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迅速攻克一个课题,宜于把它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暂时用不着的东西先放着,不必无边际地去看书。
英国剑桥大学动物病理学家贝弗里奇在他写的《科学研究的艺术》中说:“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多样化会使人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钝。因此,阅读不应局限于正在研究的问题,也不应局限于自己的科学领域,实在说甚至不应拘于科学本身。”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曾对115个科研机构中的1311名科学家进行过为期5年的调查,结论是通才取胜。
现代科学家是专才基础上的通才。所谓“通才”,一般指的是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才,不是全才,也不是在多学科上平均用力,而是以本学科为立足点、为根据地,同时对其他几个学科也有所了解。科技工作者只有知识面宽广,才富有观察力和想象力,思考问题才有广阔的背景。
辩证法历来与思想僵化是完全对立的。在科学的分科越来越细的形势下,我们不能做分科、分工的奴隶,而要做分科、分工的主人。我们的思想不能受学科划分的局限,不能忘记学科之间的渗透、科学一体化的另一趋势。现在应该看到:不能杂而不专,不能对知识掌握得浮光掠影;也不能专而不杂,把自己束缚在狭窄的专业领域里。专而又杂,在专的基础上的博,是需要的。
宽与窄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宽与窄的矛盾中,我们不妨说知识面宽是个主要方面,但也不能片面地夸大,停留在泛泛地阅读、泛泛地议论上。我们强调知识面宽是为了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中,背景广阔,思路活;但在解决问题时又要善于把问题控制在有限范围里,集中力量,深入钻研,攻取之。既要善于联系我们的丰富知识,又要善于避开一些次要的问题。瑞典一位科学家在给学习人员布置课题和参考书时常常嘱咐一句:“这些书,你不必都看,只看对你解决问题有关的部分。”为了迅速攻克一个课题,宜于把它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暂时用不着的东西先放着,不必无边际地去看书。不妨叫做战略上要宽,战术上要窄。这就是知识面宽与窄的辩证法。
对于思想方法正确的人来说,他是批判地博览,力求保持独立思考,避免因循守旧,用博览启发思想,博览中注意研究、思考,就不会影响观点的新鲜和独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