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的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是一种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的本能。这恐怕得从人类的祖先古猿说起。他们的个体自我保护能力很低,在危机四伏的自然界中,必须采取集体行动,依靠大家的力量来抵御外敌的侵害、保持种族的繁衍。经过漫长的进化和演变过程,古猿逐渐形成了群居习性,并遗传给后代。
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类个体早期的社会性交往是以后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个体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人类个体最早形成的社会性交往是婴儿和母亲的交往:婴儿一出生就需要周围环境能为其提供温暖、舒适、食物和安全,以保证其健康成长;通常母亲能为其提供这些需要,于是婴儿与母亲进行了积极交往和情感联系。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婴儿通过和母亲的积极交往,学会和形成了团结、同情、关心、帮助他人、与人分享、合作、谦让、尊敬长辈、文明礼貌等等大量的社会行为规范和许多良好的社会行为,习得了最初的社会交往技能,如学会了如何参与交往、发动交往、维持交往和解决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等,并积累了社会交往经验。因此可以说,母婴关系是诸多其他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婴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质量。
人类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与别人交往的本能需要;只有在与别人的正常交往中,保持一定的情感联系、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人才会有安全感;人类的这种本能需要影响和制约着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自我肯定需要
随着自身生理方面的成熟、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加深,婴儿逐渐能够区分开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也就产生了自我意识。但个体对自己真正的了解,还必须依赖于与他人的交往。
20世纪初的社会学家发现,个体的自我认识开始于认识别人的评价。个体可以从别人对待自己的评价、态度、行为方式之中了解自己、界定自己,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例如,如果一个孩子被他的父母所钟爱、被老师所重视、被朋友所喜欢和尊重,那么他就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具有某些令人喜爱的品质的人;如果个体从出生起就没有接触人类社会、没有与人正常交往的机会,那么他的自我概念发展就会受到抑制,尽管其各方面的生理机能可能发展正常。个体的自我概念会引导个体塑造实际的自我。
所以,在有效的社会人际交往中了解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确立在群体中的地位、树立相应可行的奋斗目标。
一般地,我们不会满足于只知道自己的一些品质或某些特征。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总喜欢选择一些心理上愿意接受的群体,将自己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等都与这些群体对照,并接受这些群体对自己的影响。这个过程离不开社会入际交往。比如,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身高达到170厘米的时候,他一定还会产生同龄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自己在同龄群体中是高还是矮等等问题,而这必须和别人去交流才会获得答案。与他人比较,不仅限于自己生活周围的同龄人,我们有时也会与一些理想中的人进行比较,比如自己的父母、老师、英雄人物、青春偶像等,比较之后往往就会受到他们的影响。
与他人比较并不是最理想的了解自己的方法,因为别人不一定完全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或者心存偏见,其评价也不一定正确、客观、公平。过分依赖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会形成不恰当的自我概念和不良的行为方式。正确的做法是,既要与别人相比以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又要与自己相比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如此这般,我们才会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合群需要
个体的合群需要也是产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之一。每一个人都具有合群需要;适当的人际交往是个体满足自身合群需要的手段。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实验:将试验对象分为高恐惧组和低恐惧组。在高恐惧组条件下,实验对象被告知,他们将参加一项电击实验,电击会很痛,但不会留下永久性伤害;在低恐惧组条件下,实验对象被告知,电击只是有些轻微的震动,不会有任何伤害性后果。然后,在被试等待接受电击的时间里,研究者逐个询问他们是愿意独自等待还是想与其他人一起等待。结果发现,高恐惧组个体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低恐惧组个体的这种倾向没有那么强烈。
可见,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在漆黑的夜晚,当你一个人走在一条小路上时,你是不是很渴望有人来做伴呢?如果突然听到人的说话声,你是不是顿时觉得轻松了许多?
(第5节准确把握自我交际角色
在交际中,如能根据交际的情境、氛围、场合、对象,对自己应扮演的角色迅速及时准确定位,那么,无疑会在纷繁多变、千差万别的交际活动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如何才能扮演好自己的交际角色呢?
