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指的技术,不是单一的某项技术,而是全方位的、综合的技术。比如说,富士康要做出产品,不但涉及产品开发技术、装配技术、自动化技术,还涉及冲压技术、成型技术、线缆压出技术、电镀技术,再往上就是模具开发技术、抽线技术、铜材生产与分析技术、塑胶生产与分析技术、检测技术等。只有将这些技术的每一项都提高到具备领先对手的水平,才能使企业的综合技术水平提高,继而打造出真正的竞争力。
从富士康创立至今,郭台铭始终强调模具技术对制造业的核心价值,到现在,他仍然认为富士康在模具技术上还有潜力可挖。郭台铭举了一个例子,很有代表性。螺丝是最普通的一种制造业零件,在很多人的眼中,它几乎不具备技术含量。但郭台铭却认为,一个国家制造业生产的螺丝的水平,某种程度上就能代表这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就说用铁块加工的螺丝,用在一般机台上和用在光学设备与半导体上,价值相差100多倍,差别就在精密度上。世界上没有几家工厂可以生产麦当劳的门钉,因为他们对门钉电镀规格的要求是300μ,量测是测螺牙里面,一般电镀工艺根本无法达到。
麦当劳只是一家快餐连锁店,为什么对门钉的精密度有如此高的要求?因为他们认为,麦当劳的客人很多是10岁左右的小孩子,门不停地开关,如果因为门钉生锈造成门扇松动,把小孩子挤伤或挤死,用多少钱也弥补不了这个有形或无形的损失。当然,这也解释了麦当劳为什么成为了快餐界的二巨头之一,就是因为他们不断在强调精密,并为之竭尽全力。
富士康在制造技术方面,也在强调精密。富士康的技术开发坚持三大方针:“核心技术扎根化”、“专利系统制度化”和“零件制造智能化”。其中,“零件制造智能化”是强化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内容。
关于“零件制造智能化”,郭台铭说:“我比较偏重制造技术,我们的塑模机、冲模机应该发展成智能型的。将许多感应器装在模具里,在塑料射入模内后,通过热感应器,将温度信号回馈到PC板内,控制加热器的工作,以达到控制模内温度的目的;同时,还可对模内压力、流速进行自动化控制。这是最新的制造技术。冲模也是一样,在冲模过程中,冲头的温度、材料和模座的温度,怎样才能测出来,怎样控制冲模过程,这些都是技术。”
的确,在追求“制造技术”的道路上,企业没有终点的。富士康能在制造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与其竭尽所能的精神是分不开的。相信在未来,富士康依旧会为提高自己的制造技术而全力以赴。有人曾就连接器是否包含高科技的问题,问过郭台铭,他十分笃定地说:“我们不但包含高科技,而且站在高科技的前面。我们在注重科技研发的同时,将更加追求高精密的制造技术。”
【模式活用】
什么是制造技术?制造技术是制造业所使用的一切生产技术的总称,是将原材料和其他生产要素经济合理地转化为可直接使用的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成品、半成品和技术服务的技术群。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制造技术的生产方式沿着手工→机械化→单机自动化→刚性流水自动化→柔性自动化→智能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了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的不断进步。
制造企业为什么要竭尽所能地提高制造技术呢?因为,竞争激烈的市场要求产品性能高、成本低、周期短;日益恶化的环境要求材料加工原料与能源消耗低、污染少;高速发展的工业技术也要求加工制造的产品精密化、轻量化、集成化。面对外在世界的不停变换,为了生产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的产品,制造企业必须竭尽所能地提高自己的制造技术。
先进的制造技术能给企业和行业带来哪些好处呢?马鞍山钢铁公司的热轧及冷轧薄板工程,是设计年产200万吨热轧薄板的CSP生产线以及年产150万吨的冷轧薄板生产线。当初,设计投资50余亿元人民币。但为了降低工程投资,马钢公司决定对现有冶炼、铸造生产工艺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在技术上追求创新和突破,继而寻求成本的节约。
马钢决定自行承担热轧薄板所需的10片重218吨的F3一F4特大型轧机机架铸件,以及冷轧薄板所需的8片轧机机架铸件的浇铸任务。从前,他们从来不具备铸造过上百吨大型铸钢件的铸造能力及技术水平,但这并没有浇灭他们自行开发先进制造技术的热情和决心。他们与清华大学合作,采用了先进铸造工艺技术及凝固过程计算机模拟技术,仅用了1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浇铸第一片热轧薄板用轧机机架铸件到顺利地完成全部18片冷热轧机机架铸件的生产任务。这项技术的研发成功为马钢节省了上千万元的生产费用。
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制造业如果想谋生存、求发展,必须掌握并科学运用最先进的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是改造传统产业的有力武器,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6.任何科技都是从基本功做起的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个现象,很多企业的员工过分依赖机器,依赖电脑,导致忽略了基本功。但事实上,任何科技,一定要从基本功做起。
什么是富士康的基本功?郭台铭说:“射出成型、冲压、电镀、自动化、材料、检验、晶管、模具、IMD、WireGauge,这些都是我们必须练好的基本功。我们要做好实验室的建置、材料开发、数据的管理和品质的管理工作。”
【模式解读】
郭台铭是个大个子,很喜欢打篮球。年轻的时候,他非常崇拜一位篮球明星,因为这个人每场比赛得分都要过30分。后来,郭台铭在一份报纸上才了解了这位篮球明星为什么练就了这么好的球技,原因是他每天晚上都会在家里练习投篮,不投上500个,他是绝对不会上床睡觉的。
郭台铭经常将这个故事讲给他的员工听。他告诉员工,富士康如果想在世界市场上竞争,最重要的不是买到最先进的设备,而是要知道如何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好。因为如果连基本功都练不好,富士康就会有被打败的可能。富士康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再谈高科技。试问,一家过分依靠设备、电脑的企业,怎么会有创新的思维?因为电脑使多了,人脑就迟钝了。一支大脑迟钝的员工队伍,何谈技术?
