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63200000027

第27章 唐(1)

贞观名相唐之萧何--房玄龄传

房玄龄(579~648),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出生于北周武帝元年(578),其父房彦谦,精于五经,有词辩,在隋做过司录刺史,清廉善良,其俸禄,常周济亲友。他曾对房玄龄说:“人皆以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隋书·房彦谦传》)房玄龄从小在家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博览经书,开皇十六年(596),“举进士,授羽骑尉,校群秘书省。”因其学识渊博,受吏部侍郎高孝基赏识。不久,调任阳县县尉。后来,因事受连累革职,遂迁移居上郡。

一、弃暗投明辅助秦王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率军三万,进兵关中。李渊军队横渡黄河后,兵分二路。一路由李建成驻守送关,以防隋军救授;一路由李世民率军西进,占领渭北,逼近长安,李渊父子举兵反隋,得到人民的支持,一路势如破竹,沿途归顺者很多。

富有政治眼光的房玄龄,眼见隋朝大势已去,下定决心投奔李渊父子。他来到渭北军门拜见李世民,正好李世民广求贤才,收纳天下英俊,两人一见如故,李世民当即拜房玄龄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成为他帐下的主要谋士。当年十一月,唐军攻占隋都长安。第二年五月,李渊灭隋,做了皇帝,改元武德,是为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六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李世民拜房玄龄为秦王府记室,封临淄侯,李渊在长安建立唐政权后,以关中为基地,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

李渊任命李世民挂帅,向各个地方割据势力和农民起义军进攻。房玄龄随同李世民转战南北,运筹帷幄,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武德六年十一月,首先消灭了陇西的割据势力薛仁杲;武德三年(620)又打败了割据西北的刘武周。占领山西后,李世民继续挥师东进,进攻盘据洛阳的王世充。王世充被围,急忙向河北农民起义军窦建德求援。窦建德亲率十多万大军,火速开往洛阳,水陆并进,势不可挡。李世民让李元吉围困洛阳,自己则亲率精兵三千截击窦建德。

汜水一战,唐军大获全胜,窦建德受伤被俘。王世充眼见大势已去,只得投降了唐朝。武德五年(622),李世民又继续镇压了窦建德余部刘黑阔。于是在短短的四五年间,李世民东征西讨,消灭了各种反唐势力,为唐王朝的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房玄龄随军出征,尽心辅助秦王,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唐王朝的统一战争中,唐军每攻克一城池,诸将往往把眼光盯住库里的珍贵宝物。唯有房玄龄却不是这样做,他每到一地就首先物色人才,招入幕府,和他们结为朋友,千方百计将他们搜罗到秦王府来,这些人后来为李世民效劳,大大加强了秦王府的实力;这些人后来都能出死力帮助李世民夺得帝位。李世民说:“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我今有龄,犹禹也。”在各地征战中,房玄龄作为秦王府的记室,撰写了不少军书、表奏,他的文章“文约理赡”,又快又好,深得高祖李渊的赏识。

唐王朝统一全国的战争结束后,其内部又出现了新的一场战争。

二、玄门当机赢得胜利

武德末年,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围绕着储位问题的激烈竞争,很快由暗争发展为明斗,势如水火,互不相容。在唐王朝的创建过程中,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无论太原起兵、进军长安,还是东征西讨,削平群雄,他都立下赫赫战功。司马光说:“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李世民才能出众,这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房玄龄曾说他:“箭穿七札,弓贯六钧,加以留情坟典,属竞篇什,笔迈钟、张,词穷贾、马。”他的父亲李渊对李世民的才干也是赏识的。在太原起兵时,曾面许李世民:“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太子李建成虽没有像李世民那样的赫赫战功,但他自起兵太原,镇守道关,南进长安,东出洛阳,也立过一定的战功。再加上他位居东宫,联合其弟李元吉,其得到帝位的自然条件是相当优越的。

有锐敏政治眼光的房玄龄,对李世民兄弟之间事态的发展看得一清二楚,他心里十分着急,于是私下对长孙无忌说:“今嫌隙已成,一旦祸机窃发,岂唯府朝涂地,实乃社稷之忧;莫若劝王行周公之事以安家国。存亡之机,间不容发,正在今日!”(《资治通鉴》卷191)长孙无忌也有同样的感受和忧虑,他把房玄龄的话告诉李世民。

