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在唐朝是读书人进入仕途的一个绝好的途径,但当时的考试存在很多弊端。那时杜甫正青春年少,刚从吴越归来,饱尝了江南秀丽的山水,对生活怀有满腔的热情,还不了解现实的人生。并且由于少年成名,杜甫有点不可一世,甚至不把屈原、贾谊、曹植、刘桢这些古人放在眼里,更没有把考试当一回事。
科举考试,并不是每一个读书人都可以参加的。当时谁若要参加考试,而不是学馆里举选的“生徒”,就必得由乡里保荐,州县甄(zhen)选,然后才能到京城应试。经过这种手续去投考的,叫做“乡贡”。
这些“贡人”在每年冬季和各地的贡品同时启程,在年前赶到。可能在统治者的眼里,人和物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供他们使用的。人们把各地搜刮来的金帛宝物、珍禽奇兽,在元旦新春时陈列在皇帝面前,博得他的欢心;这些“贡人”就被遣送到尚书省,由一个地位并不高的考功员外郎(后来改为礼部侍郎)考试。
杜甫这回投考,随着那些贡物并没有被送到长安去,而是到了近在咫尺的洛阳。
因为733年(开元二十一年)的秋天,长安一带雨水太多,伤害了五谷,农产品又养活不起这个统治集团,玄宗在第二年的正月便迁往东都,一直住到736年的10月。所以,735年的进士考试是在洛阳举行的。进士考试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每次投考的两三千人,被录取的往往不及百分之一。
另外,考试环节上也有很多弊端,比如,不把考卷上的姓名隐去,使主考官在阅卷和录取时容易作弊。而“通榜”的做法更容易产生弊端。通榜是唐代科举中公开采用的一种辅助性办法,即在考试之前,主考官就在社会上了解考生的才德声望,制成“榜贴”,榜贴就是名单,以供录取时参考。有时主考官派专人进行这种活动,叫做“通榜贴”,简称“通榜”。在通榜的过程中,达官贵人、社会名流的评价对主考官录取与否往往有决定性的影响。有时候,考试还未进行,主考官就已根据榜贴,内定了录取名单和排名次序。通榜的做法致使考生们在考前一定要结识考官或那些达官贵人、社会名流。因此,应试之前,考生往往多方奔走,结交主考官或权贵,投献自己比较得意的诗文,以求得到推荐。这种活动也往往成了士子漫游的一个内容。
杜甫对这次考试并没有太重视,认为凭自己的实力,考取进士应该没有什么困难。可是,没有任何达官贵人的推荐,所以虽然他信心百倍地参加了考试,但录取的27名进士中,并没有他。
这次考试失利,对杜甫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打击,他还年轻,才华和学问可以继续长进,况且,无拘无束的漫游生活是那么富有刺激和吸引力。因此,他在洛阳住了不久,便开始了他第二次的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