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喜欢豪放型的人,有的人喜欢内向型的人,每个人都逃不出自己的思维定势。但办企业不是谈恋爱,作为管理者,不能以个人的好恶选人才。
(1)谁是人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由于人们的家庭环境、知识水平、人生经历各不一样,每个人的性格也不一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修养、性格特质各不一样,每个人的好恶也不一样。
好恶不同,难免以个人好恶定取舍。
谁都逃不出这个规律去,连至圣至明的孔子也不行。所以,孔子说:“我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宰予因口无遮拦,常被孔子批评;子羽因为貌陋,孔子就说他资质太差。此二人后来成就卓著,孔子才发现自己错了。
孔子是圣人,我们都是凡人。
孔子都做不到的事,我们就更做不到。企业家也一样。
但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企业家面对一个口无遮拦的人,可能也不会喜欢,但这个人可能是个技术尖子;企业家面对一个长相丑陋的人,可能也不喜欢,但这个人也许是个管理精英。
孔子失去的是一个传道的人,而企业家失去的却是利润,却是企业的生存发展。其中的利害得失,不可不察。
祭赛国的国王,在认识人才方面就看得很不准。
一是思维定势。
企业家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才。夸夸其谈,口若悬河的人,并不一定讲的都是真理,甚至讲的并不一定正确;三缄其口,沉默寡言的人,并不一定没有见识,甚至说出来的话一字千金,出言就是真理。
祭赛国是西域的一个大国,尊佛斋僧,诗礼簪缨,并以其昌明隆盛,很得南方月陀国、北方高昌国、东方西梁国、西方本钵国的尊崇。这四国连年向祭赛国进贡美玉明珠,娇妃骏马。
但最近已有三年,这四国都不来朝贺了。
主要原因是祭赛国金光寺内的黄金宝塔失去了光彩。
人在走鸿运的时候,总会有很多朋友;走霉运的时候,喊都喊不来。
黄金宝塔光芒四射的时候,别人都可以来“沾光”;一旦晦暗下来,人们的心打湿受潮也是在所难免。
祭赛国的国王很沮丧,他很想重振国威。他断定黄金宝塔不发光的原因,是因为金光寺的和尚窃走了塔尖上的镇塔宝物。
他一怒之下,号令全国捉拿和尚,问罪枷锁,查凶追赃。
其实真正的盗宝贼,住在一百里外的乱石山碧波潭,是潭内万圣龙王的女婿九头驸马。
唐僧师徒一行四人,翻过八百里火焰山,来到祭赛国的时候。那些受屈的和尚,仿佛见到了凯旋归来的亲人,争着倾诉遭遇的不幸。
唐僧物伤其类,他让悟空查明真象后,已经知道是妖怪作的孽。唐僧到皇帝那儿办理护照签证的时候,向皇帝解释了宝物失窃的经过。
唐僧接着对皇帝说:“你不要难过,我可以让我的徒弟,把妖怪捉来。”皇帝一听大喜,连忙问唐僧:“你的高徒在哪里?”唐僧指着站在玉阶下的孙悟空等人说道:“站在那里的几个都是。”皇帝不看犹可,一看大惊失色,说道:“圣僧如此丰姿,高徒怎么这等象貌?”
