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尔谨自然知道和珅的意图,他劝和珅不妨在甘肃多休息几日,再下地方考察不迟,和珅当即慨然应允。这天夜里,和珅在豪奢无度的酒宴之后再次大开了眼界,原来勒尔谨命人给他送来了两只硕大的木箱,这木箱里堆满了西域生产的奇珍异宝,很多东西他连见都没见过,一时间早忘了自己钦差大人的身份,欣喜若狂了。
第二天,和珅再见到勒尔谨一干人等时,如同见了亲人一般满脸笑容,对下各州县检查之事也只字不提。几日后,和珅再次给乾隆写奏折,向他保证陕甘官员忠心为国,勤政廉洁,捐监之事,造福百姓,各地粮仓俱是充盈满溢,并向乾隆保证勒尔谨此人实为大才,让他尽可放心。
奏折递上后,和珅不急不慢的在陕甘地区游玩了几日,便带着勒尔谨送与的两箱珠宝,和美丽绝伦的西域女子回京复命去了。回到京城后,装作舟车劳顿的摸样片刻没有休息就上朝面见乾隆,向他讲述自己此次出访是如何的不辞辛劳,乾隆听了甚是感动,直夸他为国家操功,忠心可鉴,自然又是官职高升,和珅此行,真可以说是满载而归了。
陕甘之行是和珅第一次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出访,这让他尝到了无尽的甜头。在那之后,只要地方出现了一些重大的纰漏和案情,在别人躲且来不及的时候,和珅都会主动请缨,为皇帝分忧。比如他远赴云南调查李侍尧,出巡西部为乾隆建选行宫,可以说每一次出巡在和珅看来都是难得的捞钱机遇。很多地方官员也早已知道和珅的秉性,再加上他钦差大臣的身份,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的依附于他,为他提供最好的宝贝,供他赏玩,时间久了,这些地方官员们也就成了和珅敛财时的得力助手。
和珅用他非凡的权利让地方官员们见识到了他的厉害,一时间他的身边满是趋炎附势之辈。对于和珅来说,这些人都有着很大的利用价值,他们贪图钱财,见利忘义,但是在关键时刻还是很有用处的。所以要将他们紧紧地团结在自己周围,以便为自己卖命。但是,如何让他们给自己卖命呢,自然是给他们想要的东西,如权利和金钱。于是和珅总是会将一些蝇头小利施舍给那些有求于他的官员,而这些官员对和珅则更是感恩戴德。
二、苏凌阿巴结和珅成大官
在巴结和珅的众多地方官员中。有一个叫苏凌阿,这个人懦弱无能,没什么本事与气魄,至于办事的能力那更是一无是处,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窝囊废草包式的人物,却仰仗着和珅当上了兵部、户部和工部侍郎,还一度当上了宰相。
苏凌阿原本是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六年,他考中举人,被任命为内阁中书。后来被派到离京城万里之遥的江西广饶做了一个道台。江西这地方在清朝的时候还尚属荒蛮之地,苏凌阿觉得这里和京城一比简直是天上地下,可是要想通过他自己的政绩让皇帝把他调进京城做,那简直是比登天还难。苏凌阿日思夜想,琢磨着如何才能重返京城,想来想去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和珅,苏凌阿决定打一次迂回战。
有了办法之后,苏凌阿就寻找托辞回到京城。直接找和珅是不可能了,苏凌阿便想方设法的接近和珅的弟弟和琳。两人结识后,苏凌阿每日不惜花费银两,与和琳花天酒地,很快两人便开始称兄道弟起来。和琳拿了人家,吃了人家,自然要办事,所以在和珅儿子过生日的时候,领着苏凌阿来和珅家里拜访。初次见面,苏凌阿毫不吝惜的送上了四千两银子做贺礼,可是这点钱和珅怎么会看得上眼。
从和珅家里离开后,苏凌阿就四处打听和珅喜欢什么,当他听说和珅喜欢珍奇古玩后,马上让和琳传信,准备把家中祖传的两盆碧玉盆景进献给和珅。和珅听说后,非常高兴,也也顾不得架子了,当日就亲自赶往苏凌阿府中观看。
