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从中体会出它的真实滋味、收获智慧的成果。其实,寂寞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心境,更是成功人士才能到达的最高境界。智慧的人懂得在孤独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自由:他们或者从中积蓄促进自己成功的力量;或者从中悟到令自己正确看待成败得失的心态等。总之,能够承受寂寞的人必然在寂寞过后开始一段新的灿烂的生活。只有能够承受寂寞的人,才能够在寂寞中修行自己的身心。他们所谓的“承受寂寞”并不是在寂寞中通过单调、无聊、没有任何意义的游戏等消耗时间,而是把寂寞当成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从寂寞中获得令他们事业成功、人生快乐的智慧。
人生必然经历一种叫做“寂寞”的修行
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社会,所有人都有朋友,其中也不乏真心交往的朋友。尤其当人们生病或者心情落寞时,更需要朋友的安慰与陪伴。这是因为,往往随着疾病和落寞心情而来的,正是寂寞。
当平日里习惯了热闹喧嚣的人们突然陷入寂寞的时候,他们会感觉到生命猛然间被掏空了,巨大的寂寞压得他们透不过气。此时,往日里与家人、朋友和同事聚在一起的景象也会不断浮现在眼前。时间长了,寂寞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呈现出增加的趋势。随着寂寞的来势越来越猛,人们就会产生恐惧的心理。
在这个世界上,谁不怕寂寞呢?不过,有些人虽然身处寂寞中,却依然潇洒地生活。这并不是说他们是尘世之外的神仙,而是因为他们不把寂寞看作一件难以忍耐的事情,而是将其看成人生中的一种“修行”,而且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修行”,因为这种“修行”能够为人生提供大量的“生命营养”。
在这些将寂寞看成“修行”、“生命营养”的人眼中,寂寞也是一件难以忍耐的事情,但这正是人生必然经历的最基本的考验。假如一个人连最基本的考验也无法通过,他必定一无所成,潦倒终生。在他们看来,耐不住寂寞是人生的一种悲哀,而没有寂寞就是人生更大的悲哀。相反,耐得住寂寞的人将会使自己的身心经历一次次洗礼,或者说“修行”,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可以说,这些能够将寂寞看作人生必然经历的“修行”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人生大智慧的人,有佛语所讲:“接客如独处,独处有佛祖。”它的用意是告诫人们,真正的安定不是让自己的身心在僻静之处沉静,而是在杂乱纷扰中求得安定。能够在喧闹的世界中清静独处,才能够获得人生的大智慧。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寂寞”的作用,常常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而忽视了另外一种为人处世的必备能力:耐住寂寞。
其实,这并不是说,能够耐得住寂寞的人将永远不会感觉到孤独,也不会感觉到空虚,而是说,他们在寂寞袭来的时候能够安于寂寞。在他们看来,独处能够享受到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和最美好的生活体验。虽然一个人单独处在某个环境中有些寂寞,但善于享受生活的人则能在寂寞中找到一种充实的感觉。因为他们在寂寞的时候,不会像别人那样为没有人来陪伴自己而烦忧,而是将自己从纷繁的人和事物中抽身出来,回到只有自己的境界中,让身心和灵魂有一个可供生长的自由空间。
在这个自由空间中,人们可以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地直面自己,自由地与心灵对话,通过这种方式来使灵魂得到复活。只有在只身相处、享受孤独的时候,才能让灵魂得到复活,一切灵魂都是如此。例如,当人们与他人在一起的时候,能够谈天说地、引经据典来消磨闲暇时光。但是,这只是人与人之间的讨论或者意见交流,而不是自己一个人欣赏历朝历代大师的杰作。只有自己沉浸在大师们的杰作中,才能真正产生来自心灵的感悟。有了来自心灵的感悟,才能使自己在这次“修行”中有所收获。
“寂寞”,指的就是人们能够安于现在的生活。如果一个人能够心怀正念,心态平静地在当前生活中生存,无论他处在怎样的生活环境中,都是一种独处,也是一种寂寞。此时,人们不应该为从前的失误而后悔,也不应该为未来的生活而焦虑。耐住寂寞才能够将眼前一切真实的事物看在眼里,淡然地面对一切,这就是一种独处和寂寞,也是人生在真正意义上的修行。其实,这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鉴别是否经历“寂寞”修行的方法。
其实,鉴别人们是否在经受寂寞的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看他是否在独处。更关键的是,要看他在独处的时候,是感觉生活无聊、空寂,还是感觉到恬淡安详、充实满足。尽管有这个好办法可以帮助人们鉴别是否在经历“寂寞”的修行,但是,很多人都对人生必然经历的这种“寂寞”的修行有一个错误的观点:一个人的性格与他在寂寞中的修行情况有直接的关系。
