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林总总的世袭
世袭是我国古代沿袭最为久远的一种做官途径。《孟子·万章篇》说:“启贤,能承继禹之道”,故能“继世以有天下”。孟老夫子所提到的这位启,就是夏代的开国君主夏启,他被后世公认为是开世袭制度先河的第一人。正是从启开始,传说中的所谓“大同之道也,选贤与能”,开始被世袭所取代,中国历史进入了家天下的时代。
与家天下同时开始的,就是影响深远的世袭制度。《礼记·礼运篇》说:“大人世及以为礼。”所谓“世及”,也就是世袭。所以,唐人孔颖达对《礼运篇》这段文字的注释是:“世及,诸侯传位与自家也”,“父传与子,无子则传与弟也”。这种父子世代相承为官的制度,就是后来所说的世袭制。
从中国历史的具体发展进程来看,父子相承为官的世袭制,在先秦时期只限于贵族。也就是说,只有贵为诸侯、卿和大夫等,才享有世代为官的权利。至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外交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十分活跃的士人,则没有这个特权。所以《孟子·告子下》说,“士无世官”。这一事实说明,直到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以专门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文人,是无法世袭为官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时代。伴随着权力中心的上移,原先的贵族特权开始不复存在了。但是,以皇权为中心,又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特权集团。这些特权集团或以血缘、或以军功、或以姻亲,都可以人人为官、代代相承,从而把原先的贵族世袭制放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大至说来,以皇权为中心的特权集团,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宗室集团。所谓宗室,也就是帝王的家族。在历史上,皇族有时又被称之为公族。在中国古代家天下的背景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做了皇帝,他的整个家族成员都成了皇亲。沾了一个“皇”字,自然就有着数不清的特权,世代为官正是众多特权中的一种。
第二,外戚集团。所谓外戚,也就是帝王的母族与妻族。具体说来,应该包括帝王的外公、舅舅、姨丈、岳父、舅子、连襟等。这些人通过与帝王的婚姻裙带关系,登堂入室,不仅可以轻易地获取权力,而且可以世代为官,永享富贵。
第三,军功集团。所谓军功集团,也就是指在改朝换代过程中为新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由于这些人在王朝更替过程中立下大功,故而新王朝建立后,他们往往出将入相,加官进爵,而且世代因袭,长享富贵。《红楼梦》中的贾府,就是一个军功世袭的典型:“宁国公死后,长子贾代化袭了官,他养了两个儿子,只剩一个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别事一概不管。幸而早年留下一个儿子,唤名贾珍,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他袭了。”贾家三代相袭,代代为官,正是军功世袭的典型。
二、王戎世袭爵位晋身仕途
王戎(公元234年—公元305年)字浚冲,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临沂北)人。历史上他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和阮咸等名士一起,号称“竹林七贤”。王戎出身世家,其祖父王雄,曾作过幽州刺史;父亲王浑也作过凉州刺史,并被封爵为“贞陵亭侯”。
王戎从小就长得清秀漂亮,两眼炯炯有神,聪明伶俐,果敢镇定,招人喜爱。在王戎六七岁时,家里人带他到演武场去看训兽表演,当猛兽怒吼时,惊天动地,声音十分可怕。许多人都被吓跑了,而王戎却纹丝不动,神色自若。这一情景被坐在楼阁上的魏明帝曹睿看到了,十分惊异,连连夸奖这个小孩真勇敢。
有一次,王戎与邻居的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看到路边李子树上结满了果实,色鲜而果大,十分诱人。孩子们不由得都争着去采摘,惟独王戎不为所动。于是便有人问王戎:“你怎么不上去摘几个吃啊?”他不慌不忙地回答说:“这李子树,长在道路旁边,且果实累累,却无人采摘,那一定是苦李呀!”果然,当那些摘到李子的孩子们吃到嘴里时,个个呲牙咧嘴,苦不堪言。
