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礼结束后,家人根据自身条件,向寺院布施、点灯、熬茶、祈求僧众为亡人诵经追荐,使之亡灵早日进入天堂或投胎转世。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佛灯长明不灭,家人服丧49天,在此期间,不剃发、不饮酒、不娱乐、不杀生,客人到家不问好,以示哀悼。有的家里,儿子给父母、妻子给丈夫服丧一百天。一百天后,请僧人到家中诵经,称为念大经。到一周年时又邀请僧人念经,并施钱财,供一千个佛灯以示祭祀,蒙语称为“冬青德”。三周年时再请僧人念经,悼念仪式就圆满地结束了。从茶卡镇的丧葬习俗,可以看出僧人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旧生命的终结者,也是新生命的迎接者。这种丧葬习俗在乌图美仁村已十分形式化了,人去世后也葬在天葬场,但因为当地没有僧人,所以念超度经这一宗教仪式已经不存在了。若正碰上外地来云游念经的僧人时,会邀请其超度亡灵。当家中有老人去世时,一般按老人的要求,即便就近请不到僧人,也会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到都兰寺、塔尔寺去施财诵经,以慰在天之灵。
据《柯柯旗志》载:“天葬场地址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命运,所以把高龄者和多子多孙者葬到高处,都尔图德(天葬场)如左托海的牦牛山的群科日大都尔图德右面靠青山,左面靠大沙漠,南面一边小路通向阿力腾布拉克湖。柯柯巴宝诺颜(柯柯王巴宝)去世后,轮换三峰骆驼从远处驮到此的阿勒腾特布希天葬场安葬。”从蒙古人选择天葬场来看,位于高山、高处的敖包大多是本地区、本期祖先之灵的集聚点,是祖先神灵和本地神灵的所在地和汇合处,也是病危之人最愿选择的安息之地。
茶卡镇乌兰哈达村有三个天葬场:一为阿勒腾特布希,意为方金盘,含有四四方方、平平安安的意思。过去是安葬高僧大德、活佛、王爷等大人物的地方。现在到此安葬的人很少,更多的带有让后人纪念的成分。二为扎布斯尔,蒙语是小山沟的意思。蒙古人选天葬场一般都选在河脑、山沟或山脊处。第三个天葬场名为巴力,是地方名,这是本地最小的天葬场。
三、节日的藏传佛教习俗
对蒙古族来说,春节是最大的节日,其次便是他们传统的节日那达慕大会。
1.春节
和汉族人一样,蒙古族在过年时相互请安、祝福、“辞旧迎新”。在这个欢欢喜喜的过程中,照样少不了一些宗教礼仪。
过年准备——农历十二月初,乌兰哈达村的人们就忙起来了,他们早早准备好过节穿的衣袍、奶食、柴火。农历十二月廿三人们都扫房,修饰房屋毡包,然后宰牛杀羊,备好年肉。廿九日十开始准备油锅,炸各种样式的点心果子,其中有专门的供佛点心,以及牛、马、羊、驼等五种牲畜样式的果子。
廿三日起,人们就开始擦净佛龛、佛像。廿七日时,请三四个僧人到家里念经,主要是念诵吉祥经、平安经,到廿九日傍晚时,村里会请僧人们在东南方集体诵经,以示辞旧迎新,附近村里的人都会来参加。僧人们诵经完后,人们开始放鞭炮以示“回敬”。
除夕——大年三十晚,家家户户都为佛点香烧烛,并将供佛点心、五种牲畜形的倮子用酥油修饰好。而且要切记把佛像前的幕拉好。
从除夕开始,人们禁忌折断树枝、禁忌吃药、行医人要把所有的药封存起来。
初一——正月初一,家里的主妇们要早早起来熬好奶茶供给佛祖,然后把奶制品、糖果、供佛点心、五种牲畜样式的锞子等丰富的供品供到佛龛前。日出前夕,家家户户在毡房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画上字符。然后在祭台(大的白色煨桑台)和祭叉(平时用的小煨桑台)上用炒面和柏树枝煨桑,日出时家家户户点香,绕蒙古包一圈洒茶水献“戴吉”进包,然后为佛点香。接着拿烫净毛的羊头,垫到门槛上把上下颌扳开,谓之“陶鲁概扎纳”。据说英雄格萨尔四岁时战胜吃人畜的妖魔莽古斯,就把他的嘴扳开,将这一妖魔杀死。后来人们就以扳开羊头的上下颌来表示战胜妖魔,庆祝胜利,并沿用来庆贺过年。扳开羊颌后,在里面放两块供佛点心,供到佛像前,一直到十五都不能动。人们还将熟羊头代替莽古斯的头作席,称为“麻席”,并把食品全部摆上,全家长幼正襟围坐,女主人给每个人斟酥油奶茶,碗内放红枣,称为年茶。人人接过茶须“戴吉”,然后开始家内拜年,先由晚辈向长辈献哈达,祝长辈节日愉快,健康平安。后由长辈向晚辈交换哈达,回敬晚辈年节平安。进餐时,主人先拿起油饼或油馃子,口中念念有词,放入火中燃烧,视为“祭火神”。餐毕要在当年头胎羔羊以及领头羊、公牛、公马、公骆驼等动物额上抹一点酥油,称为“佩彩”,以示人畜共庆节日。之后开始和亲戚邻居互相拜年。
