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不需要用牢骚来证明
你应当让自己随时都保持振奋,不要轻易失望。当你的某些愿望没能如期实现时,看起来你似乎已经失败了。但是,只要你始终秉持着自己的信念,很快,你就会发现,当时的失败只是暂时的表面现象而已。
——《失落的致富经典》
一位画家把自己的一幅佳作送到画廊里展出,他别出心裁地放了一支笔,并附言:“观赏者如果认为这画有欠佳之处,请在画上标上记号。”结果画面上标满了记号,几乎没有一处不被指责。一些朋友担心他因此受打击,纷纷劝解并鼓励他。但是他似乎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只是淡然地笑了笑。
过了几日,这位画家又画了一幅相同的画拿去展出,同样放了一支笔,不过这次附言与上次不同,他请每位观赏者将他们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他再取回画时,看到画上又被涂满了记号,原先被指责的地方,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同样一幅画,不同的人对它有着不同的评价。人也是如此,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他人的能力和价值,所以,当他人的评价或事情的进展与我们的期待不相符时,不要盲目悲观,更不要对自己失望,要像故事中的画家一样,只要有足够的自信,就能够找到证明自己价值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每个人都拥有潜力,只是尚待开掘。所以,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而抱怨,更不要去嫉妒别人的幸运。如果你本身是一颗珍珠,纵使被禁锢在坚硬的贝壳之中,迟早也会被人发现;但假如你只是一粒沙子,即使在阳光照射下的海滩上,也不会引起他人的丝毫注意。
约翰从斯坦福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了一家规模很小的财会公司,每天,他像所有新入职的年轻人一样从事着简单的工作。他常常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因为得不到重用而终日愁眉苦脸,不停地向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抱怨。
一天,约翰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愤懑前去质问上帝:“命运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平?”
上帝沉默不语,不动声色地从地上捡起一颗小石子扔进了乱石堆里。上帝对约翰说:“请你利用你的才能和智慧,将我刚才扔掉的石子找回来吧!”
约翰翻遍了乱石堆,却无功而返,他不满地说:“您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
这一次,上帝皱了皱眉头,他走到约翰身边,摘下了约翰手上的戒指,再一次扔进了乱石堆。约翰既吃惊又生气,他没等上帝说话便迅速地跑到石堆旁,这一次,他很快便找到了那枚金光闪闪的戒指。
约翰怒气冲冲地走到上帝面前,还未开口上帝却说了这样一句话:“你是那颗石子还是这枚戒指呢?”
看着面带微笑的上帝,约翰恍然大悟:当自己还只不过是一颗石子,而不是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子时,就永远不要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
当我们因为失败而抱怨现实的不公时,先问一下自己到底是石头还是金子。有的人往往对自己评价过高,一旦遭受挫折,就会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从而可能会转向另一种极端:对自己评价太低。这两种心态都是不正确的。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准确定位并评估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不因一时的失意而气馁,也不因暂时的成功而骄傲。一旦你正确地认识了自己的价值,就请冷静、自信、坚定地守护着你的理想,只要你相信它,它就能实现。不要忘记时刻给自己呐喊加油,很快你就会发现原本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已经变得触手可得。
价值从来不需要用牢骚来证明,一个人唯有先征服自己,才有能力征服他人,让别人信任自己。有位作家曾经说过:“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所以,当你想要向世界证明自己的能力时,请先让让自己相信,你是一个有真正有实力的人,而不是一个“抱怨鬼”。
享受金钱带来的幸福,而非金钱本身
我所说的你应该将所有的时间、精力和思想都集中在获取财富上,并不意味着要你变得利欲熏心或唯利是图。
——《失落的致富经典》