王戎的青年时期(大约十五六岁)是跟随其父王浑在任职的官府里度过的。王戎的父亲与阮籍是朋友,两人交往密切,经常互访。可是阮籍每次来王家,往往与王浑谈不上三言两语,便跑到王戎屋里去聊天了。阮籍虽比王戎年长二十多岁,可是他们之间却很谈得来。久而久之,两人便成了忘年交,彼此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事。阮籍曾对王浑毫不隐讳地说:“你儿子具有俊逸的风采,豪爽的性格,卓越的见识,许多地方你是赶不上他的。跟你说话,总觉得不如跟阿戎谈得深刻、有趣,因此我喜欢与他交谈。”
成年的王戎个子不高,常常不修边幅,也不拘礼法。但是王戎能言善辩,看问题很深刻、准确,并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是看人,更有精辟的识见,可以说是入木三分。一个人只要让王戎见上一面,便知其本领高下、品德优劣,而且准确率很高,基本上“八九不离十”。同时,王戎还特别擅长玄学和清谈,经常与阮籍、嵇康等人一起饮酒会聚,高谈阔论,他们的论题,很受当时士人的欢迎和欣赏。正是由于王戎善于辩名析理,才被人们誉为“竹林七贤”之一。那时,王戎为了赢得威信和名誉,对钱财也表现得不像后来那样看重,那样贪婪无厌。例如,王戎的父亲在凉州刺史任上病逝时,其部下故吏和亲朋好友送给他家的丧礼钱,就有几百万钱,都被王戎一一婉言谢绝了。王戎也因此博得了人们的赞扬,名声远播,成为佳谈。
后来王戎承袭了其父王浑的“贞陵亭侯”的爵位,并先后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光禄勋、吏部尚书、豫州刺史、侍中、光禄大夫、中书令、太子太傅、尚书令和司徒(“三公”之一,负责总理全国政务,地位十分重要)等职,并晋为“建威将军”,加爵“安丰县侯”。王戎之所以能在政局动乱、战火纷飞、风云变幻和社会矛盾尖锐的环境中,与时沉浮,站稳脚跟,并且能官运亨通,步步高升,一直爬到总管全国政务的“司徒”高位,是与他善于随机应变,取媚于当权者,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看风使舵、左右逢源分不开的。正因为如此,虽然王戎一生也有过几次小小挫折,但结果都一一化解,逢凶化吉,转危为安了。
三、鄂尔泰世袭佐领入仕
鄂尔泰(公元1677年—公元1745年),字毅庵,西林觉罗氏,清朝名臣,满洲镶蓝旗人。高祖父屯泰曾率众追随清太祖努尔哈赤,授牛录额真。曾祖父图扪曾跟随清太宗皇太极征战,在攻击明军的大凌河战役中阵亡,授备御世职。
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鄂尔泰考中举人。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鄂尔泰世袭佐领,授三等侍卫。鄂尔泰随从康熙帝玄烨狩猎,奉和作诗,甚合旨意。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升任内务府员外郎。当时,雍亲王胤稹违例托咐鄂尔泰,要他从内务府取出一些外国贡品陈列于亲王府,被他拒绝。雍亲王即帝位后,召鄂尔泰进宫,亲友因他得罪过雍正帝而惴惴不安。雍正帝却和颜悦色地安慰说:“你仅为五品郎官,敢于拒绝皇子,可见执法坚决严明,难能可贵啊!”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鄂尔泰奉诏出任云南乡试考官,随后擢升为江苏布政使。鄂尔泰在官署建造春风亭,礼贤文士,以诗会友,将他们的诗文汇编为《南邦黎献集》。又用府库公使银收购稻谷三万三千四百余石,分别贮存于苏州、松江(治今上海市松江县)、常州三府,以备赈济之用。鄂尔泰还亲临实地,考察太湖水系,拟定疏浚下游吴淞江、白茆河工程方案。
四、和珅的入仕之路
和珅是乾隆时代的权臣,曾长期担任皇帝的近身侍从,他能从乾隆的一蹙一笑窥出其所思所想。和珅侍君二十五载,成为乾隆帝晚年须臾不可离的人物。和珅广结天下关系网,在朝廷内外上下结交了大批同党和亲信,成就清朝第一宠臣。
和珅(公元1750年~公元1799年),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其父常保本是不知名的副都统,和珅少年时贫穷而无所依恃。
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和珅却沾了祖上的光,开始摆脱困境。和珅的高祖尼雅哈那有军功,故他在父亲死后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之爵。这个世爵给和珅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入。三等轻车都尉的岁俸为银160两,米180石,和珅有了这笔固定的收入,就可以安享中等以上的生活了。但这还不是主要的,这一世爵给和珅在政治上带来了更大的好处,为他提供了一条接近万岁爷的便捷之径。因为和珅的高祖是开国功臣,其后人就有可能随侍帝君。因此,和珅袭三等轻车都尉不久,便于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授三等侍卫,旋补粘竿处(其正式名称是“上虞备用处”)侍卫,其职责是协助侍卫处护从皇帝。从此,和珅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