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来天的相处,小女孩也不怕生了,和沈长安很是熟络,女孩叫苏夏,因为是夏天生的,但长安喜欢随她阿娘喊她妞妞,妞妞也喜欢围着沈长安听她念诗,阿夏很好学也很聪慧,一路上,已能背下至少八首诗经中的诗歌了。
“阿娘,妞妞背首诗给你听,昨儿安姨刚教我的。”
中午,商队停在路边休息,吃着干粮,女人们则靠坐在大树下面,看着妞妞笔直站着,自豪地背诵起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稚嫩的声音赋予了这首《关雎》全新的意境,可惜,妞妞每回背诵它时,总会忘记后两句,她挠着头,有些尴尬地站在原地。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浑厚的声音传来,众人回头,却看见马背上的男子带着笑意看着妞妞。
妞妞胆小,咋一看见好几个陌生人,则怯怯地躲在了离她最近的长安身后,紧紧揪着长安的衣袖。
看小女孩被吓着躲了起来,马上的男子客气地朝沈长安笑了笑。好在为了方便,一路上沈长安脸上都是披着面纱,穿着当地的长裙,身材也胖了一些,与当年在长安城时,形象改变了许多。
“不好意思,我妹妹曾经最喜欢吟诵这首诗,也总是忘记后两句,刚刚听见小姑娘背诗,便不由自主地过来了。”谭升说这话,脸上倒没有表情变化。
沈长安抿着唇,张玮去前边探路了,剩下的兰生警惕性稍低,刚正听商队们聊着曾经走这条路遇上的惊险事情,在看见有人和沈长安说话时,拧着眉。光看背影,他就认出了马背上的人是谭升,想着上前可能会让谭升认出,只得远远借着大树遮挡了身子。
沈长安不知为何在这里看见谭升,这位长安城里如今炙手可热的官爷,却随身只带了三名侍从,风尘仆仆的出现在了这条丝绸之路上。她想,若真被谭升认出而起了争执,商队有十来个人,他也讨不到便宜。
然而谭升好像没有认出沈长安,转而问向长安身后的妞妞:“小姑娘叫什么名字?”
妞妞的母亲抱过妞妞,笑着答道:“妞妞怕生,自小胆子就比旁人家孩子的小,让壮士见笑了。”
见有生人,商队围过来几名壮汉,见马上的人一脸微笑,并没什么恶意,才放松警惕。
“麻烦问下,这里去兰州还有多远。”谭升朝领队询问着。
领队一旁的一名年轻护队最是热情,指着前头这条路,说道:“沿着这条路直走,兄台若是快马加鞭,两三日准能进入兰州地界。”
谭升道了句谢,调转了马头,复又回头:“你们商旅是去往那里?听说兰州不太平。”
还是刚刚答话的年轻人说着:“咱不去兰州,再走两天就要分岔往玉门关方向了,倒是这位夫人和她的随从是去兰州的。”
谭升这才又看向沈长安:“既然也是去兰州,夫人可要随我们一道替我们引个路?酬劳自不会少。”
沈长安摇头:“我不善骑马,怕是耽误了你们的行程。”
谭升只是笑笑,没再说话,很快策马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