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拉德二世迅速作出反应,随后遣军赶去塞萨洛尼基。威尼斯从海路向塞萨洛尼基增援,但在奥斯曼帝国的强攻下眼见胜利无望,威尼斯人逃往战船。奥斯曼人进城抢掠,紧接着威尼斯的战船开始炮轰塞萨洛尼基,奥斯曼帝国军只得撤军,威尼斯的战船挡住了奥斯曼帝国军队,直到新一批威尼斯援军重新占据塞萨洛尼基。穆拉德二世在这场战役中以失败告终,塞尔维亚及匈牙利与威尼斯结盟。教宗玛定五世寻求其他基督教国家联合对抗奥斯曼帝国,但只有奥地利派遣军队予以响应。
瓦尔纳之战
1444年11月11日,奥斯曼帝国在瓦尔纳战役中击败了匈雅提·
亚诺什领导的波兰匈牙利籍军队。1448年,另一个和平条款被订立,奥斯曼帝国得到保加利亚、瓦拉几亚及阿尔巴尼亚部分地区。穆拉德二世稳定了巴尔干半岛前线后,在东面痛击了帖木儿的儿子沙阿·罗赫、嗄勒莽酋长国及桑达尔王朝。
1437年12月,匈牙利国王西吉斯蒙去世,匈牙利国内爆发了为争夺王位而发生的动乱。就在此时,穆拉德二世决定进军匈牙利。
要想进攻匈牙利,必先占据塞尔维亚,否则将有可能将陷入敌军的前后夹击,穆拉德二世很清楚这个道理。1438年2月,穆拉德二世带领奥斯曼大军攻入塞尔维亚,占领了巴尔干地区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和塞门德里亚。1440年6月,穆拉德率军将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包围,此地正是通往匈牙利南部最重要的军事堡垒。奥斯曼军队在此却遭到了塞尔维亚军民的顽强抵抗,战事持续了近半年时间。
这时传来了消息,由已故匈牙利国王西吉斯蒙的儿子约翰·罕雅迪率领的塞尔维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和波斯尼亚联军,已在奥斯曼军队的后方攻占了许多奥斯曼军队的军事要塞,有想切断穆拉德二世退路之意。于是,穆拉德二世被迫对贝尔格莱德的进攻,撤军而去。1444年2月,穆拉德二世面对失败不得不与匈牙利国王在塞格德签订一份《塞格德条约》,双方同意停战10年,奥斯曼帝国放弃对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的宗主权。穆拉德二世第一次大规模对欧洲征战,就这样以失败告终,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塞格德条约》签订后,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国家有了10年的停战约定。穆拉德二世深感战争纷乱和政务疲倦,决定将王位传给他年仅15岁的儿子默罕默德二世,他这样做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他可以静下心来研究他所喜欢的学术;另一方面也能避免在他死后造成他儿子们之间争夺王位的互相厮杀。穆拉德二世果然这样做了,在禅位后,他带着一大帮诗人、法学家、神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来到风景优美的马尼萨,希望从此过上一种平静的生活。在穆拉德二世的倡导下,奥斯曼帝国的第一部编年史开始编撰,许多穆拉德二世先辈苏丹征战的历史被记录下来。
然而穆拉德二世这种安逸、平静的生活并未过多久,就被背信弃义的匈牙利国王拉弟斯拉夫所打破。欧洲基督教国家想借趁奥斯曼帝国年轻的苏丹默罕默德二世年幼,尚无治国经验之机,进一步削弱和打击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实力,收复被奥斯曼帝国占领的欧洲土地。匈牙利国王拉弟斯拉夫和红衣大主教朱利安被推为新的同盟盟主,又一次组成新的欧洲联军向奥斯曼帝国杀来。
