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通过正确引导乡村公共空间的社会舆论来达到大众的一致认同。公共空间的社会舆论不同于乡村社会“东家长西家短”的背后的议论,而是如泰勒所说,“是经过详尽的辩论和讨论并被我们所有人承认为共同意见的那种东西。共同承认这一要素,严格来讲就是使意见成为公众或公共意见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乡村民间组织为农民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农民聚集在一起,从个体单打独斗到积极参与集体合作组织的活动,不仅增加了相互之间合作的机会,而且也增强了组织成员的共同体意识,强化了群体的同质感和连带感。这种认同感形成一定的不局限于邻里之间的细言碎语和家族中的家长决议,也不局限于村支两委发布的决定的社会舆论,成为公共行动的评判标准和合法依据,在村庄中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力量,轻易不敢有人再去触碰,从而强化了村庄内聚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村庄发展秩序。
其次,集体性的文化活动是乡村生活伦理维系和再生产的载体。集体性的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组织规模,在农民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声誉,承担着净化农村文化与社会环境的重任。它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增加人际互动,有利于农民们彼此间的交往和沟通,增强乡村凝聚力。由于乡村文化活动的开放型、民间化,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特征,几乎每一个农民都可以参加。这让农民建立起既自然又紧密的联系,在快乐和生活中组织起来,在活动中锻炼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切身体会到组织的力量,学到合作的知识,更好地促进其他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在乡村文化大院中,农民们通过参加看似平常的文化活动,逐步形成共同意识和情感,萌生出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使得共同生活的村落成为守望相助、和睦友好的公共社区。再如,农民文艺队的成立既让农民锻炼了身体,也丰富和充实了农民的闲暇时间,文艺队成员在让自己这一小群体高兴的同时,也为更广泛的农民群体带来了欢乐,农民感受到身心愉悦、生活幸福。这些公共文化活动在乡村社会营造出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创造出有利于村庄发展的公共舆论氛围,彻底改变了曾经的一些消极、不良的生活方式,促使农村走出“赌博文化、迷信文化”等文化困境。
再次,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活动中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分析韩国的“新村运动”,发现其最大特点是,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没有简单地停留在财政物质支持上,而是重在激发农民自身的潜能,重视“精神启蒙”,引导他们依靠自身的聪明才智、自主性和创造性进行建设。其中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将国家发展农业的需求与农民自身的兴农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看做是实现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基础,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乡村公共文化活动应当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让农民自己说话,自主办事,促发群众主动参与、广泛参与和自我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实现其教育功能和文化整合功能。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一切外部协助力量,其作用都是对作为主体的农民进行引导,其目的都是为了引发农民群众内在的变革力量和创造性、主动性。如果外来力量变成管理者和主体,就一定会影响农民积极性的发挥,造成乡村对外部力量的依赖,从而阻碍农村自我变革、自我发展的力量得到真正的成长。因此,必须鼓励农民群众自办文化,并以政策扶持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经营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三)落实农民精神福利,实现文化民生
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将文化建设安顿在民生的本位上。英国哲学家休谟说过:“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贺雪峰认为:“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精神层面的收益,提高农民的主观福利,是当前新乡村建设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也是最有事情可做的领域。”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就是通过实现文化民生,重建农民的生存价值,落实农民的精神福利。可以说,通过实现文化民生,“提高村民的福利感受,让村庄有文化,有舆论,有道德压力,有生活感”,让农民在收入缓慢增加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满足感,在缓慢分享现代化成果的同时,延缓或减轻自己的痛苦感,在高度的村庄社会关联和充满预期的村庄生活面向中寻求自己的安身立命的理由,既是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根本任务,也是解决农民基本文化需求的问题。
作为公民的“文化生存”条件,文化民生可以理解为是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就是要满足人民物质生活提升后对文化的需求,把文化变为群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其实质就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精神需求,解决文化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享受等根本方向问题。文化民生既包括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也包括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因此,建设文化民生应当把握四个基本的原则:一是公益性原则,文化建设要让群众普遍受益,每一个公民都有权免费享受文化服务;二是公平性原则,广大农民群众都能够平等地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三是便民性原则,文化建设要贴近群众生活、贴近群众思想、贴近群众感情,让公共文化服务亲民、便民、利民;四是基本性原则,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改善基本文化服务条件。建设文化民生,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这就需要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体系和充满活力与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提高文化服务能力,从精神层面满足农民多样的基本文化需求,丰富农民的日常文化生活,改变他们文化贫困的现状,从而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
