可避免的时候,我们应当克制自己的求胜欲望。因为这种欲望往往会让我们进行一场没有必要的消耗。所以当我们明白同智相谋这个道理后,应当提升自我修养,用自我的人格魅力去化解同智者的轻视和嫉妒。
■ 职场活用 ■
一个优秀的领导人总是会为自己的集体每分必争,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有时候后退一步给对手一个机会对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可从清初的李宗孔《宋稗类钞》书中一则小故事看出这个道理。
既生瑜,何生亮
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后,孙权和刘备争夺荆州,周瑜与孔明斗智。孔明智胜一筹,三次气倒周瑜。第一次,周瑜用计大败曹军,正欲乘胜占领南郡,却被孔明抢先一步,命赵云占了南郡,命关羽利用曹军兵符袭取了襄阳,周瑜气得金疮迸裂,昏倒在地。第二次,周瑜设计让孙权假意将其妹嫁于刘备,欲骗刘备到东吴,到时逼其交出荆州。孔明让赵云带着三条锦囊妙计,保护刘备过江招亲,最终弄假成真,与孙夫人同返荆州。周瑜准备截击刘备,又被孔明的伏兵所败。岸上军士齐声大叫:“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气得又一次不省人事。第三次,周瑜诈称愿替刘备夺取西川,借以换回荆州。实际上是想趁路过荆州,刘备劳军之际杀刘备而夺荆州。这一招又被孔明识破。周瑜到达荆州时,孔明以四路兵马包抄吴军,高喊“活捉周瑜”。周瑜气得箭疮复裂,坠于马下。经此三气,周瑜很快就死了。临终前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诸葛亮和周瑜的故事谁都熟悉。二人在赤壁之战中精诚合作,让曹操丢盔弃甲,八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但是赤壁之战之后,二人便陷入了同智相谋。二人虽然是为了各自集团的利益在争斗,但是也是二人在争谁的谋略更高一筹。周瑜因为气量狭小,最终被诸葛亮逼到绝境。而获胜一方的诸葛亮也没能笑到最后。他在与东吴周瑜的争斗中耗费大量兵力,以至于后来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兵力来北伐中原、对付司马懿。如果诸葛亮和周瑜二人当时能联合对付北方的曹魏和司马氏集团,那么历史或将被改写,至少东吴和蜀国都可能存在更长的时间。所以今日看来,二人的同智相谋实在有些不值。
26. 同官同利易相残
原文
同贵相害,同利相忌。
译文
处于同一高位的人,唯恐自己失权失势,必互相谋害;做同一行生意的人,必然暗中竞争而企图排挤掉对方。
名家注解
【张商英注】势相轧也。害相刑也。
【王氏注】同居官位,其掌朝纲,心志不和,递相谋害。
■ 解读 ■
具有同等权势地位的人,互相排挤,彼此倾轧,甚至不择手段地以死相拼。在艰难困苦的时候,还可相安无事,扶持协作,一旦发了财、得了势,就开始中伤诽谤,双方变成了眼红心黑的对头冤家。难道权力、财富真的是人性的腐蚀剂?
■ 处世活用 ■
生活中有些人是可以共患难的,但在有了发展之后,却忘了旧时岁月。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留一条可以退守的后路。否则一旦遇到意外,便毫无防备。
范蠡急流勇退
公元前496年,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槜李之战,吴王阖闾阵亡,因此两国结怨,连年战乱不休。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五千兵卒逃入会稽山。范蠡向勾践概述“越必兴、吴必败”之断言,进谏:“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被拜为上大夫后,他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
三年后归国,他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在苎萝山浣纱河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在历史上谱写了西施深明大义献身吴王,里应外合兴越灭吴的传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努力,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
范蠡认为越王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遂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努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没有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
范蠡如果不是急流勇退,肯定会被勾践杀掉。聪明的人在与人处事中始终为自己谋划一条后路,并且在成功的时候能够认真思考合作伙伴的性格能否容忍自己。如果不容,那么就趁早离去,这样还能留下美名。
■ 职场活用 ■
职场当中,像勾践这样做的大有人在。我们既要防备这些人,又要与这些人合作。因为这些失败者的身体里蕴涵着无穷的创造力。这些人的品行决定他们可以在逆境中爆发。所以与这些人合作,可以创造一个有前途的未来。但是这些人也是我们最需要防备的人。因为这些人不容许别人同他争夺胜利的成果。所以当我们获得了一定的成功,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经验的时候,最好的方式便是寻找退路。这既没有损害合作者的自尊心,也没有牺牲自己应得的利益。
假托神道明哲保身
自从汉高祖入都关中,天下初定,张良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世原则。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
汉高祖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刘邦同意了。张良辞封的理由是,布衣得封万户、位列侯,应该满足。看到汉朝政权日益巩固,国家大事有人筹划,自己“为韩报仇强秦”的政治目的和“封万户、位列侯”的个人目标亦已达到,一生的夙愿基本满足。再加上体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联想范蠡、文种兴越后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惧怕既得利益的复失,更害怕韩信等人的命运落到自己身上,张良乃自请告退,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神,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欲轻身成仙。而同样功劳巨大的韩信总是看不透刘邦的真实用意。他放不下权力,最终被吕后杀害。
职场中如果我们都学习张良,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刘邦出现。因为自我放弃,明哲保身是最好的回击方式。当别人担心你的功劳将让他的地位受威胁的时候,你不妨放弃目前的权利。这样你可以避开无谓的争斗和牺牲。同样你也可以获得美名,而这样的美名也将成为你将来求职的资本。
■ 管理活用 ■
身为管理者,当然更需要明白这里面的道理。只有克制自己的嫉妒心,才能维持一个团队的运转。否则单靠自己的打拼是很难获得成功的。获得成功后,一定要保持一颗谦虚的心,不能因为员工对自己的指责便暴跳如雷,也不能因为员工的骄傲就心生恨意。现实逼迫企业向高层次转换,高层次的企业需要高层次的人才相匹配。企业若想要继续驰骋“商场”,靠单打独斗显然不行了。企业家首先要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从知识结构到经营理念进行全面更新。战胜自我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摒弃以自我为中心,察纳雅言,博采众长。
老总的经验
两年前一位记者朋友去一家乡镇企业采访,那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一家企业的董事长正坐在办公室生闷气。原来,上午在董事会上他再次提出果汁生产项目,又被否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