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的突厥人突厥是中古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部落之一。105世纪时,约居于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史书记载说他们“畜牧为事,随逐水草”,“无文字,刻木为契,候月将满,辄为寇钞”,“父兄死,子弟妻其群母及嫂”,大约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突厥时常向中国内地侵袭,并且吸收中国先进生产技术,势力渐强,不断并吞其他部落。六世纪中期,突厥先和北周联合攻灭称雄漠北的柔然,然后又和伊朗的萨珊王朝联合,攻下占据中亚一带的嚈哒人国家,成为横亘亚洲北部的大国,疆界东起辽河下游,西至里海,北至贝加尔湖,南抵青海。突厥和当时的伊朗以及东罗马,都有贸易往来。
突厥国家的首领称可汗,他下面有不少氏族贵族,在扩张过程中都广占土地(牧场)、畜群以及奴隶,成为剥削阶级。广大牧民则仍按氏族、部落为单位放牧,他们生活日趋贫困,地位下降。一切自由牧民都是战士,按氏族组成部队,随可汗出征。突厥汗国地区广大,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是沙漠、草原,居住者多为各游牧部落,西部我国新疆以至中亚一带,则有较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境内包括许多部落,语言、风俗都不一样。突厥统治阶级向部落征收贡赋,进行剥削。这样一个缺乏统一经济基础的国家,自然不能长期维持。六世纪末期隋文帝击败突厥后,突厥遂分为东西二部,东突厥以蒙古一带为中心,西突厥以新疆、中亚一带为中心。
突厥分东、西后,国内都发生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统治阶级内部也发生旧氏族贵族和新兴官僚之争以及汗位继承纠纷,势力渐衰。隋末唐初突厥之势又盛,东突厥汗国有控弦之士百余万,成为唐帝国的严重威胁。西突厥势力也很强大,中国僧人玄奘于628年在碎叶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楚河流域)见到西突厥叶护可汗,说他军容雄壮,“驼马之骑,极目不知其表。”当时的撒马尔罕、怛逻斯诸城市,有兴盛的工商业,和中国、印度贸易往来也很多。
由于突厥屡次进攻,唐太宗发兵打击突厥,630年灭东突厥,到659年,西突厥也为唐所灭。唐帝国在突厥各地设置州府,中亚细亚也加入唐朝版图。
塞尔柱突厥国家唐灭突厥后,许多突厥部落仍在中亚各地游牧。公元1000年左右,其中一支塞尔柱突厥人,在酋长塞尔柱领导下,由中亚北部草原迁至锡尔河下游,接受伊斯兰教,不久又进入呼罗珊。他起初还臣服于占领阿富汗等地的伽色尼王朝(962——186)。1040年,酋长吐格利尔拜格率兵击败伽色尼,向伊朗西部扩张势力。
1055年,吐格利尔拜格进入巴格达,迫使哈里发授予素丹称号。以后塞尔柱和西面的拜占廷冲突,1071年在凡湖北面的曼西喀特一战大败拜占廷军队,俘其皇帝,占领小亚,势力达于极盛,疆界东起兴都库什山,西部直抵地中海东岸,成为当时亚洲西部封建大国。
塞尔柱国家倚靠突厥军事贵族进行统治,把大片土地以服军役为条件赏赐给他们(即伊克塔),受封者得向其封土上的人民征收赋税,进行剥削。大封建主更据有广大地区,拥有行政权力,割据一方,俨如独立国家。
索丹马立克(1072——1092)之前,塞尔柱国家中心在呼罗珊,到马立克统治晚年,中心才移到巴格达。这时伊朗封建主的势力在统治阶级中愈来愈大,马立克倚靠的宰相(维齐)莫尔克就是呼罗珊人。塞尔柱国家当时甚为繁荣,水利工程得到兴建,道路也加以整修,保证商队往来。巴格达等地的文化事业也有所发展,设立学校,研究伊斯兰教经典。
马立克死后,统治阶级内讧,塞尔柱国家分裂,小亚成为罗姆素丹国家,东部则于十二——十三世纪之间有花刺子模兴起,据有伊朗和阿富汗等地,两河流域一带也是小国纷立,互相攻伐,统一的国家遂告解体。
反抗十字军侵略的斗争当塞尔柱突厥国家陷入分裂的时候,西方封建主对地中海东岸一带发动了侵略性的十字军远征。从1095年开始,西欧封建主蜂拥而来,攻城略地,屠杀劫掠。1099年,耶路撒冷被攻陷,许多居民遭杀害,城市被劫掠一空,成为历史上突出的大屠杀事件。警报传到巴格达的素丹、哈里发那里,但分裂的塞尔柱国家不能统一行动,未予坚决还击,遂使十字军占领地中海东岸一带地方。
1127年起,塞尔柱人善基任摩苏尔总督,势力渐强,占领两河流域及叙利亚大部。1144年,他率军攻下十字军占据的伊德萨城,席卷伊德萨公国全境。以后他的儿子继续率军攻打十字军人,夺回被占领的土地。
1171年,叙利亚的库尔德人萨拉丁废埃及法提玛王朝的哈里发,改宗逊尼派,奉巴格达哈里发为宗教领袖,自称素丹,开始了埃及的阿尤布王朝(1171——1250)。萨拉丁(1171——1192)用武力统一各地,占领叙利亚,大马士革、两河流域北部等,然后和十字军展开斗争。1187年,在太巴列湖附近萨拉丁的军队大败十字军队伍,收复沿海许多城市和耶路撒冷。以后他还指挥抗击第四次十字军的进犯,屡次击败他们。
东方人民对十字军的侵略进行强烈反抗,抗交租税,杀死领主,并且结成队伍,多次掀起起义。在人民的反抗下,十字军到处受敌,寸步难行。第六次十字军进攻埃及,被打得大败,十字军统帅法国国王也当了俘虏。到1291年,十字军最后被逐出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