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云南沐王府
“小王爷,小王爷,王爷正在书房公办,不能进,不能进啊!”尾随的侍卫无力道!
“站住,凭什么不能进,你再拦我,小心我让父王让你好看!”
侍卫这可难办了,谁不知道这小王爷乃是王妃所生嫡子,生来就是掌上明珠,就连一向铁血的王爷,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的主,事事都随着。故而,这会儿,跟着也不是,不跟也不是,拦着也不是,不拦也不是,侍卫索性还真的站住不动了,不由得也慢慢松开了小王爷的胳膊,还怕猛地松快了摔着了这小祖宗。可这小王爷一看,有戏,心想:“哼!算你识相。“撒开步子,头也不回便冲进了书房。
“爹爹,爹爹,我要习武,我要习武。”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位着华服小王爷,如愿以偿的进了书房,伴着步子,就迫不及待地喊道。
“你怎么跑到为父的书房来了,小心你母亲知道,让你屁股开花。”中年人推开椅子,站立起来,边整理了下书桌,拿起书册随手插进了背后的书架里,转过身,离开书桌,撑开双手,迎着少年,“来,为父抱抱,看看乖儿子长了几斤啊!”随即,微曲膝盖,少年也带着小跑一跃跃进了中年人怀里。
“勋儿,说说为什么要学武啊!”松开胳膊,将儿子轻放下,蹲下身,右手抚肩,大拇指抚摸着后脑,慈爱之情溢于言表。
“习武能够强健体魄,延年益寿,我想长得和爹爹一样高高大大的。”小王子折着胳膊,化掌为拳捏着下巴,望着天花板想着说道。
“嗯!”王爷边嘴上应着边做了个手势,示意侍卫们退下,并拉着小手,慢步走出书房。“勋儿,看见院子里那棵松柏没?粗壮吗?”中年人指着院子正中那棵柏树,低着头等着小王子回答。
“嗯!”小王爷颔首道。
“那你可知此树至今,历了多少寒暑?”
“……孩儿听母亲说过,此树是先祖于洪武十六年经太祖降旨镇守云南始,种下的,算到今日,约有一百二十余年了,那就是一百二十个寒暑了,对不对,爹爹。小王子仰首希冀着望着父亲。到这里,中年人的身份也就不言而喻了,即云南沐王府之主沐昆,而少年即为其幼子沐绍勋。
“不错,一百二十个寒暑,一百二十载春秋,此树有今日之风景,可谓是饱经风霜,耐尽炎暑,而习武也是此理,想有一身武功,持残躯更久,处身人上,必须如同此树般先经风霜,耐寒暑,你懂得这个道理吗?”沐昆含辛茹苦道。
“爹爹,我懂得!”沐绍勋低着头,盘弄着手指,显得有些犹豫,他懂得父亲这是让他知难而退,可是幼小的心有那么一点点不甘心,因为在思考,过于专注,双眼有点模糊,像是在自己的思考世界里徘徊,不过很快,他坚决了信念道:“父亲,我是沐家人,肩负着沐家人的使命,我觉得我们沐家也就是和这棵松柏一样,沐家想持续太祖旨意祖镇云南,扎根于此,非得经风霜,耐炎暑不可,而作为沐家子弟,为此目的,做出些什么又有什么不可,所以我愿意吃苦,不怕吃苦,我要学武!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我肩上的使命。”沐绍勋倔强道。
显然,沐昆没想到儿子会这么坚决,同时,也为其能在这个年龄段懂得这么多感到欣慰,“你决定了吗?”沐昆想再一次确认,进一步试探道。
“爹爹,我决定了。”沐昆重重地点了点了头,他想给父亲表达,他真的已经决定好了。
“既然你决定好了,那为父就为你寻师,不过学文不习武视为莽,你可不能落下书本,末了,我考察,不符者就不让你学武。”沐昆突然变得严厉起来。
不过也对,对沐家来说,虽是将门世家,不习武当然说不过去,但时过境迁,现今也算霸主一方,使唤的人数不胜数,倒也不用事事亲为,可贵为王府世子,望族之后,知书达理,不求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尊师重道,忠君爱国也是最低要求,所以文武只取其一,首选必是学文。
“嗯,知道了,爹爹,这么说您是答应我了!我要去告诉娘亲,爹爹让我习武了。”小王爷兴高采烈地跑了,来去可谓是风风火火。
“杜老,回头给无量山打声招呼,把少爷送过去,记住低调些,莫要弄得人尽皆知了!“招过身后的老者,平声说道!
“老爷,放心,此事就交给我了,只是世子尚幼,离家多是不惯,王妃那里怕也是不舍,不若待过上两年,待世子十二岁过完生辰日,再去无量山学艺,老爷您看如何!“一侧的杜姓老者恭敬道。
杜姓老者原名叫杜胜天,年已六十,于沐府侍奉已有两代,兢兢业业,可谓尽忠尽守,也算是半个沐家人了,也是沐昆为数不多能信任的人之一,所以对于老者的建议,沐昆并没有反对,想了想道:“就依杜老吧!“不过接着又说道:”这两年时间先从一品堂调两位师傅,教教世子,既然决定走这条路,那就好好走下去吧!“
“知道了,王爷,老奴这就去办。“杜老恭敬道。
沐王府植根云南百余年,上至官员,下到百姓:无论朝廷之上,亦或是绿林之间,都少不得打点,大概是官宦人家,又是封疆大吏,较之平常府第自是过之而无不及,加之靠着官府背景,置办了许多产业,每一任沐王妃都有些经商天赋,经营的有声有色,久而久之,越做越大,粮食、茶叶、马行、布匹、银号各行各业收效颇丰,东至沿海,北至京城以北,西至塞外漠北,都有永顺商行标识,众人也都识得是沐王府旗下产业,赏了几分薄面,这样一来,盆满钵满后,沐王府也就出手大方了,哪有天灾人灾,哪有百姓食不果腹,哪里呀!就有沐王府的人仗义疏财惯。
在这百余年名声人脉的积累下,沐王府的好名声也就四海皆知,慢慢地,武林中人也都列其为名门正派之序,而且地位还不低,每当武林盛事沐王府不论去与不去,至少也都有一纸邀函。随着时间推移,慕其圣名前来拜访投靠之绿林人士枚不计其数,最后这些人也就成为了沐王府的一支力量,从第二任沐王府之主设立一品堂来容纳至今也有百年光景,论其实力已不亚于一般的江湖门派了,堂内门客供奉不下百位,皆是些武林豪杰名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