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年努力,布劳恩领导研制出A-4火箭,1942年10月3日试验发射成功,同年底定型并投产。1944年6月,装上弹头的A-4被命名为V-2导弹。“V”在英语中代表胜利,而在德语中则是“复仇”的第一个字母,德文全称VergeltungWaffe,意为“复仇武器”。这是由纳粹宣传部部长戈培尔命名的,表示德国要用此种武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雪耻复仇。
主要技术数据(V-2):弹长14米,弹径1.65米,翼展3.57米,起飞质量约13吨,战斗部质量约1吨,内装750千克炸药,动力装置为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260千牛,发射准备时间4~6小时,最大飞行高度96千米,最大速度1600米/秒,落地速度约780米/秒,最大射程320千米,圆概率偏差4~8千米,飞行时间约320秒。
这种大型先进武器在当时堪称为“举世无双”。被攻击的英国既没有办法预先警报V一2导弹的攻击,也没有任何主动防御手段。从1944年9月初到1945年3月底,德国共向占英国人口总数l/5的伦敦发射了1120枚V-2导弹,其中518枚在市区爆炸,伦敦伤亡人员达21380人,其中死亡2511人,房屋损坏2万间,给英国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恐惧。
为对付V-2,盟军曾绞尽脑汁,但唯一的办法就是设法摧毁德国的导弹发射阵地。英国抽调大批兵力,采取代号为“商业花园”的作战行动,以空降兵突袭德国设在荷兰的V-2导弹发射阵地。但德军防守严密,盟军损兵折将1.7万余人,计划流产。最有效的手段还是空中轰炸。英、美联合参谋长会议决定,由美国空军第8航空队和英国皇家空军轰炸航空兵,对德国的重要战略目标,尤其是新武器研制、生产基地展开联合轰炸攻势。盟国谍报系统侦知佩内明德为德国新武器研制基地后,从1943年8月对其开始了大规模轰炸。8月17日夜,英国皇家空军出动597架战斗机和轰炸机,投下1593吨爆炸弹、281吨燃烧弹,使佩内明德的火箭研制车间等目标遭到严重破坏。8月25日,美国轰炸机群再度飞临该基地上空,进行饱和轰炸。
在佩内明德大规模集中生产V-2导弹已不可能了。德国人随即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将V-2导弹的3万多个零部件的生产,分散到德国及占领国的多个地区,然后送到总装厂装配成导弹。总装厂设在德国中部哈士(亦译哈茨)山区,在诺德森附近废弃不用的矿井内,建立了一座深达60米的庞大地下工厂,盟军的巨型炸弹也奈何它不得。布劳恩等一批火箭专家在这里继续进行新型火箭、导弹的研制。继V-2导弹之后,他们又设计了射程更远的A-9和A-10火箭。A-9是A-4的改进型,增加了两个后掠式稳定翼,射程可达550千米。A-10的长度达29米,直径4.1米,个头儿比A-9和A-4大一倍,质量约87吨,发动机推力达2000千牛。他们还设想把A-9和A-10连接一起,组成巨型两级火箭,加上弹头后即成为远程导弹,可以直接打到美国本土。142
正当布劳恩竭尽全力为纳粹效劳时,厄运却降临了。1944年3月,德国盖世太保突然逮捕了布劳恩和另外两名高级工程师,罪名是“破坏V-2导弹计划”,险些被拉出去枪毙。多恩伯格将军出面力争,四处活动,才使他们幸免于难。原来,盖世太保头目为扩充势力,曾派人暗中拉拢布劳恩等人脱离陆军转为盖世太保服务,遭到拒绝,由此结下了怨恨。
为了争取德国军火部门更多的经费和订货,多恩伯格曾多次赴柏林总部述职。主管军火的部长斯佩尔,向希特勒详细汇报了新式武器的研究情况。自从斯大林格勒会战后,欧洲战场局势即开始发生逆转,战争力量的天平已对德军不利。正为此焦虑不安的希特勒,在东普鲁士的腊斯登堡统帅部接见了多恩伯格和布劳恩,并一起观看了V-2导弹发射的纪录片。希特勒顿时眉飞色舞,指示优先安排和大批生产V-1和V-2导弹,并授予布劳恩“名誉教授”高级学衔,这在当时是一项殊荣。
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共生产了近6000枚V-2导弹。1944年6月,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后,希特勒为挽回败局,下令动用最新式的秘密武器,先后向英国、荷兰安特卫普港和其他目标发射了4300多枚V-2导弹。然而,一两件新式武器终究未能挽救法西斯德国必然覆灭的命运。盟军机群的加紧轰炸,使V-2的生产、运输等发生严重困难,最急需的用于制造导弹推进剂的酒精、液态氧,以及钢、铝、铜等原料都供应不上,生产出来的导弹向前线发射基地运输也大受影响。1945年3月中旬,德军的最后一个导弹发射场地也被盟军占领。德国法西斯几乎丧失了还手之力,一步步走近了坟墓。
