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500000045

第45章 在新时代的边缘(9)

他觉得自己生命中最大的悲剧性就在于与时代永远合不上拍。我们的历史有着非常明确的历史总体性,也就是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历史画出了非常清晰的精神地图,超越这个边界就不能被理解和接受。而沈从文心中的历史始终是感性的,是他个人化的“一切官能的回忆”,对于“真实”的标准在这里整个错位了。沈从文也就与这个时代再一次的错位。在旧时代,他可以以一个“反抗者”的身份存在,在新社会他却总是“进退失据”,就像他在咸宁的遭遇。他爱这个国家,他爱人民,可他和什么都合不上拍子。他从来也抓不住历史的宏大主题,甚至摸不到被规定了的历史的脉搏。他一直就身处尴尬,作为一个生活在都市的“乡下人”(“勉强像半个知识分子,一切还充分保留家乡中山民旧意识,生活习惯也不大像个城市里人。”(25卷112页)“我却始终是个‘乡下佬’,由个小乡城来到百万人大都市,虽已过半世纪,混到高知队伍中也有了半世纪,本质上可还是个不折不扣的‘乡下佬’。工作中失败,生活中挫折,无不和乡下佬性格相关。所以说,充满悲剧性,像是夙命的,也差不离!”(25卷189-190页)“在大都市,我始终不像个知识分子,到乡下,也不像个乡下人。”(26卷421页)),作为一个被左右两派夹击的“自由人”,作为前进着的时代的“落伍者”,作为不能拿笔的作家,作为被遗忘和被火热地发现的作家,沈从文的尴尬里难道没有中国历史和文化本身的尴尬吗?在新时代,他觉得与时代的隔膜越来越大了,现代的一切,“好像隔我有好远!千里万里远。即或是熟人,因此一来我也似乎发现从生活方式上,我们距离真是相当远,用时间计,大致总得个廿年卅年,我落后卅年!也只有在这些时节,更容易明白我是活到一种比较旧式习惯方式中使用生命的”(《致张兆和》.《沈从文全集》21卷.151.)。这种远离实际上源自他的选择。不管在什么潮流中,他都要保持自我,“我想还是在他们中挤来挤去好一些,没有人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我自己倒知道。如到人都知道我,我大致就快到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干什么的了。”(《致张兆和》.《沈从文全集》20卷.19.)他无法融入任何的群体。不管在什么条件下,他都要“维持得住个人独立思考习惯”(《致程应镠、李宗蕖等》.《沈从文全集》24卷.512.),这本身就是一种双向的拒绝。他拒绝了时代的节拍,也就为时代所遗弃。所以他觉得自己“在任何环境中都不免有孤独感”(《自剖提纲》.《沈从文全集》27卷.384.),永远是个不合群,不合流俗的“乡下人”。他一生都在这种拒绝与被拒绝的处境中。在步入新中国的三十年中,他虽然也一直与时代合不上拍,他还一直在做着努力,希望实现某种调和,让自己可以争到一个可以贡献力量的位置。在晚年,这种拒绝就变得分外强烈。他感觉自己与这更加“新”的一切,更加难以融合。“像我们一代,不仅难再冒充‘空头作家’,即‘读者’资格,也大有问题了。因为社会变了。不过许多事从我们看来,变得多是一种表面时髦,反映的不是什么生命充实,只是生命空虚。”(《复古华》.《沈从文全集》26卷.295.)这明显是对时代的批判,他拒绝的是整个时代。“事实上我只希望任何新出传记、选本或文学辞典,或什么文学史,都将我姓名删除,和近三十年情形一样,人虽存在等于不存在,我倒反而觉得心安理得,十分合理。”(《复戴波》.《沈从文全集》26卷.494.)时代拒绝了他,他也同样拒绝了时代。他是以否定自己来否定这个时代。

