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
关东,战国至唐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里行》诗中有:“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此处的关东即指潼关以东地区。
明代以后,东北地区又称为“关东”。此称之义,是指河北与辽宁交界处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以东的地方,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泛称关东。又以山海关为限隔,有关里(内)、关外之别称。自清末至民国以来,随着废除封禁之策,诸如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及远至大江南北的大批移民进入东北,“关东”之称更广泛地注入民间意识之中。所谓“闯关东”已成为那时移民们的通行用语。应当指出,在光绪年间,东北废“三将军”改设省名后,又有“东三省”或东省之名,泛指东北。这些代名称,都是说明东北已有了一个统一的名称,叫法不同,但内涵无区别。
新中国建立后,仍然建三省制,总设东北局,以辖三省,划为一个大行政区,统以“东北”名之,而“关东”称谓渐被淡化,但民间仍流行称关东,山海关以内的人往往以“关内人”自称,与之对应的则是“关外”或“关东”。
岭南
古代中国最南沿海地带,因位于五岭山脉之南,所以一向也称为“岭南”,指今日广东、广西地区。唐时曾在此设置岭南道。
东吴
三国时期的孙权占据江东(指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所以,又叫做“东吴”。古代亦泛指太湖流域全境,或专指旧苏州府。
江南
泛指长江以南。古代一般指今湖南、江西及湖北的江南部分,近代专指今苏南和浙江一带。唐代“江南”又为十道之一,管辖区相当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及苏皖二省的长江以南,湖北、四川省江南的一部分以及贵州省东北部地区。宋代“江南”是十五路之一,管辖区相当今江西及安徽省长江以南和江苏省江南茅山以西地区。
江左
江左,一名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之间作西南偏南、东北偏北流向,隋唐以前是南北往来的主要渡口所在。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部分皖南地区),习惯上称为“江东”。三国时期这个地区是孙权的根据地。所以,当时又称孙吴统治区为江东。
瀚海
“翰海”本指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禅于姑衍,登临翰海”之注可证。汉以后人始称沙漠为翰海,言浩瀚如海,亦作瀚如海,亦作翰海,又称戈壁。唐时置瀚海都督府,辖今外蒙古地。
中原
“中原”即现代所称的华北大平原,北到长城,南到淮河,西到函谷关,东到东中国海。其中黄河以北称为“河北”、“河朔”;黄河以南称为“河南”、“河灌”(河北、河南是地理区域,不同于行政区域的河北省和河南省)。全区因位于函谷关以东,所以4世纪时称为“关东”。又因其位于崤山之东,所以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之间,也称为“山东”(不同于现在行政区域的山东省)。因为“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和发展核心,所以也是中国历史的心脏地带,其最大的特征是一望无际的肥沃平野。中国中部是中国历史舞台的重心,中原又是中国中部的重心,中国的历史绝大部分在此演绎。
三秦
战国时代,陕西为秦国所辖,所以陕西简称“秦”,沿用至今。秦朝灭亡后,项羽把原来秦国之地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封章邯为雍王,统治关中西部;封司马欣为塞王,统治关中东部;封董翳为翟王,统治上郡(今陕北地区);故陕西又称“三秦”。
三晋
春秋末期,晋国由赵、韩、魏、知、范、中行六氏卿专权。在晋定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90年),赵氏打败了范氏和中行氏,由赵氏、韩氏、魏氏、知氏四家平分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赵襄子二十三年(公元前453年),赵氏、韩氏、魏氏三家又灭掉了知氏,三家分其土地。之后分别建立了三个封建政权,并得到了周朝天子的认可,成为三个诸侯国。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家分晋”,历史上将进入战国时期的韩国、赵国、魏国称为三晋。近代又用做山西省的别称。
燕云十六州
五代十国时,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为称帝,表示称臣于契丹皇帝,并向契丹皇帝行父子之礼,答应在事情成功后割让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的土地。契丹帮助其打败后唐后,契丹耶律德光册封石敬瑭为晋帝,约定双方永为父子之邦。晋每年向契丹交纳帛30万匹,并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这十六州是:幽(辽升为南京,亦称燕京,即今北京)、涿(河北涿州)、瀛(河北河间县)、莫(任丘)、檀(密云)、蓟(蓟县)、顺(顺义)、蔚(蔚县)、新(河北原涿鹿县)、妫(怀来)、儒(延庆)、武(河北原宣化县)、朔(山西朔县)、云(大同市)、应(应县)、寰(朔县东)。石敬瑭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
契丹取得燕云十六州后,分置南京道和西京道,以幽州为南京、云州为西京。石敬瑭割让十六州,将北边险要之地,拱手让予契丹,造成契丹统治者南扰的有利条件。从此,中原王朝在与契丹的军事斗争中处于无险可守的被动地位。北宋建立后,统一了内地,形成了宋辽对峙的局面。宋太宗曾两次大规模北伐,试图收复燕云故地,但都没有成功。
由于北边险要地区的失去,北宋始终处于被动防守的地位,只好以兵为险,靠驻扎大军来守卫边防,这对北宋国家政治、军事各方面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天府之国
“天府之国”指四川,其名称由来已久。这是由于它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主要是:
1.历史上所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指四川盆地,并不包括现今的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是秦朝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成都平原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土”。因而,成都平原成了中国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故称“天府”。
2.四川盆地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古称“四塞之国”。在冷兵器时代,它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很多次战争的破坏,得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这就更有利于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上许多有眼光的战略家,如张良、诸葛亮等都把四川当做可以立国的根基之地。唐朝中期和晚期,关中发生战乱时,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是选择四川成都避乱。当时的成都,在他们眼里正是一片笙歌宴舞之地,当然就要被称为“天府之国”了。
那么,“天府之国”的名称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呢?据考证,“天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本是一种官名,其职责是“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藏器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而藏之”。可见,“天府”是专门保管国家珍宝、库藏的一种官史,后人用此来比喻自然条件优越、形势险固、物产富饶的地方。在《战国策·秦策》中曾有记述纵横家苏秦对秦惠王说的一段话:“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变,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按《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秦末汉初,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时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这里所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指关中平原是富庶之地。历史上最早称四川为“天府”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汉代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晋代著名史学家常璩在其所著《华阳国志》中称:“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于是,“天府之国”在历代文人学者笔下逐渐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词,后来还进入了中学教科书,因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一条地理常识。
流求
流求,隋朝时把今台湾岛称为流求。
三江
1.按郭璞《山海经注》,江湘沅水皆共会巴陵头,故号为三江之口。此以江湘沅三水为三江。《水经注》、《元和志》也都有这种说法,但略有不同。《水经注》认为“巴陵西对长洲,其洲南面湘浦,北对大江,故曰三江也。三水所会,亦或谓之三江口矣”。《元和志》则认为,巴陵城对三江口。岷江为西江,沣江为中江,湘江为南江。
2.蜀有三江。按杨慎《病榻手吹》,“蜀之三江,外水岷江、中水涪江、内水沱江也”。明《一统志》,“三江在台州府城西十里。其源有三:一自台关岭,一自仙居永安二溪,至此合为灵江,故曰三江”。
3.广西也有三江。黔江、郁江、桂江。皆在西江上游。在云南墨江县南,江流三合,故名三江,即李仙江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