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己的成绩不好,虽然到了高二的时候,文理分科,她凭成绩被分入文科实验班,但是就班上的成绩排名来说,她只能算班上的中等成绩,这对于考上大学来说还是很难的,尤其像哥哥那样的重点大学,或者像赵海峰想考的理想大学,这差距就太大了。
她选了文科,又因为是社会考生,没有学籍,也不用参加高中毕业证所举行的会考,她就彻底地摆脱了理化生的烦恼,一心扑在语数英和政史地上,但是这种记忆性的科目,是需要重复地读和记的,而这些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积累。
小西想如果按自己这样的现状的话,自己肯定考不上大学,怎么办?住校,不可能,在学校吃饭,也不可能,这只会增加‘是不是在叔家吃住不好或者他们待她不好’的嫌隙来。
看官们,如果你们有在亲戚家住过一段时日的经历,你一定会深有体会,这真不是小西想得太多。而且这个时候,小西发现婶子越来越胖,肚子也开始大起来,是因为本来就胖的她变得更胖了吗?还是她怀孕了?因为在她看来,不可能堂弟都十二岁了,才要二胎,她的周围没有谁年龄差这么大的。她不好意思问,叔婶也没有说。但是两个月后,她就明确婶肯定是有宝宝了,这样一来,她就更不好意思说要住校的事情,因为她得回来帮着干点什么,什么时候住校都不能在这个时候提出这种要求。
她在这种纠结的状态下越发的感到迷茫和压抑,令她几近发狂,却又不敢发泄,她越来越不想说话,不管是在班上,还是在叔叔家里。
她走在上下学的路上,每天都在想重复的问题:怎么才能将学习提高?怎样才能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生活和学习的状态?这种日复一日、无法改变的日子她真是受够了,如果三年后考不上再次出去打工,那还不如就这样中途放弃得了。
她被自己这种突然的想法吓了一跳,如果放弃了,赵海峰是不是会更回瞧不起自己?说到赵海峰,不得不再说一下赵海峰这次高考的情况,他复读的这一年,离他同济大学还是差十几分,而二次志愿没有填好,他不愿意将就,于是又复读了一年,一直成绩优异的他,在所有的人眼中他都应该是考上重点大学的料,然而他两次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亲友们不理解,对他这种心高气傲的做法失去了原有的期望,赵海峰也背负着巨大的心理负担,他跟小西的通信,少之又少,一没时间,二没心情,三也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无颜面给她多少所谓的学习经验,何况小西读的文科与他理科的学习方法不一样,文科在他看来,就是多读,多看,多记,多思,多总结,这似乎也是所有的科目学习方法的一个概论。
这么多年来,小西一直在迷茫和无助的时候,都是赵海峰在引导她,鼓励她,如今他也变得垂头丧气,对自己也没有之前那般上心,写的信是越来越少,每每几句话就了事,看得出有时候是没话找话地凑了一两页不至于太过单薄,小西的心里非常地失衡。
这天是班主任英语老师的课,测试试卷发下来了,小西又是最后几名,上去拿试卷的时候,老师狠狠地瞪了她一眼,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其实班主任老师在了解到小西是缀学再回来读书的情况是非常欣赏和称赞的,但是她一直成绩没有进展,让她不禁怀疑她重返校园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几次跟她沟通,小西也是表现出非常想学好的态度,只是一直苦于没有学习方法,真是笨到家了吗?