李世民深感忧虑,召房玄龄共同议事。房玄龄与杜如晦劝李世民尽快动手,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但李世民仍犹豫不定,李建成、李元吉为了除掉李世民,首先第一步就是清除李世民身边的人,他先用收买、拉拢的办法想将秦王府的勇将谋臣拉过去,没有获得成功。继而又在李渊面前中伤、挑拨,李建成最忌恨的就是房玄龄、杜如晦,结果,李渊偏听偏信,下令把房玄龄、杜如晦逐出秦王府,武德九年(626)夏,突厥兵犯边,按惯例,大都由李世民督军御敌,但此时,李建成却提议由李元吉和李艺出征,以阻止李世民掌握兵权同时,李元吉还征调秦府将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前往,借此把秦府精兵抓到自己手中。事成之后他们决定再来谋杀李世民。

李世民得知此事后,立即召集内弟长孙无忌、舅舅高士廉、尉迟敬德、侯君集等商议。尉迟敬德怂恿说:“王今处事有疑,非智;临难不决,非勇,”李世民又秘密召回房玄龄和杜如晦,令二人穿戴道士服潜入秦府,共同议事。

房玄龄说:“大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今日忧危,乃天赞也,愿大王勿疑,”经过周密的策划,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暗中在玄武门设下伏兵,射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取得了“玄武门之变”的成功。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把军国大事完全委托给李世民处理,并立李世民为太子。接着,李世民拜房玄龄为右庶子,不久,又提升房玄龄为中书今,当上了宰相。

三、选贤审法宰相之职

八月,李渊把帝位传给李世民,李世民即皇帝位,改年号为贞观。

唐太宗即位后,对等论功行赏,房玄龄、杜如晦等五人功居第一。李世民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不满,说:“臣举兵关西,首应义旗,今房玄龄、杜如晦等专弄刀笔,功居里上,臣窃不服。”唐太宗说:“叔父虽首唱举兵,盖自营脱祸。乃窦建德吞噬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合余烬,叔父望风败北,玄龄等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固宜居叔父之先。”说得李神通理屈词穷,羞愧无言,贞观三年(629)二月,房玄龄改任尚书左仆射。唐初的左右仆射就是宰相。房玄龄是位卓越的实干家,在他的努力下,一批出色的高级官员被陆续荐举给朝廷。他担任宰相后,首先裁减大量的冗员。

唐太宗曾对房玄龄说:“官在得人,不在员多。”“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根据唐太宗的诏令,房玄龄在贞观初年对在职官员进行大量裁并,全国根据地理位置的划分,设十道,三百余册,这是贞现初年全国性的一次重大行政改革,房玄龄不仅果断地裁去大量冗员,而且能因才授任、选贤任能。唐太宗重视选才用人,他认为“致治之术,在于得贤。”他确定宰相的首要职责是求访贤才,他曾对房玄龄和杜如晦说:“公为仆射,当广求贤人,随才授任,此宰相之职也。”唐太宗还下令把宰相担负的具体政务交给左右丞处理。

宰相集中精力处理大事和挑选人才,这为房玄龄选贤任能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早在秦王府时,房玄龄就发现杜如晦聪明识达,有助王之才,就向秦王李世民推荐:“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不可。”李世民说:“尔不言,几失此人矣厂从此,”李世民开始重用杜如晦。后来果然证实,杜如晦辅佐太宗,功勋卓著。

