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人财路的原因和手段有很多,但后果都只有一个——引起对方的憎恨。有的立即做出反扑的动作,有的则“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至少你和对方已有了嫌隙。当然,如果对方不知是你所为则另当别论,但想做到人不知,鬼不觉,确实不容易。
所以,为人处世的原则之一就是给人让道。别人有机会升官加薪,不管你心里感受如何,最好不要去从中作梗,你若因为报复、嫉妒而去挡人财路,这事迟早会外露的,别人在外兼差,只要不影响你,你就装作不知道;别人津贴拿得多,又不合理,如果不影响你的利益你又何必去抗议?抗议成功,没人会感谢你,而你却得罪了一个人。
那么,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挡对方财路总可以吧?与其挡对方财路,不如自己另辟财路,因为挡住别人财路容易引起争夺,可能你什么也得不到。如果没其他财路,那不如共享利益,这是可以用谈判协商方式办到的。
【第四节 调整交往的距离】
与人交往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主客体间的空间距离、心理距离、远近距离,要考虑到双方彼此间的关系、客观环境的因素,过近不好,过远的做法同样也不可取。一般来讲:公开的、正式的场合要谨慎,要保持适中距离;一些私下或非正式的场合,不妨靠得近些。
欧洲人习惯“近距离”交往,而澳大利亚人却喜欢“中距离”交往。一对刚移居悉尼不久的年轻的丹麦夫妇,被邀请加入当地的一个青年俱乐部,他们依照自己的习惯,进行“正常”的交往时,澳洲女性开始讨厌丹麦男子,原因是他太放荡,对女人过分殷勤。澳洲男人,却自作多情,认为丹麦女子是水性杨花,似乎想和任何男人“结交”。其实,这是澳大利亚人的错误判断。
把握与具体交际对象的距离,是社交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调整好交往的空间距离
叔本华曾经讲过一个“豪猪哲学”:一群豪猪在寒冷的冬天相互接近,为的是通过彼此的体温取暖以避免冻死,可是很快它们就被彼此身上的硬刺刺痛,相互分开,当取暖的需要又使它们靠近时,又重复了第一次的痛苦,以至于它们在两种痛苦之间转来转去,直至发现一种适当的距离使它们能够保持互相取暖而又不被刺伤为止。根据叔本华的这一比喻的延伸,人与人之间也有一定的距离,“身体距离”即“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即“私人空间”;“心理距离”即“孤独感。”
所谓“私人空间”,是环绕在人体四周的一个抽象范围,用眼睛没有办法看清它的界限,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不容他人侵犯。无论在拥挤的车厢或者电梯内,你都会在意他人与自己的空间距离。当别人过于接近你时,你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位置来逃避这种接近的不快感;但是挤满了人就无法改变,于是就只能以对其他乘客漠不关心的态度来忍受心中的不快,所以看上去神态木然。
有关资料介绍:私人空间的形状与大小可利用所谓接近(或被接近)实验的方法来确定。专家们在广场中心位置安排一个人站着,然后让受试者一步步地接近目标人物,这时就会发现,“过分接近对方而引起不快”的位置。这一位置就是“私人空间”的界线。实验表明:当受试者与目标人物认识时,“私人空间”比互不认识要小,而异性之间的空间却要比同性之间来得大。尤其是女性受试者去接近男性目标人物时,私人空间扩张到最大。
人们把自己关闭在家里,不容许别人擅自闯入,是因为只有在家里才感到安全和放松,这就是“私人空间”保护作用的心理。
在车站、公园供人休息的长凳上,通常坐两端的人多,一旦两端位置都有人占据,几乎很少有人会主动坐到中间位置。我们通常能够看到这种现象,最多能坐4个人的一排长凳,先来的人坐在凳子的正中,后来的人会坐在长凳的一边,而正中的人则会挪到长凳的另一端。于是,原本可以坐4人的长凳,两个人就“客满”。难怪现代车站都已改为长排单只座位。
调整好交往的心理距离
大学刚毕业的杨明找了一份广告设计的工作,由于刚刚毕业,自知没什么经验,需要公司前辈们多多帮助,所以,杨明进入公司之后表现得格外谦虚,对公司上上下下的人都百般热心,不论谁有困难,他都全力以赴,帮人家解决。
开始时大家都喜欢他,可是,一段时间过去了,大家开始疏远他。每次得到他热心帮助后,被帮助者表现得很不乐意。为此,杨明很困惑。
心理学家分析了杨明的困惑:对一个头脑清醒、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得到、付出都是自身的需要。人际交往中,这两种需要应该基本保持平衡,如果严重失衡,付出的远远大于得到的,或者得到的远远大于付出的,相互之间的关系维持起来是很困难的。
像杨明那样,一味地付出,而不给别人回报的机会,就会给别人心理上造成压力,这种压力使彼此的关系失去平衡,愧疚感使受惠一方只能选择逃避。
人际交往要留有余地,即使是好事,也不能一次做尽。初入社交圈的人认为自己全心全意帮助别人会使关系融洽、密切,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如果一味地接受别人的付出而没有机会回报,就会心理失衡。中国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谚语,这其实是一种保持关系平衡的做法。
彼此心灵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如果你想帮助别人,想和别人维持长久关系,那么不妨适当地给别人回报的机会,这样不至于因为内心的压力而影响了双方关系。
交往距离的界定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第一位读者坐下阅读刊物时,心理学家走进去,紧挨着这位读者坐下,然后观察他有什么反应。试验进行了80人次,结果证明:在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当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时,绝大部分人会默默地坐到别处,有人则干脆问道:“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说明每个人周围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理空间、身体空间,当这个空间被人触犯时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因此而恼怒。
