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逻辑学家转过来嘲笑他说:“你虽然知识很渊博,可就是缺乏一种思维的艺术,分析和判断事情不全面、不深入。你应该好好想一想,猫的眼珠既然是珍珠做成,那猫的全身会是不值钱的黑铁所铸吗?”
生命感悟: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丹尼尔·高曼说:“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将以有无创造性思维的力量来论成败。”
建筑师
一位夫人打电话给建筑师,说每当火车经过时,她的睡床就会摇动。
“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建筑师回答说,“我来看看。”
建筑师到达后,夫人建议他躺在床上,体会一下火车经过时的感觉。
建筑师刚上床躺下,夫人的丈夫就回来了。他见此情形,便厉声喝问:“你躺在我妻子的床上干什么?”
建筑师战战兢兢地回答:“我说是在等火车,你会相信吗?”
生命感悟:有些话是真的,却听上去很假;有些话是假的,却是毋庸置疑。
用狗做诱饵
安德烈耶维奇·法沃尔斯基(1886—1964年)是前苏联现代艺术家和写生画家,被誉为“苏联人民艺术家”。他是现代木刻艺术学校的创始人,曾做过建造纪念碑的建筑师和剧院美术师。法沃尔斯基作品的特点是含义隽永,形象鲜明,在木刻艺术上更是鬼斧神工,于1962年被授予列宁奖金。
然而,每当法沃尔斯基给一本书画完插图后,他总是在其中一幅画的角上不伦不类地画上一只狗。毫无疑问,美术编辑一定要他把狗去掉。而法沃尔斯基却固执己见,与编辑争论不休,非要保留这只狗。当争论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法沃尔斯基就做出了让步,把画面上的狗涂掉。到这个地步,一般来说,美术编辑的愤怒就烟消云散了,绝不会再提出什么别的要求。因为编辑的自尊心得到了维护,也就心满意足了:编辑的任务无非是修改一下作品。但更满意的是法沃尔斯基本人,他的巧计成功了——画将以他所拟定的形式出版。如果没有编辑所诅咒的那条用做诱饵的狗,编辑还不定要在画上改什么呢!
生命感悟:法沃尔斯基算是懂得了“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精髓。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也应该明白,其实有很多途径可以达到目标的,而迂回则往往是隐秘的,最安全的。
伟人最后的朴实
对死的态度是对生的态度的延续,死后的葬礼也可以看出生者的精神世界。许多生前作出了伟大成就的人,对死后的安排却是简朴的。
法国总统戴高乐是一代伟人,他生前立下遗嘱:“不要富丽堂皇,只要去科隆贝——双教堂村(他的出生地)的小墓地举行一次简朴的、不惊动人的仪式。”1970年11月9日,这位拯救了法兰西的英雄去世了,人们按照他的遗嘱,买了价值仅为72美元的橡木棺材将他安葬。他的灵柩由村里的一名乳酪制造工人、一个农民、一个屠宰工人的助手抬着,送到村里的墓地。他的墓碑上写道:“夏尔·戴高乐,1890至1970。”一点也没有对他生前的丰功伟绩的宣扬,一点也没有与他的伟大业绩相应的豪华陈设。
音乐大师赫伯特·冯·卡拉扬饮誉全球,拥有数十亿美元的财产。
他生前曾表示要安息在自己的故乡,因为家乡的乳汁滋养了他。他的墓前没有石碑,只有一个既未雕刻也未油漆的十字架,上边刻着他的名字。墓地上种植着白色的小花。并非小镇上的人们不想为这位伟大的同乡建一座辉煌的坟墓,而是卡拉扬的后人表示遵从死者的意愿,这才是最好的纪念。
生命感悟:简朴是一种洞察世界后产生的美感。人生像条河流,最后全部要归入大海。河流入海并没有发出特别的喧哗,静静地流入海洋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圣人与魔鬼
曾经有个画家很想画耶稣,但找不到一位纯真的人来做模特儿。于是他想到了修道院里的修士并得以如愿。圣像完成后,画家一夜成名财源广进,那位修士也被酬以重金。
后来,有人对业已成为画圣的画家说:“你画出圣人耶稣,就该再画出魔鬼撒旦才对。世上怎会只有圣人而不见魔鬼呢?”