房玄龄选用人才,重才也重德,他推荐的李大亮,不但文武全才,而且品德优异。房玄龄本人则为官清廉,生活俭朴,竭心奉公,“每当宿值,必通宵假寐,”房玄龄称李大亮“有王陵、周勃之才,可以当大位,”唐太宗拜任李大亮为左卫大将军、兼领太子右卫军,又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甚为器重,薛收是个卓有文才的读书人,经房玄龄的推荐,为太宗任用,太宗召见,“问以经略”,薛收“辩对纵横,皆会旨要”,太宗征伐时的檄文、捷报,大多出于薛收之手,可惜薛收只活了三十三岁。唐太宗悲叹地对房玄龄说:“薛收若在,朕当以中书今处之。”房玄龄选才,不“以备取人”,张亮是个贫寒人士,“素寒贱,以农为业”,而张亮胆气不足,无将帅之才,房玄龄却只用其长,并不“以备求人”,对唐太宗任用的人,房玄龄认为不合适的,也不苟用。贞观二十一年(647),太宗要拜李纬为支部尚书,想听听房玄龄的意见,房玄龄“但云李纬好说须,更无他语”,唐太宗明白了房玄龄的意思,便改变了原来的主意。改任李纬为洛州刺史,可见房的意见在当时何等重要!贞观时期人才济济,吏治清明,去冗员,对唐朝政治、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房玄龄精简官吏的做法,对经隋末大乱、人口锐减的唐初来说,既裁去了冗官滥职,避免了十羊九牧,有利于提高朝廷各部门的办事效率,同时也节省了国家的财政开支,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这一道理唐太宗和房玄龄等是非常明白的。唐太宗和房玄龄从隋朝的灭亡吸取教训,他们深知:“史良,则法平政成;不良,则王道弛而败美。”他们深知,“官得其人,民去叹愁”的道理。“民去叹愁”,则阶级矛盾缓和,国家就会长治久安,这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王朝的统治,唐太宗即位后,命长孙无忌、房玄龄与学士、法官一起,重新商议修定法律。

鉴于隋炀帝忌刻,“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灭亡”的教训,在太原起兵时,李渊父子即“布宽大之令”。入长安后,为了取得民心,约法十二条:“唯制杀人、劫盗、背军、叛逆者死,余并摘除之。”李渊称帝后,曾制定“武德律”,“尽削大业所用烦峻之法”。

唐太宗主张克简刑政,审慎法令。他在贞观元年对侍臣说:“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他还说,“国家法令,唯须简约,不可一罪作数种条。格式既多,官人不能尽记,更生奸诈,若欲出罪即引轻条,若欲入罪即引重条。数变法者,实不益道理。宜令审细,毋使在文。”(《贞观政要·赦令》)房玄龄等根据唐太宗的旨意修订成的唐代法律,即《贞观律》,有四个部分,即律、令、格、式。“律以正别定罪”,就是刑事法典。唐律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国家的政治制度到百姓的户籍婚丧,都有极其详密的规范。其中“定律五百条,分为十二卷:一曰名例,二曰卫禁,三曰职制,四曰户婚,五曰厩库,六曰擅兴,七曰盗贼,八曰斗讼,九曰诈伪,十曰杂律,十一曰捕亡,十二曰断狱,有笞、杖,徒、流、死,为五刑。笞刑五条,自笞十至五十;杖刑五条,自杖六十五至一百;徒刑五条,自徒一年,遂加半年至三年;流刑三条,自流二千里,递加五百里,至三千里;死刑二条,绞、斩。大凡二十等。”(《新唐书·刑法志》)“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令是对各种制度的规定,如《户令》是对户籍和婚姻制度的规定;《田令》是对土地制度的规定。令只规定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但不包括对于违令行为后给予的刑事制裁。唐太宗时,“定令一千五百九十条,为三十卷。贞观十一年正月颁下之。”(《新唐书·刑法志》)“格者,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事也。”格是皇帝赦令的汇编,百官的职责范围,由房玄龄等在贞观十一年规定武德以来敕格七百条为《贞观格》,共有十八卷,颁行天下。(《资治通鉴·唐纪十》)“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式是各种行政法规,国家机关办事的章程、条例,房玄龄等制定的《贞观律》的量刑定罪上有宽缓的方面,仅与隋律相比《贞观律》减大辟(死刑)者九十二条,减流刑为徒刑者七十一条。在官犯法,只夺官除名,仍同性伍。房玄龄因旧律的别重,“议绞刑之属五十,皆免死而断右趾。”但唐太宗哀其断毁肢体,令房玄龄等再议。王桂、萧瑀等认为改死刑为断趾,保存了生命,已放宽,而房玄龄主张再行放宽,他认为:“左者五刑,刖居其一。及肉刑既废,今以笞、杖、徒、流、死为五刑,而又刖足,是六刑也。”(《新唐书·刑法》)于是决定将断趾改为加役流三千里,居作二年。

