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容许了的“封建”。
“封建”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绝大多数人所造成的。直接导致了那样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很奇怪,大家都同意了。
顾敏楠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被“封建”所侵袭的家庭,“男尊女卑”?“男孩就是传宗接代”?事实上科学早就证明了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遗传了父母各一半的基因,是男孩还是女孩其实并没有区别。甚至女孩还会比男孩多一根染色体,要是女孩做起事来会比男孩更加的聪明呢!难道就因为女孩出嫁住在男方家里,就被看低吗?如果换过来女孩不叫出嫁,男孩也不叫娶亲,而是结了婚男孩就住在女孩家里,那是不是会有“女尊男卑的封建了呢?”
在古时候,人们都会以力量、战斗作为强者。因而男性占足了优势,可以称霸,接而无休止的战争。造成的只是更多的家破人亡,这真的好吗?换一个角度如果在那时,科学知识就已经发达了,人们会以智慧代替力量作为强者,是不是就不会有这样的“封建”了呢?(这些也只仅仅属于我自己个人的看法)。
在很多,占的还不小的比例中,80、90年代的人因为家里父母的观念,长辈的一贯传承。父母因为想要生男孩结果却是生了一堆的女孩到最后才老来得子的。很幸运的这个最后出生的这个小男孩就莫名的背上了一家的希望,父母惯着、爷爷奶奶宠着。像是这样的,奇怪的越是出现在那些贫困的家庭中,最可怜的就是老大了,从小就被灌输了这样一个定论“你是家里的老大,要更懂事一些,要多帮爸爸妈妈,要照顾好弟弟妹妹,好的留给弟弟因为他比你小。”其实老大也只是个小孩子而已。如果这时候老大的成绩再差一点的话甚至学也不用上了,就帮着家里干活吧。甚至有些老二和老大一样,老大要负责照顾,那么老二穿的就只能是穿老大的衣服,每年的心愿就是过年可以穿上漂漂亮亮的不算新了的衣服。
再大一些,如果父母把钱看得很重的话(很多算不上特别贫困的家庭,越是会在农村这样一个环境下进行各种的攀比)。因为在他们眼中只有那个宝贝儿子,关心儿子上学累不累?有没有吃饱?有没有受伤?他们也知道自己还有女儿,的确是知道。“大妞啊!今年你弟弟的学费要交了,你看看要不提前寄回来啊·····”“大妞·····这个月寄的怎么这么少?你不知道家里一家子人吃饭的嘛,你要让我们喝西北风啊?你个没良心的,妈养你这么大,给家里寄点钱就这么难?·····”“大妞·····你看看隔壁老王家的闺女多好,上个月回家给她爸买了一件貂皮袄,你咋不像人家学学,都是一样女儿的······”“大妞·····”没错真会让人觉得你们就只是金钱关系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欠下了很多债,债主每个月准时的催款呢。
但是不管怎么样,父母就是生下来了就是一生的,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现实,只要你还生活在现实,你就必须得承认,就得承担起你的义务。你也会心疼父母的辛苦,早长大的孩子,早懂事的孩子,虽然有时候你会经常想为什么会这么不公平,但是你的心会告诉你,亲人就是亲人,你宁愿自己挨饿,自己受冻也会想要给爸妈给弟妹买最好的。有时候你的担心会比你的父母还要多。在外面受了伤,伤心难过的时候你还是会一样想到家,想起母亲做的白米饭的香味,想起父亲刚从树上摘下果子那种涩涩的味道,在你看来都是甜的。
在某种定义上讲吵吵闹闹就是一个家,当你回到家推开门安静的出奇,偶尔有那么一阵凉风从你的身边经过,身体不由得打着寒颤,心也是凉的。哪怕是一句责怪的话语在这里都会是温暖的“又不知道跑哪去鬼混了,这么晚才回家。”“饭在锅里,要吃自己去盛去。”“这么没有时间观念,又总是忘东忘西的,以后你要怎么办?”“早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下次如果要晚回来,一定提前打个电话就是记不住。”············这些声音都没有的时候,你又会是有多么的怀念,人是犯贱的,总是对喜欢自己的冷漠,等到喜欢的变得消失了,又会开始追悔。永远都是得不到的最珍贵,却永远不知道身边的才是最值得你珍惜的。
要是这世上真的有一间可以让人后悔的地方,那一定是永远都会人满为患的。
··············
“小楠,回来啦。”隔壁的三姑大声的问道。
小楠示意的点了点头,有点沉默,一个20多岁的小姑娘心中却装满了心事。她有很多话想要说,回到家想要跟母亲说,只是每次都是咽了回去。还记得(有一次她们一起逛市场,母亲不小心伞尖撞到了小楠,在很多人看来会问小楠有没有受伤,可是她的母亲第一时间会看伞有没有坏;自己半夜睡觉不小心被虫子蛰了后来脸上都差点烂了起泡,每次跟母亲说,她只是想得到安慰,可是母亲会说谁让你晚上喜欢那么晚睡觉灯亮着,虫子都爬进来了;················她变得不太爱说话,有事就自己藏着,假装着不需要任何人)
这些也并不是小楠最伤心的,她最痛苦的还是她生下来20几年了,父母的争吵也是跟着她20几年了。他们总是为了一点小到不能再小的事争吵,很多时候单独和母亲在一块的时候嘴里还是抱怨,和父亲在一起也一样。她实在是听够了,不管是谁在说自己的父母,心里都会是不开心的。这几年家里为了弟弟的病,更是一筹莫展。对小楠的关心,不仔细的从鸡蛋缝里挑点骨头出来,都很难找得到,多下了的话题就只剩下了“钱”。有时候小楠是不太愿意待在家里的,她更愿意和“四姐妹”待在一块,那样的快乐是发自内心流露在脸上的。而在这个家里,更多的是留恋在记忆深处的。
在她还小,还没有弟弟妹妹的时候父母亲还是把她当做是宝的,她可以像其他小孩一样趴在爸爸的背上“很宽,有温度的温暖”;可以吵着让母亲给自己做鸡蛋面吃“飘着仙气的香味”;可以和隔壁的小朋友一起跳起牛皮筋“变着花样的折腾那根带着弹性的线条”;那时候村里还是泥土路,每当天空心情不太好的的时候飘洒下来的雨滴混着泥土的气味覆盖着整个大地,在远处可以看到一个身影,嘴里唤着自己的名字“是父亲,担心自己回家的路上会被雨淋湿,特意早早的赶回家给自己送来了伞”,回到了家里母亲已经做好了香喷喷的晚饭等着我们。再过几年,爸爸妈妈又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妹妹,顾爸爸开始学着做一点小生意,为了养家糊口,每天都要忙到很晚,听到的争吵声多了,黑眼圈皱纹也开始喜欢了父母的脸。有很多时候小楠要和妹妹搬着一个小板凳等到村上的烟囱开始升起后,又渐渐的消失,太阳公公也完成了一天的工作躲了起来,望着村口的小道还是不见那熟悉的身影。甚至连续了好多年的春节家里留下的也只有晓楠和妹妹们,在当时她就是这个家的大家长,就因为她“认为的我要比妹妹起码也是多吃了几年饭的呢!“有时候隔壁的三姑会调侃着小楠:”呦呦喂,小楠啊,你那面熟了吗?就吃啊·······“”看看,人家小楠出门都是带着尾巴(妹妹们)的!·····“小楠也会回到”对啊,我们年轻人就喜欢吃这样的面。······三姑,要不你也尝尝啊······”
··············
这些仅从在于记忆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