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互联网公司陷入经济危机中。也正是在此时,腾讯却开始盈利,成为互联网“寒冬”中的一缕“春风”。
风投的青睐
腾讯在运营了一年之后,暴增的用户量使腾讯不得不扩充服务器,但其资金却渐渐枯竭。最困难的时候,公司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马化腾回忆说:“当时我们只能到处蹭别人的服务器,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台普通的计算机,放到具有宽带条件的机房里面,然后把程序偷偷地放在别人的服务器里面运行。”
1999年11月,腾讯的账户上只剩下1万多元,马化腾不堪重负,准备将OICQ卖掉。当时,马化腾设计的商业模式是,向各地电信部门卖一套连带用户在内的在线寻呼系统,要价在100万~300万元。但对于技术创业型的创业者而言,卖掉自己的产品也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课程。
由于不懂市场运作,OICQ的价值没有显现出来,马化腾拿OICQ向运营商推广的时候,经常受到冷遇,甚至被拒之门外。
关于马化腾“贱卖”QQ一事,流传着很多版本,主要有以下五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马化腾试图将QQ卖给网易。据说,这是腾讯创业时期的一位内部元老说的,其原因在于马化腾和丁磊的私交甚好,马化腾走投无路之下,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丁磊。不过,此时的丁磊显然没有看上QQ,他更看好邮箱业务的前景。
第二种说法:马化腾试图将QQ卖给深圳电信。所有关于马化腾“贱卖”QQ的传说中,这种说法流传最广,但也是最不合乎商业情理的说法。据说,双方最终没有达成共识的原因在于,深圳电信的短视和马化腾在最后关头的紧急叫停。
第三种说法:马化腾试图将QQ卖给21CN。这种说法经常被21CN的人提到。当时21CN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同在广州的广州电信,其旗下拥有PICQ,因此,21CN想将腾讯的QQ买下,以便和对手竞争。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就在双方进入最后的实质性价格商讨阶段时,PICQ夭折了。21CN顿时失去了收购的动力,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第四种说法:马化腾试图将QQ卖给中北寻呼。腾讯北京公司总经理张志浩当时在中北寻呼集团总部工作。1999年,马化腾到中北寻呼调试设备,在此期间,张志浩学会了怎样使用OICQ,同时意识到这个简单的胖企鹅前景无限,于是向公司建议将这款即时通讯软件买下。但是,中北寻呼也没有发现好的盈利模式,最终只能作罢。
第五种说法:马化腾试图将QQ卖给中华网。这种说法普遍受到支持,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华网刚刚上市成功,手里握有大量现金。同时,中华网收购盛大部分股份就发生在此时。
对运营商而言,盈利是首要目的,在ICQ风行的时候,运行一个新的聊天工具风险巨大,他们无力承担。有一些公司有购买意向,不过一旦进入实质谈判环节,对方公司却“不理解腾讯的技术和无形资产的价值”,没有一家公司能接受腾讯100万元的报价(其中最高的一家也只出到了60万元)。
马化腾回忆说:“谈判卖OICQ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复杂,一连谈了几家都没有达到我们预计的底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决定留下它自己养大。”
此时的马化腾骑虎难下,然而就在腾讯做不下去的时候,马化腾听说了一个消息:丁磊拉到了风险投资,这给马化腾提供了思路。丁磊和众多互联网掌门人不同,他没留过洋、有很深的民族情结,由于担心中国互联网被外资控制,创业初期,网易没有引进海外风险投资。
网易最初的创业阶段,丁磊一直用自己编写软件赚的钱进行周转。当网易的“分布式免费邮件系统”在互联网市场走俏以后,国外风险投资商主动与丁磊联系,准备给网易投钱,可丁磊却不予置答。直到网易规模扩大,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丁磊才适度引进风险投资,底线是风险投资商不能威胁到他在网易的话语权。
当马化腾获知丁磊引进风险投资后,他马上意识到QQ也可以有另一种发展方式。腾讯上市之后,马化腾在回忆起这段日子时说:“我们曾险些将QQ以60万元卖给别人,庆幸的是当初没有贸然行事。要在互联网上掘金就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许多很有才华的网络人才往往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进而失去了长远的发展机会。”
不久之后,马化腾和曾李青做了六个版本的商业计划书,联系风险投资商,但都杳无音信。对此,马化腾说:“北京有海归圈子,他们找风险投资比较容易。深圳不一样,不过腾讯运气不错,虽然也遭受了挫折,但风投根据ICQ的成功,判断OICQ一定有发展前景,最后盈科数码和IDG两家一起壮着胆子投资了腾讯。”
