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六月,高宗李治即位,迁李义府为中书舍人,兼修国史,加弘文馆学士。太尉长孙无忌恶其为人,要将其贬为壁州司马。诏末下,李义府问中书舍人王德俭有无办法。王德俭说:“武昭仪方有宠,上欲立为后,畏宰相议,未有以发之。君能建白,转祸于福也。”李义府即代王德俭值夜,叩阁上表,请废王皇后,立武昭仪。李治大悦,召见了李义府,并赐珠一斗,下令中止贬降他为壁州司马的诏书,留下服侍。这次的投机与当时的政治走势合上了拍,使李义府得到了机会。武后被册立后不久,李义府就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广平县男,监修国史。从此,李义府当上了宰相,成为武则天的心腹。从此,李义府和许敬宗、王德俭以及御史大夫崔义玄等人相互勾结,结党营私,肆无忌惮,诛杀贬弃刚毅正直的大臣。李义府开始了他的奸相的一生。
十八、幸运的马周
马周是唐太宗时人,出身孤贫,早年遭遇颇为坎坷,虽然他精通《诗经》、《左传》这些儒家经典,毕竟因为社会地位低下,也不被家乡父老所重视。后来,马周谋到了一个教书匠的差事,他大概是不屑于此吧,也不认真讲授,常混迹于酒楼茶肆之间,被地方官屡加谴责。于是,马周拂袖而去,漫游于曹州、汴州一带,又被一个小县令所羞辱。马周一愤之下,直奔长安。
来到京师长安之后,马周便投奔在中郎将常何的门下。贞观三年,唐太宗命大臣百僚上书,评论朝政的得失,常何是个武官,对于政治上的事情说不出个所以然,这却给马周提供了一个大展身手的好时机。于是,马周代常何起草了一份奏书,就朝政得失的二十余件事加以评论,条分缕析,引经据典,很有见地。唐太宗一见,大为赞赏,奇怪常何怎么会有这种能力,常何老老实实回答:“我可没这个能力,这是我的家客马周所拟写的。”唐太宗惜才如命,连忙传令召见,一连派出四次使臣,加以催促。唐太宗当见到马周之后,与之交谈,十分高兴,当即便将他留在了朝廷。常何因举荐得人也受到赏赐。
从此,马周的官运一路亨通,从监察御史而朝散大夫,而给事中,而中书舍人,最后直至中书令,成为唐太宗一朝的名臣。
中国古代有一种幕府制度,一些权豪势要之家将许多人罗织到自己幕府之中,作为自己的智囊,有些人才便是通过这条途径脱颖而出的。马周是这种人当中的幸运儿,引得后来许多人的艳羡。唐代后期诗人李贺曾十分感慨地写道:“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像这样的幸运儿还有一些,如著名诗人高适,55岁以前,一直是辗转流离,穷愁潦倒。55岁那一年,高适投入著名将领哥舒翰幕府之下,由哥舒翰向唐玄宗直接推荐,命运才有了转机,此后历任淮南节度使、剑南西川节度使等要职。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幸运的,杜甫流落长安十年,也不知辗转于多少豪门权势之家,可结果呢,“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一无所获。看来,巴结权贵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呢!
十九、韩愈被荐之路
大文学家韩愈的仕途开始时很不顺畅,他二十岁左右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一连三次,均名落孙山,直到第四次才算考中,这时他已25岁了。根据当时的科举制度,考中进士,还不能授官,还需经过吏部的考试,合格者才可正式授官,于是韩愈又考,不料又是一连三次的失败。
既然这条路走不通,只好另寻门路,韩愈开始“跑官”了,他先后向当时执政大臣多人上书,推荐自己,两个月内向三位宰相上书三封,依然没有得到他们的青睐。
于是,韩愈又不得已而求其次,投奔地方军阀,先后投奔了两名军阀,可第一次只干了两年多,幕主便死了;第二次还没上任,幕主便已死去。韩愈真可谓“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韩愈于是又回到京城,重新“跑官”,这一回他选中了京兆尹李实。按照老办法,先给李实写了封信,信中说:我来到京师已经15年了,所见的公卿大臣不可胜数,他们都不过是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平庸之辈,还从没有见到有一个人像您这样忠心耿耿地效忠皇上、忧国如家的人。今年天气大旱,一百多天没有下雨,种子下不了地,田野寸草不生,可是,盗贼不起,谷价不涨,京城百姓、家家户户都感受到了您的关怀。而那些一贯为非作歹的奸狡之徒,也都丧魂落魄、销声匿迹。如果不是您亲自处理镇服,宣传天子的恩德,怎么能到这一步!我从青少年时代便读圣贤之书,颂圣贤之事,凡见到忠于君孝于亲的人,虽在千百年之前,也十分敬慕,更何况亲逢阁下您这样的人,我怎么能不侍候在您的身边以报效我的忠心呢!
也许是这封信起了作用吧,韩愈果然被提拔为监察御史,成为一名京官了。
那么,这位李实真的像韩愈所说的那样好吗?完全不是,这是一个十足的奸佞之辈。据史书记载,李实“自为京尹,恃宠强愎,不顾文法,人皆侧目。二十年春夏旱,关中大欠,实为政猛暴,方务聚敛进奉,以固恩顾,百姓所诉,一不介意。因入对,德宗问人疾苦,实曰:‘今年虽旱,谷田甚好。’由是租税皆不免,人穷无告,乃彻屋瓦木,卖麦苗以供赋敛”。
李实之奸,京师之人无不切齿痛恨,以韩愈的见识,竟然看不透这个人的真相?不是的,韩愈在担任监察御史后,立即上书唐德宗,反映关中旱情及民不聊生的情况,实际是在不指名地告李实的状。
从向李实阿谀奉承到告李实的状,前后时间相差不过半年,可见韩愈是很了解李实的,可是,为了能打通通往官场的道路,韩愈急不择人,急不择路,有奶就是娘,是权势人物都巴结,哪还管对方是正是邪、是贤是奸!