金钱并不是唯一能够满足心灵的东西,虽然它能为心灵的满足提供多种手段和工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不能只顾享受金钱而不去享受生活。片面享受金钱只能让自己逐渐堕落,而享受金钱带来的幸福却能够使自己感到身心愉悦。
只享受金钱会使人们的生活主题只剩“金钱”二字,生活就会沦为围绕一张钞票而上演的闹剧。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不会成为金钱的奴隶,而是会依靠金钱的力量获得幸福。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在他创业初期,他保持着为人的低调、谦虚和正直。但是,当黄金源源不断地流进他的口袋时,他变得贪婪、冷酷。为了获取最多的财富,他秉承着“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的原则,加速着行业内的并购风潮。很多企业因此破产倒闭。盛产石油的宾夕法尼亚州油田附近的居民也深受其害,并对他深恶痛绝。有的受害者干脆做出他的木偶像,亲手将“他”处以绞刑,或乱针扎“死”。
无数充满憎恶和诅咒的威胁信涌进他的办公室。连他的兄弟也十分讨厌他,而特意将儿子的遗骨从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地迁到其他地方,他说:“在洛克菲勒支配下的土地内,我的儿子变得像个木乃伊。”
由于为金钱操劳过度,洛克菲勒的身体变得极度糟糕。医师们终于向他宣告了一个可怕的事实,以他身体的现状,他只能活到50多岁,并建议他必须改变拼命赚钱的生活状态,他必须在金钱、烦恼、生命三者中选择其一。
直到这个时候,洛克菲勒才开始醒悟到是贪婪的魔鬼控制了他的身心。他听从了医师的劝告,退休回家,开始学打高尔夫球,上剧院去看喜剧,还偶尔跟邻居闲聊。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他开始考虑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庞大的财产发挥更大的作用。
1901年,洛克菲勒设立了“洛克菲勒医药研究所”,两年后他成立了“教育普及会”,后来他又设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夫人纪念基金会”。
洛克菲勒的后半生摆脱了金钱的束缚,他充分享受金钱所能提供给他的优厚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利用金钱寻找到了心灵的平衡与慰藉。
1937年,洛克菲勒逝世,享年98岁。他死时,只剩下一张标准石油公司的股票,因为那是第一号,其他的产业都在生前捐出或分赠给继承者了。
拿得起、放得下才是对待金钱的正确方法,赚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金钱并非人生的唯一追求。假如人们把追逐金钱当作唯一的目标和宗旨,就会成为被困在金钱陷阱中的猎物,被所追求的财富捆绑起来,也很难得到真正幸福的生活。
金钱就像琴一样,谁不会演奏,它就只会让他听到刺耳的噪音。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获得幸福的途径有两种:增加财富或者减少欲望。”如果你已经获得了财富却仍未得到幸福,不妨试着减少自己内心的欲望吧。
做个驯钱师,不做守财奴
你必须让他人深刻地体会到,通过和你的交往,他们自己也会不断取得进步,获得更多的财富,因为在每次的交易中,你给予他们的是一种使用价值,而这一价值远远大于你从他们那里得到的货币价值。
——《失落的致富经典》
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一个是淡水,里面有鱼,名为伽里里海。从山脉流下来的约旦河带着飞溅的浪花,成就了这个海。它在阳光下歌唱,人们在周围盖房子,鸟类在茂密的枝叶间筑巢,每种生物都因它而幸福。
约旦河向南流入另一个海。这里没有鱼的欢跃,没有树叶,没有鸟类的歌唱,也没有儿童的欢笑。除非事情紧急,旅行者总是选择别的路径。这里水面空气凝重,没有哪种动物愿意在此饮水。
这两个海彼此相邻,何以又如此不同?不是因为约旦河,它将同样的淡水注入。不是因为土壤,也不是因为周边的国家。区别在于:伽里里海接受约旦河,但绝不把持不放,每流入一滴水,就有另一滴水流出,接受与给予同在。
另一个海则精明厉害,它吝啬地收藏每一笔收入,绝不向慷慨的冲动让步,每一滴水它都只进不出。
伽里里海乐善好施,生气勃勃。另外那个则从不付出,它就是死海。
世界上的两种人与巴勒斯坦的两个海非常相像:有些人,热爱自己的财富,但更热爱生活,所以,他们成了财富的主人;另一些人,珍惜自己的金钱就像珍惜生命一样,久而久之,就成了金钱的奴隶。吝啬的人,只能像死海一样死气沉沉;而像伽里里海一样乐于付出,才能得到勃勃生机。
吝啬是一种畸形的人性,吝啬的人并不缺少金钱,然而其灵魂、精神却在日趋贫穷。吝啬的人一般都是自私和贪婪的,这类人总嫌自己发财速度太慢、发财“效率”太低,总想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获,因而常常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地算计他人、算计社会。吝啬者口袋里的金钱或多或少地带有不洁的成分,廉耻、天良、真理都会沉溺在吝啬者的欲海之中。
