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行万里路。这需要条件,有条件的可身行,没有条件的也可心行。我读小学时没有条件,就骑自行车一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走。走不了万里,就走几十里。有了条件以后,我可以说是全世界除了南极洲外六大洲我差不多都去过了,北到北极圈,南到好望角,西到欧洲大陆的罗卡角,东边,地球是圆的,没法分东西。全国各个省,包括台湾、西藏,绝大多数地市、相当一大部分县,我都去过了。行万里路,才能启发艺术创作,产生艺术灵感。所以毛主席走过的路,我基本上都走过了。从韶山到长沙师范,到北大沙滩红楼,到上海“一大”会址,到回湖南去安源,到浏阳发动秋收起义,三湾改编上井冈山,包括路上被国民党兵抓住,用两块大洋贿赂国民党兵,逃脱后,国民党兵发现放走的是个大人物,又去追,最后毛主席躲在一个水塘里,敌人的枪杆都碰到水塘上的茅草了,但还是没有发现毛主席,直到天黑了国民党兵才走。连那个水塘我都去看过了。后来的井冈山、瑞金、宁都、兴国、古田、宁化、清流、归化(现在叫明溪)在内的大片中央苏区,遵义、娄山关、赤水、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毛儿盖、巴西、腊子口、哈达铺、六盘山,到吴起镇、保安、瓦窑堡、洛川,到延安,一个山沟一个山沟我都跑过了。再后来从陕北到杨家沟过五台山到城南庄。当时中央准备驻在河北阜平的城南庄,但由于国民党特务买通炊事员,在毛主席的住房上放上红被子做暗号,国民党的飞机对毛泽东的住房进行轰炸,中央又搬到西柏坡。当时在城南庄,炸弹扔在院里面,还没爆炸,丝丝冒烟,聂荣臻把毛泽东往防空洞里拉。但毛泽东却走到炸弹边,拍着炸弹说这个将来能打多少把菜刀?(听众大笑)这个故事是我听当地一个80多岁的老乡讲的。后来到西柏坡、北京。再后来,包括他说“人民公社好”的棉田、斯大林陪他看剧的莫斯科大剧院……所以说,毛主席走的路我基本上都走过,周总理走过的路我基本上都走过,邓小平走过的路我基本上都走过。李白、杜甫、苏东坡走过的路我也基本上都走过。
重走长征路,学习毛主席的书法,我也写了一首诗,和毛主席的《长征》,并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现在将这幅书法作品向大家展示一下。(出示书法作品,一边朗诵一边解释,听众发出惊叹声并热烈鼓掌。全诗为:“万水千山岂止难?精神等闲概等闲。境界到处皆细浪,气魄临时俱泥丸。霜凝须鬓心尤暖,雪覆肝肠胆不寒。白云梅花皆飞雪,人生无处不开颜”)“万水千山岂止难?精神等闲概等闲。境界到处皆细浪,气魄临时俱泥丸。”红军长征胜利,完全靠的是一种境界。草地我亲身体验过,不说别的,光是3500米海拔,气儿都上不来,我坐在汽车里都很难喘气,何况红军当年还背着辎重,没有粮食吃,没有衣服穿,弄不好就陷在泥潭里,越陷越深,还有敌机轰炸,前堵后追。红军过草地走了六天六夜,光是六天不睡觉都受不了。所以,红军全靠的是一种境界。“霜凝须鬓心尤暖,雪覆肝肠胆不寒。”“霜凝”不是我的名字,是谐音,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我有的文学作品是用这个笔名发表的。“白云梅花皆飞雪,人生无处不开颜”,只要有这样一种境界,就能无往而不胜(热烈鼓掌)。
三是经万件事。经历所限,我倒没经历过什么事。我有一幅作品“还我山河”,当时的创作背景是,在2000年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要求我们每年降低不良贷款3个百分点。当时,正是我们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加入WTO谈判的关键时期。就是在那时,我脑中冒出一个艺术幻觉,写出了“还我山河”这幅作品。今天忘了带过来。没有当时那种背景,恐怕产生不了那种灵感。关于经万件事,我希望你们记住两句话,“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这是古人讲的。
四是师万人长。三人行必有我师。还是那次我的母校采访我时,他们问我最佩服的人物有哪些,我当即信口开河,做了如下回答:第一,我最佩服的还是毛泽东;第二是华盛顿,他的故居和墓地我去过两次,亲身感受了美国人民为什么如此热爱他;第三,中国的、外国的都有了,都是近现代的,我就找了一个古代人物,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典型的德才兼备,不足是事必躬亲。中国有多少武侯祠,可能有9个,这9个我都去过。诸葛亮到底是哪里人,到现在还在争:河南说是南阳人,山东说是临沂人,湖北说是襄樊人。反正好人都去争,秦桧就没人争,大家躲都躲不及,连他孙子都是“我到人前愧姓秦”(听众大笑)。长期没有人知道他的籍贯,最近我才考察到秦桧是江西婺源人。所以说书品即人品。没有一个好的人品,成不了一个好的书法家。所以说要立足书坛,首先要立足人品。虽然两者不能完全等同,但人品是立足书坛的必要条件。孙中山先生写了一副对联,“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我记得他是送给蒋介石的。我也写了一幅,给大家展览一下,这是我书写的(出示对联,并充满感情地朗诵)“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我不知道胡校长是否觉得我们可以以此共勉,如果可以,我将来可以给你写一幅(热烈鼓掌)。
