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发明家,甚至应该说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创见。爱迪生一生共有一千多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选择他作为案例,尤其能够说明:知识并不重要,想象力才是洞悉世界奥妙的法宝。
家庭及成长环境
爱迪生于1847年2月11日诞生于美国。美国,可以说是爱迪生的一个最大的家庭背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美国是一个鼓励创新的国家,也是一个创新条件丰富的国家。特别是在原始创新方面,在全世界可谓首屈一指。可见营造有利创新的环境多么重要。
爱迪生出生在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兰小市镇。父亲是荷兰人后裔,母亲曾当过小学教师,是苏格兰人后裔。这算爱迪生的第二个重要背景。荷兰是个很小的国家,但却创造了许多世界奇迹。15、16世纪,凭借着世界上最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而称霸于世,荷兰人被誉为“海上马车夫”。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苏格兰人则沉默内敛,做事一丝不苟,且具反抗精神。爱迪生作为荷兰人与苏格兰人的后裔,秉承了荷兰人爱冒险、苏格兰人严谨认真且反抗压迫的精神。
重要的是,他的母亲也是有文化的妇女,这算是他的第三个重要背景。因为母亲在儿童成长时期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的养成方面,母亲的作用至关重要。
爱迪生七岁时,父亲经营屋瓦生意亏本,将全家搬到密歇根州休伦北郊的格拉蒂奥特堡定居下来。搬到这里不久,爱迪生就患了猩红热,病了很长时间。有人认为这种疾病是造成他耳聋的主要原因。
爱迪生八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又一位少时学业不佳的伟人。对现代的中国教育来讲,失学未必就代表今后不能成材。甚至有见识有胆识的父母已经在主动造成孩子“失学”——只是不在学校学习,在家里启动了造就神童之旅。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家庭教师”。由于母亲良好的教育方法,他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说,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八岁时,他读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狄更斯的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到九岁时,他能迅速读懂难度较大的书,如帕克的《自然与实验哲学》。斥爱迪生为“低能儿”、撵其出校门的老师几乎算是造就爱迪生的第一人,厥“功”至伟,全世界都应该感谢他,他使爱迪生充分享受了失学之乐趣,成为一个身心解放、对未知充满强烈好奇心的“正常”儿童。
爱迪生十岁时酷爱化学。据说11岁那年,他就实验了他的第一份电报。为了赚钱购买化学药品和设备,他开始了工作。12岁的时候,他获得列车上售报的工作,辗转于休伦港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之间。他一边卖报,一边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空他就到图书馆看书。生活、工作是造就人才的真正学校。他买了一架旧印刷机,开始出版自己的周刊——《先驱报》。多么独特的想法!你可以说这是不自量力,但伟业往往就是从不自量力开始的。总是自量其力,什么事也干不成。项羽在观看秦始皇出游时曾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大英雄形象跃然。爱迪生的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车上印刷的。他用所挣得的钱在行李车上建立了一个化学实验室。爱动手,动手能力自然就强,而动手其实就是动脑。不幸有一次化学药品着火,他连同他的设备全被扔出车外。另外有一次,当爱迪生正力图登上一列货运列车时,一个列车员抓住他的两只耳朵助他上车。这一行动导致了爱迪生成为终身聋子。生活的磨砺是爱迪生的一笔重要财富。这远比按部就班地上学更能激发他的好奇心和创造欲。
独特的精神气质与想象力
前面讲过,爱迪生小时候曾以大无畏的英雄气魄救出了一个在火车轨道上即将遇难的男孩。孩子的父亲对此感恩戴德,但由于无钱可以酬报,愿意教他电方面的技术。从此,爱迪生便和神秘的科学世界发生了关系,踏上了探索的征途。这个机遇无疑是他的气质与个性带来的。好人总是有好运,道理或在于此。
1863年,爱迪生担任大干线铁路斯特拉福特枢纽站电信报务员。从1864年至1867年,在中西部各地担任报务员,过着类似流浪的生活。足迹所至,包括斯特拉福特、艾德里安、韦恩堡、印第安纳波利斯、辛辛那提、那什维尔、田纳西、孟菲斯、路易斯维尔、休伦等地。这其实是一段难得的游历生活,而游历是创造力的添加剂。
1868年,爱迪生21岁时,以报务员的身份来到了波士顿。同年,他获得了第一项发明专利权。这是一台自动记录投票数的装置。爱迪生认为这台装置会加快国会的工作,它会受到欢迎的。然而,一位国会议员告诉他,他们无意加快议程,有的时候慢点投票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从此以后,爱迪生决定,再也不搞人们不需要的任何发明——这是创新的应用性问题。
