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文昌信仰本是中国民间信仰及道教信仰的组成部分,随着汉族人口的迁人及汉族文化的传播而进入了青海海南藏族地区并逐渐为当地藏族人民所接受。在此过程中,它受当地原有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境内各文昌庙的建筑特点、庙内神像造像风格、文昌祭祀仪轨等相对中原地区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当地汉、藏民族共同的文昌信仰,反映了多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多元崇拜,呈现出明显的地方化、本土化的特点,文昌的神职范围被扩大成护佑一方的地方保护神。
一、文昌信仰如何传人青海海南地区
文昌作为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道教的重要神祗,是随着汉族人口的迁入及汉文化的传播而进入到海南地区的,在当地较有影响。藏语称文昌为“阿米尤拉”,在这里文昌信仰被赋予了不同于汉族地区的其他含义,文昌的形象、传说发生了一些改变、神职范围被扩大,祭祀仪轨等也呈现出本土化的特点。文昌信仰进入青海海南的具体原因和过程,未见于记载。笔者仅从少量史料中找到有关贵德文昌庙的零星记载:《西宁府新志》卷十五贵德部分中记载有“文昌庙,在城西十二里”,《安多政教史》对该庙也有所描述,说明清朝时这里已有文昌庙存在。笔者所见到的关于贵德河西文昌庙的介绍性文章,大都认为该庙建于明代。《青海塔寺石窟》一书中还有如下的记载,“河西文昌宫,始建于元朝天历二年(1329)。”如依照此记载,则说明至迟在元朝时这里就有文昌信仰存在了。元时道教很得统治者器重,成吉思汗西征返回后曾在各地敕建道教官观,还曾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统治者的喜好往往会影响普通大众的文化取向,因此说元时青海海南地区已有文昌信仰是有可能的。此外,青海海南地区虽为藏族自治州,但其境内汉族人口已超过全州人口三分之一的比例,位置上又紧邻东部农业地区,内外都处于汉族文化的影响之中,对汉族文化的接受程度自然会更胜于其它民族自治地区。
宗教信仰的传播还与传播者自身的素质与影响有关。文昌信仰在海南地区影响广泛,藏族活佛的介入也起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元朝以来,许多青海的藏传佛教高僧大德或受朝廷的邀请,或纯属个人行为到过中原腹地,他们是汉地文化最早的接触、感受者,后来也可能成为异族文化的接受者和宣传者。关于这一认识,笔者将会在下面专门论述,共和新寺文昌庙的修建就是例证之一。
二、青海海南地区的文昌信仰状况
下面笔者将以贵德、共和两地的文昌庙为例,对青海海南地区的文昌信仰加以描述、说明。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县区,是因为这里的文昌信仰在青海海南地区最具代表性,较能反映出海南藏族地区文昌信仰的特点与现状。
贵德县现有文昌庙五座,其中河西文昌宫规模和影响最大。另外四座为村庙,其中河东乡有三座,分别为马家西村(太平村)文昌庙,周家村文昌庙、下罗家村文昌庙。此外新街乡有上卡力岗村文昌庙。
河西文昌宫,俗称河西文昌庙,藏语称“尤拉康”(地方神之庙),位于县城西六公里处的河西乡下排村(该村以藏族人口为主)。从庙前的道路向西望,蓝天白云下,宫殿巍峨,山峦环绕,山梁上遍插俄博。该庙最早应为刘屯村(汉族村)村庙,后影响渐渐扩大。