在此危难时机时刻,奥斯曼帝国一些大臣和高级指挥官纷纷联合上书,请求穆拉德二世复位,指挥奥斯曼大军打败来击之敌。此时穆拉德二世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峻,并重新登上王位,指挥奥斯曼大军迎战欧洲联军。1444年11月,双方军队在瓦尔纳附近进行了决战,欧洲联军被击溃,拉弟斯拉夫和朱利安也在战斗中阵亡。穆拉德二世乘势率军攻占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许多军事要塞。
穆拉德二世在打退欧洲人的进攻后,又萌生退意,1445年4月,穆拉德二世再一次宣布退位,重新回到马萨尼去过那种田园生活。然而他这种平静的生活再一次被打断,这次干扰他的不是基督教国家,而是他自己的王牌军队加尼沙里军团。这些以征战为职业的军人不甘心过无仗可打的安逸生活,他们希望穆拉德二世能够重新带领军队进行圣战。一旦他们的愿望没能实现,他们便着手组织反对苏丹默罕默德二世的武装叛乱,希望能引起穆拉德二世的注意。穆拉德二世被逼无奈,再次登上王位将叛乱平息下去。从此以后,穆拉德二世再也不敢轻易放弃王权,他明白,加尼沙里军团是一种巨大的能量,不在欧洲人那释放,就会在国内爆发。
1448年3月,穆拉德二世率领大军进攻驻守塞尔维亚的匈牙利军队。目的是为了重新夺取塞尔维亚在科索沃平原,穆拉德二世军队与匈牙利、塞尔维亚联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厮杀,结果时匈、塞联军再次被击败。塞尔维亚再次沦为奥斯曼帝国的藩属国。接着,穆拉德二世挥师南下,夺取了希腊城市科林斯和佩特雷。
1450年5月,穆拉德二世在打败匈牙利、塞尔维亚联军后,亲率十万大军进攻阿尔巴尼亚,为了6年前死在阿尔巴尼亚的将士报仇。
阿尔巴尼亚军民在斯坎德培的带领下,奋力抗争,使得奥斯曼大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最后奥斯曼大军只能将阿尔巴尼亚的临时首都克鲁亚城包围。
斯坎德培针对克鲁亚城地势险恶,易守难攻,城中粮草并不充足的特点,并没有把军队所有将士都集中到城里,只是在城中留驻少数的精锐兵力。自己则率领8000主力部队驻扎在克鲁亚城北面的山上,等待有机会从背后攻击攻城敌军,另外一些部队分成几股小分队,专门袭击敌军的运送粮草车辆。
经过将近半年的交战,奥斯曼军队仍然没能将克鲁亚城攻破,而且马上就要入冬,奥斯曼军队的粮草和军需品的供应都成了严重问题。
在长时间的进攻当中,奥斯曼军队已有20000多名将士牺牲。迫于当时的形势压力,1450年10月26日,穆拉德二世率军撤离了克鲁亚战场,他一生当中最后一次远征从此结束了。
1468年1月,斯坎德培因病去世。在他去世后,莱克·杜加勒纳继任了他的职位,在他的带领下阿尔巴尼亚军民多次打败奥斯曼大军,直至公元1479年6月,奥斯曼人最后才将英勇不屈的阿尔巴尼亚人征服。
克鲁亚之役惨败后,穆拉德二世整日郁郁寡欢,身染重病,于公元1451年初,穆拉德二世在斯曼帝国的历史上的评价可以说是比较特殊。他的两次退位给奥斯曼帝国带来了两次危机。但是又两次复位,成功地将奥斯曼帝国带回到了正轨之上。并且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奥斯曼帝国的实力与势力范围。而对于他身后50年来说,最成功的成就之一就是巩固了奥斯曼帝国的北方防线。为他的继承人“征服者”
默罕默德二世成功攻下君士坦丁堡铺平了道路。
拜占庭帝国的消失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为东西两部分。一部分是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首都,另一部分就是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
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腊的移民城市拜占庭的旧址,所以东罗马帝国又常称作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习称拜占庭。
