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左右的人一看齐王受窘,都过来帮腔。有一个说:“不对,还是你颜蜀应该走过去,大王有1000辆战车,兵力雄厚,统治着广阔的土地,权力无比,天下的仁义之士都来投奔他,智谋之士都来为他出谋献策。天下之人谁敢不服?他要什么有什么,老百姓个个都俯首贴耳;贤士再高明,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生活于偏僻之地,地位怎能和大王相比!”
颜蜀听了,连连摇头反驳说:“不对,当初尧之所以能让万国诸侯归附,是因为他道德高尚,敦厚待人,特别是尊重贤士。他所任用的舜,就是出身于乡村荒野之间,后来舜还成了尧的接班人。从商汤到现在,凡是能治理好天下者,都能够礼贤下士,采纳他们的治国策略,就君王个人而言,那有什么了不起的呢?一旦立国,连想做个普通的老百姓都不可能。老子说:‘高贵者必须时时不忘贫贱,君王必须以百姓为基础。所以,诸侯王,历来都称自己是‘孤’、‘寡人’,这就是他们要求自己时时不忘以贫贱为本的缘故。‘孤’和‘寡’,都是困贱和低下的意思。诸侯王这样自称,难道不是时时提醒自己要谦虚、谨慎,要礼贤下士吗?历史上尧传位给舜,舜得到禹的帮助,周成王重用周公旦,这些人都被称为‘明主’,就因为他们明白贤士的价值。”
宣王听了这一番话,顿时醒悟了过来,马上离开座位走到颜蜀的面前,非常虔诚地对颜蜀说:“像先生这样有学问的人,我竟没能看出来,几乎犯了一个大错误!今天听了先生的话,再看看我平时的所作所为,真早该拜先生为师了!先生如肯留在我身边,我每天一定用丰盛的酒筵款待您,出门让您乘坐豪华的车子,让您的夫人和孩子都享受荣华富贵。”
颜蜀连忙辞谢说:“算了,算了。譬如一块玉石,在深山十分完美,把它拿来雕琢一番,也许更加宝贵,但却失去了它的质朴。我生长在乡野之地,如果出来做官,也许马上就有地位,但却玷污了我原来的形象。我颜蜀宁愿回到山野,过简朴的生活,饥饿了,吃东西就会感到味道很美;走路不慌不忙,就像乘坐车子一样悠闲;不犯错误,心中比当官更踏实。在清静中保持纯洁、端正的人格,比什么都令人高兴。大王您担负的是治国的重任,可我颜蜀的责任只是向大王直率地奉献我的忠言。现在我已经讲完了我应该讲的话,请大王允许我回去吧!”
妙语感悟:
以野对野,以炫敌幻,以傲制傲。对有一些人,必须完全地压倒他,才能令他屈服、信服,这时千万要与之针锋相对。
明知故问大智若愚投石问路
论辩中的用拙术,装着自己不懂的样子,以问为借口,表达自己难以说出的话,达到自己预期的说服目的。
军事上的示形用拙,实质上是一种伪装术,能而示之不能,攻而示之不攻,声东实为击西,这些示形用拙,借以造成敌方的判断失误,从而为自己取胜打下基础。为了迷惑敌人,必须掩盖自己的企图,一些智力超群的人,却大智若愚,假痴不癫。
《兵经·拙》说:“历观古事,竟有以一拙败名将而成全功者。故曰为将当有怯时。”意思是说:历史上常有假装愚笨战败敌将而功成名就的,可以说,做将领的人,必要时可以装做怯弱愚笨。
唐高祖武德四年,窦建德、王世充等一些人还各据一方,不肯降服大唐,李世民带领将士正在前方浴血奋战,而唐高祖李渊却盖起了极为豪华的披香殿。苏世长以不知为借口,十分尖锐和直率地批评了唐高祖李渊。
唐谏议大夫苏世长在庆善宫披香殿陪唐高祖进餐,酒喝得正酣畅,苏世长突然对李渊说:“这座披香殿是隋炀帝修建的吗?”