1869年6月初,他来到纽约寻找工作。当他在一家经纪人办公室等候召见时,一台电报机坏了。爱迪生是那里唯一的一个能修好电报机的人——少年时期的积累终于发挥了作用,于是他谋得了一个比他预期的更好的工作。10月,他与波普一起成立了“波普—爱迪生公司”,专门经营电气工程的科学仪器。在这里,他发明了“爱迪生普用印刷机”。他把这台印刷机献给华尔街一家大公司的经理,本想索价5000美元,但又缺乏勇气说出口来。于是他让经理给个价钱,而经理给了4万美元。很多人的勇气只是漫天要价。爱迪生的气质性却给他带来了“不争之争”。爱迪生的“贪心”只是体现在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上。
爱迪生用这笔钱在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厂,专门制造各种电气机械。他通宵达旦地工作。他培养出许多能干的助手。这一点非常重要。“一个好汉三个帮。”同时,也巧遇了勤快的玛丽,他未来的第一个妻子。在纽瓦克,他做出了诸如蜡纸、油印机等发明。从1872年至1875年,爱迪生先后发明了二重、四重电报机,还协助别人搞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英文打字机。
1876年春天,爱迪生29岁时,又一次迁居,这次他迁到了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他在这里建造了第一所“发明工厂”,它“标志着集体研究的开端”。1877年,爱迪生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投入了实际使用。他还发明了他心爱的一个项目——留声机。电话和电报“是扩展人类感官功能的一次革命”;留声机是改变人类生活的三大发明之一,“从发明的想象力来看,这是他极为重大的发明成就”。到这个时候,人们都称他为“门罗公园的魔术师”。
爱迪生在发明留声机的同时,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对电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1879年10月22日,32岁的爱迪生点亮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为了延长灯丝的寿命,他又重新试验。在艰苦卓绝的试验中,他大约试用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才找到了新的发光体——日本竹丝,可持续1000多个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一发明是爱迪生一生中登峰造极的成就。接着,他又创造了一种供电系统,使远处的灯具能从中心发电站配电。这是一项重大的工艺成就。
他在纯科学上第一个发现出现于1883年。试验电灯时,他观察到他称之为“爱迪生效应”的现象:在点亮的灯泡内有电荷从热灯丝经过空间到达冷板。爱迪生在1884年申请了这项发现的专利,但并未进一步研究。这是很可惜的!而其他科学家利用“爱迪生效应”发展了电子工业,尤其是无线电和电视。
爱迪生又试图为眼睛做出留声机为耳朵做出的事——绝对大胆的、浪漫的想象力,电影摄影机即产生于此。使用一条乔治·伊斯曼发明的赛璐珞胶片,他拍下一系列照片,然后将它们迅速地、连续地放映到幕布上,产生出运动的幻觉。他第一次在实验室里试验电影是在1889年,1891年申请了专利。1903年,他的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车抢劫》。爱迪生为电影业的组建和标准化做了大量工作。
1887年,爱迪生40岁,他把实验室迁往西奥兰治以后,为了使他的多种发明制成产品和推销,他创办了许多商业性公司。这些公司后来合并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就是今天著名的通用电气公司。此后,他的兴趣又转到荧光学、矿石捣碎机、铁的磁离法、蓄电池和铁路信号装置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研制出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和水底潜望镜。
1929年10月21日,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人们为爱迪生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德国的爱因斯坦和法国的居里夫人等著名科学家纷纷向他祝贺。不幸的是,就在这次庆祝大会上,当爱迪生致答辞的时候,由于过分激动,突然昏厥过去。从此,他的身体每况愈下。1931年10月18日,一颗充满幻想的头脑停止了工作,这位为人类做出伟大贡献的发明家离开了这个等待着继续被发现的世界,终年84岁。
成功的“秘诀”
爱迪生的文化程度很低,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这里的“秘诀”是什么呢?就是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一颗强烈的好奇心、一种亲自做试验的内在冲动和动物般捕捉灵感的本能。此外,他还具有超乎常人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他在“发明工厂”把许多不同专业的人组织起来,里面有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工人共100多人。爱迪生的许多重大发明就是因为有了这个集体的力量才获得成功的。他的成就主要归功于他的勤奋带来的创造性才能以及集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