房玄龄还改变了旧律中因谋反罪而兄弟连坐得俱死的法律,规定为“反叛者,祖孙与兄弟缘坐,皆配没。恶言犯法者,兄弟流配而已。”(《新唐书·刑法》卷五六)死刑和古代相比,几乎去掉一大半。至于削烦去囊,变重为轻,更是不可胜记。

后来,长孙无忌对《唐律》作了具体说明,编成《唐律疏议》一书。此书是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

法与礼是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两个方面,所谓“德主刑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贞观期间既重视法律的修订,也重视以礼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思想行为,以礼来制约各种社会关系,而且以礼制律,律礼相辅,“失礼之禁,著在刑法。”不忠者有罪,不孝者必诛。用法律的强制力量推行礼的道德规范,反过来,又用礼的道德来辅助法的推行。唐太宗即位之初,即诏令房玄龄等礼官学士修改隋礼,最后完成《贞观新礼》一百三十八篇,是唐代礼制的基础之作。

四、力主安抚通好外邦

唐朝初年面临着极为复杂的民族关系问题,房玄龄在民族政策上,显示了他深思熟虑的外交能力,他主张结好各民族,以减少冲突。贞观十六年(624),雄踞漠北的东突厥薛延陀部实力较强,太宗曾封其首长夷南为真珠可汗。但薛延陀部反复无常,出尔反尔,唐太宗派兵联合突厥的一部给以致命的打击后,真珠可汗派人来唐求婚。唐太宗虽对薛延陀并不放心,但是在以武力消灭,还是联姻这个问题上一时下不了决心。房玄龄权衡利弊。认为和亲为上策。理由是大乱之后,国家元气尚待恢复,用兵对国家不利。唐太宗采纳了房玄龄的意见,答应许以第十五个女儿新兴公主,但要求“厚纳聘和”,亲自到灵川迎亲。真珠可汗闻知,兴高采烈,“谓其国中曰:‘我本铁勒小帅,天子立我可汗,今复嫁我公主……斯亦足矣。’”《新唐书·北狄》卷一九九)从而使薛延陀部归顺了唐朝,避免了一场战争,改善了民族关系。后来,真珠可汗一时无法集得聘礼,延误了迎亲日期。唐太宗以其轻侮中国,“下诏绝其婚”。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清官传

    中国古代清官传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
  •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本书品读三毛,看她的人生、读她的文字、品她的洒脱。书中呈现了这样一个女子:洒脱穿梭于撒哈拉沙漠,有义无反顾说走就走;在路上,寻一座座城,行遍千山万水,只为在流浪中接近梦想。跟随这本书,我们将看到一个潇洒的女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灵性的笔触写下人生的修行,教会我们领略世间最平和的快乐,最美的爱情。
  •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当时没有人知道,那个挺着大肚子,背着布袋游走于街头,始终面带笑容逗弄世人的乞丐和尚,就是真正的弥勒佛。唐末乱世,在一场洪灾中,弥勒转世为人,被一对农民捡回收养,取名“契此”。就在结婚当晚,他抛下养父母、未婚妻,逃婚到岳林寺剃度出家。本想安心修行,却屡遭三个假和尚诬蔑,成为世人眼中偷吃荤腥、贪恋女色的花和尚,像过街老鼠一般受尽欺辱。在万念俱灰之时,经无名老僧指点修行,终于在弯腰插秧时重拾本来面目,从此背起布袋四处游荡,见人就笑,更在嬉笑怒骂、疯疯癫癫的言行中教化众人:少一点心眼,多一点豁达。
  • 五太后轶事

    五太后轶事

    西汉吕太后,北魏胡太后,唐朝武太后,辽朝肖太后,清朝西太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五位太后。她们临朝称制,实际是五位女皇。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她们是叛逆的女性。她们在权欲的驱使下,成了向封建礼教、“三纲五常”挑战的急先锋。为此,她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表现了铁女人的手腕和性格。本书选择了这五个典型的士性,叙述她们干预朝政因缘始末,意图从一个侧面来探索封建专制政体的某些规律,是一本学术性的通俗读物。行文流畅,文笔生动,既可给人以艺术和知识的满足,又可以给人以深沉的启示。这里是述说往事,为了阅读轻松一些,故以轶事名之,曰“五太后轶事”。
  • 独孤信:三朝国丈的弘雅大略