画圣击掌称妙并在监狱中寻到了原型。
谁知那位即将被画成魔鬼的犯人面对画圣失声痛哭道:“你以前画的圣人就是我,想不到你现在画魔鬼找的还是我!”
画圣大惊失色:“这怎么可能呢?”
那人悲从中来:“我得了那笔钱后再也无心悟道,便一味地去寻欢作乐。钱用光了,欲望却已遏制不住,只好去偷、去抢、去骗……最后案发入狱。”
画圣弃笔长叹,无言而去。
生命感悟:那位修道院里的修士,潜心修习过,他的纯真甚至可以用来做耶稣的化身。但就是这么个几近一尘不染的人,自从贪图享乐后竟也难以自持,被骄奢淫逸摧毁了多年修筑的堤防。看来,耶稣和撒旦只是一念之差,圣人与魔鬼仅一步之遥!
把敌人变成人
1944年冬天,两万德国战俘排成纵队,从莫斯科大街上穿过。所有的马路都挤满了人。苏军士兵和警察警戒在战俘和围观者之间。围观者大部分是妇女。她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或者是父亲,或者是丈夫,或者是兄弟,或者是儿子,都让德寇杀死了。妇女们怀着满腔仇恨,朝着大队俘虏即将走来的方向望着。当俘虏们出现时,妇女们把一双双勤劳的手攥成了拳头,士兵和警察们竭尽全力阻挡着她们。生怕她们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
这时,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穿着一双战争年代的破旧的长筒靴。把手搭在一个警察肩上,要求让她走近俘虏。她到了俘虏身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用印花布方巾包裹的东西。里面是一块黑面包,她不好意思地把这块黑面包塞到了一个疲惫不堪的、两条腿勉强支撑得住的俘虏的衣袋里。于是,整个气氛改变了。妇女们从四面八方一齐拥向俘虏,把面包、香烟等各种东西塞给这些战俘。
这是叶夫图申科在《 提前撰写的自传 》中讲的一则故事。在这个故事的结尾,叶夫图申科写了这样两句话:“这些人已经不是敌人了。这些人已经是人了……”
这两句话十分关键。它道出了人类面对世界时所能表现出的最伟大的善良和最伟大的生命关怀。当这些人手持武器出现在战场上时,他们是敌人。可当他们解除了武装出现在街道上时,他们是跟所有别的人,跟“我们”和“自己”一样具有共同外形和共同人性的人。当“我们”在自己的内心主动地将他们的身份做了这样的转换以后,和平、友爱、宽容、尊严等等才立刻具有了可能性。如果死死咬定某个原则,所谓人间和平连理论上的可能性都没有,更别说实践上的努力了。一个人有没有丰富的人性,是不是具有超越仇恨和敌意的心理力量,在这里可以见出分晓来。
生命感悟:究竟是把敌人变成人,还是把人变成敌人,这里体现了人类灵魂走向的两种可能性:一种走向通往天使,一种走向通往魔鬼。
付出表示富有,索取就是贫穷
有一个小寓言,讲得异常深刻——甲乙两人死后来到阴曹地府,阎王查看功过簿后说:
“你二人前世未做大恶,准许投胎为人。但是现在只有两种人可供选择:付出的人与索取的人,也就是说,一个必须过付出、给予的人生,另一个则必须过索取、接受的人生。”
然后要他俩慎重选择。
甲暗忖,索取、接受就是坐享其成,太舒服了,于是他抢先道:
“我要过索取、接受的人生!”