皇帝见大唐的和尚面如冠玉,认为他的徒弟既能降妖伏魔,定然也是堂堂仪{L-End}表。
皇帝可能忘记了他们的身份,他们是去西天取经的,不是去参加选美的。
可怕的思维定势。
二是貌陋神勇显本事。
孙悟空听了皇帝的话,不禁大为不满。他厉声高叫道:“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若爱丰姿者,如何捉得妖贼也。”
国王闻言,回惊作喜道:“圣僧说的是。朕这里不选人材,只要获贼得宝归塔为上。”
这里录用原话,是想说明三点:第一,孙悟空的头半句是正确的,是富有哲理的,没有任何异议。第二,孙悟空的后半句只说对了一半。丰姿者可能捉不得妖贼,但也可能捉得;孙悟空不能因为自己长得丑,会捉妖,就全盘否定丰姿者。第三,国王的态度值得赞扬。虽然喜欢丰姿者,但能办事才是主要的。
企业管理者在选聘人才的时候,见到丰姿者,可能会眼顺;听到阿谀声,可能会耳顺。但真正用起来,可能不一定手顺。
更为可悲的是,“人物猥琐”者,常常没有像孙悟空那样{L-End}表达意见的机会,更没有彰显自己突出才能的机会。
企业与人才擦肩而过,既是人才的不幸,更是企业的不幸。
祭赛国的国王,能够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没有让这个不幸继续下去。
他问孙悟空:“孙长老既去擒捉妖魔,用多少人马?什么时辰出城?”旁边的猪八戒忍不住说道:“哪里用什么人马,哪管什么时辰,趁着酒足饭饱,我和师兄去,手到擒来。”
于是,沙和尚在皇宫里陪着师傅和皇帝,孙悟空与猪八戒,一阵风似的去了碧波潭。
那九头驸马,也是有些本事的,他在乱石山头与孙悟空大战了三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此时的猪八戒,站在山前,见他们战到酣美之处,举起钉耙,从妖精背后一筑。猪八戒充分发挥了自己善打“太平拳”的本事,既没有危险,胜利后功劳照分。
孙悟空与猪八戒两人合力,也拿九头驸马没办法。正在踌躇之际,二郎神与一帮弟兄从石山经过,孙悟空请二郎神顺便帮一下忙,取得了二郎神的帮助,终于赶跑了九头怪,夺回了宝物。
孙悟空和猪八戒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了祭赛国国王对待人才的态度。
三是用人才贵于扬其长。
唐僧师徒一行四人,在祭赛国国王眼里都是人才。
从师徒四人在祭赛国的经历,可以看出,祭赛国国王的观点是正确的。
唐僧是十世修来的真身,生下来就入了寺庙,元阳真气一点未泄,他在大唐皇帝李世民眼里是人才,在西行团队中,他是领导者。以他驾驭人才的本领,在祭赛国当个国有企业董事长应该不成问题。对付有棱角的人,他有紧箍咒;对付圆滑的人,他鼓励上进。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长处。
孙悟空是个人才,在祭赛国这个企业里,当个分管销售工作的副总经理不成问题。他头脑灵活,关系广泛,到哪里都能打开市场。
猪八戒当个分管后勤工作的副经理,应该不成问题。处在扯皮的漩涡里,都是坛坛罐罐、扯不清理还乱的事。办好了是天花乱坠,办砸了是乱坠天花,一点儿也不会吃亏。
沙和尚当个车间主任应该不成问题。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你说加班就加班,你说向东不向西,给什么任务都放心。
祭赛国国王终于明白,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定取舍,他们都是企业发展的可用之材。
(2)不用的原因。
祢衡在三国时期是一个匆匆过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他就像一颗流星,人们还没有来得及认清它的面目,就殒落了。
他本可以不死的,他本可以在三国群星灿烂的星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但他在做完“******”后,就带着怀才不遇和愤世嫉俗的复杂心理,离人们而去。
在《三国演义》中,他出现的时候二十四岁,被杀的时候二十五岁。他以自己年轻的生命,证明了领导者的好恶对人才浮沉的巨大作用。
祢衡的死,不是曹操杀的,曹操已经不屑于杀一个小小的祢衡。
