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秦崇太来说,担任中亚战区的中央全权军事代表团的团长,是其军事生涯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对他一次重要的政治考验。
根据事先制定的方针,秦崇太与代表团成员在中亚战区会和后,并没有着急组织作战,而是让代表团搜集战区“天网”的实力情报,查找方面军连番作战不利的问题,他很快确认,中亚方面军的基层官兵大都信仰坚定、且具备牺牲精神,高级军官中也不乏战术素养较高之人,而中亚方面军作屡战不利的原因,一是武器装备的问题。中亚战区的军工和科技基础弱,装备本就很依赖外援,在泛欧战场陷入胶着、对中亚战区援助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中亚方面军的军资不继,因而作战困难。二是战略战术和训练指挥方面的问题。与“终结者”作战、特别是攻击机器据点,少不了重武器的支援,但中亚的地理环境很不利于重武器的隐蔽和机动,大部分重武器仅用了一次、甚至还没来得及用上,就被“天网”侦获摧毁了,在这种情况下想拔除机器据点,本就是困难重重,但中亚方面军依然采用攻坚战来阻止机器的扩张,显然不明智。这第三点,就是协同——说白了就是团结的问题了。中亚战区以往的民族和国家矛盾仍在作祟,各部之间的行动脱节,执行力也不强,这个问题在援军方面也很突出。而连番失败又加剧了这一矛盾,一线官兵士气低落,部队上下相互指责推诿,各方援军也都观望不前,司令部的指令不能获得很好的响应。
秦崇太得出结论,在这第三点中,团结问题是关键,所以整顿部队、严肃军纪、统一指挥乃是当务之急。
秦崇太亲自走访视察了中亚方面军的各支部队,还马不停蹄地会见了各支援军的指挥官,包括印度方面军的拉利特·班诺特将军、东欧方面军的托尼·库科奇将军以及901集团军的西日阿洪上校,需要关注的是,秦崇太与西日阿洪的纠葛就是由此开始的,当时西日阿洪对秦崇太知之甚少,而秦崇太自然也不清楚西日阿洪的背景——西日阿洪就是毛人龙之子——毛阿洪。
在洞悉问题所在之后,秦崇太展现了性格中冷酷无情的一面,这也成为了他之后治军风格的一种表象。
在战区司令阿齐兹·亚辛等人的坚定支持下,秦崇太根据朴正阳等代表团成员的建议,即刻施展铁腕手段清除弊端,中亚军中素质低下、观念陈旧的的军政领导被逐一更换,取代他们的,是一批接受过教导团的培训,或是支持反抗军和联盟理念的中青年军官,这样的“换血”行为,使得中亚军队风气和执行力大为改观。同时秦崇太又挑选中亚军中的精锐部队,组建中亚第五军团,既日后著名的“阿克萨烈士军”,并令岳无忌协助训练指挥这支部队,又将带来的特战团暂时编入第五军,引导第五军在作战中学习成长,还将重要作战物资优先配给第五军,为中亚方面军迅速打造了一支“能战”的典范部队。
秦崇太对中亚援军的整治也毫不手软。
秦崇太看出,中亚各方援军的惨淡表现,表面上是因为中亚方面军自身作战和指挥不利,无法为援军作出表率,但实际上,主要还是援军自保的私心在作祟了,而这样的私心,在当时的东方战场上并不少见。
秦崇太决定以此为契机,杀杀这股歪风。
印度方面军的拉利特·班诺特部是各方援军的主力,秦崇太决心就拿这支部队开刀。
班诺特部的任务,本是协助中亚军去解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方向之困,但因为印度与巴基斯坦战前的过节,班诺特对这个支援任务表现消极,他自恃在印度方面军中位重资深,无论是中亚司令部还是中央的命令都不放在眼里,数月之间没有任何进展,几乎是坐视中亚重镇白沙瓦的沦陷,秦崇太对此早有耳闻,在班诺特部视察时秦崇太又看到,班诺特作为十万援军的司令,竟然对中亚战区的现况一问三不知,整个司令部也看不到战斗的紧迫感,倒是他手下一个叫阿卜杜拉·拉赫曼的年轻参谋对形势看得很清楚,提出战术设想也切合实际,秦崇太当即就对班诺特将军提出了严厉批评,并一阵见血地指出,作为“人类反抗军”的军事领导人,坐视“天网”对人类为所欲为,就是“犯罪行为”。班诺特见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竟敢对自己说出如此“大不敬”的话,不禁勃然大怒,声称自己“只接受印度方面军司令部的直接指挥”,还下了逐客令,强行叫来警卫人员,把秦崇太一行人“赶”了出去,全然没把秦崇太这个“中央全权代表”放在眼里。
敢对秦崇太“动手”!拉利特·班诺特显然是太嚣张了,他还不知道秦崇太的个性和手段。
秦崇太怒了!