到了15世纪中期,拜占庭帝国的局面是内外交困。大部分领土都被奥斯曼帝国所占领,而此时的拜占庭帝国实际上只是一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这座四面受围的城市了。由于国内政治纷争不断,连年混战,从而经济低迷,岁收锐减,不但完全失去了一个作为地中海上商业中心的地位,而且被迫听任热那亚和威尼斯的商人在帝国境内建立起许多商业据点。拜占庭帝国已处于岌岌可危之中。
1451年2月5日,一位密使火速赶到小亚细亚向苏丹穆拉德二世的长子—默罕默德报告他的父亲去世的消息。这位精明果断的王子没有同自己的谋士和大臣一起商量任何事情,就一跃跨上战马,快马加鞭一鼓作气到达博斯普鲁斯海峡,并且立刻渡海,来到欧洲一岸的加利波里。之后才向自己的亲信们透露父亲去世的消息。为了防止其他任何人觊觎苏丹的王位,他采取的第一个政治行动,就是让人把自己还未成年的弟弟淹死在浴池里,紧接着又派人把那个被他逼着去干这件事的凶手害死。并在几年后颁布谕令,告诉他的后代凡夺得王位者,应将其兄弟们全部处死。
这样一个年轻、狂热、醉心于功名的新任苏丹从此取代了较为稳重的穆拉德。这一消息使拜占庭人惊恐万分。他们通过上百名的密探获得消息称,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曾发誓要攻破这座世界古都。尽管他年纪轻轻,但却在日日夜夜策划着如何实现自己的这一伟大计划;同时所有的报告又都一致声称:这位奥斯曼的新君主具有非凡的军事和外交才能。默罕默德是个一身兼备着双重禀性的人,他既虔诚又残忍,既热情又阴险,既是一个爱好艺术、学识渊博、能用拉丁文阅读凯撒大帝和其他罗马伟人传记的人,同时又是一个杀人不眨眼、心狠手辣的人。他有一双忧郁的蓝色眼睛、尖尖的鹰爪鼻,从他的外相来看,既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工人,又像一个不怕死的士兵。而现在,所有这些危险的恐惧都建立在同一个理想上:那就是要大大超过他的曾祖父巴耶济德一世和父亲穆拉德二世所建树的辉煌成就—他们两人曾用新兴的奥斯曼国家的强大军事力量第一次教训了欧洲。不过,他的第一个目标是要攻克拜占庭城—这颗留在君士坦丁和查士丁尼皇冠上的最后瑰宝。
事实上,对一个决心如此大的人来说,这颗宝石是一个没有任何保护,唾手可得之物。当年,拜占庭帝国的幅员曾一度跨越世界几个大洲,从波斯一直延伸到阿尔卑斯山脉,再从另一方向蔓延到亚洲的沙漠地带,就算走上几个月的时间,也不一定能穿越全境,真可谓是一个世界帝国,而现在只要步行三个小时就能轻松走遍整个国家。当年的拜占庭帝国如今只有可怜巴巴的留下一个没有躯体的脑袋、一个没有国土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即君士坦丁之城、古代的拜占庭。并且,属于今日东罗马皇帝的也已经不是曾经的拜占庭城,而仅仅是它的一部分,即只限于市区,因为城郊的加拉太已落入热那亚人的手中,城墙以外的所有土地也都已被奥斯曼人占领。这最后一位皇帝的帝国仅有这样一块弹丸之地了。人们称之为拜占庭的只不过是一座环绕着宫殿、教堂和一排排巨大城墙之内的天地。这座城市由于遭到十字军的大肆掠夺和毁坏已大伤元气;瘟疫动乱使城内人口骤减;由于连年不断地抵御游牧民族的侵犯而精疲力竭;加上民族和宗教的纷争不断,内部分裂;现在面临这样一个早已用全副武装的军队从四面八方包围着自己的敌人,根本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进行抵抗。它既缺乏兵力又缺乏勇气。拜占庭的末代君主君士坦丁十三的宝座已摇摇欲坠。他的王位正在听凭命运的摆布。但是,正因为拜占庭集中了整个西方世界几千年来古老的文化而被奉为圣地,拜占庭城对欧洲来说才成为荣誉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