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一字千金”这么贵的字吗?
我们现在用“一字千金”来称赞别人的诗文、书法作品非常精妙,具有很高的价值。实际上,这个成语是有由来的。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不惜巨资,帮助作为人质的异人成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吕不韦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于是就召集门客商议。
大家众说纷纭,吕不韦对于他们的建议都感到不太满意。这时有个人建议写部书以扬名当世,垂范后代。吕不韦也养了3000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20余万言的巨著,题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玑,不可多得。
“不敢越雷池一步”从何而来?
“不敢越雷池一步”,意思是不敢超越一定的界限,多指保守、拘泥;也有作“不得越雷池一步”的,意思好似不准超越规定的范围,多指压制、束缚。
东晋成帝时,庾亮任中书令,执朝政。他为了防备西部边境的敌人侵犯,推荐温峤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做官,加强防务。
温峤上任不久,庾亮得到了历阳太守苏峻企图谋反的报告。原来苏峻纠集亡命之徒,早就蠢蠢欲动了。庾亮自作聪明,想骗苏峻离开历阳,到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来做大司农。大臣们都以为这办法不妥,温峤也写信给庾亮劝阻,但庾亮不听。苏峻果然不愿到京都去,而且由此看出朝廷对自己起了疑心,于是造起反来,发兵攻向京都。温峤得知苏峻反叛,立即号召部下将士秣马厉兵,打算从水路进入建康护卫都城。
庾亮对于苏峻叛兵估计不足,写信给温峤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我担心西境的敌人更甚于苏峻叛兵,你务必留在原地,不要越过雷池到京都来)庾亮叫温峤“无过雷池一步”,在战略上是错误的。
苏峻攻势凶猛,很快逼近建康,庾亮指挥晋军迎战,被杀得大败,京都失陷。心怀内疚的庾亮投奔温峤,温峤并不责怪,请他守卫白石的营垒,自己则加紧操练水军,准备与苏峻叛军决一死战。苏峻派了一万步兵,从四面包围白石,拼命攻打,庾亮手下只有两千人,渐渐支持不住。
庾亮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地挥刀猛冲。晋军受到激励,愈战愈勇,终于杀退了叛军。庾亮见叛军败退,大喝一声,率晋军冲出营垒,紧紧追击,斩杀数百名敌人,获得大胜。
最后,庾亮、温峤等人终于杀掉苏峻,平定叛乱,弥补了因“无过雷池一步”战略错误而造成的损失。
为什么用“红得发紫”来形容走红的人呢?
“红得发紫”形容一个人被宠或走红,受重视到了过分的程度。这种说法的由来和我国古代的“品色衣”制度密切相关。我国封建时代的等级尊卑十分严格,连服饰穿戴也有严格规定。如黄色是皇帝的专用服色,其他人一概不能“染指”。
各级官员服饰也不相同,不能乱穿。官职品级不同,衣服颜色也各异。这种制度就是“品色衣”制度。
“品色衣”制度起始于北周,形成于唐朝。唐代时,官分九品,三品以上穿紫衣,四品深红,五品浅红,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着紫穿红者身居高位,而青色衣着者则官卑职微。
对那些穿红着发紫的达官贵人来说,他们可以经常出入朝廷,于是人们更以红色作为发达的标记,而达到紫色者则是仅位居皇帝之下的高官了,因而人们把这部分人称为“红得发紫”。
后来,人们常以“红得发紫”来比喻那些官运亨通、仕途畅达的人。
“画虎不成反类犬”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下面来讲一个和这句成语有关的故事。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曾写过一封著名的家书,是教导两个侄儿的,其中有一段说:龙伯高敦厚谨慎,不乱发议论,节俭朴素,清廉有威信,我很尊重他,希望你们学习他。杜季良豪侠仗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不分贵贱,一视同仁,他父亲去世时远近数郡的人都来吊唁。我也很尊重他,但不希望你们仿效这样的人。学龙伯高,即使达不到他的水平,总还能成为一个谨慎的人,而学杜季良如果学不到家,便会沦为轻薄浪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他的这番话,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典故:画虎不成反类犬。意思是说,若画虎不成反而像条狗,那就事与愿违,贻人笑柄了。马援此言不谬。
“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唐代的刘知己在其《史通·六家》中说:“如君懋《隋书》,虽欲祖述商周,宪章虞夏,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典故是怎么一回事?