    独孤信:三朝国丈的弘雅大略

    独孤信是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这不仅体现在他能征善战、屡立奇功上,最重要的是他生了三个贵为皇后的女儿,分别是北周明敬后、唐元贞后和随文献后。本书在评述传主独孤信的生平,还介绍了西魏北周的政治军事以及社会状况。
热门推荐
  • 魔术夜:妖孽逆袭殿

    魔术夜:妖孽逆袭殿

    【弃坑】曾经,她是众星捧月的魔术师,不可一世的女王,一生的努力,只为一事执着。
  • 异世狂女妖孽召唤师

    异世狂女妖孽召唤师

    简介:因为背叛而丧生穿越的特工少女,却不想是有人特意安排。她将如何在异世生存?身份的扑朔迷离使她更加神秘,我!就是这异世的霸主!天下不是握在手里的,是,踩在脚下的!
  • 极乐道

    极乐道

    继续把坑留着,以后有了感觉重新写个,不浪费这个书名。
  • 生化奇医

    生化奇医

    我,上官皓,是个一心想成为医生的人,因为家里的遭遇,让我不得不四处投奔。直到有一天,整个世界都处在了黑暗之中,发生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父亲不惜一切代价牺牲无数的人、这场危机的背后和起源从哪来?一度怀疑自己的身世、眼前的父亲究竟是谁?让我不得不探索其中,也许答案就在自己脑海里……
  • 东楚千城

    东楚千城

    穿越女强,女主凭着自己的聪明在另一个王朝混的风生水起
  • 第八分队:遗失的武器

    第八分队:遗失的武器

    故事发生在地球军远征后,第八分队的42号智能武器在一次意外中被损坏的生命传输装置带到了地球军出征地球前的时间线,被新晨报社刚刚开除的记者发现并共生,而跟着42号智能武器一起带回这个时间线的还有许多未知的生物。
  • 腹黑王妃南家嫡小姐

    腹黑王妃南家嫡小姐

    南忆之是苍穹国赫赫有名美人胚子,倾国倾情的容貌,让不少人为之倾慕,她有一个指腹为婚的夫君,俩人从来没有见过,为了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南忆之各种暗中撮合自己夫君与别人,岂不料,冥冥中的缘分,却把两人牵到了一起。
  • 焱极

    焱极

    你愿意做一辈子的废物,还是一分钟的英雄?你愿意做别人的垫脚石,还是挺直脊梁傲视群雄?你愿意关心你的人一个个离去,还是陪伴在你的左右?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未来。希望这本书可以得到各位朋友的喜欢。同样也希望各位多多支持《焱极》。
  • 小可怜被偏执大佬抱走了

    小可怜被偏执大佬抱走了

    [可奶可盐小吃货vs阴郁反派美少年]夏泠穿书了。成了第—章就差点被大反派打断腿的弱鸡女配。为了保命,她不得不讨好大魔头:“喵喵喵,别鲨我,我可以给你当小宠物~”大魔头歪了歪脑袋,笑起来好看的像个天使:“好啊,叫声主人听听。”“主人主人主人!”别跟她提尊严,命重要!后来,他摸着她的脑袋,邪气深深地凑近她耳畔:“小心点,不要撩拨我,不然你就跑不掉了!”夏泠没有回应。因为当反派黑化值消失,也是她离开的时候。那一天,他的世界轰然崩塌......他愿意为她丢弃所有,甚至全世界,他只要她!夏泠回到现实世界中待了五天,沈忘却在书中疯了五年。直到.......“不好了宿主,你快回去,你走之后反派又黑化了!”再次回去,少年已经褪去原有的青涩。她被他锁了起来,狠狠的拥住,声音近乎痴狂:“泠泠....泠泠..既然回来了,那就永远别想再逃走!”
  • 荼蘼年华

    荼蘼年华

    从古至今,婉转间托出清丽,浪漫中寄离真情,千年姻缘,百年曲折,荡漾其中的是今生今世不变的真爱。梁祝的千古绝唱,至死不渝;焦仲卿于刘兰芝的石苇之盟,哀婉缠绵;牛郎织女的两情弱势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红楼梦中宝黛的生死相许,情痴而逝;铁达尼中杰克与罗丝的短暂爱情···都诉说着人间永恒不变的真爱,缘分,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它使素不相识的俩人相爱,使一切都很巧然,使世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