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白雪”是古代琴曲,相传是春秋时期晋国乐师师旷创作,也有说是齐国刘涓子所作。唐代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吕才曾依照琴中旧曲为“阳春白雪”配歌词。《神奇秘谱》将《阳春》列为上卷宫调,将《白雪》列为中卷商调。在《白雪》的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荡漾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可见《阳春》《白雪》都是清雅的音乐。“下里巴人”指的是战国时期流传于楚国的民间歌曲。“下里”指乡里、乡村,“巴人”指巴蜀的人民,二者表明做歌曲的人和地方。
《文选·宋玉〈对楚王问〉》中有这样的记载:“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下里》、《巴人》是当时流传于楚国的民间歌曲,因此会唱的人很多。而《阳春》、《白雪》是相对高雅的音乐,会唱的人就很少。后世的人就以此为典故,用“阳春白雪”来泛指高深的或高雅不俗的文学艺术或音乐,用“下里巴人”来代表通俗的大众性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并且时常二者对举。此外《阳春白雪》也用来指代琵琶古曲,又称《阳春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