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
——越害怕犯错,越可能出错
你兜里装着一枚金币,生怕别人知道也生怕丢失,所以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用手摸兜,查看金币是不是还在,于是你的规律性动作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终被小偷偷走了。即便没有被小偷偷走,那个总被你摸来摸去的兜最后终于被磨破了,金币掉了出去丢失了。这说明越害怕发生的事情就越会发生。原因就是害怕发生,所以会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错误。
任何事情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墨菲定律告诉我们的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所以,我们在做事前应该是尽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避免不幸的事情发生,即使发生,我们也要勇敢面对,解决困难。
“墨菲定律”产生于美国。爱德华·墨菲(EdwardA.Murphy)是一名工程师,他曾参加美国空军于1949年进行的MX981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
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于是墨菲作出了“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这一著名的论断。
几个月后这一“墨菲定律”被广泛引用在与航天机械相关的领域。多年后,这一“定律”逐渐进入习语范畴,其内涵被赋予无穷的创意,出现了众多的变体,其中最著名的一条被称为“菲纳格定律”,具体内容为: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1958年,“墨菲定律”被收入到《韦氏大字典》。
墨菲定律并不是一种强调人为错误的概率性定律,而是阐述了一种偶然中的必然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墨菲定律”的身影随处可见,比如:在交际中,你越是不想见到某人,跟某人相遇的机会越会增加;如果你不小心把一片刚刚涂好果酱的面包掉在了新买来的地毯上,结果往往是与你所祈祷的相反——总是有果酱的那面朝下;早上上班起床的时候,怕把孩子吵醒,你一再注意,结果孩子还是叫住你;在街上准备拦一辆车去赴一个时间紧迫的香艳约会,但你会发现街上所有的计程车不是有客就是根本不搭理你,而你不需要计程车的时候,却发现有很多空车在你周围游弋,那司机随时会待你的手一扬戛然而至你面前。只要细心观察,有很多事情和墨菲定律有着密不可分得联系。
墨菲定律是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长鸣警钟,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要想保证安全,必须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采取积极的预防方法、手段和措施,消除人们不希望发生的意外事件。
■
1983年9月,洛杉矶的盖蒂博物馆得知,一位艺术品经纪人手上有一座大理石“青年立像”,该立像据说出土于希腊,创作于公元前6世纪,保存得非常完好,可谓稀世珍宝。
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面临着一个严肃问题:这座雕像是真是假?博物馆组织了专家展开了非常谨慎的调查工作,还专门聘请地质学家用高科技技术检验石材的年代。
经过长达14个月的调查后,博物馆实在没有找到证据证明雕像是赝品,因此高价购入。雕像入住博物馆后,许多世界顶级的古文物专家慕名前来参观,但就在看到了这座雕像后,他们都认为不是真品。这些专家并没有进行详细的检验,他们只是在看第一眼的一刹那,就感觉哪里有不对,可又说不清问题究竟在哪里。
一位古希腊雕像专家说,他看到雕像的第一眼感觉就是:“他很新鲜,一点儿都不像在地下埋了几千年的。”还有一位博物馆馆长说:“感觉这个雕像从未在地下埋过,很奇怪。”博物馆面对众多专家的怀疑也动摇了,于是又组织专家进行深入调查并翻阅相关文献,结果发现这些专家的“感觉不对”是正确的。
专家们和那位博物馆馆长的直觉验证了“墨菲定律”——人们觉得可能出错的地方,就一定会出错,在技术上很难分清真品和赝品的东西,在感觉上却分辨出来了。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的感觉是灵敏的,而且有时是正确的,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防止失误和损失的发生。
人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上帝,当你妄自尊大时,“墨菲定律”会让你知道厉害;相反,如果你承认自己的无知,“墨菲定律”会帮助你做得更严密些。
■
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即将返回地面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地区上空解体,机上6名美国宇航员以及首位进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员拉蒙全部遇难。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也印证了墨菲定律。如此复杂的系统是一定要出事的,如果在航天飞机出发前做好充分准备,绝对可以避免这场不幸。
■
补 偿 作 用