除了基本功,现场也是企业技术发展的另一个关键。郭台铭常说:“科技竞争好比是新的世界大战。这是经济的战争、人才的战争。今天的战场上,男人比气概、女人比气质、产品比品质、企业比生产力、国家比竞争力。技术的比拼在现场,人才成长的摇篮也在现场。”离开现场,空谈理论,任何技术都会失去它的生命力,失去应用的舞台。
郭台铭号召富士康的技术人员一定要走出实验室,来到现场。只有现场才能检验开发出的新技术是否有用。为了说明现场对于技术的重要性,他还举了磁悬浮列车应用的例子。德国研究的磁悬浮列车技术在德国本土的应用失败,却在上海取得了成功。原因是,德国实验磁悬浮列车技术将地点选在偏僻的小镇,那里没有人口、没有市场,所以技术不能得到应用,而上海却是要人口有人口、要市场有市场,能够应用这项技术。所以说,先进的制造技术从何而来?只能来自于现场。而且当初中国与德国签订的协议上一条重要的规定就是技术的转让。为此,中国派去一批人到德国接受培训,掌握了非常多的先进的制造技术,包括道路的施工、轨道的铺设等。然后,这些人回到上海开始施工。试问,如果这些人没有去到现场,这些先进的技术又该如何学习,难道仅仅靠理论阐释吗?只有现场才是技术的关键。
一项先进的技术从实验室研究设计到引进试验及应用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因为真正的问题会暴露在施工现场,真正的技术也会在应用中得到提升。因此,真正的技术在执行的现场,先进的制造技术来自于现场。
在富士康,实验室的人员要求必须走出实验室,走向制造现场,参加技委会,发表不同的技术案例,学到很多的理论知识,还要回到现场去验证。郭台铭说,技术与现场的关系,就像游泳与水的关系。一个人要想学会游泳,如果不下游泳池,永远也学不会。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现场,什么技术也不能研究成功。
【模式活用】
技术来源于现场,而且必须回到现场得到检验。
日本企业非常重视现场管理,在他们看来现场才是技术比拼的战场,哪个企业抛弃了现场,它就不会在“战争”中获胜。
日本企业与美国企业最大的不同在于,美国企业重视企业领导者个人的、强势的领导风格,而日本企业重视现场管理。2008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前,人们还在争论到底哪种管理风格更值得学习,但危机爆发后,那些处在艰难选择中的企业家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日本。丰田、索尼、松下、京瓷等一流企业再一次成为了他们关注的焦点,稻盛和夫和大前研一等日本知名的管理大师倡导的现场管理再次风靡世界。
日本企业为什么如此重视现场?原因是企业所有的生产环节都在现场,而且新技术的产生和实践也必须在现场。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的妹夫岩间和夫,在索尼初建时为索尼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在索尼自行开发晶体管的项目上表现更为出色。
当时索尼买下美国WE公司晶体管开发的专利,但是索尼必须派人去美国学习技术。而担当大任的就是岩间和夫。在美国的3个月中,他几乎是扎在了WE公司晶体管制造工厂的现场,努力学习制造技术。他每天都去工厂研究制造装置,碰上不懂的地方,就用不熟练的英语刨根问底。晚上回到旅馆后,他再依靠记忆画成制造装置的草图,归纳成报告书发回东京。据统计,3个月期间,岩间和夫往日本邮寄了包括报告书在内的100多份书信,字数足以出版一个单行本。根据岩间和夫寄回的报告,东京大本营的科技人员必须来到现场才能进行试验。如果他们遇到疑问,就通过书信询问岩间和夫,然后岩间和夫以回信的方式予以回答。当然解答的根据也是根据现场的研究与发现。
总之,对于一家制造企业而言,员工的创造性和技术水平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员工对制造现场广度和精确度理解越深,企业就越有可能获得突破,取得技术上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