李渊说:“你的劝谏好像很直率,但实际上很狡诈,你难道不知道这座殿是我修的?却故意说是隋炀帝修的?”
苏回答说:“我实在是不知道是陛下修的,我只看见披香殿奢侈得像殷纣王的倾宫和鹿台一样,就断定不可能是兴天下的君王所修的,所以误认为是隋炀帝干的。假若真是陛下修的,那实在是不妥了。我以前在武功旧宅侍奉陛下的那会儿,看见的住宅仅能遮风挡雨,那时陛下已很满足了。如今续用隋宫留下的宫室,已经够奢侈了,可又建新的,陛下怎能避免重犯隋炀帝的过失呢?”李渊再三肯定了苏世长的话。
李渊修披香殿,苏世长岂能不知,他明知故问,只是打着此事作幌子,作为劝谏的合法借口。
明知故问,也可作为一种试探,它以请教为名,表达一种信息,但又十分灵活,可进可退。这种作用是直言所不能达到的。
宋朝的刘太后辅佐幼帝处理军国大事,这在宋朝开国以来还是头一次。刘太后垂帘听政,掌握大权,有的大臣想讨好太后,就同她说起唐朝女皇武则天,暗中鼓动太后步武则天的后尘。刘太后精明敏捷,政治上很有一套,不免动心。一天她问鲁宗道:“唐朝的武后是怎样的君主啊!”
刘太后明知故问,意思明明白白。想不到鲁宗道是个耿直忠心的大臣,他知道刘太后在试探自己,于是说:“她是唐朝的大罪人,几乎把唐朝葬送了。”看到鲁宗道态度这么鲜明,太后懵了好一会儿,没再说什么。
刘太后想学武则天,借着辅佐幼帝的机会,步起武则天的后尘来,但又不知道臣下对此态度如何,于是她明知故问,意在试探,手法十分巧妙,打着请教的幌子,但意图却表达得明明白白。当然她碰了钉子,鲁宗道忠心耿直,反对刘太后称帝的态度十分鲜明。
应对之策,不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刘太后问鲁宗道:“唐武后是怎样的君主呢?”鲁宗道回答非常干脆:“她是唐朝的罪人,几乎把唐朝葬送了。”鲁宗道的回答,以含蓄的话表达了坚决的态度,民意不允,刘太后的企图只能作罢了。
妙语感悟:
这是进攻的合法策略。装着不懂的样子,提出十分尖锐的问题,虽然进攻性大,但不知者不为罪,十分难说的问题,却变得易如反掌。
一针见血吴起反诘魏文侯
公元前410年(周威烈王十六年)齐鲁交战,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大将,但听说他娶了齐国的女子为妻,对他不放心,不肯用他。后来听说吴起的妻子死了,这才拜他为大将。吴起率领鲁军一举打败了齐军。人们都说,吴起为了当将军,取得鲁君的信任,竟把自己的妻子杀了。
吴起率领兵少将弱的各军打败了强大的齐军,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但鲁君软弱无能,无大志,又听了小人的谗言,不肯重用吴起。吴起知道在鲁国难于施展自己的抱负,就想离开鲁国。他听说魏文侯求贤若渴,就来到魏国。
翟璜知道吴起是个有才能的人,听说他来到魏国,就把他迎到府中,让他先在自己家里住着,等有时机把他推荐给朝廷。正巧魏文侯物色大将去守西河,他觉得吴起能担此重任,就向魏文侯推荐。
魏文侯听了翟璜的推荐,思考了半天,说道:“吴起这人,人家说他品德不怎么样。他母亲死了,他不回去守丧。他为了当大将把妻子杀了。”
翟璜说:“主公要成霸业,必得有真才实学的人辅佐才行。因此在选拔人才时,不能求全责备。完人难求,不应因为有些小毛病,就舍弃了大才。再说,我们也不应墨守儒家的古礼。吴起杀妻求将,也只是传闻。就算真有其事,也说明他建功立业心切,主公倒正该利用他的这种进取心,让他帮助我们治理魏国。这事还请主公全面考虑。”
魏文侯说:“那您就请他进来,见见面再说。”
吴起穿了一身书生衣服来见魏文侯。魏文侯见吴起这身穿戴,就没产生什么好印象。问道:“先生是学文的,还是习武的?”