首先,要有尊严。尊严不能简单理解为面子,等同于脸皮。尊严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尊心,一种价值观,一种责任感,是一种不依附他人自立于世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人们把尊严视为至高无上的精神瑰宝。一个人有了尊严,才能挺起脊梁做人、堂堂正正做人。没有财富可以用双手和智慧创造财富;没有权利可以用法律手段争得权利。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那就将失去一切。
其次,扮演主角不迟疑。一些交际场合,主角非你莫属。既然天降大任,便毋庸迟疑,更不必畏缩,应当仁不让,有舍我其谁的气派。如果在该表现自己的时候畏畏缩缩、卑琐窝囊,会让人小瞧,自己也觉得别扭。如果生活把自己推到主角的位置,就不必顾忌,尽其所能,施展才华,方能让人佩服。
再次,甘做配角不僭越。无论你地位多高,总会有是配角的时候。既为配角,只是陪衬红花的绿叶,此时,便要甘为人梯,为主角修桥铺路,切忌喧宾夺主。不难发现,该做配角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是一种交际中不识大体的表现,也是一种自我贬损的行为。一旦在生活中做配角,就应时时坚守自己的配角地位,起到绿叶衬红花的作用。
最后,若处中介不决断。交际活动中,诸如月下老、经纪人、传递信息的人、穿针引线的人,其地位比较特殊。天下婚姻许多靠月下老人成就,交易市场由经纪人中间说项以促成交易。这些中介身份的人要明白自己非当事人,因而,对事情本身的进展,可以起催化作用,但却忌讳忘记了自己的角色,贸然对事情作出决断。中介人对自己角色有了明确认识、准确定位,才会成就好事,令人赞叹。
(第6节社会中需要的文明社交风气社交对于成功的人生来讲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它会使人拥有健康、开朗、豁达、自信的心理,营造和谐而丰富的人际关系;使人的才能被他人、被社会承认,更容易得到发挥,从而使人拥有更多的成功的机会。然而,怎样才能取得成功的社交效果呢?
这就需要掌握和遵守一定的社交艺术和准则,有一个比较文明的社交风气。
第一,要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这是给人留下良好印象、让人喜欢的首要因素。
第二,要讲究礼仪。以礼相待、平等交往作为社交活动遵循的准则,是营造良好的社交氛围的重要条件。通过和气的交谈使交往双方达到平等互惠、双方皆赢的效果。
第三,掌握必要的社交艺术和秘诀。如真诚地关心别人,关怀对方比引起对方的注意更重要。以发自内心的热诚与微笑对待人。掌握倾听的艺术,做一名忠实的听众。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是对谈话者的尊重,对方因而也会把你视为知音。倾听不是在做姿态,而是一种尊重他人、欣赏他人的表现。记住对方的名字,交谈中准确而亲切地说出对方的姓名,会使对方觉得自己很重要,这是被人喜爱的最简单而又很重要的方法。时时用使人悦服的方法赞美人,是博得人们好感的好方法。在社交过程中,能够表现出对他人的宽容,忍让。绝不斤斤计较、小肚鸡肠,才是赢得别人信任的重要因素。俗话讲“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对别人要求苛刻,而对自己则纵容宽恕的人是不会在社交圈交到真正值得信赖的朋友的。遇事大度,对生活看得很开,才能生活得快乐,朋友才能在与你交往中感染到那份关爱与欢欣。
(第7节克服社交中的不良习气
社会生活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环境,然而想要在社交过程中获得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即使个人才学、相貌、前途、家庭等令人羡慕,也不可过分炫耀抬高自己,那样将令别人敬而远之。抱怨是一种不满情绪的发泄,偶尔为之是人之常情。若经常怨气冲天,甚至成为谈话主题,势必影响正常交往。生活中常会碰到吹牛吹得使人只能对他日瞪口呆的人。这种毛病,难得一两次,人人都会犯,很多时候只是为了保持心态平衡。这种“技巧”用多了实在有点滑稽。
第二,应该为人真诚。恭维本身无所谓高尚卑鄙,但切不可恭维失真,成为媚气,让人厌恶。恭维得体,则可以和陌生人一下子变得亲近。人们大都喜欢自我赏识,不愿听别人发号施令。领导欲极强的人,如果以干涉别人的生活为乐事,则很难结交到真正的朋友。
第三,要保持心胸宽广。心怀妒忌的心理现象几乎人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关键在于用什么态度和方法对待它。妒忌而贬低对方是缺乏竞争力、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唯有超越别人才是积极的。市场经济社会,人与人交往,慎重对待经济关系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关键,不要假充大方,切忌白吃白喝,应把账算清楚,不必自视清高,免谈金钱。社交场合,谈吐理应直率、大方、亲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