韩愈有一种“上下相须”的理论,他说:“布衣之士,身居穷约,不借势于王公夫人,则无以成其志:王公夫人,功业显著,不借誉于布衣之士,则无以广其名。是故布衣之士虽甚贱而不谄,王公夫人虽甚贵而不骄,其事势相须,其先后相资也。”
说得直白些,你王公夫人提拔我作官,我布衣之士帮助你出名,大家是相互利用,谁也不欠谁的。
二十、冯道的被荐之路
五代时期出了这么一个奇人,他是一位官场常胜将军,是一部“官场学”的活教材。他一生的意义就是教人怎样做官,并用他一生的实践向人们宣告着官场不倒的一个惊天大秘密。那么这个奇人是谁?他的惊天大秘密又是什么呢?他便是号称官场“不倒翁”的冯道。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省交河县东北)人,生于唐僖宗年间。冯道的家庭是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小康之家,他的祖先也不是名门士族,连一个县令以上的先人也找不出来。可想而知,在那个做官凭门第的时代,冯道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物,想跻身官场,无异于登天。可是,历史却永远记住了“冯道”这个平凡的名字,因为他不仅做官了,而且做了几十年的大官。
冯道生活在唐朝末年那个军阀割据、战乱频仍的时代,冯道知道,要想为官,第一步就得寻找靠山。然而,要从万千割据势力中寻找到可靠的后台,还真是一门学问。不过,冯道天生就精通这门学问,他四处调查割据集团的兵力、控制地域以及领导者的情况,逐一排除,最终将目标锁定在割据晋阳的李存勖身上。
冯道了解到李存勖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且求贤若渴,这点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出身低微的普通人来说很有帮助,因为冯道能够通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升迁。基于这样的考虑,冯道决定投奔李存勖。可是,冯道并没有直接前去求见李存勖,他考虑到如果自己贸然前去,李存勖势必把自己当成到他那里混饭吃的平庸之辈,肯定不会受到重用,说不定哪天打仗还可能送了命。
这样愚蠢的事情他冯道绝不会做,因此,他首先设法掌握了李存勖的性格特点,知道这个人非常重感情,尤其是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然后,冯道想到应该找个跟李存勖关系密切的人来为自己牵线搭桥,这样自己一去便可让重情重义的李存勖另眼相看。
冯道搜肠刮肚地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名叫张承业的人。冯道很早的时候在离家乡较近的幽州做小吏。当时,幽州军阀刘守光十分凶残,杀人成性,对于属下,也是一言不合,即加诛戮,甚至杀了之后,还叫人割下死人的肉来吃。冯道知道在这个人手下干不了太久,因此,他积极为自己留后路,经常暗中释放被刘守光拘押的豪杰。一次,刘守光的部将张承业劝阻他不要去攻打易州和定州,话不投机得罪了刘守光,刘守光便将他抓起来打入死牢。冯道觉得张承业这个人日后必有大用,于是他想尽办法贿赂刘守光身边的人,好不容易保下了张承业的命,然后又买通狱卒帮助张承业逃出牢狱。而张承业曾经救过李存勖的命,算来张承业与李存勖是生死之交,而自己跟张承业也是生死之交。因此,自己可以通过张承业的介绍,让自己成为李存勖完全信任的手下。
想到这些,冯道便立即修书一封给张承业,张承业收到冯道的来信后,只顾高兴,根本没有考虑到冯道是在利用自己,欣然写了一封向李存勖推荐冯道的信。冯道如获至宝,他放心地前往李存勖的大营。
李存勖果然重情重义,听说冯道是张承业推荐来的,便毫不怀疑此人的品行,给了他一个重要的职位,让他做自己的贴身幕僚,即晋王府中的书记,负责起草收发各种政令文告、军事信函。
冯道充分利用这个能够接触李存勖以及相关核心机密的机会,深入揣摩李存勖的个人喜好,并试着将自己的个人喜好往李存勖那边靠拢,从而博得了李存勖的欢心。
冯道知道李存勖喜欢简朴的生活,常常与士兵和部将同吃同住,冯道便也装模作样地过着简朴的生活,他在军中盖了一个小小的茅草屋,连床席都没有,只睡在一束干草之上。
冯道发现李存勖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无故对部下发脾气,一旦心境平和下来后,又会经常自责。冯道想到,如果自己能够先于李存勖考虑问题,那么李存勖必然会感激自己。
不久,李存勖和后梁的军队在黄河两岸对峙,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残酷,而此时晋王的军饷十分匮乏,李存勖心情十分烦闷,而大将郭祟韬却不识时务地劝李存勖说:“供应紧张,能不能少几个陪着吃饭的人?”这无异于撞在李存勖的枪口上,只见他大发雷霆,说:“我想为那些替我卖命的人弄顿饭吃都不成,哪里还能当主帅呢?你作为我的后勤主管,连这点小事都解决不了,还想从我嘴里抢粮食,你这个官也不要当了!”冯道察言观色后,觉得这些话是李存勖在气头上说的,等心平气和后,肯定会后悔的。因此,冯道不失时机地出来打圆场,他对李存勖说:“粮饷供应确实困难,郭祟韬这么说,也是对您的一片忠心啊!”过了没多久,李存勖果然后悔了,他觉得为了这么一点儿小事责骂部下太过分了,转念一想,多亏了冯道那个“打圆场”,否则自己就下不了台了。因此,李存勖大大奖赏了冯道,并连续提拔他,以示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