沈从文的精神世界里统一了两种精神,即吉诃德精神与道家思想这两种完全相悖反的思想资源。其实质是他对事业和理想的执着,与对个人名利的淡泊。他在工作上是“吉诃德”,“我这半世纪的工作,总不外如同吉诃德刺风车,总是奋不顾身的作去,却永远落空。”(《致程应镠、李宗蕖等》.《沈从文全集》25卷.60.)他说自己是“最后吉诃德”,无比执着,无比坚强,“整个生命,都永远在近于一种逆境中挣扎、探讨、寻觅,居然还支持了七十五六年,工作且总是由无到有,从失败中讨经验,在试探中取得进展。似乎永远在倒下时却隐约可听到一种前进的号角声,给我以催促、鼓励,因之又重复爬起,向前走去。”(《致张香还》.《沈从文全集》25卷.71,68.)失败与成功在他身上都是以相悖的状态存在着。沈从文始终处在被拒绝客观上又无法拒绝的境地。这也许是他越来越希望借助道家思想安慰自己的原因。“司马长风和夏志清先生评判中,都提到我作品中有点‘道家’影响。事实上在生活中反映‘与人无争’、‘为而不有’态度即更明显。”(《复王毅汉暨致香港<大拇指>编辑部》.《沈从文全集》26卷.93.)沈从文早年把道家的思想当作自己“看”世界的一种坐标,他所谓的城里人与乡下人的分野,类似于庄子的“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庄子·齐物论》)。晚年,他极力想借助庄子的思想来安抚自己的伤痛。“吾丧我”(《庄子·齐物论》),“忘我”(《庄子·齐物论》),“夫大块以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庄子·大宗师》)是他晚年最喜欢说的话。但他的悲悯、离奇、孤独的感觉让他始终是一个化内之人,一个“游方之內者也”(《庄子·大宗师》),充分地品尝和承担着人世间的苦难。这种区别就像他所谓的“吾丧我”与庄子所谓的“吾丧我”的区别。“吾丧我”在庄子是庄周化蝶似的“忘我”的圣境,是神与物游的愉悦。在沈从文则是无法确认自身的迷惘,是价值失落的悲哀。作为一个每一个感官都非常灵敏的作家,世界的鲜活对他来说是永恒的诱惑,他是什么都难以“忘”掉的。正是他生命中难以忘记的一切成了作品。所以说,老庄思想在沈从文实际上只是一种牵强的安慰,他曾努力去接近,但他始终不为之化,因此我们才拥有了作家的沈从文。一句“此身虽在堪惊”已经道尽了他的心声,他无法忘世,也无法忘我。“事实上我并不厌世。人生实在是一本大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看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得翻。”(《烛虚》.《沈从文全集》12卷.23.)道家思想是沈从文非常表层的东西,他始终是一个积极入世者,他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他要为人民服务。即使在革命大学学习的时候,他也不愿意用空谈来改造思想,而是用打扫厕所来证实自己的价值。他丰厚的劳动成果就是他远离道家思想的最好的见证。他之与道家思想就像阮籍和嵇康一样,拼命地接近是因为他们与之本身是遥远地背离。他最核心的思想倒是真理在人民手中,在实践中的观念。否则我们将无法统一那个充分肯定人的本能和欲望的沈从文与这个极力要“忘”掉什么的沈从文。他相信自然是一切的主宰,自然在他心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他心中的自然和老子所谓抽象的自然是不同的,而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存在,那些声音,那些形象,那些感觉,鲜活得各自有各自的生命和价值。自然不是一个浑成的整体,而是鲜活的个体的集合。他从来也不想为了整体而忽视个体,相反,他把个体的生命看得更加重要。他所发现和表现的正是那些被忽略的生命,在那个被人遗忘的地方怎么样非常生动地活着。

人生竟然有那么多难以“拒绝”的恩怨。在沈从文的晚年,最出乎他意料的就是来自老友丁玲的辱骂了。出言之重连丁玲自己都说:“我的文章发表对他是一个打击,或许有点不人道。”(《丁玲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168.)沈从文觉得丁玲太狠了,“真像过去鲁迅所说:‘冷不防从背后杀来一刀’,狠得可怕”(《复徐迟》.《沈从文全集》26卷.114.)。但他也觉得从丁玲的个性和遭遇来说是自然的事情,把这当成了足以汇成河流的对他的骂的浪潮中的一滴,虽然非常愤怒,但不足以对他构成伤害了,“我是永远不会和她争辩是非的”(《致徐盈》.《沈从文全集》26卷.79.)。沈从文虽然在对很多亲人和朋友的信中表示了他的愤怒,但他确实没有为此事作过公开的申辩。他受到的攻击已经太多了。“十分庸俗平凡,甚至于懦弱不抵用的小人物,什么胯下之辱都无所谓,任何困难挫折,都激发不起我的不平感,任何自以为有权居势的人,都可以把我踹在脚下,来一个永世不翻身的咒骂,我总用沉默接受这种现实。”(《喜闻新印<徐志摩全集>》.《沈从文全集》27卷.397.)这种“背后一刀”受伤害的应该是伤人的人吧!重要的不是是非,而是态度,许多许多珍惜都来不及了,珍惜友情,珍惜自己的灵魂,更何况他们到了更加应当珍惜的年龄。

同类推荐
  •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本书反映了一个真实的郁达夫的生活原貌,它是一部包涵郁达夫浪漫无依的生活轨迹、勇往直前的左倾思想,为国抒难的爱国主义文人的个人生活史。严格地说,这枯书不是简单的人物传记,是中国“五四”到“抗战”的一部中国文学艺术史,你可以从中窥见鲁迅、郭沫若、茅盾、徐志摩、林志摩、林语堂、周作人……等文学艺术巨匠的生活轨迹、历史片断与艺术鸿爪。而且它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从晚清到民国,一直写到解放。离开屈辱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氛围,你无法理解郁达夫的思想与生活,他的复杂个性其实与他的苦难、成就、生活切切相关。他的人生与创作融入了历史环境,与他的国内屈辱家的屈辱无法分离。读者进入的是一个立体的全景式的世界。
  • 李嘉诚的24堂财富课

