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放弃艾略特先生而爱上温特沃斯,虽然有社会阶级成分的变化、海军地位提高的原因, 但是其中更有一种反抗传统权威的意义。虽然在19世纪初海军等新的社会力量崛起,开始取代传统的土地贵族,但是,传统的土地贵族在社会中还是居于统治地位的,他们还是影响社会观念的主要力量, 对他们的反对甚至是揭露都是对当时那个社会权威的反抗。此外,《劝导》的题目本身也包含着这种反抗权威的意识,persuasion(劝导)解释为说服,即叫人做或不做某事,本身就带有强权的意味,在《劝导》中一方是以沃尔特爵士和拉塞尔夫人为代表的社会权威人士以及当时的社会大众,另一方是安妮,她以一己的力量去对抗当时的整个社会,她是孤身一人的,连她的恋人温特沃斯也被纳入了现行的社会秩序之内而没有帮助过安妮,他是奥斯丁小说中最无力的男主角,小说中几乎没有几处正面描写他的,这同时也是奥斯丁小说中男性形象的缺失和男性权威的丧失,是她反对男性主导社会的一种隐晦的方式。因此,安妮是奥斯丁反抗权威意识的代言人。
三、对孤独的悲剧的描写
孤独是现代主义作家热衷表现的题材,加西亚·马尔克斯就将他的巨作命名为《百年孤独》。简·奥斯丁在《劝导》中也表现了这一主题,孤独和悲剧成了贴在每个人身上的标签。
西方的文艺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曾经问过他的朋友读《劝导》时的感受,他的朋友们是这样回答的“全书有一种悲伤的情调”。从《劝导》的大团圆的结局来看,它应该同《傲慢与偏见》一样是喜剧,但是却有那么多的人读出了悲剧的意味,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来源于书中浓重的孤独和丧亲的悲剧意识。“十九世纪上半叶的著名散文家麦考莱和著名批评家乔治·亨利·路易斯都发表了关于奥斯丁的重要评论, 指出在对人性的洞察这一点上她堪与莎士比亚比美。”安妮自幼丧母,父亲应该说是她最亲的人,可是这位父亲是怎样对待安妮的呢?“……比起伊丽莎白,他另外的两个女儿的位置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安妮呢,安妮虽然聪慧文雅、和蔼可亲,可她这种在有识之士眼里极受重视的品格,在她的父亲和姐姐看来确是分文不值……”(第6页)“几年前,安妮·艾略特曾是一位很漂亮的姑娘,但是她的青春年华早已消逝。而且,即使是在她风华正茂的时候,父亲在她身上也没发现什么值得赞美的地方。而今,她憔悴消瘦,未老先衰,更没有他值得珍视的了。至于能否在他心爱的那本书的任何一页上看到安妮的名字,他就没寄予过什么期望。”(第6 页)安妮在父亲那得不到应有的父爱,同样在姐妹那得不到该有的亲情。她的姐姐伊丽莎白总是我行我素“在选择克莱太太的问题上,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固执的反对拉塞尔夫人,非但不愿亲近品行如此高尚的妹妹,反而喜欢和信任一个不过是点头之交的人。”(第16页)安妮的妹妹玛丽虽然不会像伊丽莎白那样难以相处,对她不闻不问,“玛丽对她的姐姐们缺乏同情心,所以,她通常并不怎么尊重她们……”(第63 页)奥斯丁借拉塞尔夫人之口说到“安妮很少离家外出,同她相遇的人也太少。……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安妮。”(第15页)拉塞尔夫人虽然与安妮情同母女并且是真心爱着她的,但是,她也是不理解她的,这从她反对安妮的婚事上就可见一斑,她只想安妮有一个像夏绿蒂那样的“储藏室”,而她不理解安妮爱上温特沃斯是因为他的自信、热情、机智,比起物质上的享受,安妮更看重精神上的契合。安妮的恋人温特沃斯虽然爱着安妮,但是他对安妮也是不理解的,对于与他分手的原因安妮是这样说的,她毅然的断绝和他的关系,当然,这也绝非仅仅出于自私的考虑。她更多的是为他考虑的,如果不是为了他,她绝不会放弃他的。她相信自己这样做是经过谨慎的考虑,并且自己也做出了很大的牺牲,这种自我牺牲对她也是一种安慰。而温特沃斯呢,他为他们俩就这样被生生拆散而深感耻辱,甚至对安妮心怀怨恨,故意在安妮的面前同路易莎调情。由此可见,安妮在小说中是不被理解的,她始终是孤独的。
拉塞尔夫人虽然生活富足,但是她早早的失去了丈夫,由于对社会习俗的屈服而不敢去追求爱情,她的内心是孤独的;安妮的姐姐伊丽莎白已经二十七岁了,还没有找到一个爱上她的贵族,就连她倾心的艾略特也拒绝了她,她只能靠维持贵族的排场和虚荣来排遣内心的孤独;安妮的妹妹玛丽虽然有一个看似幸福的家庭,但是,她的“埃利奥特式”的性格使她在家中公婆不喜,丈夫不爱,孩子也不喜欢跟着她,两个小姑对她更是爱理不理,她只能靠装病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安妮的恋人温特沃斯虽然在海外升官发财了,但是他在精神上是孤独的,他只能再次回去寻找爱情……可以说,《劝导》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其孤独的一面。
此外,《劝导》还笼罩着浓重的丧亲的悲剧意识。小说中的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失去亲人的痛苦,有的失去了父母,有的失去了子女,有的失去了妻子,有的失去了丈夫,还有的失去了未婚妻,这样就使得每一个人都带上了浓重的悲剧意味。尤其是本威克上尉失去了未婚妻,整日沉浸在痛苦之中,这与现代主义作家笔下表现人物精神上的痛苦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人内在的苦闷、孤独的表达正是现代主义作家所热衷表现的,而这些在《劝导》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显现。
四、现代主义手法的体现与运用
现代主义的作家多运用象征、内心独白、颠倒时空的手法,这些手法在奥斯丁的《劝导》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与运用。《劝导》中最突出的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后期象征主义强调跳出个人情感的小圈子努力表现社会与时代的总体精神,《劝导》中的大海就具有这种功能。大海不但具有安妮摆脱旧生活,找到了新生活的个人情感的象征意义;又是一个具有旧的时代结束和新的时代来临的社会和时代的总体精神的意象。同时大海又是英国海外殖民帝国的象征,也是奥斯丁理想中的新世界……因此,《劝导》中的大海具有丰富的含义,这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意象的多义性是相同的。