V-2导弹等新式武器虽然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但对战争的进程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给盟军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欧洲战场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在回忆录《欧洲战争》一书中写道:“如果德国提前6个月完成这些新式武器的部署并投入使用,我们在欧洲的登陆将是极其困难或许是根本不可能的。”
以V-1、V-2的出现和使用为标志,导弹作为一种全新的武器登上战争舞台。特别是V-2弹道导弹,使人类拥有了第一件冲出大气层、向地球引力挑战的工具,成为航天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战后,美、苏等国研制的中程、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以及各种航天运载火箭,都是在V-2弹道导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苏联最早的P系列战术弹道导弹
1945年5月,苏联国防委员会发布一项密令,要求迅速调集有关专家,组成一个进行火箭武器研制的机构。该机构的首要任务是赶赴德国,搜寻德国火箭专家,获取技术资料和设备,特别是把V-1、V-2导弹的尖端技术搞到手。
特别行动小组成员中有一位著名的火箭专家,名叫科罗廖夫。1933年,他年仅27岁,便主持研制并发射成功了苏联第一枚液体火箭,被授予少将军衔。在20世纪30年代的肃反运动中,科罗廖夫以所谓“里通外国罪”的罪名被投进监狱,流放到西伯利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科罗廖夫参与研制的“喀秋莎”火箭炮在对德作战中大显神威,斯大林决定释放科罗廖夫,并派他随军队到德国充任“接收大员”。144
遭到盟军飞机多次轰炸的佩内明德已经残破不堪,但德军还未来得及完全破坏基地的主要设备,留下的德国技术人员、图纸资料和机器设备都成了苏军的战利品。德国诺德豪森市附近山区巨大的V-2导弹地下生产综合设施,已全被美军运走或销毁。苏军进驻该地区时,V-2导弹地下工厂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但是,苏军还是在山区附近找到了一些没有被美国人带走的德国导弹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他们的帮助下,苏联专家在地下工厂的几条通道的废墟中发现了许多没有被完全破坏的V-2导弹零部件。在德国导弹工程师的指导下,苏联专家成功地组装了几枚V-2导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斯大林最早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导弹武器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性,要求加紧研制和试验地地弹道导弹。由于获得了德国的技术资料、导弹实物和研制人员,苏联在导弹设计、试制和发射方面少走了弯路,发展很快。1946年,担任总设计师的科罗廖夫,集中抽调了70多名国内专家、13名德国专家和140余名官兵,全面展开了弹道导弹的研制和试验。1947年10月18日,苏联在阿斯特拉汗州的卡普斯基扬国家试验场,成功地进行了第一种地地弹道导弹的飞行试验。尽管这枚导弹采用的是德国技术,但火箭发动机的零部件全都是自己生产的,科罗廖夫还对火箭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进行了技术改进。不久,这种被称为P-1的弹道导弹装备炮兵部队,其性能、结构与德国的V-2导弹相近,最大射程320千米,起飞质量13吨,采用常规弹头,弹头质量1000千克。
不久,曾是“囚犯”的科罗廖夫获得殊荣,被召进克里姆林宫,直接向斯大林汇报弹道导弹研制的情况和新计划。科罗廖夫被授予苏联的最高荣誉——列宁勋章,当选为科学院院士。
1949年,科罗廖夫对P-1做了较大的改进,研制出苏联第二种地地弹道导弹——P-2,于20世纪50年代初装备部队。飞质量20吨,弹头质量1500千克;最大射程600千米,命中精度(CEP)约3.5千米。采用惯性制导,动力装置为液体火箭发动机。