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是如何界定的呢?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距离。
亲密距离
这个距离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亲密无间”,是人际交往中最小的间隔,其最近距离在15厘米范围之内,彼此间能够肌肤相处,耳鬓厮磨,能够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气息。稍远的范围是15~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表现为挽臂执手,勾肩搭背。只有情感密切的人才能达到如此距离。两个人之间能达到这种距离的,异性是爱人、恋人,同性是最好的朋友。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距离不够接近或过于接近,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遭到排斥。
朋友距离
朋友距离的近距离范围在46~76厘米之间,身体上没有其他亲密接触,刚好能相互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交往时如果进入这个距离,就会对对方构成侵犯。朋友距离的远距离范围是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距离更靠近远距离范围的近距离(76厘米)一端,而不熟悉的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距离范围的远距离(1.2米)一端。
实际生活中,亲密距离与朋友距离通常都是非正式社交场合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
这一距离体现了社交性和礼节上的较正式的关系,社交距离的近范围在1.2~2.1米之间,这是一般的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的标准距离。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次座谈会,工作人员安排座位时有个疏忽:两个并列的单人沙发间没有摆放增加距离的茶几。结果,客人不得不尽量靠到沙发外侧的扶手上,身体呈向后仰的姿势。可见,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关系,要有不同的人际距离,如果距离和情境不对应,一方或双方就会心理不适。
社交距离的远距离范围在2.1~3.7米之间,表现的是更加正式的社交关系。公司经理常用一张大而宽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办公桌有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招聘时的面谈,大学生论文答辩等场合,双方之间也会隔一张桌子,保持一定距离,这样会增加庄重的气氛。
公众距离
公众距离的近距离范围在3.7~7.6米之间,这种距离是适合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当演讲者试图与某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公众距离的远距离范围在7.6米之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开放空间,人们在这一空间内,完全可以对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可能没有任何联系。
尽管以上四种距离都有一些数字范围,但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对交往的定义也不尽相同。这种差距是由于人们对“自我距离”的理解不同造成的。
交往有进有退
朋友相处常常会出现大大小小的矛盾,当我们面对这些矛盾时,不可以“狭路相逢勇者胜”。因为胜利的同时,一份友情也就消失了。留一步,让三分,才是妥善处理矛盾的方法。
交朋友,就像在跳交谊舞,有进有退。有人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去登一座名山,往往会直奔主峰,一是有点“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二是听说峰顶有日出,有佛光,有云海,十分迷人。所以对沿途的景色不屑一顾,待爬到了峰顶,却已气喘如牛,满头大汗,结果没见到日光,也没见到佛光,偶见云海,又觉得不过如此,扫兴而归。此时,不妨换一个角度,不把目标定在顶峰,而是走到哪算哪,不慌不忙,一路从容赏景,会觉得处处美不胜收,还会有意外的发现与惊喜。
交朋友也如此。
古进与刘文是同窗好友,他俩学成后,同分在一个单位工作。而单位正有一个经营推销的位子空下来,两人只能去一个。谁都知道,这是个肥缺,但古进还是主动把它让给了刘文,自己去文教科当职员。闲下来,他写了几篇爬格子的文章,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投到报社,大概是吉星高照,居然发表了。以后,他坚持写作,竟然小有名气,成为单位里的“一支笔”。
不刻意追求反而有所得,追求得太迫切、太执拗只能徒增烦恼,同时也破坏了友谊。以退为进,这种曲线的生存方式,有时比直线的生存方式更为有效。古进的自我筹划,让他找到了更广阔的人生天空。
朋友间有退让一步之意,而退一步会发现,活动空间是宽阔的,生存会有多种的选择。
附录: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意识测验
调《人际高手的50个心理工具》133-137 二、功能与目的……倾向越明显。
(将二、……六、 替换为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