五是抒万般情。人有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思维方式,性格特点也不一样,但不管怎样,我觉得还是情感丰富一点好。我走了很多地方,每到一地也常常是有感而发,写些东西。在一楼展厅进门的右侧,有幅作品叫“开天辟地”,这是当时我在科罗拉多大峡谷参观时产生的灵感。科罗拉多大峡谷那种错落的自然地貌,使我一下就悟到书法上可以使用这种错落的布局,这也是我横幅作品中出现错落的第一次。所以说抒万般情也是当个真正书法家的前提。没有激情,当不了书法家。我自己填了一首《登庐山》,等会儿把这首词的书法作品展示给大家。1998年我们在庐山召开修改《贷款通则》的会议,在工作之余,参观了庐山的自然景观。当时正在下雨,上午天还是晴的。小宋今天在场,可以作证。(出示书法作品,并开始朗诵词,听众发出惊叹声并热烈鼓掌。全词为:“奇峰天降,扼大江,取笑黄河兄弟。问谁是中流砥柱,虢人悄然不语。一戏泰岱,二戏华岳,三戏医巫闾。乍晴乍雨,宠得一身脾气。忽来北国游客,踏尽匡庐,觅得前朝迹。太白俯首,陶潜甘居,一代狂人泣。狂人如此,遍寻天下,何人能驾驭?信步之间,却在双宁脚底。”)“奇峰天降,扼大江,取笑黄河兄弟”。庐山从天而降,扼长江咽喉,正在笑话儿黄河。“问谁是中流砥柱,虢人悄然不语”。中流砥柱是黄河三门峡段的一座巨石,虢是古国名,也在现在的三门峡一带。当年晋国借道虢国打虞国,有个唇亡齿寒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庐山确实比中流砥柱要高大许多,所以三门峡的人无话可说了。“一戏泰岱”,庐山戏弄泰山;“二戏华岳”,庐山笑话华山;“三戏医巫闾”,这个医巫闾是我老家辽西北镇的一座山。当时在西汉时期天下共有五座镇山,我家乡的就叫北镇闾山,还有西镇吴山,东镇沂山,中镇霍山,南镇会稽山。“乍晴乍雨,宠得一身脾气”,方才还是晴天,突然又下起雨来了,都是让人娇宠的。“忽来北国游客”,我们是北方人,“踏尽匡庐,觅得前朝迹”,我们在庐山参观了一些前人的遗迹,李白曾在这里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太白俯首”,李太白到庐山也低头了,“陶潜甘居”,陶渊明曾在庐山脚下的彭泽县做过县令。“一代狂人泣”,这些都是狂人,狂人也没办法,只有哭了。“狂人如此,遍寻天下,何人能驾驭?信步之间,却在双宁脚底”(鼓掌)。在我的脚底,不是别的意思,我们登山,它肯定就在我的脚底。见笑了(热烈鼓掌)。
再一个就是拓万丈胸。我想了四句话,让我们共勉,也作为拓万丈胸的注解:没有比双脚更高耸的山峰,没有比思想更深邃的海洋,没有比眼界更宽广的平原,没有比胸怀更博大的世界(听众鼓掌)。我想这四句话你们愿意记,可以记下来,作为我们的共勉。以上我着重介绍了书外功夫的一些体会,下面因为时间关系我得开一点儿快车了。
第四个问题,再说说宣泄情绪。
我觉得,表达情感是艺术的源泉、动力和本质所在。因“宣泄情绪”而成千古名篇的,莫过于岳飞书写的诸葛亮的“出师表”了。传说岳飞领兵至河南南阳的武侯祠,受托连夜秉烛疾书(当然也有人认为是明入托名而作。我们对此不作争论,姑且当做是岳飞写的),一口气写下了这篇千古绝唱。“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雪。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此时的岳飞,作为从小立下“精忠报国”之志的宋朝名将,面对两代君王被掳去北国坐井观天的厄运,又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感染,心中定是波澜万丈,因此越写越激动,越写越不能自已,进入了无我状态,以泪拌墨,由行书变成草书,最后留下的,简直不是文字,而是硝烟铁蹄、长枪大戟和淋漓鲜血。所以说,表达情感是书家与书匠的根本区别。一些优美的作品在正常情况下是写不出来的,只有注入真情实感才能创造出优美的艺术品。创造与模仿是艺术家与书匠的又一个根本区别。我不反对临帖,但是我不临帖,我读帖,从整体上把握书法作品的精髓。我没有临过某个人的帖,但我在草书字体的取舍上,可以讲集合了百家之长,到我这里又变成了新的创作,而绝不是简单地照搬。我记得我在一个部门的签报中批过一句话,叫“要当变压器,不要当传达室。”这是我工作中的体会,艺术创作也如此。模仿和创造的区别在于,一个形似,一个神似。模仿靠眼和手,创造靠心灵;艺术不能模仿。模仿只能见其皮而不能见其骨,成其形而不能成其神。