乙见此情景,也没有别的选择,就表示甘愿过付出、给予的生活。
阎王听其所愿,当下判定二人来世前途:
“甲过索取、接受的人生,下辈子当乞丐,整天向人索取,接受别人施舍。”
“乙过付出、给予的人生,来世做富翁,布施行善,帮助别人。”
生命感悟:付出的人是富有的人,索取的人是贫穷的人。乍看倍觉糊涂,付出的人只能证明富有,付出越多,富有越弱,索取越多,越是富有。看罢方知,两种极端的人生,活生生地展现在现实生活中。付出越多,收获越多,索取越多,收获越少。学会取舍,方是真谛。
跳蚤与虱子
一只虱子常年住在富人的床铺上,由于它吸血的动作缓慢轻柔,富人一直没有发现它。一天,跳蚤来拜访虱子。虱子对跳蚤的性情、来访目的、是否对己不利,一概不闻不问,只是一味地表示欢迎。它还主动向跳蚤介绍说:“这个富人的血是香甜的,床铺是柔软的,今晚你可以饱餐一顿!”说得跳蚤口水直流,巴不得天快黑下来。
当富人进入梦乡,早已迫不及待的跳蚤立即跳到他身上,狠狠地叮了一口。富人被从梦中咬醒,愤怒地令仆人搜查。伶俐的跳蚤蹦走了,慢慢腾腾的虱子成了不速之客的替罪羊。虱子到死也不知道引起这场灾祸的根源。
生命感悟:在你的生活中,特别是在你为成功而奋斗之初,你可能需要寻求朋友,但是,你要注意,不要结交那些对你有害无益的朋友,不要被拖入他们的浑水之中。我们的环境和朋友,对我们的一生有莫大的影响。可以说,交上怎样的朋友,就会有怎样的命运。
走 私
亨利是边防检查官,入境的车辆都要经他严格检查,以防走私物品被带入境内。每天晚上,亨利总看见一位工人推着一辆自行车,车上满满当当载着一大捆麦秆,顺着山坡吃力地朝边防站走上来。等车到跟前,亨利命令那人止步,卸下麦秆,解开绳子。接着,亨利用手拨开麦秆细细察看,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又将工人的口袋儿底搜寻一番,这才让他重新捆扎好麦秆,骑车顺坡而下。尽管亨利一直期待着能在麦秆里发现金银首饰或其他值钱的东西,但他从未找到任何可疑之物。
又过了好些日子。这天晚上,亨利像往常一样仔细检查完麦秆,然后,他神情凝重地对工人说:“听着,我知道每天你都通过这个关卡干着走私,不过,难道你真的不愿告诉我你在走私什么玩意儿?!我年纪大了,今天是我最后一天上班,明天就退休了,假如你跟我说出你带入境的到底是何物,我向你保证绝不告诉任何人。”那人半天没有吱声,接着,他面带笑容地对亨利低语道:“自行车。”
生命感悟:车上的一大捆麦秆原来是障眼物,用来转移检察官的视线。运输工具才是真正的走私物品。“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反“敲竹杠”行之,终于事半功倍,而且天衣无缝。出人意料才叫智慧,一言道破之后,肯定还有无尽的“障眼法”。
男孩和他的树
从前,有一棵巨大的苹果树。
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在树下玩耍。他爬树,吃苹果,在树阴下小睡……他爱树,树也爱和他玩。
时间过得很快,小男孩长大了,他不再每天都来树下玩耍了。
一天,男孩来到树下,注视着树。
“来和我玩吧。”树说。
“我不再是孩子了,我再也不会在树下玩了。”男孩回答道,“我想要玩具,我需要钱去买玩具。”
“对不起,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把我的苹果摘下来,拿去卖掉,这样你就有钱了。”
男孩兴奋地把所有的苹果都摘下来,高兴地离开了。男孩摘了苹果后很久都没有回来。树很伤心。
一天,男孩回来了,树很激动。
“来和我玩吧!”树说。
“我没时间玩,我得工作,养家糊口。我们需要一幢房子,你能帮助我吗?”
“对不起,我没有房子,但是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拿去盖你的房子。”男孩把所有的树枝都砍下来,高兴地离开了。
看到男孩那么高兴,树非常欣慰。但是,男孩从此很久都没回来。树再一次孤独、伤心起来。
一个炎热的夏日,男孩终于回来了,树很欣喜。
“来和我玩吧!”树说。
“我过得不快乐,我也一天天变老了,我想去航海放松一下。你能给我一条船吗?”