然而,一个守财奴所能做到的无非是牢牢地抓紧自己手中的每一分钱,双手都紧握着,又用什么来创造呢?有的人为自己的吝啬披上了“节俭”的外衣,诚然,节俭不仅是积累财富的一块基石,也是许多优秀品质的根本。节俭可以提升个人的品性,厉行节俭对人的其他能力也有很好的助益。节俭在许多方面都是卓越不凡的一个标志。
节俭的习惯表明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时也证明一个人不是其欲望和弱点的不可救药的牺牲品,他能够支配自己的金钱,主宰自己的命运。
创富就要崇尚节俭,但是必须注意绕开吝啬的沼泽地。有人曾说过:“没有投资就没有回报”。舍不得播种的人也只能收获微薄的果实,对于农民是如此,对于商人亦如此。
英国著名文学家罗斯金说:“通常人们认为,节俭这两个字的含义应该是‘省钱的方法’;其实不对,节俭应该解释为‘用钱的方法’。”合理利用你拥有的财富,它就会成为你获得更多财富的筹码;如果吝啬手中的每一枚金币,那么,它们只会成为仓库里废弃的金属。
不必预支明天的烦恼
不要为了那些将来会出现的种种阻碍你事业发展的障碍而杞人忧天,除非你能确定它们一定会影响到你眼前的工作,而绝不会也不应该是明天会出现的紧急情况。
——《失落的致富经典》
至于未来,它还没有发生,我们一切关于未来的想法只是我们自己一种单纯的设想,它也许会发生,或者根本没有可能。实际上未来可能以一种超乎我们想象的方式发生,经常会是这样的。量子物理学定律说明,任何当下特定行为都存在无限种可能的结果。
这是《失落的致富经典》中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按照华莱士的观点,既然未来存在那么多未知的可能性,我们又为何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所有将要发生的事情呢?
生活中我们常犯类似的错误,总是预支明天的烦恼,企图将未来可能遇到的烦恼提前解决,以便将来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可是事实往往是这样的:无论你在前一天晚上将庭院中的落叶扫得多么干净,一夜秋风吹过,树上的叶子还是会落下来,你无法在今天扫去明天的落叶。过早地为将来担忧,非但于事无补,而且会让自己眼下活得束手缚脚,所以,只有脚踏实地、着眼于现在才能让生活过得轻松,才不会被设想出来的困难吓退。
1871年春天,蒙特瑞尔综合医院的一个医学生偶然拿起一本书,看到了书上的一句话,就是这句话,改变了这个年轻人的一生。它使这个原来只知道担心自己的期末考试成绩、自己将来的生活何去何从的年轻的医学院的学生,最后成为著名的医学家。
这个人就是威廉·奥斯勒,他创建了举世闻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学院,被聘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讲座教授,还被英国国王册封为爵士。在他去世之后,用厚达1466页的两卷书才能记述完他的一生。
那么,改变他一生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呢?
在耶鲁大学的一场演讲中,威廉·奥斯勒爵士说:“在你们的眼里,我曾经当过4年大学教授,写过一本畅销书,拥有的应该是一个特殊的脑袋。但其实,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我的一生都得益于汤冯士·卡莱里先生书中的那句话: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期望模糊的未来,而是重视手边清楚的现在。”
威廉?奥斯勒爵士认为,他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他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这不是说我们不应该为未来做准备,事实上为明天制订计划是人人必须去做的,但为明日做准备的最好方法不是愁肠百结地忧虑,而是集中你所有的智慧和热诚,把今天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不要因为担心明天寻找不到奇异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此刻盛放在窗口的玫瑰。记住古罗马诗人何瑞斯的这段文字,它将带给你平静和快乐:
“这个人很欢乐/也只有他能欢乐/因为他能把今天/称之为自己的一天/他在今天里能感到安全/能够说/不管明天会多么糟/我已经过了今天。”
(第2章 《塔木德》
从根本上来说,我觉得是《塔木德》改变了我对财富的观点。我觉得它改变了我的一生,直到今天,我还每天读上一篇,以重温赫里姆的教诲。
——世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乞丐的歌剧》——威廉·荷加斯(1697~1764年)
依靠自己的财产比依靠自己的子女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