祢衡的死,是曹操杀的,是曹操借黄祖之手杀的。
曹操的一生,与人才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爱才、惜才、用才,处处都{L-End}表现出了一个伟大战略家的博大胸怀。
但曹操也有自己的好恶,他一生中最痛恨的人是恃才狂放的人。
他杀孔融和杨修,都是因为这个。
他对什么样的人都能包容,唯独容不下恃才狂放的人。
他在见祢衡之前,刚刚包容了张绣。
张绣在南阳的时候,杀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这一切,曹操都可以原谅。曹操见张绣亲来许都请降,跪拜在自己面前,连忙把张绣扶起,拉着他的手说:“一些小小的过失,你不要记在心上。”丧子折将之痛,居然被轻描淡写地说成“小事”,并且还劝张绣不要记怀。这一份良苦用心,张绣当铭记一生。
张绣与坐镇襄阳的刘{L-End}表,关系一向很好。
曹操见张绣已经归降,立时想到了刘{L-End}表。他请张绣写信劝刘{L-End}表也来归附。贾诩对曹操说:“刘{L-End}表喜欢结交社会名流,一般的人去劝降恐怕不行。若以文采名震寰宇的人去劝他,他就有可能投降。”
曹操听了贾诩的话,立即想到了孔融。孔融被誉为“建安七子”之首,他不仅出身于世代书香,名门望族;也确实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曹操想得很对。论文采、论名望,孔融都是上上之选。
但孔融却举荐了祢衡。孔融对祢衡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我的朋友祢衡,其才能胜过我十倍。他是应在皇帝身边服侍的人,岂只是当一个说客。”
孔融不只是说说而已,而且还专门写了一道《荐祢衡{L-End}表》。孔融的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先详细地描绘了祢衡的旷世之才,又写用这种人才治国的极端重要性,最后还信誓旦旦地写道:“如果祢衡缺乏足以任用的大才,我愿受欺君之罪。”
曹操本身对一向桀骜不驯的孔融就看不顺眼,他知道孔融推荐的祢衡也好不到哪儿去。
曹操派人把祢衡召来,却不给他椅子坐,就让他站着。果然,祢衡的牛脾气即时就开始发作了。他见曹操慢待了自己,觉得受了莫大的污辱。为了挣回一点面子,他长叹一声说道:“天地虽大,连一个像样的人才都没有。”曹操说:“我手下就有数十个英雄,怎么能说无人?”曹操点出了手下功臣良将的名字,话音刚落,祢衡就一一剖白、挨个儿羞辱了一番。曹操强压怒火,问道:“你有什么才能?”祢衡说:“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曹操最讨厌这种狂放的人,他已不想再听祢衡说什么了,就说道:“我现在还缺一个鼓手,早晚朝贺宴客少不了,你就充当此职吧。”曹操觉得只有用这种办法来羞辱他才解气。
几天后,曹操大宴宾客,专门让祢衡充当鼓手。祢衡不修边幅,就穿着破旧的衣服出场了。旁边的人警告他:为什么不换衣服?祢衡听后,索性把衣服全脱了。一丝不挂,祼体而立。把好端端的一个宴会搅成了一锅粥。
曹操虽然大怒,但不想落下害贤之名,并没有杀他,而仍让他出使刘{L-End}表。刘{L-End}表已经知道祢衡在曹操那儿“跳脱衣舞”的事,也知道曹操并不是真心派他来当使者,又让祢衡到夏口守将黄祖那里去。祢衡已经是本性难移,他再次污辱黄祖的时候,被黄祖杀了。
祢衡确实是一个有才的人,他死得很可惜。
曹操还没有见到祢衡的时候,就评价他“徒有虚名”,他以自己的好恶已经为祢衡定了性,所以,见面时就没有给他好脸色看。
祢衡触忤曹操的时候,只不过二十四岁。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涉世未深,自命不凡,都是很正常的。以祢衡的才能,如果让他出任“编修院”史官,勘校史书,针砭先贤,在三国时期,恐怕无人能及。更何况他人生的路还很长,还有塑造的余地。
企业管理者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做框框,往所有人才身上套。要发现和利用人才身上的闪光点,抑其“恶”扬其“善”,才能全面地使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