“用我的树干造你的船吧,你就能快乐地航行到遥远的地方。”男孩把树干砍下来,做成了一条船。
他去航海了,很长时间都没有露面。
最后,过了很多年,男孩终于回来了。
“对不起,孩子,我再也没什么东西可以给你了……”树说。
“我已经没有牙咬苹果了。”男孩回答道。
“我也没有树干让你爬了。”树说。
“我已经老得爬不动了。”男孩说。
“我真的不能再给你任何东西了,除了我正在死去的树根。”树含着泪说。
“我现在不再需要什么了,只想找个地方休息。过了这么些年,我累了。”男孩回答道。
“太好了!老树根正是休息时最好的依靠,来吧,来坐在我身边,休息一下吧。”
男孩坐下了,树很高兴,含着泪微笑着……
生命感悟:这是每个人的故事,树就是我们的父母。你也许会想,男孩对树太残酷了,但是,那正是我们所有人对待父母的方式啊!
可父母却从未抱怨。对于那些在爱的人,时间是永恒的。
还俗和尚
一个和尚因为耐不得佛家的寂寞就下山还俗去了。
没一个月,因为耐不得尘世的口舌,又上山了。
没一个月,又因不耐寂寞还是去了。
如此三番,老僧就对他说,你干脆也不必信佛,脱去袈裟;也不必认真去做俗人,就在庙宇和尘世之间的凉亭那里设一个去处,卖茶如何?
这个还俗的人就讨了个小娘子,支起一个茶店。
老僧的指引很对,半路子的人只能做半路子的事。
生命感悟:广阔天空,浩渺宇宙中,人往往难以找出适合自己生存、属于自己的一块自由空间,与许多人相比,这个和尚是幸运的,因为他毕竟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可是,许多人一生都在不停地忙碌奔波,在生命结束之时,依然没有归宿之地。
遗失的手表
农场主在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手表遗失在谷仓里,他遍寻不获,便订下赏金,要农场上的小孩到谷仓帮忙,谁能找到手表,给他50美元。
小孩们在重赏之下,无不卖力地四处翻找,奈何谷仓内满坑满谷尽是成堆的谷粒,以及散置的大捆稻草,要在这当中找寻小小的一只手表,实在有如登天之难。
小孩们忙到太阳下山仍无收获,一个接着一个放弃了50美元的诱惑,相偕回家吃饭去了。只有一个贫穷小孩,在众人离开之后,仍不死心地努力寻找,希望能在天黑之前找到它,换得巨额赏金。
谷仓中慢慢变得漆黑,小孩虽然害怕,仍不愿放弃,不停摸索着,突然他发现在人声杂沓静下来之后,有一个奇特的声音。
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响着,小孩登时停下所有动作,谷仓内更安静了,滴答也响得十分清晰。小孩循着声音,终于在偌大漆黑的谷仓中找到了那只名贵手表。
生命感悟:正如故事中众人纷乱地找寻手表一样,如果不能真正了解人生的法则,再多的忙乱都是徒劳无功的。成功的法则其实很简单,而成功者之所以稀有,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些法则太简单了,而不信或不屑去做。
农夫和商人
法国人从莫斯科撤走后,农夫和商人在街上寻找财物。他们发现了一大堆烧焦的羊皮,两个人就各分了一半捆在自己的背上。
归途中,他们又发现了一些布匹,农夫将身上沉重的羊皮扔掉,选些自己扛得动的较好的布匹。贪婪的商人将农夫所丢下的羊毛和剩余的布匹统统捡起来,重负让他气喘吁吁、缓慢前行。
走了不远,他们又发现了一些银质的餐具,农夫将布匹扔掉,捡了些较好的银器背上,商人却因沉重的羊毛和布匹压得他无法弯腰而作罢。
突降大雨,饥寒交迫的商人身上的羊皮和布匹被雨水淋湿了,他踉跄着摔倒在泥泞当中;而农夫却一身轻松地迎着凉爽的雨回家了,他变卖了银餐具,生活富足起来。
生命感悟:商人贪得无厌,还不如农夫“丢了芝麻,捡了西瓜”。农夫都懂得有取有舍,取重舍轻,商人却越显可笑愚蠢。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中,我们更应该优化自己的经济头脑,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简单来说,就是该丢就丢,该抓就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