——发掘优势,弥补不足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欠佳,不能在运动场上骁勇称霸,于是学习上拼命用功,在考场上摘得桂冠,有的人功课不好,便在社交场所大出风头;父母工作忙碌,陪孩子的时间较少,于是在物质方面尽量满足孩子,吃穿都给予最好的。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就是补偿作用。
补偿作用是指,个体企图用种种方法来弥补其因生理或心理缺陷而产生的不适感,从而减轻其不适感的一种心理防卫术。这种引起心理上产生不适感的缺陷,可能是事实,也可能仅仅是因想象而存在的,补偿作用使用得当,对维护自身形象及心理健康极为有利,运用不当或过度,则会产生负效应。
有一位外科医生,他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了一连串奇怪的现象:患心瓣堵塞症的患者,心脏奇迹般地增大,好像是在努力应付心脏所带来的缺陷;肾病患者若摘去了左肾,那么他右肾的生命力往往十分强盛。另外,在眼镜,肺等手术中,都是如此。
后来,这种发现被心理学上的心理分析论所解答。心理分析论学派的代表人物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弗洛伊德之外,还有一位名叫阿得勒的心理学家。他的理论为“个别心理学”,其中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补偿作用”:当个人产生自卑感后,为了恢复内心的平衡,会设法弥补自己的弱点。
所谓补偿,就是发挥一个人的最大优势,激发其自信心,抵消其弱点。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会使其天赋在挫折面前遭到灭顶之灾,从此变得畏缩不前,无数事实说明,补偿措施能给自卑意识强烈的人提供成功的精神力量。成千上万个自卑感强的人通过补偿途径获得了自尊、自信、自爱。心理学家曾对400位有成就的人进行了研究,他们惊奇地发现,这些人在童年时都有共同之处:家境贫寒,父母离异,身体残废。其中85位小说家和剧作家中,74位的父母有精神或情绪方面的问题。400人中,双目失明、耳聋、体弱多病、发育不良、相貌丑陋、语言表达困难者竟占1/4。补偿其缺陷和不足的需要,是这些人奋发图强的主要因素,甚至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于1870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近郊的一个富裕的粮食商家庭,不过,在阿德勒的记忆中,家境的富裕似乎并没有给他的童年带来多少快乐的感觉。他在弟兄中排行第二,从小驼背,行动不便,这使他在蹦跳活跃的哥哥面前总感到自惭形秽,老觉得自己又小又丑,样样不如别人。
5岁那年,一场大病几乎使他丢掉小命,痊愈以后,他便决心要当一名医生,在后来的回忆中,他曾说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克服儿童时期对死亡的恐惧。进学校读书以后,开始他的成绩很差,以至老师觉得他明显不具备从事其他工作的能力,因而向他的父母建议及早训练他做个鞋匠才是明智之举。
1895年,阿德勒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学位。在从事了一段时间眼科、内科工作之后,他成为了一名精神病学医生。1902年,他被弗洛伊德邀请加入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成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1907年,阿德勒发表了一篇论述由身体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的论文并获得了很高的声誉。1911年,阿德勒率领他的几个追随者退出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另组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鉴于“精神分析”一词已为弗洛伊德用了,不久他又把组织名字改为“个体心理学学会”。
1935年,阿德勒定居美国,在长岛医学院任医科心理学教授。他的观点通过这个学会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地广为传播,并办有刊物《美国个体心理学杂志》。
这个从小矮小丑陋有着缺陷的孩子,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下战胜了自卑,追求着优越,一点点成长为心理学史上的一位巨人。
其实,自卑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自卑的产生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可能激发我们身上某些隐藏的潜能,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卑。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只要我们的看法发生改变,自卑对于我们的作用也就会相应改变。拒绝自卑吧!并时常提醒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生活不会也不能将你遗忘,总会有补偿我们的时候。
■
有位园丁,一天早晨,当他到花园里去的时候,发现所有的花草树木都凋谢了,园中充满了衰败景气,毫无生气。
他非常诧异,就问花园门口的一棵橡树:你们中间究竟出了什么事?
后来他得知,橡树因为自怨没有松树那样高大挺拔,所以就生出厌世之心,不想活了;松树又恨自己不能像葡萄藤那样结果子而沮丧;葡萄藤也很伤心,因为它终日匍匐在地,不能直立,又不能像桃树那样绽开美丽的花朵;牵牛花也苦恼着,因为它自叹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其余的树木也都有垂头丧气的理由,都埋怨自己不如别人。
这时,只有一棵小草长得青葱可爱。于是园丁问它:你为什么没有沮丧?
