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家人一定过得和和美美的,我跟三弟也一定好好读书,一定撑起谢家,这样不好么?
爹,你现在是不是已经后悔娶了那样狠毒的女人了?
爹,你能不能不要一心一意的看重二弟,我跟三弟一定也能承担起兴旺谢家的责任?
“大小姐,夫人今天已经见红,恐怕在这个几天之内,就会发动生产,应急的药物,物事,都准备好了吗?”
此时的稳婆,正在跟谢文婧汇报杜鹃待产的情况。
“嗯,都准备了,这几天,辛苦你了。”谢文婧故作冷静回道,实际上内心已经紧张起来。
前世自己没有生过孩子,但裴叶珠生孩子的时候,自己是在一边守着的,那惊心动魄的过程,自己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也是因为知道生孩子如此艰辛,而裴叶珠生下孩子之后,就说要给自己名下,让自己极为感动,也极为感激。
而现在,自己要面对的是母亲的生产,一想到那艰辛的过程,谢文婧真的很怕母亲出现任何意外。
千万不要啊!
“别太担心夫人,夫人这不是头一胎,已经是第三胎了,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特别是当着夫人的面,更不能如此紧张,免得夫人太过紧张,反而不好。”
稳婆一眼识破谢文婧的紧张恐惧心理,立时对着文婧笑笑,安抚她。
作为当地知名稳婆,接生一个第三胎的孩子,实在是轻松的,只要不出现大出血就没事。
从业以来,还没有遇上过生不出来的第三胎呢。第一胎的孩子生不出来倒是有时发生,但那也是少数人。
像谢家这样的积善之家,菩萨也会保佑的,没事。稳婆淡定的给自己打气。
僵硬的谢文婧听到稳婆如此把握的话,才有些放松下来。
是的,娘已经是第三胎了,应该不会有事的,绝不会有事的。
三婶这几天,一直陪在杜鹃身边,也是期待加忐忑。三婶并不知道自己男人被害不育的事。
文婧原本就没打算跟谁说这件事,爹又特意悄悄嘱咐自己,三叔不育这件事,家里就没有其他人知道。
三叔调整了几天之后,也浑然看不出心情受到影响的样子,这几天的三叔也不看书,而是时常陪在大哥身边,连家里的文峰文宝都放松了约束。
让他们自己读书自己看书,没有再去督促检查,倒是把文宝高兴坏了,娘生弟弟,还有这等好处?
这几天,连外祖父外祖母俩个人天天过来一趟,看看女儿要生没有。大舅母跟大舅舅他们在外面,回不来,但也写了信回来打听消息。
两家人都在等着杜鹃生孩子,杜鹃自己原本倒没有什么紧张情绪的,现在被这么多人等候着,压力自然也来了。
翠儿这几天,直接被谢文婧嘱咐不许出来,就怕她见到母亲生孩子,受到刺激跟惊吓,翠儿离生产还早着,不能受到惊吓。
此时的徐寅,也在担心文婧,听文婧说过的,她娘应该就在这几天要生了,娘也在默默替她祈福。不知道文婧是不是在紧张无措?很想陪在她身边。
自从跟文婧那次在麦地分手之后,又有好些天没有见到文婧了,知道她为了堵她恶毒祖母,无情祖父的嘴,特意捐了杭州,苏州两地的种粮。也获得了两地知府馈赠的第一孝女的牌坊。
徐寅摸摸自己手下的书,这是自己为文婧撰写的江南第一孝女,将文婧每个孝举都一一描述出来,为的就是想让文婧,获得更加响亮的名声。
文婧孝名越是响亮,对文婧来说,越是一种保护,大周的名声极为重要,名声响亮到了一定程度,连知府都不敢招惹的。
但自己还不知道文婧的意思,文婧应该是想要这样的效果的,不然她也不会如此高调捐赠种粮。
“娘,不知道谢家大夫人如今平安的生了没有?”
徐寅提出话题,想引得娘自己提出去看看,顺便自己也跟着去才好。真的很想见文婧。
“娘也不知道,娘昨天还去法净寺替她求了平安符,希望她能顺顺利利的生下孩子。”
徐寅的娘最近被自己儿子女儿逼着好好休息,脸色看起来红润不少,双手也多了些光华。视力也恢复不少。
“娘,既然你为她求了平安符,那我们今天不如将平安符送去给她?”
徐寅见娘竟然没有要去谢家的意思,只能硬着头皮说出来。
娘虽然有些担心文婧娘,但娘一向愿意默默担心,也不善当面表达,既然求了平安符,自然应该送给当事人才更好嘛!徐寅如此想。
“这?也好!彩儿,去买两斤红糖,我们去看看谢家恩人生了没有?寅儿,你一会就在家等着,我们去去就回来!”
徐寅的娘算是半推半就的答应去看看。
徐寅娘也想过要去看看的,但却感觉自己不应该多去谢家,他们家是积善之家,更是给了自家天大的恩情。
如此恩情应该牢牢记在心里,而不应该以此恩情为借口,接近多接触恩人家,有种高攀的感觉。
若是儿子高中举人之后,自然可以多接触,甚至是多报答,但现在自家毕竟还是这个村子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外地人啊!一切还是谨守自己的本分为好。
很是稳妥,也很是卑微的徐寅娘原本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才会默默给文婧娘祈福,也不愿亲自去看看。
结果被自己儿子这么一说,也觉得有道理,怎么说那边也是在要紧的时候,去关心一下,也是要的。
“娘,不要给我银子,我自己有,我这些天,天天去城里,给一家酒楼掌柜的算账!顺便还做了两个好吃的菜,挣了二两银子,还没拿出来给娘呢!买两斤红糖足够的。”
徐彩看着自己大哥,嘴角上扬的厉害,大哥又想见谢文婧了,鼓动娘去看看,结果娘是答应看了,却没让大哥跟着一起看!大哥傻眼了吧?
徐寅娘听到女儿这么说,也没多在意,女儿自己挣点银子存着,便存着。女儿也大了,需要给她自己买些东西。好在儿子那次写字挣得多,现在还有两百几十两没动呢,足够好几年的用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