敏感的小西从老师的眼神里读出失望透顶,因拼写不出单词的部分试题被老师罚抄二十遍,再抄所学过的单词二十遍,下次单独听写。这种对付小学生的办法,让小西倍受打击。
课间时分,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问:“为什么考得这么差?为什么总是不见进步?你知道不知道英语是高考的主科目,就你现在每次都二十几分,你能考得上大学吗?你语文再好,你考不了满分吧,你数学成绩也不怎么样,英语这么差,就这两科都会拉下来一大截的分数,以你现在的成绩,几科加起来,顶多三百多分,四百都不到,你想考上什么大学,专科都上不了。”
小西的沉默让才老师发狂,“实在找不到学习的方法,就给我死记硬背,把课文都给我背下来。”
小西的骨子里是有傲气的,但是此时的她,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不是自己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这是她多么渴望的事情啊!她还有什么傲气,她觉得自己连最起码的尊严都没有,在叔家,她是一个读不起书被叔家收留并作为一个投资而必须有回报的产品,一旦她才不上大学,叔叔那边肯定不会有好脸色给她看的,记得上次去姑姑家的时候,姑姑家的两个儿子都是初中没读完就不肯去读了,宁愿在家砍柴放牛,为此叔叔就没正眼看过他们兄弟俩,说话也每每都是冷嘲热讽的态度;而在学校,自己成绩不好,在这实验班里,她也觉得自己在这些成绩好又年纪比自己小的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说话都变得没有自信,加上来回上下学家里学校两头跑,跟班上同学相处的时间少,她只跟周围的几个同学说说话,甚至为了抓紧学习时间,她连课间十分钟也利用起来,哪有时间去跟别的同学去搭话聊天,她就这样一天天变得沉默寡言。
她快要窒息了,她装病请假,她要离开,不要待在教室里,可是她也不想回叔家,走出校门,她竟无处可去。她躲进学校的后山,她需要冷静的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路,不能再这样荒废下去,如果要读书,那就好好读,没有考不上,一定要上大学,不说多理想,次一点的二级城市的本科也行;如果不读那就想想自己的后路,怎样跟才老师,叔叔和爸妈一个交待。今天无论如何要作一个决定,不然到最后的结果肯定是白读三年考不上,再去打工。想倒是想得挺清楚,就是做起来特别难,她在山上待了一上午,权衡上与不上的利弊以及可能会给相关的人带来的伤心和失望。
上学:就一定要考上,才对得起自己的几年青春和家人的期望,赢得自信的人生。
不上:就得想办法去打工,又回到从前的生存模式和状态,现在哥哥身体不好,和弟弟正是花钱的时候,也不知道爸妈找厂怎么样了?叔现在拿着钱也是爱帮不帮的样子,还说出那样的话来,这让她很伤心,而且因为成绩进步慢,时不时的冷嘲热讽,直想让她尽快逃离这里。如果考上,全算作叔叔的功劳的话,那她不得一辈子听他的安排,他还教自己别回家,虽然是半开玩笑说的话,但是作为长辈,作为兄弟,也不该这样教吧?如果考不上,那么爸妈将又一次为自己蒙受多大的羞辱?
最后小西决定离开。
快到中午放学的时间,她回去了,婶见她回来的比平常略早一些,便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早?”
“我有些不舒服,请假了。”
“啊?哪不舒服?要不要去帮你买点药?”
“没事,我休息一会就好,中午我不吃饭了,你们吃吧,别等我。”
小西上了楼,进了房间,关上门,开始给学校老师和叔叔写了留言信。完了再偷偷出去问几点的车出发,结果直达广东的车要到中午十二点,这样的话,小西就得面对叔婶,她不想正面对他们,因为这样,叔叔绝对不许她走,而且以叔叔的脾性还会把她给关起来,堂弟就堂被关在屋子里一整天一整天的写作业。于是她决定走另一趟早上六点的车先到省城,再转车走,等叔发现她中午没从学校回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追上她了。
一切准备就绪,第二天零晨四点多她就起床了,略收拾了一下,趁叔婶还没起床就准备出门。
她蹑手蹑脚将要下楼的时候,房东家的狗突然一阵吼叫,吓得她不敢前行,她站那不动,想等狗叫声止再走,可那死狗哪里有停下来的意思,突闻房东一声大喊,“花花,别叫了。”
小西只得暂时缩回房间,一会狗狗那边没了动静,她再次出门,此时天边已经发白,她屏住呼吸作最后一试,一定要成功出逃。天呐,这只不识趣的狗狗又狂吠不止,此时不只房东,连叔叔也起床出门在院子里看了看,因为之前有小偷来偷东西的前车之鉴,他们心里有防备,于是小西只得再次放弃,接下来就听到楼下叔叔的洗漱声,开门店卷闸门的声音。
小西出逃失败。
这是天意吗?注定我一定要参加这场考试吗?如果是这样,那我就一定要考上,而考上就一定要想办法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再没有时间,就像老师说的死记硬背,我也要背出一个大学来。