小草回答:我没有一丝灰心,一毫失望。我在此园中虽然算不上重要,但是我知道你需要一株橡树、一棵松树,或者葡萄藤、桃树,或者牵牛花、紫丁香,你才去栽种它们;我知道你也需要我这棵小小的草,我就心满意足地去吸收阳光、雨露,使自己天天成长。
这个富有哲理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东西。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又会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一个或者完全相同的两个?成绩不够好的人,也许卡拉0K唱得很棒;不够聪明的人,也许心地善良;你也许数学不好,可是能写出很好的文章;你貌不出众,可你人缘很好……只要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就会发现,再优秀的人,总有他的缺点和瑕疵;再差的人,也总有他的优点和独特之处。这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
心理账户理论
——找到理性消费的平衡点
如果今天晚上打算去看一场舞台剧,票价是100元,在马上要出发的时候,发现把最近买的价值100元的手链弄丢了,大部分人还是会去看这场舞台剧。可是如果情况变一下,假设昨天花了100元钱买了一张今天晚上舞台剧门票,在马上要出发的时候,突然发现把门票弄丢了。如果想要看舞台剧,就必须再花100元钱买张门票,大部分人也许就不去看了。
其实上面这两个回答是自相矛盾的。不管丢的是手链还是舞台剧门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100元的东西,从损失的金钱上看,并没有区别。之所以出现上面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原因就是大多数人的心理账户的问题。
心理账户这一概念最早在1985年由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最早提出。
他认为人们在消费决策时总是把过去的投入和现在的付出加在一起作为总成本,从而来衡量决策,后经卡尼曼和特韦尔斯基的发展,形成心理账户理论。
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的编码、分类和估价的过程,它揭示了人们在进行决策时的心理认知过程。这种对金钱分门别类的分账管理和预算的心理过程就是“心理账户”的估价过程。
在作经济决策时,小到个体、家庭,大到企业集团,都有或明确或潜在的心理账户系统。这种心理账户系统常常遵循一种与经济学的运算规律相矛盾的潜在心理运算规则,其心理记账方式与经济学和数学的运算方式都不相同。
因此经常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我们称之为“心理账户理论”。
在日常生活中,“心理账户理论”随处可见。比如在人们心里,会把辛苦赚来的钱,和意外获得的钱放入不同的账户内。正常人不会拿自己辛苦赚取的8万元去赌场,不过如果是赌马来的8万,去赌场的可能性就高多了。一个人会对辛苦赚来的项目报酬有严谨的储蓄和投资计划,但是对意外获得的钱却有不同的态度。学生在心中为所学的各门功课都建有一个心理账户,如果当天的功课均匀而适当地布置一些作业,学生可能并不感觉多,但一门功课留的作业较多,学生就感觉今天的作业很多,其实前面各科的作业总量要比这一科的作业多很多。这些都是人们的心理账户在起作用。
■
刘飞非常中意商场的一件衬衫,价格为300元,他觉得贵而舍不得买。月底的时候他妻子买下衬衫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他非常开心。
虽然刘飞的钱和他的妻子的钱是同一家庭的钱,但是为什么同样的钱以不同的理由开支心里感觉会不同?研究表明:人们根据财富来源与支出划分成不同性质的多个分账户,每个分账户有单独的预算和支配规则,金钱并不能容易地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自己花费购买衬衫,属于生活必需开支,300元太贵了;而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丈夫,属于情感开支。因此人们欣然接受昂贵的礼品却未必自己去买昂贵的物品。塞勒将这种金钱不能很好转移,不能完全替换的特点称之为“非替代性”。
■
小张如果月末得了500元的奖金,会拿出400元去买心仪已久的裙子,把剩下的100元作为零用钱。如果获得了3000元奖金,她反而可能将3000元钱存入银行,不会拿出400元去买那条裙子。
我们应该认识到心理账户的存在,了解非理性的效应。并且应该明白,钱是等价的,对不同来源、不同时间,和不同数额的收入一视同仁,做出一致决策。
■
右脑幸福定律
——合理开发利用右脑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部,右半球就是“右脑”,左半球就是“左脑”,两半球经胼胝体(连接两半球的横向神经纤维)连接。左右脑平分了脑部的所有构造,二者形状相同,但是功能却大不一样。
左脑是“自身脑”,左脑的脑波是每秒振动14~30次的紧张β波,但它属于逻辑的、理性的、功利的、个人经验的、分析的、计算的大脑,人要生存,就必须利用好左脑。左脑可以让人享受成功,却无法让人享受长久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