期间,茶卡寺在初一、初八、十五都有法事活动,人们都赶去烧香、磕头、煨桑,并与僧人们一起参加正月祈愿大法会。
在乌图美仁村,解放前后过年时与乌兰哈达村有十分相近的习俗。但近年来,习俗已有很大变化。有老人的人家还挂有佛像,并供奉祭品,但大部分人家已经不设佛龛,不挂佛像,也就免去了所有的敬佛仪式,而且这里已经没有寺院,因此过年时请僧人念经,到寺院参加法事活动等行为更无从提及了。
2.那达慕大会
在乌兰地区,以前每年或隔年要举行一次那达慕大会,蒙古语称为娱乐、游戏,现在实际上就是一次物资和文化交流活动。那达慕大会约在每年气候温暖、牧草碧绿、牛羊肥壮的季节举行。举行前组织者都要请都兰寺、茶卡寺的僧人们念经诵佛,并举行大型煨桑,然后宣布大会开始。会上主要是赛马、摔跤、射箭、歌舞表演等。随着现代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的快捷便利,牧民们以前只能在那达慕大会上买到的生活用品、必需品,现在很容易就能买到。而且各种传播媒体的广泛普及,使人们不出门就可以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因而近几年特别是从1999年开始,在乌兰地区大规模的那达慕大会已经很少举行了。
在乌图美仁村,每年都举行“那达慕大会”,届时,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着节日的盛装,从草原四面八方奔赴会场,欢度“那达慕”。只是活动纯粹是娱乐性质的,不再有任何宗教仪式。
四、茶卡寺院现状
解放前,在海西地区有18座藏传佛教寺院,其中有10座是由蒙古王公贵族所建,是海西蒙古八旗的属寺。现在恢复和重建起来的寺院有7座,在蒙古族地区的有以下5座,分别为:
香日德寺,现在都兰县香加乡,以前信奉者为香加旗的蒙古群众。
都兰寺,是全省有名的格鲁派寺院,前为和硕特部西前旗属寺。
茶卡寺,前为和硕特部北左末旗蒙古族群众信奉的格鲁派寺院。
柯柯寺,前为和硕特部柯柯贝勒旗属寺。
阿拉腾德令哈寺,前为柯鲁克扎萨克旗属寺。
这些寺院在历史上都有过辉煌的历史,如香日德寺、都兰寺在极盛时期,僧众达到1000多人,即使现在衰落了,但在蒙古族群众中影响依然很大,作为蒙古族群众精神的依托地,这些寺院还是香火不断。
群众对寺院、僧人的认识:
在茶卡镇,寺院作为供奉神灵的圣地,是蒙古族群众心之向往的地方。僧人作为传播教义的佛教徒,在群众中备受尊敬。牧民们无论是节庆、婚庆、疾病灾祸、丧葬都要去寺院烧香拜佛,这里60岁以上的老人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经常去茶卡寺磕头拜佛。而中年人在闲暇时更会出远门朝拜塔尔寺。在我调查乌兰哈达村48户全部人口183人中,有98位中青年男女去过塔尔寺,其中有57人每年去两次以上。有47人去过拉萨朝觐,拉萨作为藏传佛教圣地,是这里的群众特别是50岁左右的人们非常向往的地方,很多人都表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实现到圣地拉萨朝拜的夙愿。村子里几乎所有的人(除个别孩子和病残人外)都去过离此处有65公里的都兰寺。茶卡寺是这个村落及茶卡镇的牧民们光顾最多最频繁的寺院。因此,寺院里资历最深的僧人英巴说,虽说与解放前比,来这里磕头的人少了,但是自1986年寺院恢复以来,来这儿的牧民群众很多,老年人、青年人、小孩都有,而且现在来得人比以前多了,还有别的地方比如德令哈、赛什克、铜普的人们都来这里磕头。
在我所做40份调查问卷中,我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并得到如下答案:
1.你认为寺院是否有必要继续保持下去?