“中央全权军事代表团的团长”对战区司令以下军官,可都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秦崇太回去后,立即下达了“将拉利特·班诺特撤职查办,由阿卜杜拉·拉赫曼为部队代司令”的军令,并命张羽即刻带着这个军令、率一个特战排前去执行军令。张羽受命当天就空降“夜袭”班诺特的司令部,以双方0伤亡的代价,将班诺特从床上“抓”了起来,张羽又就地连夜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对印度援军宣布了“中央的命令”,两天后,张羽协助阿卜杜拉·拉赫曼指挥印度的援军,按照拉赫曼早先的战术设想,向着白沙瓦方向攻击前进。
翻看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当秦崇太在中亚战区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时候,代表团里的“中央特派员”齐精忠却很少做声,但历史记录显示,齐精忠这一时期与中央的联系却不少,也就是说,中央默认了秦崇太的作为,可以现象,如果没有中央的暗中支持,秦崇太的改革一定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由此可见中央对秦崇太的认可。当然,也有史学家认为,中央统帅部当时还无法完全控制战场各方力量,印度方面军就是其中之一,(注:相关原因见本书第一卷之《东方战场的成立过程》等章节。)中央这是有意借秦崇太的手,去“整一整不听话的人”。
但实际上,齐精忠在“武力抓捕”拉利特·班诺特将军的事情上,曾提出了反对意见。
齐精忠的反对不无道理,印度战区是南亚战区的重要支撑,印度战区司令还兼任东方战场副统帅一职,印度战区领导层在中央统帅部有很大的话语权,再怎么样,拉利特·班诺特也是印度战区领导层的实权人物,对他实施“武力抓捕”这样的极端行为,搞大了实在很难控制。
但秦崇太的观点与齐精忠正相反,他认为“这正是所有问题根源”,在这人类死生存亡的关头、在中亚战局严重不利的情况下,“更要以强硬的行为,严肃军纪、坚决处理任何破坏团结的人。”。
秦崇太有时做事的确是很“绝”。
在“抓捕”了班诺特将军之后,齐精忠又说服了代表团副团长岳无忌,让他对秦崇太提出了“适可而止”的忠告,建议秦崇太将班诺特体面地送回印度战区,让印度领导层对他做出处置,但秦崇太却认为这样的话,无法起到应有惩罚的作用,于是他将班诺特“关了禁闭”,并对中央提交了对班诺特“降职、降衔、记大过”的处理结果,而且直到处理结果被中央批复后,才将班诺特放了回去。
齐精忠见秦崇太如此强势,就提出自己要到西日阿洪的援军去做工作,接触901集团军的人,虽然也是齐精忠此行的一个任务,但他这个时候提出来,某种程度上也是以离开行为表达不满,秦崇太也就真没“挽留”他这个“中央特派员”,可以想象,在齐精忠给中央的内部报告中,对秦崇太的**是不会少的。
需要提到的是,秦崇太虽然作风犀利,但并非鲁莽之人,让阿卜杜拉·拉赫曼暂时取代班诺特将军,不像是一时冲动的决定,拉赫曼长秦崇太8岁,曾接受过教导团的培训,他思想开明、很有主见,在年轻军官中颇有声望,德克·海因里希作为分遣队长在印度工作时,(注:见本书第一卷之“独立师”章节。)就认识了拉赫曼,其军事才华和时代理想也得到了德克的肯定,这些德克与秦崇太肯定有过交流。而且拉赫曼的家族背景也不容忽视。(注:注:见本书第一卷之“挪威的森林”章节。)
印度领导层最终对“查办班诺特、以拉赫曼取代”等既成事实没有表达太多不满,也从侧面证实秦崇太的判断。
秦崇太携“骨刺”战役大胜之威,挥舞“中央的全权军事代表团长”的大旗,三下五除二在中亚战区进行了一番改革,锋芒毕露的同时也必然不会少得罪人,很多人都为他捏着一把汗——打胜仗才是硬道理,但中亚之敌风头正劲,秦崇太万一作战不利的话,这黑锅可非同寻常啊!
但秦崇太对作战充满自信,他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就认为,比起对中亚战区的整顿改革,作战的问题反倒相对简单了,随后代表团成员被秦崇太派往各支部队协助指挥,朴正阳留在中亚司令部协助阿齐兹·亚辛司令,而关键的作战,秦崇太认为由自己和小林觉来指挥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