其实,一个人的性格与孤独没有任何关系,一个性格开朗、喜欢广结善缘的人也可以爱好独处。不过,与性格原本孤僻的人相比,这些性格开朗的人的确喜欢与人交往。但不同的却是,无论他们与别人怎么交往,寂寞始终是生活中必须经历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既善于与人交往,又善于在寂寞中修行”的人呢?心理学给出了一个完美的答案。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们必然经历寂寞的原因,正是由于人类身体内部的整合。这里所讲的“整合”,指的是在记忆中、脑海中找出一个合适的位置,安放新接受的信息和刚刚总结好的经验。人们只有经历了这个“整合”的过程,才能接受并消化外来的新印象和新经验,然后会形成一个可以独立生长的自身系统,而这个新系统的形成过程正是在寂寞中完成的。与一些孤陋寡闻、性格孤僻的人相比,性格开朗的人更适合与他人交流,也更容易得到新的信息和经验。从这个角度看,性格开朗的人更容易经历寂寞,经受人生必有的这次修行。
当然,并不是人人经历寂寞、接受修行的方式都完全一样,而且,人与人之间忍受寂寞的能力也有差异。因此,享受寂寞的程度、进行自我修炼的方式也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科学家们通过“两只猴子”的实验告诉了人们这个道理:科学家们在森林中获取了两只猴子并单独关起来,不同的是,一只猴子身体健硕,而另一只猴子身体羸弱;前一只猴子活泼好动;而另一只猴子则是沉寂无声。然而,一年后的景象却令科学家们颇为意外:那只身体健硕的猴子竟然死去,而另一只身体羸弱的猴子却顽强地活了下来。看到这一幕,科学家们不禁有些疑惑:难道,这只是森林中的一种偶然现象?
为了弄清这是不是森林中的偶然现象,科学家们又找出一只猴子,仍然是活泼好动的,结果依然如此。这就说明,同为猴子,不同的猴子之间忍受寂寞、承载寂寞的能力也不尽相同。这个故事讲的虽然是猴子,道理却可以应用到人类身上。那么,人们应该怎样面对寂寞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培养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而这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在社会中不乏这样的人:有一些人在多年的工作过程中,虽然有些轻微的病痛,但却并无大碍。然而,他们却在退休之后的不长时期内就死了。有的人说,这些人因为患了“退休综合症”而死去。实际上,许多人在退休后不长时间内就死亡的原因并不是他们真的患上了“退休综合症”,而是因为他们缺少人生必须的兴趣和爱好。他们既不看书读报,也不看电视、听广播。他们耐不住寂寞,最终必然郁郁寡欢而终。
其实,世界上必然存在这样的人: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孤独,最畏惧的就是寂寞。因此,独处、寂寞对他们来讲并不是一种修行,而是一种酷刑。只要有闲暇时间,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去休闲,即使是出入一些不堪的场所也要打发掉寂寞的时间。其实,他们只是在表面上活得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十分空虚。同样,他们也会给人留下忙碌的印象。不过,他们是因为过于害怕寂寞而故意让自己忙碌。如此一来,他们就会失去生活的本来面目,也会丢失自我,更不会从这次人生必然经历的名为“寂寞”的修行中得到任何成果。
功成名就的灿烂背后往往是无法躲避的寂寞
孤独、寂寞是成功者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如果追求成功的人能够在这个阶段中耐得住寂寞,他的思想和灵魂必然会经历一次磨炼,之后形成一种难得的可贵风范。人生中,寂寞是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摆脱掉的。寂寞与喜怒哀乐一样,时时刻刻伴随着正在追求事业的人们。而能够享受寂寞、耐得住寂寞、正确对待寂寞的人,才能真正成就大事业。其实,成功的原因很简单,主要取决于追求成功的人对寂寞的认识以及他追求成功的动机。
当人们耐得住寂寞的考验,就会对生活中经历的一切痛苦和快乐心生顿悟,他的灵魂和思想也会因此而得到升华。同时,在经历寂寞的考验中,耐得住寂寞的人也能学会享受寂寞,因而会在寂寞中创造出自己的成绩。相反,那些耐不住寂寞的人都是一些胸无大志、目光短浅的人,他们断然不会成功。假如立志追求事业的巅峰,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就要在纷繁的生活中告别奢侈,远离浮躁,让整个心静下来,踏实地工作,认真地完成事业。
然而,在现在这个过于复杂的社会,很少有人能够耐得住寂寞,许多人都在无休止地追求名誉、追求权势、追求金钱。实际上,他们是被社会中无形的枷锁束缚住,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追逐身外之物上。假如被世俗的东西牵绊追求大业的思想和行动,他们就会与低俗的风格和行为为伍,又怎能做出大学问?
