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建功立业留下美名的王侯屈指可数。贪财好色,荒淫无道者不在少数,玩物丧志不理国政者也不稀少。卫懿公就是因为沉迷于自己的爱好而失去民心,惨死于狄人刀斧之下的灭国之君。他喜好的是什么呢?白鹤!白鹤的圣洁孤傲与卫懿公的惨死下场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赐鹤乘轩
卫国自州吁之乱以来,多次陷入内乱之中,卫懿公的父亲卫宣公依靠齐襄公之力才稳住了王位。卫国数代君王没有一个有雄心大志者,国势危殆。到卫懿公时期,卫国已经不在中原大国名单之列。此时急需一个治国贤君重整旗鼓,以恢复大国地位。不幸的是,卫懿公对治国安民,重振国势没有兴趣。他只喜欢一样东西,那就是白鹤。
卫懿公对白鹤的喜好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状态,甚至有点儿疯癫。上有好之,下必甚焉。朝野上下都知道国君爱鹤不爱美人,于是搜肠刮肚地为卫懿公寻鹤。谁能找到一只让卫懿公喜爱的鹤,那就找到了荣华富贵的敲门砖。卫懿公登基几年,治国兴邦的本领没看出来,养鹤的经验却大增。王宫内外,到处是鹤群。白鹤本是圣灵之物,可惜却成为君王宫苑中的玩物。
可怜的白鹤本该在旷野仰天长鸣,不幸成为君王的掌中玩物,失去了翱翔于天地间的自由。而卫懿公沉迷于白鹤而丧失治国之志,不仅是白鹤的悲哀,也是卫懿公的悲哀吧。然而这样的悲剧依然继续着。对一种事物沉迷过甚便会做出疯狂甚至疯癫的事情。卫懿公太爱这些白鹤了,他把不同的鹤像官阶一样分成不同的品阶:上等的白鹤封为大夫,待遇与大夫相同。白鹤们的食宿要比老百姓好得多,为了给这些宝贝们提高生活水平,卫懿公不惜加征各种税收。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他全然不放在心上,只有自己的鹤们才是最重要的。更有甚者,懿公外出游玩,必须带着这些宝贝鹤,给它们安排豪华的车马。
凡事适可而止,养鹤本是陶冶情操的业余活动,可是卫懿公却要把它做到极致。白鹤展翅便可以翱翔,可是他非得让那些白鹤乘坐足以显示地位的车马。好在卫懿公身边还有几个忠顺之臣。大夫石衬子是石之后,石衬子的搭档宁速也是个贤臣,二人多次劝谏卫懿公当以国事为重,但是这位好鹤的国君从来是置若罔闻。
好鹤亡国
当卫懿公专心在宫苑中养鹤的时候,北边的北狄部落却在磨刀霍霍,北狄首领瞍瞒听说齐桓公远征孤竹,非常生气,想给中原各国一个下马威,于是率军南下,兵锋直指卫国。
当卫懿公悠闲地带着宝贝鹤们游玩的时候,边境来报:“狄人大举入侵,势头猛烈,无法抵挡。”卫懿公惊惶无措,着急地让老百姓入伍抵挡来犯之敌,但是没有几个人愿意保家卫国。卫懿公命令地方长官把那些不愿意入伍的人抓起来,义正词严地问他们:“大敌当前,为何不肯参军入伍?”那些百姓都说:“抵御狄人的入侵,不需要我们,只要一件东西就可以了。”卫懿公以为这些人有破敌的妙招,忙问道:“什么东西?”众人齐答道:“就是您的鹤啊。”卫懿公说:“怎么可能?鹤怎么会打仗呢?”众人答:“鹤既然不能保家卫国,守四方安宁,但是您的鹤却比我们生活得都好啊,养尊处优,我们老百姓的死活您何时关心过呢?”
