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来到华盛顿会见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美国与他们共同抗击德国法西斯,并给予英国物资援助。丘吉尔受到热情接待,被安排在白宫居住。一天早晨,丘吉尔正躺在浴盆里,抽着他那特大号的雪茄烟。门开了,进来的正是罗斯福。丘吉尔大腹便便,肚皮露出水面……这两个首脑人物此刻相见,不免有些尴尬。此刻丘吉尔灵机一动,把烟头一扔,说:“总统先生,我这个英国首相在您面前,可真是开诚布公,一点隐瞒也没有啊。”说完后,两个人哈哈大笑起来。随后,双方的会谈获得成功。
在这里我们不能说丘吉尔的幽默对会谈的成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他那“一点隐瞒也没有”,不仅缓解了当时个人和国家的窘境,而且含有坦诚求助、彼此信任的含义。罗斯福又怎能感受不到呢?
幽默能使人发笑,但却是启人心智的笑,是智慧的闪现。幽默能表达说话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能反映出说话者的温和与宽容,是说话者表情达意的一种技巧。
侯宝林的相声《买佛龛》讲了这样一个笑话:
小甲:“大娘,出门儿啦?哈……买佛龛啦?”
大娘:“年轻人说话一点规矩没有,这是佛龛,能说‘买’吗?这得说请。”
小甲:“啊?噢,大娘,是我不懂,您这佛龛多少钱请的?”
大娘:“哎,就这么个玩意儿,八毛!”
老太太敬神敬佛,还嫌年轻人不懂规矩,可她因为心疼钱,又出口不敬,耐人寻味,寓意深刻。
一次和几个朋友聊天,其中一个朋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懒汉什么都不肯干,谁都不愿雇他。时间一长,他的生活过不下去,只好求亲告友替他介绍一份最轻松的工作。有人介绍他去看坟地。说实在的,没有什么比干这活更轻松的了。懒汉愉快地去了,但没过多久就回来了,并愤愤不平地对介绍人说:“我不干了。”“为什么?”“这活儿太不公平了,他们都躺着,却让我一个人站着!”朋友们听后都放声大笑,是因为懒汉的话完全出人意料。
幽默中也包含着讽刺,但是总有一种含笑的启示和智慧的火花。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谱夫说:“幽默在欢笑的背后隐藏着对事物的严肃态度,而讽刺却在严肃的形式背后隐藏着开玩笑。”
夫妻俩在一起聊天,丈夫对妻子说:“为什么上帝把女人造得那么美丽却又那么愚蠢呢?”妻子回答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把我们造得美丽,你们才会爱我们,把我们造得愚蠢,我们才会爱你们。”
幽默的特点是尖锐而刻薄,俏皮而不直露,蕴藏着说话者温厚善良的气度和高超的语言艺术。有人甚至这样区分人的层次:听了别人的话能笑,这个人是正常人;自己能讲笑话让别人笑,此人有幽默感;能够自己拿自己开玩笑,此人有希望成为幽默大师,因为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品位。
创造幽默最重要的因素是有限的语言,可利用荒谬对比、设置悬念、反转突变、认同认识造成一种包含复杂感情、充满情趣而又耐人寻味的幽默意境。
超越逻辑的幽默说法
1.类比幽默
类比幽默法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干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彼此之间没有历史的或约定俗成的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对照比较,显得不伦不类,以揭示其差异之处,即不谐调因素。
在类比幽默中,对比双方的差异越明显,对比的时机和媒介选择越恰当,所造成的不谐调程度就越强烈,对方对类比双方差异性的领会就越深刻,所造成的幽默意境也就越耐人寻味。
甘罗的爷爷是秦朝的宰相。有一天,甘罗看见爷爷在后花园走来走去,不停地唉声叹气。
“爷爷,您碰到什么难事了?”甘罗问。
“唉,孩子呀,大王不知听了谁的挑唆,硬要找个母鸡打鸣,命令满朝文武想法去找,要是三天内的找不到,大家都得受罚。”
“秦王太不讲理了。”甘罗气呼呼地说。他眼睛一眨,想了个主意,说:“不过,爷爷您别急,我有办法,明天我替你上朝好了。”
第二天早上,甘罗真的替爷爷上朝了。他不慌不忙地走进宫殿,向秦王施礼。
秦王很不高兴,说:“小娃娃到这里捣什么乱!你爷爷呢?”