来到苏凌阿家,还未见到宝贝,和珅就先看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这小女孩长的甚是可爱,如粉雕玉砌一般。问过之后才得知,她是苏凌阿的女儿,名唤纳兰。和珅一时间父爱大发,摸着小姑娘的头赞不绝口,苏凌阿一看天赐良机,马上让纳兰跪倒在地拜了和珅为干爹。
碧玉盆景自然是到了和珅府上,但是自那之后,小纳兰便以义女的身份频频出入和府,而和珅也对这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很是喜欢。于是,苏凌阿就这样和和珅的关系逐渐密切起来。为了讨好和巴结和珅,苏凌阿不惜每年向和珅进献数十万两的白银。而苏凌阿的付出也是有回报的,他送的银子越多,他回到京城的希望就越大。和珅随便一句话,就足够让他离开江西那个穷地方了,果不其然,没多久苏凌阿就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回到京城做起了兵部侍郎,在这个位置上,他开始不择手段的将送出去的钱赚回来。
虽然兵部侍郎手握大权,但是苏凌阿并不满意于此,因为在朝中为官远不像做个地方上的总督巡抚那样财路宽广,容易榨取钱财。于是,苏凌阿便又向和珅送了一份重礼求和珅为他觅个总督的职位坐。和珅是谁,拿了钱财自然好说话的很,所以他也没有让苏凌阿失望。
和珅瞅机会向乾隆进言说,朝中有兵部侍郎苏凌阿,这个人真是清廉刚直的好官啊,他不仅办事精明,而且精忠职守,实在是能够管理一方的大员。乾隆向来对和珅的话言听计从,不仅没有丝毫怀疑,还十分感激和珅,认为自己能够得到和珅这样的大臣实在是上天的好意啊。于是大肆赞扬和珅,称他时时不忘为国家社稷操劳不说,还总是为自己荐贤举能。于是,没过多久,苏凌阿便去两江地区当总督去了。
要说这苏凌阿也真是无耻的很,出任两江总督后,当地的提督学政,市政使,按察使等官员一齐前来拜见这位新任的总督,苏凌阿见了这些地方官员后连个客气话都不说,直接告诉他们:皇帝实在是体恤下臣,他让我来这里寻一些做棺材的本钱。下面的人听了还好多说什么,说了也是废话,拿钱来就是了。苏凌阿上任后没多久,就贪污钱财无数,而这些白花花的银子他也自然不会独吞,时刻想着孝敬和大人。
这苏凌阿如果仅仅是好财也就罢了,可是他又糊涂之际,所以上任后没多久,就制造了乾隆朝的一桩大冤案。
自明朝中叶以来,江浙一带时常有倭寇前来侵犯,到了清朝初年,倭匪依然没有剿尽。不仅如此,当地的海盗也开始与倭寇联合起来,抢掠沿海渔民的财产,鱼肉乡里,无恶不作。海盗之患惹得沿海百姓怨声载道,两江总督府偏将杨天相为人耿直,看着沿海居民惨遭横祸者不计其数,决定为民除害。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他终于将当地的土匪头子李元龙绳之以法,并将他交到总督府,听凭苏凌阿惩处。
李元龙做土匪做了这么多年,自然狡猾无比,见了苏凌阿后忙辩称自己根本不是海盗,只说自己是安顺良民,因多有家产,为海盗觊觎良久。而杨天相垂涎自己的财产,早已图谋不轨,如今他与海盗勾结起来打算至自己于死地。当然这些不过是嘴里的说辞罢了,事实上李元龙早知道苏凌阿为了钱连脸都不要,所以背地里嘱咐手下为苏凌阿送上了五千两白银,十几颗珍珠,和一株罕见的珊瑚。
苏凌阿这个原本就把钱看得比命还重,如今见了如此丰厚的贿赂,早已是非置之度外了。他一口咬定定杨天相勾结海盗,滥捕无辜冒领军功,决定将他斩首示众。公文百里加急,星夜送往朝廷,满朝文武听了这个消息后一片哗然,朝野上下都明白这杨天相为江南沿海打击倭寇的重要力量,断然不会与倭寇勾结,所以一片反对之声。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和珅出面力主维持苏凌阿原判。乾隆皇帝不明是非,听了和珅的话后下旨将杨天相斩首,就这样一个抗倭名将惨死在奸臣之手。
杨天相冤案后,匪首李元龙则继续逍遥法外,为非作歹。在杨天相要被斩首的那一天,江浙两地渔民无不群情激奋,他们纷纷赶到刑场送杨天相最后一程。当时刑场内外的人们哭天喊地,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昭才连在他的《啸系杂录》中记录当时的场景,说:六营合祭,哭声震天,几至激变。
