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出万全墨子止楚攻宋
论辩也如同打仗一样要讲兵法,定谋使计,须求万全,运筹帷幄,须虑周全,以防不测,实施之时,才能左右逢源,处处主动。多留几手,以防不测,即所谓计出万全。
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约公元前486年一前376年),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但长期居住于鲁国,他的尚同、尚贤、非攻、尊天等思想与儒家大致相同;他的兼爱、节用、非乐、非命等思想与儒家对立。墨子是思想家、文学家,又是能言善辩的论辩家。
公输般替楚国制造了一种称为云梯的新式武器,这种武器用于攻城,高耸入云。在当时,这种武器堪称战略性武器。云梯造成后,楚国就准备攻宋了。墨子得知,走了10天10夜,到了楚国国都郢,拜见了公输般。墨子不直接劝谏,而说:“北方有个人欺侮我,愿借你的力量杀他。”公输般不知是计,听了很不高兴。墨子又说:“请允许我献给您千金,作为助我杀人的报酬。”公输般说:“我讲道义,固不杀人。”至此,墨子一针见血地指出:“楚国地幅辽阔,绰绰有余,而民众人口不众,在战争中葬送的是本来就不多的民众,而争的是本来就宽绰有余的土地,这不能算得上明智;宋国没有罪过而去攻打它,称不上仁慈;您知道这种情形而不去据理力争,称不上忠;虽然争辩了而不能说服楚王,称不上强而有力。你口头上说不杀人,但却要攻打宋国,这是不符合逻辑类推的道理的。”公输般无言以对,暂时屈服。
于是见了楚王,他同样以子之矛攻其之盾,将楚王驳得理屈辞穷,这场论辩所用言辞更为精彩。
墨子对楚王说:“如今有人舍弃自己漂亮的车子却想偷邻居的破车,舍弃自己的锦绣衣裳而想偷邻居的粗布短衣,舍弃自己的精美饭食,想偷邻居的糟糠之食,这是怎样的一种人啊?”
楚王不知是计,说:“他一定有偷窃的毛病。”
墨子抓住时机,马上说:“楚国有五千里土地,而宋国只有五百里,这犹如彩车同破车相比;楚国有云梦这样的好地方,犀牛、麋鹿这样的动物到处有,江汉之水,鱼、鳖、龟一类的水产是天下最多的,而宋国雉、兔、鲫鱼都没有,这好比山珍海味和糟糠一样;楚国有长松、文梓、楩、豫章之类的珍贵木材,而宋国长木也没有,这好比锦绣之衣和粗布短衣。我认为楚国攻打宋国,跟那个犯了‘偷窃病’的人正是一类的人啊。”
楚王理屈词穷,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说:“说得好啊!虽然理应这样,但公输般为我造了云梯,必然取宋。”
敌变我变,墨子又使出一招来。墨子解下带子当作城墙,以小木札(牒)作为武器,公输般模拟攻城,多次改变攻城的战术,但都让墨子抵挡住了。公输般攻城的器械用完了,墨子守城的方法还有余。
公输般不甘心,说:“我知道怎么来对付您,我不说。”
墨子成竹在胸,说:“我也知道你对付我的方法,我也不说。”
楚王问其中的原因,墨子说:“公输般的意图,不过是要杀我。杀了我,宋国不能守,而楚国就可以攻宋了。但是我的弟子禽骨厘等三百人,已拿着我的守城的器械在宋城上等着楚国的军队了。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攻取宋国。”
楚王见大势已去,黔驴技穷,迫不得已地说:“我决定不进攻宋国了。”
墨子一席话止住楚国攻宋,解除了宋国的灾难,真正称得上“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了。墨子之所以得胜,在于三谋:一谋设圈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说明攻宋无义,而且这话是从楚王口中吐出,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二是显示实力,云梯虽然是新式武器,但宋国已有破解之法,墨子与公输般的一场表演,无疑是一场模拟的军事演习,向楚王暗示,云梯的威力是有限度的;三是保护墨子个人的安全之招,公输般本以为杀了墨子,宋国就不能守,而墨子事先让弟子三百守住宋城,即使杀了墨子,也是枉费心机,这无疑是一张护身符。
这三招,一招是晓之以理,二招是示之以威,三招为护身之策。故计出万全,须先谋后事,预先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多设几条计谋,才能临事不慌,争得主动权。古人云:“狡兔三窟,谋士三策”,乃兵家万全之策。
妙语感悟:
谋士三策,兵家称之为“叠”,认为凡用计制敌,不是一条计策就可以的,须用数计来辅助,以几条计策补助一条计策之不足。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用计谋务求能够实施,运用机智务求防止遭挫,任命将帅要防止他不听节制。这条计策不通就立即拿出另一条计策来,这一方面成功了把其他方面带起来,前一计谋还没有实行,后一计谋已经准备好了,计谋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所有计谋没有一个失策,纵然遇到强大的敌人,也可以制服它。
铺垫设伏刘墉参奏乾隆帝
古往今来,以下谏上就是一个难题,而大臣给皇上提意见,更是难上加难。可以这样说,给皇上进谏,指出皇上的过错,无异于在刀刃上行走,稍有不慎,便会惹来杀身之祸,甚至祸及九族。
清代乾隆年间,出了一个“铺垫设伏”的高手,名叫刘墉。他的每一次进谏,虽然不是次次被采纳,个个准奏,可至少刘墉本人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并尽可能为满朝众臣所悉知。
谈判者没有人情愿上圈套,但陷入圈套之人却大有人在。这些陷入圈套的人大多是未识“机关”的盲从者。因而,怎样铺垫设伏就是一个大学问,非普通谈判手所能为。
比如刘墉的每次进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讲述正式观点之前,总要“卖卖关子”,或请求皇上赦他无罪,或引诱皇上许诺“平等相待,就像在家里一样。”有了这些“无罪”、“平等”这样的先决条件后,刘墉再拐弯抹角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一旦触到皇上的痛处,乾隆发怒发威时,刘墉便提醒皇上事前的许诺,皇上发现上当,但为时已晚,只好自认倒霉,没有算计过刘墉。刘墉长于此道,每每用来,如探囊取物一般,无一不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可见,谈判者运用“铺垫设伏”之法时,关键在“引”不在“求”。
“求”,有点讨好的味道,如果过分讨好,对方反而容易反感;同时,“求”也有点希望得到对方的怜悯的感觉,如果你想要得到别人的怜悯,那么你就不要同时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那么,如何“引”对手呢?
“引”,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谈判者布下诱饵,不由你不动心,既然心动,便有陷入圈套的可能。“引”,其意不在直接索取,而是不易被人识破,未等对方反应过来,便已上钩了。
比如刘墉设伏大多是环环相扣,牵紧不放。他知道对手的老练、久经沙场,仅凭“一伏”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只有环环相扣,才能迫其就范。刘墉在参奏皇上盗墓之时,先故意装傻,抛出第一个圈套——“臣有一事不明,请求皇上赐教。”
待皇上赐教之后,他又抛出第二个圈套——“《大清律》上都有什么罪当斩呢?”
皇上厌恶这些条条,令其自读,自己佯装瞌睡。
刘墉读着读着,故意抛出第三个圈套——“盗坟掘墓……”不往下读,引皇上上钩,自作聪明的皇上马上说道:“盗坟掘墓,也是斩立决。”
而此时的刘墉又抛出第四个圈套——“皇上,这《大清律》是管什么人的呢?是只管平民百姓,王宫大臣,还是什么人都管呢?”
皇上回答说:“上至皇帝,下至臣民都管,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就这样,刘墉一环一环地将皇上套住,牵住不放,以达到使皇上自认盗坟掘墓,自己流放自己,到山西私访,体察民情的目的。
妙语感悟:
谈判中有许多难容话题,所谓的难容话题,就是对方难以接受的谈判话题。表达难容话题是谈判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明知对方难以接受,但又不能不说,并且力图迫使对方接受,这就要求谈判者学会特殊的表述技巧——铺垫设伏。
设身处地晓之以利说服对方
设身处地,晓之以利,它能使说服者的立场、角度与对方相一致,在无形之中缩小与对方的心理距离,使对方与己方产生一种“理解我并为我着想”的印象,自尊心和求利欲都得到满足,会对本方的说服产生较强的认同感。
《新序·善谋第十》中有这样的记载:刘邦和项羽,都接受楚怀王的命令,并且约定说:“最先攻入秦国首都咸阳城的人称王。”刘邦带领军队打算取道武关入咸阳,军队进发到南阳,南阳太守誓死坚守,宛城不能攻下,于是刘邦便指挥军队把宛城重重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