甘罗说:“大王,我爷爷今天来不了啦。他正在家生孩子呢,托我替他上朝来了。”
秦王听了哈哈大笑:“你这孩子,怎么胡言乱语!男人家哪能生孩子?”
甘罗说:“既然大王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母鸡怎么能打鸣呢?”
本来秦王的母鸡打鸣已够荒谬,就当时来讲从理性上说服秦王是很难的,因此甘罗就以谬对谬,将两个同样荒谬的事并列一起,就揭示了秦王要求的不可行性,显出极不谐调感,这样幽默之趣油然而生。
2.一语双关
论辩中,运用语言文字上的同音或同义关系,使字词或句式同时涉及到两件事,表面上说此实际上说彼,这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双关法。双关能使表达生动活泼,委婉含蓄,耐人咀嚼,余味无穷。
西莫多·冯卡门是现代著名的航空大师,在他八旬高龄时,美国政府授予他美国第一枚“国家科学勋章”。
当授勋仪式结束后冯卡门走下台阶时,他因患严重的关节炎,显得步履艰难,美国总统急忙上去搀扶他。冯卡门在向他示意感激之后,轻轻地推开总统的手,说:“总统先生,下坡而行者,毋需搀扶,唯独举足攀登者,方求一臂之力。”
冯卡门在这里借用语境,巧设双关,表面上是说下坡、上坡之事,实则暗指希望总统平时多多关注在困难的条件下向科学高峰辛勤攀登的科研工作者,含意深刻,表达得体。巧用双关语,必会使事物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代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一位县官,带着随员骑马到王庄处理公务,走到岔路口,不知该选哪条路,于是,便大声地问一个过路的老人:“喂,老头,到王庄怎么走?”那农夫不睬不理,只是赶路。县官大声要他停下。农夫说:“我没时间,我要去刘庄看一件古怪的事。”县官问:“什么古怪的事?”农夫一板一眼地说:“刘庄有匹马下了一头牛。”
“真的?马怎么会下牛呢?应该下马才对啊!”县官感到莫名其妙,农夫煞有介事地回答:“世上的怪事多着哩,我怎么知道那畜牲不下马呢?”
面对无礼的县官,农夫机智地运用语义双关指着“畜牲”去斥责县官,其骂法实在高明。
双关是一种绝妙的论辩武器,运用时要坚持文明表达,以理服人的原则,格调高尚文雅,内容纯净正派,要以德胜人、以理服人,切忌粗俗低级,更不能像泼妇骂街。
3.正反对比
俗话说:不比不知道。对比能使我们在平凡中发现特异,在正常中发现荒诞。对比还形成了差异,造就了矛盾,如果把人生比作舞台,对比使我们看到了不同人对自己角色的演绎,看到了同一个人在不同场景中的表演,我们在观看演出时,常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英国前首相邱吉尔一次应邀到广播电台发表重要演讲。途中车出故障,他从路边招来一部计程车:对司机说:
“载我去BBC广播电台。”
“抱歉,我不能去,我正要赶回家听收音机,听邱吉尔的演讲呢!”司机说。
邱吉尔非常高兴,马上掏出一张英镑给司机。
司机一见有那么多的钱,也很高兴,他叫道:
“上车吧!去他妈的邱吉尔。”
这两幕场景的对比或许会使邱吉尔尴尬,但我们却觉得非常幽默。
爱因斯坦在未成名时衣着寒碜。一次,有一个熟人在纽约街头见到他,便问:
“你怎么穿得这样破旧?”
爱因斯坦回答说:“这里反正也没有人认识我。”
过了几年,当爱因斯坦一举成名以后,那个熟人在纽约街上碰到他,惊异地问:
“你怎么还穿得这样破旧?”