吴起一听文侯的语气,就知道对自己瞧不起。他心想,听说魏文侯求贤若渴,看他这态度,不似人们说的那样。就顺口答道:“我跟孔子的门徒学过文,后来又跟孙武的门人习过武,研究过孙子的兵法,布过阵,打过仗……”
还没等吴起说完,魏文候就不愿再听了。于是口不应心地说:“我从来就不喜欢谈打仗的事。”
吴起笑了笑,说:“喜欢谈什么,各人志趣不同,不必勉强。不过,这恐怕不见得是大王您心里的话。”
魏文侯有点惊讶,心想,我心里的话,没说出口,你如何能知道?你也不过是蒙着说罢了。就顺口说道:“怎见得我说的不是心里话?”
吴起不忙着回答文候提出的问题,反问道:“您一年四季不停地派人捕捉野兽,剥了那么多兽皮,制了那么多销甲和皮甲,不知您是要干什么用?您的兵器作坊里,整天不停地在打制枪刀剑戟,打造了那么多武器,该不会是因为闲着没事可干,才以此来消磨时光吧?还有,您制造了那么多战车,只是打猎也用不了那么许多吧?”魏文候心服了。
魏文侯了解到吴起是一员能文能武的大将,又有远大的眼光,不是那种夸夸其谈的人,就改变了态度,恭恭敬敬地向吴起请教:“我是一心想富国强兵,真心向您求教,您看到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请您直说,不要客气。”
吴起见魏文侯态度诚恳,也就直率地说:“您已做了许多打仗的准备工作,很有成就。但您最大的毛病还是不注意去访求善于指挥打仗的人。请恕我直说,照您原来的想法,驱兵去作战,就好比让老母鸡去斗中山狼,让吃奶的小狗去搏凶猛的虎,虽然心中老想着取胜,可实际上非吃大亏不可。”
魏文侯觉得吴起的言辞是激烈些,但看得出,他确实是很有见解,就鼓励他继续说下去。吴起见文侯胸怀宽广,是个有作为的君主,就进一步建议说:“事情很明白,我们总不能看着敌人向我们进攻而不抵抗,也不能等着老百姓被敌人杀死再悲伤。一个国家要想不受到列强的欺负,就得自强。自强之道,最主要的是访求有才能的人来帮您一起治好国家,练好军队,带好兵,打好仗。”
魏文侯听了吴起的一番话,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说:“您就是我要访求的人啊!”立即拜吴起为大将。请他到西河去做了西河守。
妙语感悟:
在遇到大事,原则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一针见血,直中要害。但现实生活中,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否则也会伤人伤己。
孤注一掷唐睢不辱使命
战国时代,各国争雄,互相侵扰,为了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一大批善于辞令的谋臣辩士便应运而生。
一天,秦王派人去告诉安陵君:秦国愿意用五百里土地来换安陵。安陵君说:“承蒙大王照顾,用大的换小的,真是好极了,不过,我们的土地是祖先传下来的,我不敢调换。”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为了说服秦王,安陵君派唐睢出使秦国。
唐睢来到秦国,拜见秦王。秦王以一种傲慢的口气对唐睢说:“我用五百里的地方来换安陵,安陵君却拒绝我,这是什么道理?况且,秦国已经灭掉韩国、魏国,安陵君只有五十里地方却偏偏存在,是因为他是个谨慎的人,我没有把他放在心上的缘故。如今我用十倍的土地来扩大安陵君的地盘,他却违抗我,这不是轻视我吗?”
唐睢说:“不,不是这样。安陵君从祖先那里继承的土地,要永远保住它,即使拿一千里土地也不敢调换,何况只有五百里呢!”
秦王听了大为恼怒,说:“你可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唐睢淡淡地说:“我没有听说过。”
秦王说:“天子一发怒,会使百万尸首横地,鲜血流淌千里!”
唐睢笑着说:“大王可曾听过布衣之士发怒吗?”