1999年深圳高交会上,凭借着OICQ营业半年取得的市场地位,腾讯拉到了IDG和盈科数码220万美元的投资。
IDG创建于1964年,全称International Data Group,即美国国际数据集团,集团总部设在美国波士顿,集团董事长是麦戈文。
IDG于1980年在北京创办了中美合资的《计算机世界》,此后不断拓展业务,到目前为止,IDG与中国合资出版的计算机、电子、通讯等相关的杂志已经达到了30余种。IDG广泛地参与中国IT专业媒体的发展并不是它的主要贡献,它对中国互联网最大的贡献是投资了新兴互联网公司。
IDG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技术出版、研究与风险投资公司,在8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自己的分公司,其采用现代化信息处理和传递手段,建立起快速而全面的世界性信息网络。
1989年11月,IDG在北京进行了第一笔风险投资,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美国技术信息服务公司。1993年,IDG开始大规模进军中国市场,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地都设立了风险投资管理公司。1998年10月27日,IDG与中国科学技术部签署了在未来7年向中国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0亿美元的合作备忘录。
此后,从1997年到2000年间,IDG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投资了搜狐、当当、易趣、腾讯、百度、携程旅行网、书生科技、亚信等数十家如今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公司。IDG亚洲区总裁熊晓鸽说:“毫不夸张地说,IDG始终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然而,对于给腾讯投资的盈科数码许多人并不熟悉,但是它的创始人李泽楷却声名远播。盈科数码是李泽楷于1991年创立的投资公司,1999年香港政府将高科技中心数码港发展权交给盈科数码。2000年,香港电讯的母公司英国大东电信局准备接受新加坡电信有限公司收购香港电讯,盈科数码加入竞争,最终以110亿美元成功收购香港电讯,此举使盈科数码迅速扩张为香港规模最大,同时提供固定网、上网、无线电话等综合电讯服务的公司。此后盈科数码改名为电讯盈科,进一步提升了香港作为科技及商业中心的形象。
腾讯从IDG和盈科数码融资成功后,马上购买了服务器和宽带,从免费机房搬了出来。更新了宽带和服务器,再加上有效的市场推广,QQ用户又一次迎来了高速增长期。
从资金困境中走出来的马化腾变得更加务实,他总结说:“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之前,中国互联网进入了融资高峰期,大家都抓紧时间花钱再去融资,但我就不这么想。做公司要对股东和投资者负责,所以现在看到新兴公司乱花钱就有些看不惯。钱不是白拿的,腾讯固执地坚持一个原则:不能控股,不能插手经营,要自己一步步想明白了,再慢慢做大。”
多年以后,对于腾讯早期的融资经历,马化腾在一本融资指南的序言中描述道:
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互联网创业者,我也曾走过一条艰涩的创业和融资之路。在业界人士对腾讯的今天津津乐道之际,我们不曾忘记来自各方的支持和鼓励。在创业之初的艰难时期,对我们最重要的支持可能就是来自投资商了——实际上我一直认为应该把他们称为投资合作伙伴,因为他们在前景并不明朗的时候,通过对创业企业家的信任,和企业并肩作战在最前线。
1999年,QQ迎来了第一次注册用户剧增的浪潮,我们在深受鼓舞的同时,也感受着巨大的资金和技术压力。但是当时,我们还难以描绘出动听的创业故事;最困难的时候,我们甚至考虑过低价出售公司。所幸的是我们坚持了下来,并且拿到了第一笔风险投资,现在一些业界的朋友评论说,当时风险投资严重低估了腾讯的投资价值,然而在当时,就是这笔风险投资使腾讯能够撑下去并买了足够多的服务器,继续为广大网友提供服务,从而成就了今天的腾讯。
当然,如同婚姻一样,创业企业家和投资方的合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对于未来的看法并不是总能保持一致。在这期间,有老的投资人退出,也会有新的资本进入。2001年,投资合作伙伴的介入为腾讯带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环境,并且和我们一起走到今天。
在腾讯的成长过程中,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会就是,创业者寻找投资伙伴时应该考虑的并不仅仅是资本。实际上,投资方能帮创业者的绝不仅仅是钱。尤其是有经验的投资商,他们对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洞察,同时还拥有深厚的行业资源。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还有投资人对创业企业整个团队和经营模式的信任、鼓励以及对未来风险共担的责任。这些对于创业者来说才是真正弥足珍贵的。