爱因斯坦笑着回答:“反正这里的人都已认识我。”
在这里,对同一个问题,两个相反的回答构成了对比。在对比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爱因斯坦的潇洒风度与幽默感。
有一天,八仙之一铁拐李从一座小桥上走过,这座桥是用两根木头拼成的,一根高一根低。铁拐李走过,正好凑合他那一长一短的瘸腿,比走在平地上更平稳。于是,他满口称赞:“天下的桥,就算这座桥修得最好了!”
几天以后,铁拐李往回走。这一次走的方向恰好和上一次调转过来,所以桥上那一高一低的木头就不凑合他的腿了。长腿走在高木头上,短腿走到低木头上,比平常瘸得更加厉害了。他发火了,连声骂道:天下的桥,就算这座修得最坏了!”
对比总是在人们的心理中造成一种落差,而我们往往会在这种落差中感受到幽默。
4.相关对比
所谓相关对比,是将两个相近似的对象加以对照,从而发现其中的趣味性、荒谬性与哲理性。
“上星期,一粒沙子钻进了我太太的眼睛,看医生花了三块钱。”
“那算什么!上早期,一件皮大衣站进我太太的眼睛,我花了三百块钱。”
男人的抱怨在这种相关对比中得以“升级”。
一个妇女在宴会上炫耀自己家境富有,她说:“我常用温水洗钻石,用红酒洗红玉,用白兰地洗翡翠,用牛奶洗蓝宝石,你呢?”她问身旁的一位太太。
“哦,我根本不洗!”对方说:“只要这些东西沾上灰尘,我就把它们扔掉。”
两位富太太对“富有”的炫耀的确有些夸张,而正是这种夸张的对比才能显出幽默的意境。
美国军队有一条规定,军人一律不得蓄长发。而黑格将军担任北约部队总司令时,却蓄着长长的头发。
有一名被禁止留长发的美国士兵,看到画报上登载着长发的黑格将军像,便把它撕下来,贴在不许他留长发的长官办公室的门上。为了表示抗议,他还画一个箭头,指着总司令的头发,写了一行字:请看他的头发!
少校看见了这份别出心裁的抗议书,没有把这个愤愤不平的小兵喊来训斥一通,而是将那箭头延长,指向总司令的领章,也写了一行字:请看他的官衔!
少校这样答复小兵的抗议是很幽默的。
5.巧换词序
巧换词序也可以造成对比,因为其方法的特殊性,我们把它独列一节进行探讨。
语言的次序,往往都是按照一定的习惯排列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常会有这种现象:说话人有时只要把原有的话语词序调换一下,不另增添新的词汇,就能产生出新的意义,在原有句子的映衬下,显得造语新奇、意境深远,从而给人留下幽默的印象。
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钱钟书,以小说《围城》及学术专著《管锥篇》饮誉海内外,一些青年作家向钱钟书先生请教,他语重心长地说:“要想自己的作品能够收列在图书馆里,得先把图书馆安放在自己的作品里。”这里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想自己的学业有所成就,必须要博览群书,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方能成一家之言。但钱先生没有用那些套话,而是通过词序的变换把这个意思很精练地表达出来,由于独辟蹊径,幽默风趣,令人过耳不忘。
邹韬奋先生有一次出席公祭鲁迅先生大会,轮到他演讲,他说:“今天天色不早了,我只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此语一出,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邹先生深谙调换词序的魅力。他要赞美鲁迅先生“战而不屈”的精神,但却先提“不战而屈”,造成词序上的变换,从对比中更显其意义上的截然对立,以宾衬主,有力地烘托出鲁迅先生坚韧不拔地与黑暗势力顽强抗争的伟大人格。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向群众演讲,他说:“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是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多年来,这句话成为美国公众的座右铭,影响很大。究其原因,在于肯尼迪借助于巧换词序,言简意赅地阐明公民应为国家分忧解难、承担责任和义务的道理。
在日常说话中,注意运用巧换词序这一技巧,可以使我们的言语充满幽默感。
6.自相矛盾
主观与客观反差太大,或互相矛盾,容易产生幽默的效果。
一个男青年给他的女朋友写信,信中写道:“亲爱的,为了你,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跳入深渊;为了见到你,我会克服任何困难……星期天我准备到你那儿去,如果天不下雨的话……”
信誓旦旦地说要克服任何困难,一场雨却能使他止步,言行不一致造成的矛盾令人捧腹。
皮埃尔是巴黎的画家之一。他以前卫派自居。
有一次,他在塞纳河畔开了一个画展,把自己的作品都张挂起来。有个五十多岁的妇人从旁边走过,见了他的画,说:
“哎哟,这画可真有意思。眼睛朝那边,鼻孔冲向天,嘴是三角形的呢!”
