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暮色的苍茫中,伴着川流的人群,每一天的工作就在平常中重复着。大学毕业好多年了,那些在学生时代里所追逐的书籍,静静地躺在小武的书柜里,成为小武青春岁月的纪念。一次,偶尔的闲暇中,小武翻起一本过去经常翻阅的理论书籍,上面的笔迹有些许模糊,记录着小武对所读的感受,串连起过去的时光:夜晚华灯初上,一盏小灯,一个简陋的方桌,在阅读中思绪穿梭在时间的过往,似与睿智的学者进行着思想的对话。
那3千年前的希腊文明,至今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早期的智者派思考着这世界的本原,世界或缘于物质,或存在于小武的内心。人类的思想起源何处是人类学永远的母题。就如西西弗斯的神话故事:他站在山下推动一块巨石,推到山顶又掉了下来,他又重新来过,他全部的生命历程就在于周而复始地重复。人生的生命意义就在于不停断地探索,只要你永远保持着一颗探索的心灵,就赋予了生命无与伦比的意义。小武的那一片神往之情,就在阅读《希腊神话》和《希腊哲学史》中延伸着。
还记得小学三年,老师带小武去看日出的情形。在清晨5点,大桥边,一轮朝阳蓬勃而出。他的作文又成了范文。从小他就在阅读《西游记》、《三国演义》中养成了良好的叙事习惯。
小人书是很多人记忆中的珍宝,至今还有多少人流连于对小人书的喜爱,花上5分钱就可以读上一个下午,那样的时光总是过得匆匆。在撒满阳光的午后,年少的小武急切地寻找书摊的所在,坐在一个小凳子上,捧着一本小人书,消磨掉整个夏季的炎热,也成为小武成长的快乐的记忆。
高中时代,在同学们最流行的莫过于金庸、梁羽生等人的武侠小说了。正所谓“千古文人侠客梦”,金庸先生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化根底,其笔下的人物性格丰富,情节充满“魔幻色彩”,但又不失去人文关怀。侠士剑客情结就是在那时植根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的。
后来学校的老先生给小武开了50本书目,大多都是关于什么的历史,如《中国建筑史》、《西方美学史》、《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书籍,老师言说对于任何问题的研究都在放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这样小武就会看清问题的本来面目和他特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可以得到现实的意义。
学生时代所读过的书会沉淀于内心,成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家园,在日后的无数次放逐与找寻中会点亮小武生存的理想。如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阅读的积累也会提升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有一天公司发了一本《论庄子》,于是静下心来读了下去,一面感叹作者的博学,一面感慨着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缺失,遂买了几部《中国古代文论史》,认认真真地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