《劝导》中的安妮不同于《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她是一个性格腼腆的、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女性,所以,奥斯丁就换了另一种方式来塑造安妮的形象,她抛弃了擅长使用的对话和讽刺的方式而使用了内心独白,因此,在《劝导》中我们没有看见一个“牙尖嘴利”的伊丽莎白式的安妮。对《傲慢与偏见》与《劝导》的一组统计数据更能说明这个问题:在《傲慢与偏见》的2005 段中涉及伊丽莎白内心情感的段落不足100 段,不到全篇的5%,而且这些描写也多是使用了诸如快乐、兴奋或是悲伤之类的简单词语;但是到了《劝导》中,在全部的902 段中就有240 多段是安妮内心情感的抒发,占到了全篇的近1/3 ,其中更是有着整个第四章的安妮回忆温特沃思时内心情感的宣泄。并且,在《劝导》中是安妮的内心情感的独白来推动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 由于温特沃斯的姐夫克罗夫特将军要租住凯林奇府,由此引起了安妮对温特沃斯的回忆以及对他难以忘怀的爱意———温特沃斯来到凯林奇后,安妮想见而又不敢与他见面的矛盾之情———安妮与温特沃斯见面后的难堪之情———安妮看到温特沃斯与路易莎调情时痛苦的心情———安妮得知温特沃斯还爱着自己时高兴的心情……虽然没有意识流小说那种全篇累牍的内心情感的宣泄和自由意识的流动, 但是《劝导》比起《傲慢与偏见》等前五部小说来说却已出现了这种倾向,它初具意识流小说的雏形。
奥斯丁的前五部小说,都是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先是男女主人公的初次相遇,然后经过若干个大大小小的波折,最终幸福团圆的结局。但到了《劝导》中,故事的叙述打破了这一传统的形式,随着安妮对温特沃斯的回忆,故事交叉在现实(1814 年)与过去(1806 年)之间,其间还夹杂着1801 年安妮母亲的去世,安妮的姐姐伊丽莎白被拒婚,艾略特的结婚与丧妻,还有史密斯夫人回忆安妮在寄宿学校的情景和默斯格罗夫夫人回忆儿子时所引出的温特沃斯的海上冒险……《劝导》的故事情节正是通过回忆来展开的,回忆使小说的时空不断地变化着,因此,回忆是小说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种回忆虽不像马塞尔·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对童年的回忆那样的毫无逻辑、天马行空,但是《劝导》已经初具现代主义小说时空颠倒的特点。
《劝导》中的这些现代主义手法的运用虽还显稚嫩, 不像现代主义作家那样娴熟、鲜明,但是,它毕竟有了这种倾向。这对于一个生活在18 八世纪末19 世纪初的现实主义作家来说,这已是她对自身的重大突破了,况且是在一个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盛行的年代。而且,奥斯丁小说中这些变化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小说家如普鲁斯特、伍尔夫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奥斯丁是现代主义的先驱,具有创新精神。
结语《劝导》作为奥斯丁的最后一部小说,既是对她前期的现实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她向现代主义的转型。在《劝导》中有现代主义对传统权威的反叛,有对时代理性的反思和批判,出现了孤独感,又带有浓重的悲剧意识,此外,在《劝导》中还使用了内心独白、象征、时空颠倒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可以说,《劝导》有了很明显的现代主义萌芽。难怪以现代派的偏激方式清算传统小说的伍尔夫也对奥斯丁表示出了相当的敬畏。这位“意识流”小说的教母不无妒意地说,在所有伟大的作家中,奥斯丁的伟大是最难捕捉的。但是让我们深感不幸的是那位“会成为亨利·詹姆斯和普鲁斯特的先驱”的不朽的女作家,“在她刚刚开始对她自己的成功感到自信的时候”就与世长辞了。她的离去虽然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但是她创作的《劝导》却让我们永远记住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作家。
作者简介:闫变芳,女,山西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2008 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奥斯丁.劝导[M].裘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朱虹选编.奥斯丁研究[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3]]朱虹.英美文学散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4.
[4]][英]]Christoper]Gillie 著.奥斯丁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玛吉·莱恩.简·奥斯丁的世界[M].郭静译.海口:三环出版社,2004.
[6]][美]卡尔著,现代与现代主义:艺术家的主权1885—1925[M].陈永国,傅景川译.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蒋承勇等著.英国小说发展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8]]弗朗西斯·马尔赫恩.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M].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