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833—909),原名横,字昭谏,新登(今浙江省桐庐县)人,屡试进士不中,遂改名为隐。晚年投奔吴越王钱镠,官至谏议大夫。他生活在唐王朝崩溃的时期,阶级矛盾激化,统治阶级已腐败不堪。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失败后,这些矛盾不但没有缓和,而且更加尖锐。罗隐以为自己“当得大用”,结果却是屡试不第,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于是以激愤的心情,锐利的笔锋,揭露了唐末社会的黑暗,批判了时政的腐败。鲁迅先生说:“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小品文的危机》)这虽然说的是他的小品文,但他的诗也有不少“抗争和愤激”之作,同样表现了他的斗争精神和进步思想。当然,在他的诗文中还有不少的封建性的糟粕。他不仅有因仕途困顿而愁苦不堪和消极遁世的吟咏,而且还有攻击农民起义的作品,这都是必须批判的。
有《罗昭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