河西文昌庙历史悠久,《安多政教史》云:“贵德地区地方神的神庙,位于日安吉德沟的沟口,这座庙的后山,远看像个宝瓶,所以被称为‘赤尕’宝座台。”民国时期编修的《贵德县志稿》载:“文昌庙,在城西十二里古边墙外……汉藏信仰,士民供奉,每逢朔望,香烟甚盛,有事祈祷,灵验显著,久为汉藏祈福消灾之所……”同治十三年(1874)开始重修,光绪二年(1876)落成。原建筑分三个平台,依阶梯而建,其规模虽小却精致严谨。1958年该庙被彻底毁坏,1982年以后由群众自发组织筹款在原址上重建。笔者在做实地考察时见到复建工程还在继续,据河西文昌宫民管会现任主任张振基介绍,建庙前三年县内外汉、藏信众共捐款15万元,到目前复建庙宇共花费300万元左右。续建工程所需资金已不必再外出筹集,如今每年的香火收入除该项支出外,还绰绰有余。
河西文昌宫选址,依山傍水,庙前绿树成阴,吻合寺、观多处于山清水秀之处的特点及“风水”里“相土尝水”的要求。这些特点在该县其他一些古建筑上也有所体现。文昌宫依山而建,主殿为汉式歇山式翼角飞檐楼阁,建筑群以石阶为轴,左右对称,由两道牌楼、山门、石阶及楼阁组成,布局严谨、错落有致,雕梁画栋、气势雄伟,体现出传统中式建筑的特点,符合中国人讲求对称、工整的审美习惯。而一些装饰细节、殿内布置、塑像造型等方面则体现出汉藏合璧的特点。
进入巍峨耸立的是第一道牌楼,南北对称正修建有四间青砖殿堂,靠近牌楼的两间据说将供奉门神,其余两间中藏式的一间用于出售门票、裱纸、香烛、路马、哈达等,另一间用做仓库。然后是第二道牌楼,形式与第一道牌楼相同,上书“文治光华”。整个殿堂依山势,在山平坡辟三个平台而建,形成梯级式庙宇。登石阶而上第一个平台建有山门;二平台上三面建有楼阁,东楼为奎星阁,由兀热沟的藏族群众捐资修建,塑奎星木制站像。南、北两角分别为钟鼓楼,北楼为火祖阁,塑有火神、牛王、马祖三尊像及文昌坐骑千里驹和万里马(则库县巴塘玛村藏族出资),其左还有一侧殿,供奉着八扎爷、药王爷、张天师的画像。南楼为娘娘阁,塑有王母、送子、献花娘娘三尊像,其右还有一侧殿,供羊师大将的木制站像,向东再缩进一间,内有土地赵公明、穿黄二郎(二郎神)、城隍及山神的画像。三平台正中建有雄伟的歇山顶式大殿,高10米,正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包括廊檐),大殿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横坊斗拱建筑,殿顶由琉璃瓦覆盖,殿脊正中的铜质宝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殿内塑有文昌坐像,左右分别为“天聋”、“地哑”立像。据庙管张振基讲,扩建工程还在继续,文昌宫主殿后还要再修一殿,名后进宫,用于供奉文昌的父母。
文昌宫内多数神像的设立、形象与汉族地区并无二致,除奎星、羊师大将为木制神像外,其余均为泥塑神像。值得一提的是以下几点:正殿内的文昌坐像据说最早是藏式造像,由江仓麻(村名)藏族匠人塑造,后改为汉式造像,而天聋和地哑则保留了藏族的面部特征和服饰特点。文昌坐像已被层层堆积的哈达、绸缎所淹没,仅能见到头部。像前的镜框里分别是十世、十一世班禅像。坐像前摆满了酥油灯、净水碗以及信徒敬奉的青稞酒、砖茶等,正中摆放着一个盛有五色粮食的铜质曼扎,笔者还在这里见过贵南藏族献祭的全羊。殿内还悬挂有经幢;另北楼侧殿还包括有一佛堂,内挂五幅唐卡,两大三小,据说都是文昌画像。