制造冤案的苏凌阿不但没有受到惩戒,仗着和珅撑腰,继续平步青云,后来还当上了内阁大学士。这个时候,苏凌阿已经老的不成样子,走路都要别人搀扶了。可是这对他的升迁一点都没有影响。后来,在和珅的鼎力相助下,苏凌阿还一度当上了宰相。
苏凌阿之所以能够得到和珅的信赖和帮助,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他这个人虽然昏庸无能,但是他却十分懂得投桃报李,自从和和珅开始交往后,他始终没有忘记孝敬和珅。第二个原因是,苏凌阿只爱钱,除了钱以外任何东西都不在乎,所以他只不过是和珅的一个傀儡罢了,和珅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有这么一个人长期供自己使唤,和珅何乐而不为呢。
除了苏凌阿外,举国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在寻找各式各样的途径试图接近和珅,但凡达到目的的,也都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时间长了,官员们瞅着机会就向和珅表达自己的忠诚,于是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和府门前,手捧礼单,翘首而忘望的人总是排成了长长的队伍。全国各地送来的礼品堆积如山,种类繁多得令人目不暇接,除了白花花的银两,更多的是奇珍异宝。比皇帝收到的礼品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说和珅的夫人冯氏为和珅生下第二个儿子的时候,人们为和珅送礼的举动几乎白热化,朝廷上下,各个地方的官员从四面八方拥到和府,和珅门前的车马络绎不绝,送礼的队伍浩浩荡荡,比赶集还要热闹。当然这些礼和珅也不是白收的,拿人钱财,自然会替人办事,待给儿子庆生完后,朝廷上下官员就换了很多新的面孔。
§§§第三节 利用职权贪赃枉法
一、和珅对福康安一打一拉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对于和珅这样的人来说,这句话简直就是至理名言,只要弄让自己捞到钱,得到好处,好友也可以变敌人,敌人也能变成好友。
与和珅同朝为官的大臣们中,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惧怕和珅。比如大臣阿桂和福康安,他们二人就对和珅不是很感冒,尤其是福康安。这也难怪,福康安出身名门,他的父亲博恒是乾隆朝名臣,曾官至大字士,赠郡王忠勇公。姑母那就更了不得了,是乾隆皇帝的孝贤皇后。而福康安本人则由云骑尉起家,常年征战在大江南北,屡获战功,先后在云贵,四川,两广、闽浙各地做过总督,后来更是官至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实权职位。即便这样,乾隆这个当姑父的还嫌不够,先后加封他为太子太保,一等嘉勇忠税公和郡王贝子,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
与福康安这样的人相比,和珅的出身逊色了好多,所以和珅在获得乾隆的信任后,福康安也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有的时候和珅与福康安说话,福康安也趾高气昂的对和珅爱答不理的。和珅平日里哪受过这样的气,早就对福康安羡慕嫉妒恨了,所以总是想找机会打击一下福康安的嚣张气焰。
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七月,福康安奉旨在安南平定叛乱。可就在这个时候,家里准备修建一座庭院。福康安知道这件事后,给湖北按察吏李天培写了一封信,麻烦他代自己采购木材,并嘱托他帮自己将这些木材运回北京,按理说这不过是同事之间相互帮忙而已。
