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人像孔子这样毁誉参半,在春秋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孔子是个在政治上处处不得志唯以教书为乐的老师;自汉代以来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中,孔子是万世师表,孔子的学说是为统治阶级大加宣扬的学说;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打倒孔家店”的风潮,孔子成了统治者的帮凶,愚昧百姓的孔老二;方今盛世,孔子又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与象征。放眼寰宇,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孔子学院,是孔子走向世界的旗帜。
周游列国
孔子的祖籍是宋国人,据史籍记载,孔子的曾祖父孔防叔是宋国的司马,后来宋国出现政变,孔氏家族被驱逐,于是他们逃到了鲁国。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2),非常不幸的是,孔子出生之后,他的父亲便去世了。
孔子与母亲相依为命,年少家贫的孔子好学不倦。当时鲁国是个非常保守的国家,周礼虽然在各国基本荡然无存,但是鲁国人还是非常尊重礼制。孔子从小就对礼非常感兴趣,与小朋友们玩的时候也喜欢模仿周礼,遇到不懂的地方,便四处求问,可谓是个敏而好学的好孩子。孔子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没过多久便名达于乡野。
孔子虽然没有锦衣玉食,但是他还是
贵族中的一员,因此得以学习周礼,遍览经典。孔子认为,耕种稼穑是小人的事情,他也看不起终日与黄土打交道的农夫,所以后来孔子被那些挥汗锄禾的老农讥讽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就不足为怪了。这也是当时的劳动分工与社会等级使然,也正是由于孔子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周礼的研究之中,才成就了他的生前身后名。
孔子研究的学问都是有益于统治的,所谓的礼制就是社会统治的秩序,孔子要的是“正名”,如孔子告诉自己的弟子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所谓的正名就要把原来的一系列等级制度重建起来。这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和主张所在,但是那个时代是礼乐俱废的时代,诸侯作乱,大夫谋篡,天下哪还有礼制可言呢?但是孔子还是逆势而行,因为他心中有个理想国,那就是等级有序,各安其位的周朝,尤其是盛周时期。
孔子抱着这种理想与愿景,进入仕途。由于他精通礼制,所以比较容易地进入了鲁国的领导阶层。令孔子烦恼的是,自己的政治抱负难以得到施展,当时鲁国的政权掌握在三桓手中,尤其是季孙氏。孔子的言谈与炙手可热的三桓是格格不入的,孔子的主张必定要削弱三桓的权势,重新将权力集中到鲁国国君手中。孔子的书生抱负在当时混乱的政治乱局之中难以施展。于是,孔子便负气而走,周游列国。好在当时孔子身边有一批耿耿忠心,敏于求学的学生,使孔子的旅途不至于孤寂郁闷。一边旅行,一边与学生讨论学术,不也是一件乐事吗?
孔子外出游历14年,足迹遍布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苦没少吃,但是自己的政治主张却一个都没卖出去,还处处遭人白眼,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后人研究孔子才明白,战乱频仍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需要的是法家这样推行严刑峻法,奖励耕战的学说,而不是孔子所宣扬的那些“亲亲、尊尊”之类的“异端邪说”。周游14年之后,孔子铩羽而归,回到鲁国之后便专心于教育事业。
有教无类
孔子在后世被称为“万世师表”,是天下读书人的老师,这样的称号对孔子而言倒也是名副其实,因为孔子开创了中国教育的新纪元。
孔子打破贵族对知识的垄断,他于而立之年便开始设教授徒,招收学生,只是他的学生既不是王侯贵胄之后,也不是贵族卿士之子,多是来自乡野之中的贫民子弟。孔子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对于前来求教之人,从来都是来者不拒,显示出一个大教育家的宽广的胸怀。孔子开创了一个创办私学的新时期,原先只有贵族可以研读的经典书籍,经过孔子传给平头百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孔子可谓中国私立学校的始祖,难怪后世私塾中都挂有孔子的画像。
孔子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多与从政致仕有关,用现在的话说,孔子应该算政治学的博士生导师了。孔子的教学方式极其灵活,绝不像现在这样只局限于三尺讲台,天下之大,无处不是孔子言传身教的讲台。与弟子们出游14年,历尽千辛万苦,遍览人间百态,这是给学生最好的实习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政治生活中体味政治的奥妙,岂不比研读经籍更为有益?
孔子的国际形象
孔子不仅是中国人的老师,他的名声远播寰宇,他的学说也是外国学者研究的对象。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认为,孔子才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但是他又不承认孔子的学说具有哲学的意义。他认为,孔子学说只是一种生活伦理、政治伦理的叙述,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相形之下,罗马的西塞罗所撰写的《政治义务论》要远远高于《论语》。由此可见,黑格尔对我们孔老夫子的评价实在不太高。而现代的美国汉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代表了一种古典的民主理念,对孔子大加褒扬。看来孔夫子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毁誉参半,在世界上也是如此,如果要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看来还是需要当今中国人多下点儿工夫,与孔子神游一番。
除此而外,孔子可以说是个研究型的教师,他自编教材,因此他可以把课讲得惟妙惟肖,追随者之众也不足为怪,因为照本宣科的老师是不受欢迎的。孔子博学多识,遍读当时的典籍,他曾经专门向老子请教过,也曾经到周王室的首都洛邑观周礼,可谓是见过大世面的学者。孔子将典籍进行增删,并加入自己的理解,以此为蓝本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样,通过孔子的传授,原先的贵族之学便为平民所接受,从此民智得以开化,为后来平民参政创造了机会。
在这种新型的教育形式之下,追随孔子的学生达3000人,而学有所成,有所作为的有72人,这在当时是很大的成就。孔子的门徒们将老师的教育事业发扬光大,所以等到贵族世卿颓废衰败之后,通过私学学有所成的读书人便登上历史舞台,充任各国的宰相、外交官……学而优则仕,成为孔氏门徒的信念和求学的动力,这种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也许孔子当初也没有想到,自己政治失意后创办的私学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力。
述而不作
也许孔子是有大胸怀、大视野和大学问的人,虽然徒弟众多,但是孔子却几乎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他亲手写作的著作只有一部,那就是《春秋》,这是一部简明的春秋史,只是孔子看重的不是历史的过程,而是历史的意义,他借助历史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抱负。比如说,当时周天子已经沦落为一个小侯的地位,经常被大国诸侯所挟持,孔子在《春秋》中会这样描写:天子会猎于某地,意思是天子去那个地方打猎,正好与某某诸侯碰面了。这是在维护周天子的尊严。
孔子在政治上并无建树,这不能说孔子是个没有政治细胞之人,而是因为时局不济,他的那套学说在那个时代不“吃香”。但孔子却是个非常成功的教育家,一生育人无数,桃李满天下。他病逝之后,学生们便把当年孔子的一言一行记录在册,以利于后人学习和缅怀,这就是《论语》。
《论语》是一部形式活泼的语录体作品,与其说它是一部著作,不如说它是孔子的教学笔记,里面都是关于孔子教学的实践,与不同的弟子之间的对话,显示了孔子的博学多识与宽广胸襟,他对学生是和蔼可亲的,但是遇到油盐不进的学生也会拍案而起,大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当然是极少的场合,忍无可忍了,一位性情中人的形象瞬间呈现在我们面前。
如同老子的《道德经》一样,《论语》也是一部集体创造的著作,孔子的弟子们根据孔子的言行编纂了原本,他的徒孙,徒孙的徒孙……都对这部启蒙之学的必备之书作了修订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