《论语》告诫人们:“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品行好的人中间,虽然彼此的特性等不会完全相同,但他们却能够和谐相处;而在品行差的人中间,虽然他们可以同流合污,但却不能和谐相处。实际上,与世俗同流合污也是不能安于寂寞的表现之一。
其实,在入世的同时追求寂寞并非天方夜谭。世界上也有很多在尘世中寻求事业、寻求理想的人,一样能够让自己耐住寂寞。他们虽然处处需要与其他人寒暄,但却能使自己拥有一份卓尔不群的洒脱。其实,能够在大千世界中独享一份寂寞,身在世俗中求生存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不仅是勇气,更需要一份淡然处世的心境。贝多芬就是这样一个人。
1807年,贝多芬应维也纳李希诺夫斯基公爵的邀请,来到公爵家里做客。那一天,来到公爵家中做客的不仅只有贝多芬一个人,也有许多其他的客人。但是,这些客人都是占领维也纳的法国军官。李希诺夫斯基公爵想请这些法国军官欣赏音乐,因此邀请了贝多芬,却并未告知贝多芬事实情况。接到公爵邀请的贝多芬带着自己的新作《热情奏鸣曲》兴致勃勃地来到公爵家中,却发现其他的客人竟然是一群侵略军。于是,贝多芬改变了原先的态度,当即拒绝了公爵的要求。
遭到贝多芬的拒绝之后,公爵恼羞成怒,竟然撕下了伪装的笑脸,板起面孔,像下达命令一样让贝多芬演奏。但是,贝多芬无论如何也不肯为占领维也纳的侵略者献艺,因为他认为,李希诺夫斯基的行径与卖国贼毫无差异,同时对这种行为产生了深深的厌恶和羞耻感。于是,贝多芬拿起乐谱,愤然离席而去。
第二天,李希诺夫斯基公爵就收到一封贝多芬的来信,信上说:“公爵,您之所以成为公爵,只是因为您的出身优越,而不是因为自己多么有才华。在这一点上,我与您不一样。我之所以能成为贝多芬,能成为音乐家,依靠的是我自己的努力。无论在什么时候,世界上都不会缺少公爵,而我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其实,贝多芬就是一个能够在入世的时候为自己寻找寂寞的人。当然,正是在这种能力的支持下,贝多芬才成为举世无双的音乐家。贝多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在恰当的时候将自己隐于寂寞中,而不是与权贵同流合污,贝多芬的魅力正在于此。可以说,贝多芬的品格是难能可贵的,他能够在遭受苦难的时候依然挺直腰板,因而必然会遭到权贵的排挤。当贝多芬在遭到排挤之后,巨大的寂寞就会向他袭来,而贝多芬也正是因为经受住了寂寞的考验,才有了音乐史上的这一段辉煌。
贝多芬的案例提示人们,能够做到遗世独立、卓尔不群固然是一种高贵的气质,而能够做到入世随俗却不同流合污才是一种特殊的品格。其实,对于任何人来讲,人生在世就是与他人共处的一个过程。而懂得享受寂寞的人才知道,无论环境如何,能够让自己寻找到片刻的寂寞,正是在为自己的成功积蓄力量。就像《圣经》上说的:“人哪!你为什么总是跃跃欲试呢?为什么当你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都会急于求成呢?实际上,你要做的,就是耐得住寂寞。因为在一切光彩照人的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寂寞。”
实际上,耐得住寂寞不仅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精神内涵。当人们经历了寂寞之后,往往会在关键的时候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也许,与寂寞相伴的过程是痛苦的,但人们不应该将耐住寂寞的过程看作一个悲哀的过程,而是要知道,在寂寞中享受到的快乐,才是人生中真正的快乐。
要在寂寞中完成成长的蜕变,而不是沦为寂寞的俘虏
随着人们的成长,寂寞也会悄无声息地在人们的生命中蔓延。当一个人成熟之后,才会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的寂寞。其实,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心智也在逐渐成熟,于是,人们就慢慢地感受到了寂寞。
那么,为什么只有成熟的人才能感受到寂寞,而孩童们则不知寂寞为何物呢?成长,就是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当人们处于婴儿时期时,不需要积累任何生活经验,也不需要学习任何生活技能,也不需要处处发展人际关系。因此,婴儿不懂人情世故,更不会虚伪、狡诈、自私,无论是哭是笑,都是发自内心的情绪的表现。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就会改变婴儿时期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当一个人成熟之后,就会受到更多条件的限制:对他人的戒心、道德标准的约束、世俗眼光的看法、弱肉强食的社会、虚伪的人际关系以及流言蜚语的压力等。于是,原本期待与人真心交往的心灵就会被一扇厚重的大门关在里面,任凭怎样呼喊也无法得到响应。就这样,随着人的成长,越来越多的寂寞就会袭来,人们要承担太多他人无法想象的寂寞。同时,人们也将在寂寞中开始修身养性。如果人们能够耐得住寂寞,就意味着他们将在寂寞中完成成长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