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较大的城墙、墩台等构筑物,则不直接用桢斡筑墙,而应改用斜立的杆来控制城墙的斜度,且用版代替桢。夯筑时先把数根草绳的一端系在版的不同位置,另一端系在木楔,拉紧后木楔钉入地上固定,然后夯筑。
另一种方法是“版筑”。这种夯筑的雏形在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遗址就已经见到,到了周代更为制度化。其做法是模板两侧的边版为垂直的,一端用端版封堵固定,另一端开敞。把敞开的一端边板接到已筑的墙上,用卡木固定,然后填土夯筑。夯平后,撤出卡木,把模板水平前移,继续夯筑。
影壁有哪些种类和特点呢?
影壁是设立在建筑群里面或者外部的墙壁,它面对大门,起到屏障的作用。不论是位于门内还是门外的影壁,都会和进出大门的人打个照面,所以影壁也称照壁。在古代,影壁也叫“萧墙”,萧的意思是恭敬、揖拜,萧墙也就是双方见面行敬肃之礼的地方,引申为分隔内外的屏墙。
一般可以按照影壁所在位置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如设在大门之外、大门之内、在大门两侧以及其他位置的。设立在大门之外的影壁是指正对院落的大门,一般隔街或一定距离之外设立的屏墙。
一般等级较高的院落门前才有这种影壁,用在皇宫、王府、重要寺庙等建筑群的门前,它可以与大门入口建筑之间形成呼应,有时还围合成广场的形式,起到强调、烘托气氛的作用。
比如,北京紫禁城宁寿宫前的九龙壁、南京灵谷寺前的影壁、浙江宁波天童寺前的影壁,他们有的还特意做成“八”字形,以增加围合感。这些影壁的形制与独立的墙体类似,也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即壁顶、壁身、壁座。皇家的影壁上部多为琉璃顶,形式类似屋顶的庑殿顶;壁身的四角和中心部分也多用琉璃图案进行装饰;而壁座外面也用琉璃瓦装饰,样式多为须弥座。
设在大门内的影壁,正对入口,起到隔绝视线的作用,避免人们一进门就对院内一览无余,所以一般用在皇家寝宫或住宅院落之中。比如养心殿遵义门内的琉璃影壁、御花园外的影壁。在北京四合院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这类影壁,一般设在院内东南角的山墙面上,而不独立设墙。壁身的中间部分装饰以精美的石雕,图案吉祥,极富生活气氛。位于大门两侧的影壁,主要是为了增加大门的气势,装饰作用大于实际功能。比如,紫禁城乾清门两侧的影壁,乾清门作为内廷的入口地位自然非常重要,然而按照规定,它的形制在开间大小、台基高低、屋顶形式上又不可超过太和门。于是在乾清门左右设八字形影壁,与其融为一体,以增加其气势。这种手法在皇家建筑中经常可以看到。
华表的来源和其形制有什么讲究?
天安门前金水河畔伫立的一对华表以其挺拔的姿态、精美的雕刻,成为天安门广场的重要标志物。那么,华表的功能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其常见的形态又是怎样的呢?
对于华表的功能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说法,通常是出现在建筑群入口、四周等,起到标识、限定空间的作用。除了在天安门前,我们在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北海、白云观以及卢沟桥等处也都可以见到华表的身影。
关于华表的来历也有很多不同的传说。一种说法认为,华表又名恒表、表术,它起源于古代的一种立术。相传在我国尧舜时代,人们就在交通要道竖立木柱,作为行路时识别方向的标志,这就是华表的雏形。
另一种说法认为,华表上古名“谤木”,相传尧、舜为了纳谏,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树立木柱,让人在上面书写谏言,鼓励人们提意见。晋代崔豹在《古今注·问答释义》中说:“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华也,形似桔槔……’”桔槔是古代井上汲水的工具,形状是一根长杆,头上绑一个水桶,所以华表最初的形态类似一根顶端有横木或其他装饰的立柱。
这种形象在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也有描绘,我们看到虹桥两头各有一根木柱,这大约就是立柱的早期形象。当然,这个形象与我们今天看到的华表相距甚远,不过由于其间历代的遗存太少,我们无法细细探究其发展变化的历程。不过,总结明清的遗存,我们不难发现,华表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柱头、柱身和基座。以天安门的华表为例,华表柱头上的部分叫“呈露盘”。相传汉武帝曾命人在神明台上立一铜铸的仙人,双手举过头顶,托着一个铜盘,承接天上的甘露,以为喝了甘露便可长生不老,这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这种形式流传下来,但取消了仙人,简化为柱子上面放一只圆盘。华表的顶端有瑞兽,名“”,一种形似犬的瑞兽,根据所在方位的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相同。
天安门后面的一对华表上的石面朝北方,望着紫禁城,寓意是希望皇帝不要久居深宫不知人间疾苦,应该经常出宫体察民情,所以称“望君出”。而天安门前面的一对石面朝南方,寓意皇帝不要久出不归,故而称“望君归”。
华表的柱身呈八角形,一条巨龙盘旋而上,龙身外布满云纹,汉白玉的石柱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真有巨龙凌空飞腾的气势。柱身上方横插一块云板,上面雕满祥云。华表的基座为须弥座,而且在基座外添加了一圈石栏杆,栏杆的四角石柱上各有一只小石狮,头的朝向与上面的石相同。栏杆不但对华表起到保护作用,还将华表烘托得更加高耸和庄严。
“台榭”是一种怎样的建筑物?