A.很有必要(34人);
B.无所谓(2人);
C.应该(2人);
D.不知道(2人);
2.你认为茶卡寺院应如何发展?
A.扩大(29人);
B.维持现状(8人);
C.缩减(0人);
D.不知道(3人)。
说明绝大多数牧民还是非常支持寺院的发展,认为寺院的存在和发展对自身是十分重要的,说明藏传佛教对其影响很大。
而在乌图美仁乡,情况显然不同。自从1936年哈萨克人将这里的寺院台吉乃寺烧毁后,寺院就没有得以恢复。1997年,在格尔木一位有威望的老人的倡议下,由三乡牧民捐资建了一座由三间房组成的朵康,并邀请了原籍在此的两位七十多岁塔尔寺老僧人来管理。除此之外在本地方圆三四百公里都没有任何寺院。因而这里的牧民群众对寺院的态度很淡然。在乌图美仁村甚至整个乌图美仁乡去拉萨朝拜的很少,在全村41户201人中去过拉萨的只有7位70岁左右的老人,而且大多是在他们年轻力壮或年富力强的时候去的。这里55岁以下的男女几乎很少去寺院,有的家里有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大事时,会去都兰寺或塔尔寺,约有20多人也在出远门时顺路去塔尔寺烧香磕头、求签问卦。只有年岁较高的一些老人们希望在身体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去拉萨朝拜释迦牟尼金佛,或者去塔尔寺朝拜。
我们还可以从下列图表中看出两个乡牧民对寺院的态度。
在乌兰哈达村约有80%的人对寺院的供养持完全支持的态度,而乌图美仁村约有60%的人认为这与他们关系不大,在此基础上,我对两村40户人家做了对寺院供养支出的调查,可列表如下:
从上图不难看出,两村牧民对寺院供养支出的判别,在一定程度上,经济方面的投入反映了信仰的虔诚与否,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他们各自对僧人的态度。
在乌兰哈达村,有出家人15位,他们的家人及亲人多是十分乐意他去当僧人的,其中有4位僧人是因为家中经济条件困难而出家的,他们认为出家可以减轻家里负担,可以德自家里。人人对僧人都很敬重,无论是本地、外来化缘念经的僧人。
在乌图美仁村已经鲜见僧人的身影了。近十年来全乡100多户人家都无人出家当僧人,偶有僧人也是外地来的云游僧。有些年轻人对出家当僧人表示很漠然,认为出家当僧人很枯燥,没前途。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出家为僧。
茶卡寺院现状
在这里主要描述茶卡寺的现状,因为对茶卡镇的人来说这是他们“自家的”寺院,祖祖辈辈精神活动的中心。他们也常常去塔尔寺、都兰寺朝拜,但影响至深的还是茶卡寺。
茶卡寺亦称“仓吉寺”,藏语称“嘎丹更培林”(具喜增善洲),坐落在茶卡镇政府北十八公里的仓吉(烽火台)西侧。
1786年,应广大牧民群众的要求,北左末旗札萨克一等台吉巴勒珠尔在得到班禅大师行辕处的准允后,修建了此寺院。罗桑丹贝坚赞为第一任赤巴,封号为“额尔德木特夏布楞堪布”。解放初期,有僧侣80余人。1958年是被迫关闭。1985年重建,1986年8月开放,1995年有僧人18人。
寺院现有僧人9人,持证的有7人。60岁以上的6人,30至40岁1人,30岁以下1人,18岁以下1人。都是茶卡镇籍人。茶卡寺赤巴已转世到第四世,为茶卡镇夏日艾里格村人索南木,现年14岁,1991年8月7日(阴历)坐床,现在塔尔寺学经。茶卡寺的僧人全为蒙古族,除18岁以下的1人外,全部娶妻成家,他们平时在家劳动,法会期间到寺院参加集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