包括一大唐卡在内的其中三幅已被烟熏得漆黑一片,看不清楚。剩下的一幅为着汉服、骑白骡的文昌形象,画面下方还有藏传佛教的两位护法相随。佛堂内还有一木制小佛龛,内供有一尊手举弯刀的藏族神像,类似藏族山神形象,却是贵南藏族群众献来的文昌造像;奎星造像色彩艳丽,宝蓝肤色、明亮的朱红毛发,身上佩饰也选用明黄、翠绿等颜色。腰腹间很特别地配有一铜质圆形饰物,圆周雕刻有龙、海螺等吉祥图案,中间似为藏文文字。几经打听,一说为护心镜;另有当车乡的藏族告知中间的藏文文字读“央”,奎星即从中而生;奎星殿后殿有无量爷的画像,赤足着清代武官服装,右手持剑。面色较黑,长发披肩,眼睛为藏族佛像常见的鱼形目,无量爷据说是文昌的化身,其名称可能是由佛教中无量佛改造而来;羊师大将也是很耐人寻味的一位神,该神像为红色、羊头人身,左手捧莲花花蕾,右手握长戟站立,查找有关书籍,佛教、道教中均未见记载。据庙管和群众介绍,羊师大将也叫羊头老爷,藏语直译为屠夫山羊,为文昌出行时的两大护法之一,专管降雨。文昌的另一护法为金毛童子(画像似孙悟空)。当地藏族百姓尤其虔信奎星、马祖、羊师大仙、火神,原因在其后分析。
该庙文昌的祭拜仪轨也显示出汉藏结合的特点。通常一进山门,无论汉藏群众都要先到售票处购买香裱、酒、哈达等,然后到煨桑炉前燃烧香裱,从一旁的木箱内取五色粮食煨桑,并按顺时针方向围绕煨桑炉撒酒水、路马。这些祭品藏族群众往往会自带。汉族群众还要上香、燃放鞭炮,很多藏族也这样做。在攀石阶到大殿时,很多人都自觉沿右侧上行,藏族更是严格遵行。到了二平台大殿,拜过正殿的文昌,依然按顺时针右旋方向逐殿供拜、参观,然后再回到正殿求签。该庙年纪最大的庙管张振基老人(72岁,汉族,藏语熟练)虽一再向我强调文昌是汉族道教神祗,自己却始终手转经轮,并严格要求参拜者右旋行走。求签过程与别处没有不同,汉族主要问求学、就业、升职等,藏族则经商、生子、平安无所不问。卦文也分汉、藏两种文字,庙管除负责解答外,还会用羽翎为求签着撒净水消灾,依不同对象用汉、藏语为其诵福。逢每月初一、十五、农历二月初三(文昌圣诞日),以及农历大年三十、初一至初三、初八、十五这些吉日,香火尤盛。每逢这些吉日,殿外的长椅上还会放置一白色螺号,参拜的藏族信众都会在转完各殿后吹响螺号。藏、汉两族在参拜过程中还有一点不同,即汉族一般不会把所求之事说出,而藏族从煨桑之时起,就大声得念念有词,所言均为歌颂文昌、山神的仪轨文及所求之事。如:贵德地方的大护法神啊,您是汉族的文运天子;您是拯救众生的救星;请和您的马儿一起享用桑烟吧;您会使大家如愿以偿……特别是农历除夕夜,群众祭拜从晚上八点开始,临晨十二点达到顶峰,三四点渐渐结束。人们纷沓而来,争烧新年第一炷香(据说先烧者来年好运),拥挤不堪。这一天的参拜者主要是附近的格尔加村、上、下刘屯等村居民,也有远处开车而来的。
文昌宫香火旺盛,笔者在农历六月初一的一次考察中,见到人流不断,负责解说卦文的庙管忙得饭都顾不上吃。后经询问得知,当日前来的信众汉、藏比例相当,有一些来自兴海、贵南等地,农牧工商者都有。期间笔者还曾在参拜者中见到几位贵南的红教僧人和广西的旅游者。来自西宁的汉族信众尤其多,主要问事业、婚姻等。在另外的几次即兴考察中,不论寒暑也总能见到参拜者,只是人数多少问题。一次恰逢暴雨过后,道路一片泥泞,山前河水暴涨,摩托车也无法前行,必须赤脚趟河,笔者还是见到一藏族信徒,而且分外虔诚,煨桑用了一整只羊腔(去除了头及内脏的整羊)和两只羊头。除了历年已筹到的维修款外,信众们都会布施一定现金,数目不等。庙管似乎更欢迎藏族信众,可能是因为藏族更虔诚,布施数额也较大,尤其是远道而来者。笔者曾亲眼目睹一家藏族,四口人(包括一幼儿),一次捐献了四百块钱。