卫懿公听完,心凉了大半,过去几年沉迷于闲云野鹤之间,大失民心,悔之晚矣。卫懿公决定把那些宝贝鹤们遣散以收民心。大夫石衬子到街市向百姓解释:“国君已经忏悔,现在把白鹤都放飞了,希望大家能同心协力赶走外敌。”百姓们看着散去的鹤群,稍微相信卫懿公改邪归正。卫懿公决定御驾亲征,让石衬子代理国政,宁速负责国都的防御工作。布置完毕之后,卫懿公与两位大夫挥泪作别。卫懿公率军赶赴前线,临时召集的军队没有经过训练,战斗力可想而知,最关键的是,卫懿公久不理国政,失去民心,没有人愿意为这样的国君死战。这样一支军队怎么抵挡狄人数以万计精兵的进攻呢?
卫懿公的先锋将军渠孔是个有勇无谋的人,见对方阵容孱弱便击鼓进军,结果陷入敌军的埋伏圈。卫军一时陷入混乱之中,士兵们本来就无心作战,此时遇到精悍的敌兵更是溃不成军,纷纷逃亡。卫懿公被重重包围,渠孔让卫懿公乔装成士兵逃跑,卫懿公决心以死谢罪。结果,卫懿公被狄兵剁成肉泥。也许此时他豢养多年的白鹤正在天空看着昔日主人的惨状。
前线的卫军已经全军覆没,狄兵来势汹汹,国都防御空虚,石衬子和宁速带着卫国宫室连夜出城逃亡。狄兵长驱直入,而卫国都城已无城防,狄兵入城后烧杀掳掠。百姓死伤无数。王宫府库中的金帛尽数为狄兵掳走。
卫懿公因为好鹤而失民心,结果落了个身死国灭的下场,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卫国兴复
石衬子和宁速扶老携幼逃出国都,狄人一路追杀过来,掉队落伍的百姓多半被狄人所杀戮。等他们逃到黄河边,幸好宋桓公派兵前来接应,卫国难民连夜渡河才躲过一劫。到达共邑(共为卫国采邑,在河南辉县)后,清点人数,发现只有七百三十人,可见这一战对卫国的打击有多大。加上共、滕两地的民众不过五千人。虽然国都已经陷落,但是王室的香火还在,先君已死,当务之急是另立新君。石衬子与宁速两位大夫在漕邑(今河南滑县旧城东)搭设茅庐扶公子申登基为王,即戴公。可惜,戴公早已身染重疾,没过几天就死了。
经过数次宫廷内乱杀伐,卫国王室血脉所剩无几。还有一个公子毁在齐国,当年他看卫国王室乱象横生,借着出使齐国的机会就留在了齐国,幸而捡了一条命。国破家亡之际,公子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保国安民的重担。宁速到齐国迎立新君。齐桓公与公子毁临别之际,桓公说:“卫国此时陷入窘境,公子身负重担,物资匮乏,还是从齐国带一些回去吧。”于是,齐桓公送给公子毁良马一匹,祭服五称,牛羊猪狗鸡各三百。赠给公子毁夫人一些饰品与礼服,卫国虽然一片狼藉,但是祭祀等礼仪还是要举行的。为了防止狄人再次入侵,齐桓公命令自己的儿子公子无亏率领三千兵马守卫卫国边境。
公子毁回到漕邑,把卫懿公收殓入棺。公子毁登基为王,即卫文公。文公是位有道明君,国家危难,他布衣帛冠,粗茶淡饭,安抚百姓,选贤任能,鼓励工商,发展农业。卫国慢慢恢复元气。卫文公之所以能在卫懿公身死国灭之后重建国家,全赖齐桓公鼎力相助。身为诸侯盟主的齐国帮助卫国复国乃是理所当然。正是这种诸侯会盟,相互扶携的制度保证了诸侯国可以在一片废墟,甚至可以换一个地方重新建立国家。
弘演以身为棺
卫国大夫弘演先前出使陈国,等他回国发现卫国都城已经被狄人攻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一副惨状。幸存者告诉弘演国君已经战死,尸体还没找到,弘演便出去找卫懿公的尸首。不远处发现卫懿公的大旗,旁边不远处一个宫廷内侍在呻吟,他指着一堆肉泥告诉弘演:“这就是国君的尸体。”血肉模糊,只有肝还是完整的。弘演拿出刀开肠破肚,取出肝脏,把懿公的肝脏放进去,拿自己的身体给懿公(只剩下一具肝脏)做棺材。没过多久,弘演便死了。弘演的忠心可嘉,只是为了这么一个好鹤失国的国君而死,到底值不值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