皮埃尔对老妇人说:
“欢迎你来参观,太太。这就是我描绘的现代美。”
“哦——那太好了。小伙子,你结婚了吗?我把长得和这张画一模一样的女儿嫁给你好吗?”
老妇人的一句问话,使皮埃尔陷入双重标准的窘境。
这种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矛盾,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形成一种幽默的氛围。
在夜总会,一位舞女问中士:“你们机场有多少飞机?”
中士严肃地说:“难道你不懂军人应该保守军事机密吗?一个士兵怎么可以随便向陌生人透露我的机场有五十架轰炸机呢?”
口口声声要保守机密,却仍然泄露了机密。
出人意料的幽默说法
1.反戈一击
接过对方的话头,好像是要向对方屈服,但又突然一个逆顺势而攻,把对方本不想接受的结论用演绎的逻辑硬塞给他。
幽默贵在收敛攻击的锋芒,这是指一般的情况而言,在特殊情况下,就不然了。尤其是在极其卑劣的事和人面前,或者对外来的攻击忍无可忍之时,过分轻松的调笑,不但显得软弱无能,缺乏正义感,而且会导致对方更嚣张地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再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就会丧失人格了。这时的攻击锋芒,不但不可钝化,而且应该锐化。越是锐化,越是淋漓尽致,越有现场效果。而现场效果最强的方法则是反戈一击法。
苏格兰诗人彭斯,见到一个富翁被人从河里救起来,而那个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富翁的穷人,他得到的只是一个铜元的报酬。围观者群情激愤,都想把这个富翁重新丢到河里去。这时彭斯对众人说:
“放了他吧,他了解自己生命的价值!”
彭斯的幽默是很有戏剧性的,表面上他扭转了众人的愤激,实质上他比众人更加蔑视这个为富不仁的家伙。彭斯幽默的妙处在于对于富人的吝啬作出了特殊的解释,把给别人报酬之低转化为对自己生命价值的低估。
幽默的攻击性在这里恰如其分,幽默感并未因攻击性之强烈而逊色,这得力于彭斯的不动声色,而且貌似温和,实质上则是绵里藏针。
在这种情况下,针对这样的不义之人,如果仅用调笑性幽默就嫌分量不够了。
弱者对付强者之时,凶猛的反击比温良的微笑更能引起人们的同情。
孔融10岁时随父亲到洛阳一个名人家去;他应对自如,主人及来宾均甚惊奇。有一位姓陈的官员却说:
“小时候挺不错的,长大了不见得有多好。”孔融说:“看来你小时大概是挺不错的。”
孔融的反应这么快,而且又这样顺理成章,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们在欣赏他以弱胜强之时,对他的锋芒毕露就略而不计了。
在反戈一击时,要善于抓住对方的一句话、一个比喻、一个结论,然后把它倒过来去针对对方,把他本不想说的荒谬的话、不愿接受的结论用演绎的逻辑硬塞给他,叫他推辞不得,叫苦不迭,无可奈何。
德国19世纪诗人海涅是个犹太人,常常遭到无礼的攻击。在一次晚会上,一个旅行家对他说:“我发现了一个岛,这个岛上居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海涅白了他一眼,不动声色地说:“看来,只有你我一起去那个岛上,才会弥补这个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