解卦钱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每抽一签,至少两元,多者不限,而求签者络绎不绝。另周围格尔加等村以前逢年节还要集体捐献一定钱、粮。现在现金虽属个人自愿的布施,但逢农历新年一定会送来几只全羊。此外,庙管还和省内一些活佛联系,通过他们直接或间接的筹集数额可观的钱款。如即将修建的文昌后进宫的筹建款十七万,据庙管透露,就是由一位活佛介绍的北京商人提供的。年均香火究竟是多少,不便直接打听,有知情人很保守地估计为两三万。实际收入可能还要多一些,因为除文昌宫扩建工程在正常进行外,修庙前还曾派代表先后到四川梓潼等地实地考察并从川、甘处请来能工巧匠,这也是项不小的开支,该庙的几位主要负责人还曾赴新、马、泰地区考察。
共和县境内较有影响的文昌庙有共和新寺文昌庙和幸福滩文昌庙,现以新寺文昌庙为例加以说明:
共和新寺文昌庙
共和新寺文昌庙,又名扎西拉康,位于共和县东巴乡加隆台村,距县城三十公里处。该村属于藏族人口乡,人口以藏族为主,杂有少数汉族、蒙古族,通用语言为藏语,全村经济以农业为主。新寺文昌庙就位于距离村民居住区不远的高坡草滩上,道路不畅。约建于1950年,“文革”时被毁,1981年重建。据说该庙是由贵南阿热拉康一主管财务的阿卡罗京(音)捐资,居住在本村的一位新寺黄教老僧人主持修建的。此人早年为青海塔尔寺喇嘛,“文革”期间还俗,“文革”后复到共和黄教寺院新寺为僧,也有人说其是位活佛。可惜本人早已去世,关于文昌庙,其家人也知之甚少,未打听到多少有价值的材料。另据新寺活佛介绍,文昌像最初为高约一尺的木像。眼前这尊文昌像由卡佳(音)塑造,修好后由新寺三世活佛开光。现该庙由黄教寺院新寺管理(日常支出需自理),庙管一名,藏族,原为塔尔寺僧人,现已还俗,平日在家生产,逢初一、十五等吉日来庙中。笔者采访当日,虽并非特殊的日子而且道路泥滑,仍遇见一藏族中年男子携砖茶、青稞酒前来叩拜,说是要出远门前来求神保佑。除吉日外,在各种节日(包括赛马会),这里都会很热闹。
新寺文昌庙规模很小,仅有一四方小院和新、旧两间殿堂。院中央砌有煨桑炉,进院门立有一大俄博。笔者两次前去都未见到庙管,但见桑烟缭绕,应是有人来过。右侧旧殿为汉藏结合式建筑,人字形屋顶,屋脊中央饰有宝瓶,屋檐下挂有层层绸缎装饰,房柱上绑着各色哈达,现已改为仓库。左侧新殿较大,为藏式平房,光线明亮,外层还装有玻璃暖房。房顶上安放着黄铜制作的双鹿金轮、大小宝瓶。门前守护着两头石狮。殿内墙壁被印有藏族传统吉祥图案的金黄及墨绿色锦缎覆盖,正中端坐文昌神像,金面长须,双目圆睁,从面容到服装完全是藏族,左手捧莲花,右手持短剑(见上页插图)。其脑后的镜框里供有达赖、班禅及某活佛照片。左右两尊小塑像,分别是羊师大将和奎星。羊师大将也为红色、羊头人身;奎星像蓝肤赤发,完全是藏传佛教护法形象,但从其右手高举的毛笔、左手握着的北斗七星可推测必是奎星无疑,并且在贵德一些文昌庙及二郎庙中的奎星造像中得到了证实。最边上还有地:疗神:杰布更噶坚赞的小像。以上塑像都是从旧殿搬过来的。供桌下方还有一木制神龛,被绸缎和哈达覆盖,据说里面就是最早从贵:德(南)请来的文昌木质小像。文昌像头顶垂有金色华盖,两旁对称垂有色彩艳丽的经幢。像前供桌上摆满供品、瓶花、酥油灯。正中还献有猴、鹿、羊、狮子的动物小模型。左侧墙壁上贴着三世佛等唐卡印刷品;右侧墙上绘:有本地瓦里美(音)山神像。
三、青海海南藏族地区文昌信仰的发展变化及特点
(一)青海海南文昌庙建筑及装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