中国古代将地面上的夯土高墩称为台,台上的木构房屋称为榭,两者合称为台榭。春秋至汉代的六七百年间,台榭是宫室、宗庙中常用的一种建筑形式,具有防潮和防御的功能。最初的台榭是在夯土台上建造的有柱无壁、规模不大的敞厅,供眺望、宴饮、行射之用。
春秋时期,各国的宫室、宗庙竞相追求雄伟的建筑形象,但当时的木结构建筑水平尚低,不能解决大型建筑物的高度和整体稳定性等问题,因而凭借夯土作为构造手段,采用以阶梯形夯土台为核心、倚台逐层建房的方法,以取得比较宏大的外观。台榭的遗址颇多,著名的有春秋晋都新田遗址、战国燕下都遗址、邯郸赵国故城遗址、秦咸阳宫遗址等,都保留了巨大的阶梯状夯土台,其高度有的达到十余米,长度有的超过百米。西汉明堂辟雍遗址留有两层方形夯土台,另外,战国台榭的形象还可在战国刻纹铜器上看到。
汉以后基本上不再建造台榭式的建筑,但仍在城台、墩台上建屋。北京团城、安平圣姑庙等,都可视为台榭的变体。榭还指四面敞开的较大的房屋。唐以后又将临水的或建在水中的建筑物称为水榭,但已是完全不同于台榭的另一类型建筑。
你了解我国古代的“藻井”吗?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纹、雕刻和彩绘。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现存最早的木构藻井,是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上的藻井,建于984年,为方形抹去四角,上加斗八(八根角梁组成的八棱锥顶)。北京故宫太和殿上的蟠龙藻井,是在八角井上设一圆井,当中为一突雕蟠龙,垂首衔珠,称为龙井,是清代建筑中最华贵的藻井。
藻井是覆斗形的窟顶装饰,因和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结构藻井相似而得其名。敦煌藻井简化了中国传统古建层层叠木藻井的结构,中心向上凸起,四面为斜坡,成为下大顶小的倒置斗形。主题作品在中心方井之内,周围的图案层层展开。由于藻井处于石窟内中央顶部,使石窟窟顶显有高远深邃的感觉。
藻井是敦煌图案中的精华,由于它高踞石窟顶部,受风沙及恶劣自然环境的损坏较少,同时也免除了许多人为的损坏,故保存的很完好。敦煌的藻井多达400余顶,绘制十分精致。按其方井结构和中心纹样可分为五类:
(1)方井套叠藻井:是北朝平棋图案的遗风,只得保留了方井套叠框架的结构,井内纹样却有多样变化。
(2)盘茎莲花藻井:是隋代独有的一种藻井,特征为井内是一八瓣大莲花,莲花周围盘绕变形茎蔓忍冬纹,纹样倾向自然形态。井外有圆形连珠纹、忍冬纹、白珠纹三道边饰,长、大、精美的三角纹垂幔。隋代藻井作品没有程式,形象新颖,千变万化,各逞其思,各有其妙。
(3)飞天莲花藻井:井心较宽大,大莲花周围画若干飞天绕莲花飞翔,此类藻井装饰已超越了窟室的空间,让人有一种举首高望空旷辽阔的感觉。
(4)双龙莲花藻井:井心莲花两侧画作二龙戏珠状,藻井四周画十六飞天撒花奏乐,内外呼应,有强烈的动感。
(5)大莲花藻井:井内只画一朵大莲花,或四角偶配一角花,井外边饰层次较多,简练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