临帖临得再好,也只能是王羲之第二。有人讲艺术品同人的指纹一样,世界上没有相同的艺术品;反之,相同就不是艺术品。雷同、相似、像,应该是艺术的最大忌讳。昨天,有位女同志在书展大厅说我的这些书法看上去是很好看,很有气势,但实在不认识几个字,字都不认识还叫书法吗?我看,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她讲对了,只有在字的基础上再上升到一个高度才是艺术,报纸上的字大家都认识,但不是艺术。当然,宣泄情绪不是粗涂乱抹,像“驴打滚”滚一圈,这不算是“宣泄情绪”(笑声)。狂可分为理性狂和非理性狂。宣泄情绪的最终目的是创造美感,属理性狂。李白的“我本楚狂人”,属于理性狂,他有他的抱负、志向。有的人则是非理性狂,有的大款挣了几个钱就不知道北了,就西装革履,目中无人;一些纨绔子弟也是这样。糊涂乱抹是自不量力,属非理性狂。
第五个问题,再说说书法鉴赏。
目前对书法的评价标准,我自己归纳成这么几种:
第一个是大众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市场标准,就是大家都说好。这可以是一个标准,但在美学知识尚未普及的情况下,也不尽然。艺术品跟商品不一样,商品是大众化的,艺术品是高雅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艺术品就不是这样。同一件艺术品,在有的人眼里是价值连城,在有的人眼里就是废纸一张。艺术品的价格也不是简单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所以,不能简单地用大众标准来衡量书法。
第二个是领导标准。一是领导说好,领导说好不一定就好。某个领导在政治上或在某一领域是内行,但不是在所有领域都是内行,不能当成一个通用的标准。比如,明代的沈度写的馆阁体,明成祖朱棣认为特别好,号召大家都学习这种字体,现在看来这种字体实在没有艺术价值。二是即使专业部门的领导说好,也不一定就好。为什么?因为我们现行干部体制很复杂,专业部门的领导不一定专业就强,很可能在组织领导能力方面擅长,也可能是平衡或论资排辈的结果,还可能是其他因素。所以说,领导标准也不能作为一个标准。
第三个是功底标准,就是以功底作为衡量书法作品的标准。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要讲功底;第二,功底又是第二位的标准。为什么?因为现在书法已从集工具与艺术于一身转变为纯艺术。书法的历史演变大体有三个阶段。明代以前,书法主要是通信或写奏折的工具,以小字体为主,附带作为艺术品为文人案头把玩。到明以后,随着高屋大厅的出现,小字体开始变为中字体,艺术的含量上升了,可以挂在墙上供人欣赏,这个时候可以说书法是集工具与艺术于一身。后来到“大字报”年代的结束,书法作为工具的职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现在人们已不用毛笔甚至不用硬笔写字了,人们普遍开始使用电脑了。所以现在如果仍以功底为第一标准,今人就永远不可能超过古人,在功底上谁能超过王羲之?以这个作为标准,实际上是一种倒退的标准。所以说,要讲功底,又要把它作为第二位的。
第四个是美感标准。一般意义上讲,美在道德观上体现为善,所以你要写“杀人放火”,你的字写得再好也不美;在认识论上体现为真,你要写“造谣撒谎”,字写得再好也不美;在哲学意义上体现为平衡。这是在一般意义上讲。从特殊意义上讲,平衡分为动态平衡与静态平衡。动态平衡为大美、壮美、阳刚美,静态平衡为小美、弱美、阴柔美。两种美可以并存。但我觉得,美在动中,发意而动,动而有势,势而生气。打个比方说,足球比赛和乒乓球比赛同时举行,足球比赛的观众肯定比乒乓球比赛的观众多;乒乓球比赛和象棋比赛同时举行,乒乓球比赛的观众肯定比象棋比赛的观众要多。奥运会上刘翔跨越百米栏时,人们肯定会把目光投向刘翔,而不会去注意运动场上的裁判员和那些传递成绩单的人。为什么?美在动中。书法中最能体现动态美的就是狂草。
美感第一贵在具有自我书风,反映作者的感情,如毛泽东的《长征》。所以欣赏书法作品首先要联系书家的人品去品书,这叫字外看书,书中看人。有的大学者的字常规意义上讲写得也不算好,但人们却喜欢,就是字外看书,书中看人。美感第二贵在精气神。一万个人可以有一万个“我”,但不可能有一万个“美”,关键要有“精气神”。何为“精气神”?“精”即精华、完美,它是对书法的形态要求。“气”即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气脉贯通,可以是数字相连,也可以是笔断意连,它是对书法字体之间关系的要求。“神”即神韵、活力,它是对书法的内在要求。简单地说,精气神即书法的活力、本质所在,而精气神往往反映在动态美中。那么,最具精气神的便是狂草。因为狂草作品不是被动地等人去欣赏,而是内在的气、势产生的视觉冲击力,主动地刺激你的视野,对人的感官进行主动冲击。爱好者可以去体会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