科罗廖夫简直是马不停蹄,1950年又领导苏联炮兵第88科学研究院开始了威力更大的弹道导弹的研制。P-1和P-2均属近程导弹,1953年问世的P-3则属近中程地对地弹道导弹,起飞质量28.4吨,射程达1200千米,并可装核弹头,率先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
三、美国“潘兴Ⅱ”导弹
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军事力量急剧增强,这使西方各国感到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苏联已使它的常规武装大大扩展并现代化了,并且特别加紧发展核武器,尤其是核运载工具。
至1979年夏天,苏联已经部署了大约180枚SS-20中程弹道导弹,这些导弹对准西欧。其射程约为4800千米,可以携带三个分导多弹头,每个都可以是高达15万吨级的核弹头,命中精度可达300米~400米。在这以前,苏联早已部署了SS-4和SS-5中程核导弹,还有具备核攻击能力的图-22M“逆火”战略轰炸机和苏-24“击剑手”战斗轰炸机。这就使得所有西欧国家都处于苏联各种核武器的射程之内,而西欧国家却没有能直接打击苏联本土的战术核武器。面对这种悬殊状态,再加上对美国可能提供核保护能力的不信任,西欧各国从1970年起,就迫切要求装备足以还击苏联本土的战术核导弹。
当时,北大西洋集团使用的战术核导弹是美国的“潘兴IA”导弹,其射程为740千米,可携带一枚6至40万吨级的核弹头,惯性制导,命中精度约400米,1960年开始在欧洲部署。但由于其射程不足,精度不够,已不适应20世纪80年代的需要。
所以,美国从1974年4月开始研制“潘兴II”式导弹。当时主要是提高精度,射程仍和“潘兴IA”相同,到1978年才决定加大射程。对“潘兴II”式导弹的基本要求是增大射程和提高精度。射程要求在1800千米,以便能够直接打击苏联西部地区的主要军事目标,提高精度能保证以低爆炸弹头有效地摧毁预定的军事目标。只有远射程和高精度配合在一起,才能构成最大的威胁。
1978年12月,美国国防部正式批准“潘兴II”式导弹进入全面工程发展阶段。1979年2月,与主要承包商签订了“潘兴II”导弹的全面研制合同,不久之后,开始装备北大西洋集团五个国家的部队及驻欧美军。
众所周知,五星上将是美国军队的最高军衔。历史上,美国一共只授予10位军人五星上将军衔,而在这10位五星上将中,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便是陆军上将潘兴。真是弹如其人。以潘兴名字命名的导弹与潘兴本人一样,也占有一个第一:在地对地战术导弹中,最先使用末制导系统。正是凭借着末制导系统,“潘兴II”为地对地弹道导弹开创了一个崭新的作战领域——使用常规弹头对固定、半固定高价值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潘兴II”导弹是二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动的超音速弹道式导弹,其飞行弹道可分为三段,即主动段、中段和末段。从地面发射开始,至第二级火箭工作完毕为主动段。在主动段,导弹不断加速上升,获得足够的高度和速度,以后则靠惯性运动而达到预定目标。每一级火箭工作完毕后,自行分离。两级火箭都脱离后,导弹只剩下再入器,开始自由飞行的中段。中段大部分处于外层大气中,高度接近300千米,速度达马赫数12。由于外层大气极为稀薄,因而阻力很小,干扰也小,特别适合导弹的惯性运动。在中段开始时,再入器的头部便向下倾斜,以形成重返稠密大气层的最佳姿态。在外层大气中,再入器的姿态靠其尾部的俯仰和偏航喷口进行调整,进入稠密大气后即可靠空气舵调整。当再入装置进入稠密大气层并下降到一定高度时,飞行的第三阶段,即末段就开始了。再入器进入末段的第一个动作是在惯性制导控制下调整飞行速度,以便能够以合适的冲击速度击中目标。调整速度通过抬起头部进行一段水平飞行来实现。末段最显著的特征是雷达区域相关制导系统开始工作。在1.5万米高度上,再入器抛开头部的防护罩,雷达天线开始扫描。雷达不断从地面取回目标图像,并与预先存入制导系统的目标区域参考图像进行比较,确定位置误差,发出适当的指令给舵面控制系统,修正弹道,使弹头准确地击中目标。
“潘兴II”导弹的射程约为1800千米,比“潘兴IA”增加了一倍以上。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端羟基聚丁二烯作为推进剂。推进剂总共约5400千克,其中第一级3200千克,第二级22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