秦王说;“布衣之士发起怒来,也不过是扔掉帽子,空手赤脚,用脑袋撞地罢了!”
唐睢不卑不亢地说:“这是平常人的发怒,不是士人的发怒。从前,专诸替吴公子行刺吴王僚的时候,彗星冲击月亮;聂政为严仲子杀韩愧的时候,白虹穿过太阳;刺客要行刺吴王僚的儿子庆忌的时候,苍鹰在殿上扑击。这三位都是布衣之士,他们的满腔怒气还未迸发,上天就降示预兆。现在加上我,将要变成第四个人了。如果布衣之士非要发怒不可,倒在地上的尸体只有两具,流血不过五步,可是天下的人都要穿上丧服。现在是时候了!”说完,拔出宝剑,一跃而起,逼近秦王。
秦王吓得变了脸色,躬身长揖,向唐睢道歉,说:“先生请坐。我明白了,韩、魏两国所以灭亡,而安陵只有五十里还能存在,就因为有你这位先生在啊!”
妙语感悟:
孤注一掷、倾尽所有,绝不是盲目、鲁莽地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密部署之后,用尽一切力量地去赢。
寓规于颂李元度危言励主
曾国藩做事很有主见,一旦认准,就不为浮言所动,创水师、扎祁门、围安庆都是如此。但有主见与固执己见有着天壤之别。主见是对事物发展判断后的对策,当然不能朝令夕改,而要坚持实施;固执己见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带有性格上的不健全性。一个人的智慧终归有限,一个人的见识也受个人经历、知识等各方面的限制。如何将他人智慧为己所用,这是用人上的问题,也反映一个人心胸气量之大小。
曾国藩兄弟攻克江宁后,朝野官绅奔走相告,曾国藩每天都要多次接见向他庆贺的人,以书信的形式表达同样意思的人更是不计其数。但大体都是官样文章,无非说一些“英谋远略、勘定大乱”之类的话。曾国藩自然不会认真。
可是,有一篇洋洋三千言、文采恣肆、寓规于颂的书信引起了曾国藩的极大兴趣。上书人开头也讲了曾国藩以书生张空拳与巨敌相斗,与召学生子弟忍饥转战,备历艰阻但百折不回,终于成就大功的过程,文字简练而有力,说到了曾国藩的心里。
重要的是后面:你们兄弟俩从湖南偏僻的小村庄走出,十几年后封侯荫子还不算,手挽四省兵符,天下的大吏几乎都是“曾家人”,这是千载一遇的事。曾国藩看到这一段,头发都竖起来,这分明是一种警箴啊!是在给自己敲警钟。
最末一段尤其让曾国藩掩卷沉思、汗浸脊背:两江总督不但手挽三省,而且治河、漕运、盐运、水师等常人难以处理的事都归您管辖。国家和平时期只有才兼文武、有威望又知大体、可以信赖又有魄力的人才能肩此重任。现在江南哀鸿遍野,草莽尚未消灭,而西方各国张开大口,群相逼伺,后果不堪设想。我真为您担忧啊!
天大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到了上书人手中简直是四面楚歌、布满陷阱。曾国藩当然要吓出一身冷汗。其实,曾国藩知道,这是一种激将法:说他肩上的担子重了,不要辜负人们对他的希望。
上书人并未就此而止,在最末一节又提出了他的方略:窃谓图治以教养为先,在今日则养先于教,世乱才胜法,叵由乱而治,而当以才用法,而不为法所缚,至于内治既修,外侮自蕺,道在蓄威养望,有以大服乎中外之心,久之必心不安。
曾国藩读着读着,为上书人所叹服。
曾国藩知道没有才略的人写不出这样的佳作,同时,没有勇气的人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冒然进谏。再者,对他不十分熟悉的人也犯不着如此下笔。他猜想这一定是他身边的幕僚或下属所为。待看落款:平江李观察次青,果真是李元度!
妙语感悟:
我们尊敬那些敢于直言劝谏之人的勇气,但直言的对象只有是明主才会被采纳,寓规于颂的最大好处就是边夸对方边把意见给提了,效果会比直言好很多,即便对方不听,氛围也不会太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