    李嘉诚的24堂财富课

    本书推陈出新不落俗套,以李嘉诚的个人语录或者提炼他的语言为小节标题,以李嘉诚的从商经历为全书主线,详细解读了李嘉诚如何攫取财富的智慧,多角度论述了他取得财富的方法与胆略,并以建议与忠告的形式呈现给希望成就财富人生的年轻人。这些内容紧扣当代年轻人的心理,力求为那些站立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的年轻人指明方向。
  •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陈先达老先生的自述,追忆了八十几年的人生历程,记载了儿时的欢乐和懵懂,成年后的人生高潮和低谷,老年时对师长、朋友的怀念和感恩,同时书中还体现了一位老人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敏锐目光和真知灼见,体现了他关心国事民生的胸怀。在文中,作者有时轻轻带过,有时浓墨重彩,对人生中的光彩和落魄都勇于直面,能够比较真实地坦诚地还原个人历史,陈老的叙述能够让年轻一代的读者尽可能地捕捉整个时代的印象,其人格魅力也有积极影响。
  • 必知的外国数学家

    必知的外国数学家

    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未来无限可能:林书豪给你的10堂人生启示课

    未来无限可能:林书豪给你的10堂人生启示课

    “林书豪的崛起是一个伟大的传奇故事,这甚至已经超越了体育本身的意义”。美国总统奥巴马这样评价林书豪的疯狂表现所带来的“linsanity”。林书豪的崛起当代最好的励志故事,我们可以从他身上看到很多成功人士的特质,从他的身上发现值得自己效仿的闪光点,每一个年轻人都可以从他的经历中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热门推荐
  • 破天之三重灵魂

    破天之三重灵魂

    俯视众生,一剑即可划破苍穹,一念即可定碎乾坤。灵魂枷锁,突破三重,拔地倚天,气逾霄汉。
  • 你知道火影吗

    你知道火影吗

    当拥有火影系统的主角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将是一个怎样的情景?什么?这个世界和原本的世界不同?竟然是武侠的世界?也不是,在这之上还有修真者。主角扶着额头:我应该何去何从?…………且看主角带着火影忍者系统在修真者的世界里如何闯荡。
  • 诺莫花下

    诺莫花下

    本文的作者有写过其它的小说,不知道这篇如何,但是希望大家多支持《诺莫花下》,谢谢啦~
  • 越放下越自在

    越放下越自在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以平常之心处世度人,以从容之态演绎人生。从容是一种修炼,它不只表现于生命在得意之时豁达、稳健,更在于陷入不幸时的坦然与沉静,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在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常常占了人生中的大部分空间,而在交往中能够成为知己,成为能够为之倾诉对象的朋友却很少。一味地与生活较真儿只会让自己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 我的动漫无敌穿越

    我的动漫无敌穿越

    穿越的方法有很多,车祸,跳楼,跳河,雷劈,电脑爆炸……但是,我们毕竟没有办法验证。而凌钥,则是在连续几天的修仙之后猝死穿越。穿越+系统=人生巅峰?可是,这个智障系统坑死个人,一来就是高危世界,没有办法,凌钥只好苟出一条活路了。(更新随缘,一周一更)
  • 魔化神主

    魔化神主

    火神因圣殿被兄弟残杀,相遇恩师,火神历练回来,想重回火神殿,恩师却惨遭毒手,尸体放在圣殿门口,邪恶的源头终将展现,屠魔的少年终将成魔,复仇的火焰在心中熊熊燃烧。。。
  • 回收万界

    回收万界

    在灵气复苏后的末日里,欢乐地回收诸天万界的人物、宝物、地图、概念、机缘。
  • 好运无敌

    好运无敌

    吴狄原本是个黑道老大,被仇家暗杀后却转生至魔法世界。凭借无敌的好运,一张树叶击退暗精灵的刺杀,抓个天才发明家作奴隶,横行灵界的骨龙也能轻松降服。且看好运的吴狄如何凭借无敌的好运让新的世界天翻地覆。
  • 清袖一揽明月风

    清袖一揽明月风

    听说丞相大人芳龄十七听说丞相大人面如白玉听说丞相大人长身玉立听说丞相大人才高八斗听说丞相大人喜欢黑衣听说皇帝陛下特许了……
  • 汐本为君生

    汐本为君生

    她一介孤女,纵有倾城之貌,却屡遭陷害与背叛,饱受苦难,终不得一人之心!他尊为宸王,才貌倾尽天下,皇帝最中意的继承人,只一朝为情所困,便万劫不复!他与她一眼生情,承诺三生!她一朝为妃,坐拥无限荣宠与美好!正当她编织着他们的美好未来时,他却残忍的告诉她,她只是他心中最爱之人的一抹孤影!当他的最爱回府时,她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