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
近来欧西文艺界中,短篇小说很流行。有短至十二三行的。不知道我这一篇也有小说的价值么?
天色已晚,他往街上买柴去了。
回来的时候,他在街道上看见那位二八的月娥,披着件缟素的衣裳,好象是新出浴的一般,笑向着池;月娥旁边还有许多的明眸,也在向他日礼。他默默地望着他们叹道:啊,光呀!爱呀!我要怎么样才能够修积得到呀?修积得到的人真是幸福呀!……
——喔,K君!你往哪儿去来?
招呼他的人是他的同学N君。他从mantle英语,披风、斗篷。底下露出一个柴来示N,说道:你又遇着我买柴!N关。他也笑。他问N,你要往哪儿去?
——往Y君处去耍。你不同去么?
——不,抱起柴拜客!
——你不往那儿去耍么?
——不,我要回去了。
他们在H神社分了手,他又默诵起他自家的诗来。
郭沫若(1892—1978年),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原名郭开贞,号尚武,笔名育易坎人、麦克昂、鼎堂等。四川乐山人。
1914年元月由长兄郭橙坞赞助去日本留学。开初,选择医学作为报国济氏的志愿,后因两耳重听,行医不便;又因学习期间接触到歌德、席勒、海涅等人的文艺作品,对于西方文艺产生浓厚兴趣。1919年和同学组织爱国主义的团体夏社,1919至1920年上半年,在“五四”爱国运动的激励下,备笔创作,先后写出《风凰涅槃》、《天狗》、《太阳札赞》等诗作,微型小说《他》也是创作于这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