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说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要解释这句成语的由来,就不得不说下面这个故事。韩信在刚投奔刘邦的时候,默默无闻,而萧何早就发现韩信是个人才。后来韩信自觉出头无日,便随众将逃亡。萧何未及请示,便月下追韩信。回来后,面对刘邦的责怪,他说出了自己的理由:要争夺天下,必依赖韩信。于是刘邦选择吉日良辰,斋戒设坛,隆重拜韩信为大将。一夜之间,韩信从一无名小卒而位冠三军,这就是成也萧何。
后来,韩信为刘汉王朝打下半壁江山,封王列侯。有人告他谋反,刘邦削了他的兵权。汉十年的一天,坐镇京城的吕后想召见韩信,又怕他拥兵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计策。萧何派人传旨韩信,说有一名叛徒被斩杀了,众臣都要进宫祝贺,韩信如果不去,难免会引起刘邦的疑心。韩信听信了萧何的话,结果被斩杀在长乐宫悬钟室,其一家三族也被诛灭。这就是败也萧何。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说的是谁呢?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出自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比喻反动统治者能够胡作非为,老百姓的正当言行却受到种种限制。
北宋时,有个州的太守名叫田登,为人专制蛮横,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登”字,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谁要是触犯了他这个忌讳,便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重则判刑,轻则挨板子。这一年,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依照以往的惯例,州城里都要放三天焰火、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州府衙门要提前贴出告示,让老百姓到时候前来观灯。可是这次,却让出告示的官员感到左右为难。怎么写呢?用上“灯”字,要触犯太守;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明白。想了半天,写告示的小官员只能把“灯”字改成“火”字。这样,告示上就写成了“本州照例放火三日”。
告示贴出后,老百姓看了都惊吵喧闹起来。他们对于田登平时的专制蛮横早就十分不满了,这次看了官府贴出的这张告示,更是气愤万分,忿忿地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世道!”
“挂羊头卖狗肉”有什么由来吗?
“挂羊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也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
这个成语始见于《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灵公好妇人”。“君主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给马脯于内也。”其后,《后汉书·百官志三》“尚书……令史”条例附刘昭注:“悬牛头,卖马脯,盗跖行,孔子语。”这里虽说不是“挂羊头卖狗肉”,但那意思已经很清楚了,挂牛头卖马肉者,即:说的是孔子的话,干的是强盗柳跖的勾当。
齐国的女人有一段时间流行着男装,给国家的运作带来了许多麻烦。于是齐灵公下了一道圣旨:凡是被发现穿男装的女人,一律剥光衣服示众,还要惩罚她家里的男人。但是女人穿男装的现象并没有得到遏制,为此齐灵公很是烦恼。
最后,晏婴给他讲了挂羊头卖狗肉的故事,齐灵公恍然大悟,最后齐国终于不再有女人穿着男装到处乱晃。原来这种流行的源头在于齐国的后宫,上自皇后、齐灵公的宠妃,下至嬷嬷宫女,无不如此。怪不得平民要效仿,并对齐灵公的圣旨有恃无恐了。
“士为知己者死”当初是怎么来的?
“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是说有志气的君子会为了赏识自己、重用自己的人,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句俗语最初说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他为了报答智伯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想尽办法为智伯报仇,最终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这个故事取材于《史记·刺客列传》,讲述的是公元前453年,晋国大臣智伯兴兵罚赵,意欲一举消灭劲敌,为实现其取代晋君之野心扫清障碍。未料事与愿违,反被赵襄子所杀。智伯的门客豫让为替主人报仇,假扮囚徒寻机行刺,不幸失手被擒。赵襄子感其忠义,不但放了豫让,而且从此对豫让避而远之。为了接近赵襄子,豫让不惜漆身吞炭,以期获得行刺的机会,最终却再遭失败,只留下一句“士为知己者死”的千古名言,然后慷慨赴死。
后人常用“士为知己者死”这句俗语来称赞那些为了报答别人的恩情而不顾一切的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是说谁的?