李天培在接到福康安的书信后也没有想太多,趁着自己的职务之便,将采办来的木材用朝廷的漕船运往北京。没想到的是沿途颇不顺利,先是遇到河道壅塞,后来又因为漕船较多,导致了航道迟滞,但是不管怎么说好歹还是将东西运到北京了。漕运遇阻,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可是和珅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说漕船上有福康安家里的木头,一直寻找机会打击福康安的和珅一下子抓住了这个把柄,开始大做文章。
没几日,和珅就唆使他人向皇帝上奏章,弹劾福康安、李元培私用朝廷漕船运送木料。皇帝接到这个奏折后大吃一惊,因为皇家漕船历来只是运送皇家用品,私人是不得随意调动的。于是乾隆马上派大臣阿桂前去查清此案,阿桂何等聪明,早就知道是和珅在暗地里使坏,便向乾隆皇帝奏明事情的来因去脉,希望皇帝念在福康安在安南战场上出生入死,不再追究此事。
可是乾隆听了和珅的谗言后,一定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为此下谕旨判定李天培、福康安二人有罪。结果李天培被革职充军伊犁。福康安因安南作战有功,从宽处罚,罚总督俸禄十年。公俸禄十年。公俸三年,就连阿桂也因为办案不利,受到了处罚。
一直以来福康安都是乾隆面前的红人,虽说不至于呼风唤雨,但是也算是有求必应了,如今被和珅打了这么一闷棍,心中当然大不爽,从此之后,就对和珅心存间隙了,他也想找个机会报复下和珅,但是他知道和珅的手段老辣,为人狡猾,也不敢轻举妄动。
和珅则没有要置福康安于死地的意思,他的目的无非不过就是给福康安一个下马威罢了,让福康安知道自己不是那么好欺负的,现如今满朝文武都要看我和珅的脸色,你福康安自然也不能例外。既然已经达到了,也就不再乘势追击了。一来是和气才能生财,二来是和珅也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无论从哪个方面比,都比不过福康安,人家毕竟在朝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和势力。所以他还要极力拉拢福康安。
被和珅打击之后,福康安倒也没有受太多的影响,只不过这让他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和珅的卑鄙。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福康安自然是离和珅越远越好,即使见面了也假装和气,只求不要与这个小人交恶。
和珅见福康安躲的自己远远的,也不好硬贴上去,但是他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自己的弟弟和琳。和琳曾经与福康安在一起行军打仗,两人的关系还是很好的,于是便多次嘱咐和琳多与福康安来往。就这样,和琳成了福康安家中的常客,两人关系亲密,形同好友。而和琳自从跟了福康安以后,随他南征北战,学到了不少战场上的知识。每次福康安胜利凯旋,和琳都免不了跟着一起加官进爵。
乾隆六十年,朝廷接到奏报,说贵州铜仁府大寒营苗民起兵造反。湖南等地的苗民也起兵响应,一时声势浩大,几不可挡,乾隆立刻命福康安,同和琳一起率大军征剿,福康安先后被封赏进公爵,贝子、食田、貂尾桂卜等,和琳也被赐为等宣勇伯爵,太子太保等等职,官职同福康安一起水长船高,真可以说是坐享其成了。
再后来,山东地区的白莲教闹的如火如荼,汉民也跟着一起造反。这让福康安和和琳的大军腹背受敌,既要看着前面,又要防着后面,可谓是步履维艰了。福康安身经百战,倒也处变不惊,为了扭转颓势不惜率领一支孤军深入苗民腹地。此一役,福康安在乱军包围中活擒了苗民头领吴八月,但是不幸的是,同时也丢掉了朝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