相反,如果投资商不能理解行业的前景,对创业团队缺乏信心,那么其所持有的股份反而可能成为企业在快速发展阶段业务员纵深拓展的障碍。不少创业企业都是在最紧要的关头被风投抛弃,功亏一篑。因此,在投资方考察企业发展前景的同时,创业者也应该对投资方进行考察,了解其行业背景,看它是否能够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另一方面,风险投资商向创业企业投入资金固然是为了获利,但“退出”只是兑现投资收益的方式之一,并非唯一途径。如同大家看到的一样,在2000年进入腾讯的投资合作伙伴和我们结成战略投资关系,经历风风雨雨,至今仍然和我们在一起并肩作战。就这一点来说,我认为,投资商未必只是创业企业发展历程中的过客,如果企业有良好的盈利模式和成长空间,他们会乐于与之长期合作。这类风险投资者随着企业的成长壮大逐渐变成战略投资者,并且能与企业家一起打造百年老店。
腾讯在1999年面临发展危机,马化腾甚至打算将公司卖掉,最终在IDG和盈科数码的风险投资帮助下渡过了难关。在和风险投资商合作的过程中,马化腾意识到,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商更多是合作伙伴关系,只有互相认可,才能共度难关。
网络泡沫的破灭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它便开始引领世界进入计算机时代。美国的计算机热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整整持续了30年,微软、IBM、苹果、甲骨文等计算机业巨头都是此时成立的。90年代中后期随着雅虎、亚马逊、谷歌等基于互联网应用的公司的兴起,世界电脑业开始由个人电脑时代向网络时代转型。
1998年,微软悄悄地发布了Windows98,这个新的版本操作性能更快捷,可靠性更高,给用户带来了更可靠的计算机体验。1998年的9月,张朝阳推出了Sohu2.0版,高调宣布要做中国第一网站,成为名动四方的网络新贵。1998年底,马云在杭州成立了阿里巴巴,宣布要做一家有80年历史的世界级互联网公司。1999年5月,中国第一家在线销售软件、图书的B2C网站8848公司成立。
以上所举还只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冰山一角,至于小公司简直不计其数。面对世界互联网和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态势,海外风险投资商近乎疯狂地向中国互联网投钱。当当网联合总裁李国庆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我的一些华尔街的朋友给我打气,说你尽管吹,你吹得再厉害,也赶不上互联网发展的速度。”
在一片狂热的人群中,只有“股神”巴菲特保持着一贯的冷静。他固执地认为互联网是泡沫经济,迟早要破灭,所以不给互联网新经济投资。据说当时很多股东不满巴菲特的行为,甚至要罢免巴菲特。就在一切看起来都如此美好的时候,互联网泡沫瞬间破灭,股东们这才见识到“股神”敏锐的洞察力。
腾讯成立于互联网高潮时期的1998年底,与众多互联网不同之处是:它没有海外大资本的背景。就在马化腾刚刚接受海外风投,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互联网寒冬来临了。
2000年4月,纳斯达克暴跌,到年底已经跌破了2600点大关,下跌近50%。此时,整个高科技资本市场都面临着困境:新浪的股价跌到了1.06美元,搜狐跌到了60美分,网易在上市当天便跌破了发行价。在国际计算机领域,思科的市场价值从5792亿美元跌到了1642亿美元,雅虎从937亿美元跌到了97亿美元。
2000年底,互联网领域哀鸿遍野,尸横满地。据统计,2000年美国共有210家.com公司倒闭,这只是互联网寒冬的开始。
2001年,才是真正考验互联网公司的一年。到年底,当初浩浩荡荡冲向互联网的百万大军,剩下的不足70%。其中电子商务领域尤为明显,2000年中国市场上有两三百家网上书店,最后仅仅剩下十几家。
腾讯虽然在2000年初接受了IDG和盈科数码各110万美元的注资,此时仍然陷入困境中。面对互联网市场不确定的未来,腾讯和投资方都面临着“再选择”的问题。
2001年6月,香港盈科数码将其持有的20%的腾讯公司股份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当时这条消息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因为盈科数码出售的只是腾讯20%的股份,马化腾仍然牢牢掌握着腾讯的话语权。
2001年12月,一封QQ网友的信像投向日本的原子弹一般,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位关注腾讯的网友,有一天想看看腾讯在国外的影响力,却在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的网站上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QQ早在6个月之前已经卖给国际传媒大鳄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这家公司收购了腾讯46.5%的股份,取得了与QQ的创业者们相同的股权份额,相对控股了腾讯。”
看完这条信息,这位网友愤慨难当,为了讨个说法,他给多家网站发信件揭发“真相”,他在信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