“近水楼台先得月”是说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
出自宋代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北宋的范仲淹在镇守杭州时,经常举荐提拔自己看好的手下人。当时,有一个叫苏麟的官员,因担任巡检,常常在外,一直没有得到范仲淹的提拔。当他见到自己周围的同事大多得到了升迁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为此,他写了一首诗以提醒范仲淹别忘了提拔自己。
范仲淹读着苏麟的诗,很快就会意地笑了。他吟诵着诗中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的诗句,完全懂得了苏麟的言外之意。很快,苏麟得到了提拔。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这两句诗后来就流传开了,经过省略就形成了成语“近水楼台先得月”。
不过有了些贬义,被用来讽刺那种利用某种方便而获得照顾,率先牟利的情况。
“得饶人处且饶人”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
“得饶人处且饶人”是指做事不要做绝,应该留有余地。据宋代姚宽的《西溪丛语》记载,曾经有个道士擅长下棋,他有个习惯:凡是与别人下棋,总是让人家先走一步。这个道士后来死在褒信县,死时对一个村里的老头托付死后的事情。几年后,这个老头遵照嘱托为道士改葬,打开坟墓见到的只是空空的棺材和衣服罢了。当年道士曾经有诗说:“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这里的“烂柯”当然是指象棋了。
你知道“树倒猢狲散”这句俗语的来历吗?
“树倒猢狲散”这句俗语出自宋代庞元英的《谈薮·曹咏妻》所讲的一个故事:
宋高宗时有个侍郎叫曹咏,他善于逢迎拍马,深得奸相秦桧的欢心,所以官运亨通,连升三级,当了朝中的大官。曹咏当了大官后,有很多人来巴结他,曹咏非常得意。唯一让他感到气恼的是,他的大舅子厉德新却从不向他献殷勤。
原来,厉德新头脑清醒,他知道曹咏并非凭真才实学而是靠依顺秦桧才得以升官的,所以料定曹咏这种人没有好下场,不肯同流合污。对此,曹咏耿耿于怀,一心想找个茬儿整整厉德新,无奈厉德新洁身自好,曹咏也无从下手。
后来,秦桧死了,那些依附秦桧的家伙一个个倒台了,曹咏也被贬到了新州,厉德新得到消息后,非常高兴,就写了一篇题为《树倒猢狲散》的赋寄给曹咏。文中将秦桧比作一棵大树,把曹咏等人比作树上的猴子,揭露了曹咏这种人依靠秦桧这棵大树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丑恶行径。文中说如今大树一倒,猢狲四散,于国于家,真是可嘉可贺,曹咏收到这篇文章后气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很快,这句话便在临安传开了,直到现在,人们还用“树倒猢狲散”来比喻有权势的人一旦倒台,依附他的人便纷纷散伙。
成语“鹿死谁手”的出处是哪里?
“鹿死谁手”原比喻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出自《晋书·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鞭而争先耳;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东晋时代,十六国中后赵的开国皇帝名叫石勒。有一天,他设宴招待高丽的使臣,喝酒喝得快醉的时候,他大声地问臣子徐光道:“我比得上自古以来的哪一位君王?”徐光想了一会儿说:“您非凡的才智超过汉代的高祖,卓越的本领又赛过魏朝的始祖,从三皇五帝以来,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您恐怕是轩辕黄帝第二吧!”
石勒听后笑着说:“人怎么能不了解自己呢?你说得也太过分了。我如果遇见汉高祖刘邦,一定做他的部下,听从他的命令,只是和韩信、彭越争个高低;假使碰到光武帝刘秀,我就和他在中原一块儿打猎,较量较量,未知‘鹿死谁手’?”
此后,人们用“鹿死谁手”来比喻双方争夺的对象不知道会落在谁手里,引申指比赛双方还不知道谁胜谁负。
“一锤定音”和乐器有关吗?
“一锤定音”原意是说制造铜锣时最后一锤决定锣的音色,借指凭一句话做出最后决定。
从前乐器作坊铸出的锣在卖出前都没有“音”,打击时只发出“闷”响。买锣人必须说清锣的用处和需要的音调及响度,技师根据买主的要求用轻敲的方法在锣上选好适当部位,恰到好处地对准此处猛打一冷锤,提起锣再打,就会发出符合需要的悦耳、响亮的声音,而且不易变调。这道工序叫“开锣”。
因为技师这一锤就给锣定了以后的音调及响度,所以“一锤定音”便成了制锣作坊的专用语。沿用到后来,就比喻凭某个人的一句话做出决定。
“两袖清风”的由来和哪位人物有关?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而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
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于谦曾做过《入京诗》一首:“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绢帕、蘑菇、线香都是于谦任职之地的特产。于谦在诗中说,这类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只因官吏调搜刮,反而成了百姓的祸殃。他在诗中表明自己的态度:我进京什么也不带,只有两袖清风朝见天子。
“举案齐眉”是关于谁的典故?
“举案齐眉”又作“比案齐眉”或“梁孟齐眉”。出自《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春,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