强化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维护和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利。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在于享受文化、创造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可见,在农村地区建立起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维护和实现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涉及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最能体现人民群众在文化成果方面的共建共享,也最能体现文化民生的价值理念。第一,加大对乡村地区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要加强群众基本文化硬件设施(如农家书屋、农村文化站等)建设,加大对民间艺术保护的投入力度,使有影响的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经费投入得到保证。第二,依靠政府的力量,实施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六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政府作为主要的文化产品供给者应当开发出更加多元、健康的文化产品,提供质优价廉的文化服务。第三,切实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培训,培育和挖掘其中的文化精英,积极扶持和引导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演出团队,建立从“送文化”向“种文化”跨越的长效机制,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以河北省为例。2005年,河北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至今,全省已投入1500余万元支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村电影放映队增加到4200多个,年放映电影50余万场;投资2544万元正在建设106个300平方米以上的乡镇综合文化站,3~5年内将达到1557个;投资800余万元实施送书下乡工程……邯郸市通过“以十带百、以百带千、以千带万”的“欢乐乡村”基层文化推进工程,丰富基层文化,让其成为播种先进文化、巩固农村文化阵地、培育乡村文艺人才、创立农村文化建设新机制的试验田。隆化县根据基层文化的实际不断创新文化服务内容、方式和手段,他们的“多彩农村”文化工程涉及七项内容:一是加强县级“两馆”建设;二是推进乡镇文化站建设;三是深入推进农村电影“2131”工程;四是实施“农村书屋”工程;五是推广“乐农家——新农村文化数字资源包”项目;六是发展农村文艺表演团队;七是培育民俗艺术村。定州市完成了25个文化站的建设任务,依托建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先后举办了百首革命歌曲大家唱、农村文艺汇演等文艺活动,发展农民剧团,培养文艺骨干,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将文化的种子真正播到了农民的心坎上。
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满足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也要遵循市场规则,通过市场流通和商品交换,转化为群众的消费,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强化它的意识形态属性,达到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目的。因此,我们要破除文化事业由宣传部门建、宣传部门管的观念,文化事业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观念,先发展经济后发展文化的观念,树立文化建设齐抓共管的观念、文化发展市场化的观念。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行了划分,这标志着文化产业正式被国家承认,意味着国家对文化产业运用产业化手段创作和传播文化功能的肯定。但是,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依然具有文化事业的基本功能,肩负着解决农民文化活动偏少、文化消费单一的重任,社会效益是其首要要素,其后才是努力通过市场实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经济价值。从当前情况来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还是集中在城市地区。相比较而言,大多数农村文化产业尚处在萌芽阶段,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和产业链条还远未形成。当前,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对乡村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利用人力资源市场的配置功能,创造良好的农村就业发展环境,吸引城市文化人才(如学有专长的大学生)向农村有序转移,为乡村文化产业实施重大项目提供人才储备。二是,建立健全公开、透明、平等的乡村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和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同时制定和落实相应的优惠政策,以此来吸引民资和外资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三是,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不能扭曲或脱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性,否则就会丧失原有的“文化资本”。要有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的意识,在保持文化遗产传统性的同时,更用发展的眼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融入合理的时代元素。
①沙莲香:《中国人素质研究》,第140页,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第562页,人民出版社,1972。
④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8年12月18日。
⑤胡锦涛:《扎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08年1月22日。
⑥《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68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⑦《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26日。
⑧王晓升:《强化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主导地位的几个策略问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6期,第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