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是一种由昆曲、高腔、弹戏、灯调组合而成的一种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等地。
早在明代时期,四川已经出现地方戏班。明末清初,各地移民进入四川,而且各地也相继建立起会馆,许多南北声腔也因此开始在四川传播开来,它们与四川的方言、民间音乐、舞蹈等逐渐结合在一起,但是这时并没有彻底融合。清嘉庆时的《汉洲志》曾记载说:“报赛演剧,大约西人用秦腔,南人用昆腔,楚人、土著多弋腔,曰高腔。”由于外来声腔各自流入四川的路线不尽相同,日益形成弹戏分布在大、小川北地区,高腔流于川中、川南,丝弦主要在川西,而川昆、胡琴则错落流于四川各地的格局,它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于是,到了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历史著名的川剧“四条河道”,分别为先唱丝弦后以高腔的上坝,即川西坝,以高腔为主的资阳河,以弹戏为主的川北河,诸腔杂居的下川东各条河道。不断进入四川的各种声腔与本地的流派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融合,使得昆、高、胡、弹、灯五腔合为一体,成为发展成熟的川剧。
川剧的剧目曾经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其丰富程度可见一斑。行当划分极为严谨,有生、旦、净、末、丑、杂等六大类。表演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真实生动,幽默风趣,其中有变脸、托举、开慧眼、藏刀、钻火圈等绝技,使川剧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具有神秘感。
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殊技巧之一,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绝技,它将人物内心中不可见的抽象东西变成具体可见的东西。川剧的变脸来源于传统戏《归正楼》,剧中表现了具有侠义心肠的盗贼贝戎劫富济贫,却不料遭到官兵追捕,最后以变脸之术脱身的情景。变脸绝技的兴起之初,演员用纸壳制作面具,后来改用草纸,将这些脸谱依次粘贴在演员的脸上,临场时以折扇或者点起烟火作掩护,把脸谱分别揭掉。脸谱一般为3张,最多的达到9张。
变脸的手法大致可以分为抹脸、吹脸和扯脸三种。“抹脸”的方法是演出前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部位上,临场时用手往脸上一抹,即可变为另一种脸色。改变脸的全部颜色,油彩一般涂在额头或者眉毛上,如果只需改变局部的颜色,在直接将油彩涂在需要变的部位即可。“吹脸”是在舞台的地上事先摆上一个里面装有粉末的小盒子,临场时演员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将脸贴近盒子吹一口气,粉末便会扑在脸上,变成另一种脸色,这种手法只适合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等。“扯脸”是事先将脸谱分别画在绸子上,并且在每张脸谱上都系上一根丝线,并固定在身体的特定部位,进行表演时,在舞蹈动作的掩饰下,将脸谱依次揭下,动作干净、利索。
此外,变脸还有运气变脸、面具变脸。运气变脸是演员在进行表演时运用气功使人物的脸变色。据说已故川剧名家彭泗洪在《空城计》中扮演诸葛亮时,就是使用气功使脸由红变白,再由白变红,以表现诸葛亮在收到司马懿大兵已退去的报告后,如释重负后的后怕。面具变脸,就是事先将脸谱画在木板、纸壳等材料上,通过面具的戴和脱来实现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